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创作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9-20 12:32

《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大自然的语言》被选为人教版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的课文。

作品原文

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大杜鹃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大杜鹃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原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市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小桃红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市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市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宇宙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原地区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此文选入教材有所改动。

2.次第:一个挨着一个地。

3.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4.孕(yùn)育:怀孕生胎,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5.簌(sù)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6.销声匿(nì)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7.风雪载途:风雪,形容气候非常恶劣。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8.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是模仿大杜鹃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禾,这里指稻秧。

9.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10.榆叶梅: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粉红色,核果球形、红色。可供观赏。

11.纬度:地理学名词,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

12.经度:地理学名词,一般指球面坐标系的纵坐标,具体来说就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

13.连翘(qiáo):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14.抽青:植物长出芽来。

创作背景

1963年,竺可桢宛敏渭共同编写的《物候学》一书即将出版,为了迅速普及这门学科知识,作者写了此篇以介绍物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小品文。

此文最早以《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为题发表于1963年第1期《科学大众》,当时文后注有:“本刊根据作者尚未出版的《知识丛书》之一《物候学》摘编”的字样。而在原作中,“大自然的语言”是4个小标题中的第一个小标题。此文被选入教材后改题为《大自然的语言》。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文题解读

此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一看到这一题目会有“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这样的疑惑。但读了文章会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心思想

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艺术特色

此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引人入胜的笔法,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概述中外物候知识的发展、物候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物候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此文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诗一般的境界,这里有百花千草的春天,有孕育果实的盛夏,有衰草连天的秋景,还有风雪载途的严冬,四季变换,气象万千,有如在放映一幕幕彩色纪录片,使读者竟忘了是在读一篇科普著作。

作者笔下的景物,也正象优美的散文一样,随物赋形,情态逼真,如写各种花“次第”开放,百花争春,何等风采;燕子“翩然”归来,体态轻盈,何等自在至于写黄叶“”落下,昆虫“消声匿迹”,又是一番姿态,绘声绘色,如闻如睹。而且这些景物还各具眉眼,别有感情,杏花解意会传语,桃花多情能暗示,大杜鹃还会纵情歌唱……然而这究竟不是散文,作者只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描写来说明抽象的科学道理。写草木荣枯,候鸟往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写花的传语,鸟的歌唱也只是为了说明劳动人民发现这些自然现象与农事安排的某些联系。作者只是借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物候”这个概念的意义,并进一步阐明由“物侯”现象发展起来的“物候学”的研究是为了“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关系”;这样,读者对“物侯学”这门科学范围、性质、任务就豁然明白了。

作者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落笔到与农事安排的关系上,继而又从物候现象进而写到由此发展起来的物候学,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化的剥笋式的开头是别具匠心的。不仅使读者自然、具体地了解此文的题意,毫无苦燥之感,而且从具体到抽象这也是符合从感性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这个认识规律的。这样,作者就把科学的道理通俗化了,变成了可以被群众接受的东西。

但是,科学小品终究是一种说明文,它虽然可以穿插一些描写,但总以说明为它的主要表现手法。

首先,它要说明这件事物的主要点,从而使人们了解它的性质。物候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物候观察,由于物候观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物”,“活的仪器”这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它比一般的气象仪器更复杂更灵敏,这就决定了物候学区别气象学;由于通过观察掌握了反映气象条件的数据,这就决定了它应用在农事安排上比较简便的特点。

其次,说明某一事物的科学本质为科学小品的另一特点。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一一经度、纬度、高下、古今的差异是这篇科学小品的主要内容,作者不仅仅告诉人们一些物候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了解它的科学原理,从而更好地去掌握物侯现象的规律,所以作者用最精确的语言来说明,但是为了把问题讲得浅显、通俗,作者又往往把理论和实例结合起来;为了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作者在说明时又有侧重。如在论及纬度对物候的影响时,就特别指出“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是根据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的特点而作的重要说明。北京、南京纬度相差7度强,三月份南京平均温度比北京高摄氏度3.6度,到四月份两地平均温度只差摄氏0.7度,这就反映在物候上,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花开只比北京早十天,这是一个最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例证。作者在说明事物的本质时,各有重点,而又有灵活变化。如在说明经度差异的影响时,把重点放在海洋远近造成气候变异的原理上;而在说明高下差异时,除列举了一般情况外,还特别提到了“逆温层”这个特殊情况;在说明古今差异时,因为这只能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所以仅举了一个英国南部物候纪录的例子。作者通过这样有重点有条理的科学说明,使人们知道物候不但有南北不同、东西不同、高下不同、古今不同,而且还因地而异,因时而异,这在物候观察时,就需要经过精密的调查、实验和全面考虑。至此,读者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对物候的本质有了比较完全而深刻的认识。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说明物候学的作用。它“首先”是为了予报农时,然后又用“对于……很有……”、“还可以”,“也可以”等词语列举了“此外”的多方面的意义。“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这一句总结全文,指出物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丰产”,从而突出了物候学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深远意义。

综上所述,这篇科学小品通过对物候学研究的范围、任务、特点、原理以及作用等方面的说明,不仅深入浅出地告诉了人们有关物候的普通常识,而且也对人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爱科学的教育;它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物候观察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学这门科学的责任心。

此文的重点是在说明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任何描写或例子都不是写科学小品文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帮助说明科学道理的手段,即使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作者也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也就是说对气候变化最有敏感的生物,如燕子、大杜鹃、昆虫、杏花、桃花等,它们不象文学作品那样用来衬托人物的性格,而是为说明科学道理找根据。科学小品体现了严密的科学性,但是,它又区别于其它的科学论文,为了使群众易于接受,它又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明白的特点,所以它在语言上既要简明精确,还要浅显生动,总之,它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展现在读者面前。

名家点评

当代作家阿来草木的理想国》:“所谓物候,还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味。”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潘颂德《〈大自然的语言〉浅析》:“说明科学常识的文章,一般容易产生枯燥、单调的毛病,然而本文由于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刘占祥《经典阅读的三重境界》:“重读竺可学长的《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先贤文化功底的厚重和语言艺术的高妙。”

作品影响

《大自然的语言》被选为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07版)第四单元16课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被选为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被选为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课文。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原地区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1910年赴美国留学,曾在哈佛大学地学系学气象,1918年获博士学位。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

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球科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参考资料

大自然的语言.百家号.2023-11-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