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石寺 :玉林的庙宇

更新时间:2024-09-21 17:30

宴石寺位于玉林市博白县境西南部的顿谷镇石坪村,距离县城30公里,海拔300多米。景区占地24平方公里,碧绿的南流江穿境而过。宴石寺始建于1100多年前的宴石山,是景区的主要景点。

地理环境

山体顶平开阔,四壁直立,传说曾有众神会宴于山顶,故名宴石山。山体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区内层峦迭翠,形象带真,马岐石形似牧童骑马;龟头山上千年神龟翘头望春天;象鼻伸鼻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还有栩栩如生的虎头山;活灵活现的金鸡报晓山颇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气候温和,中国神话神奇入胜,历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墨客到此游览吟诗作对,素有文明历史和名人开发功绩记载,游客如云,长盛不衰。

人文历史

乾隆,宴石寺经续修后,增加了泥玩具像和木雕神像,扩大了规模,拓宽了路径,显得更加壮观了。据清道光《博白县志》载:"寺顶半壁中,人迹不能至。有野梯一具,不知置自何时。询近百岁人,称幼时已见如此。又询故老,亦然。常经风雨漂剥,久不伤坏,亦神物也。"于是,人们传说,在宴石寺顶半壁中的竹梯乃仙人所置,是专供能成正果的僧人登仙境用的。寺中如有功德厚,修炼好,理应成正果的僧人时,仙家就把竹梯从岩上放下,让他沿梯而上,即可登天成仙。明代中期,宴石寺有一位僧人应得成正果,仙家把梯搭在寺门口,上端搁于寺顶岩石上,让他登梯而去。此僧登梯成仙后,仙家把梯升起,放于石岩之上,以待日后再用。此虽是传说,但旨在鼓励僧人,要勤恳诵经,诚心修炼。尽管这些传说是虚构的,此寺僧人也无成仙者,但是成为名僧者却不少。如香港舵寺大法师李茂锋、庞隔秋就是在该寺剃度入法门的。因此,宴石寺不失为名寺。随着宴石寺的知名度的提高,历代吸引了不少名人慕名到此游览,诗兴大发,执笔题诗,并把宴石仙桥联为一体吟诵。如清代康熙杭州府的吴耀就以《宴石仙桥》为题作诗。诗曰:

无复清歌此地逢,锁沉鼓咽鲸钟。

洞深林屋重门豁,径转钩梯叠石封。

挂壁泉飞如雪练,卧波桥亘未云龙。

蛮王游宴皆陈迹,剩有江山渗墨浓。

清代康熙年间杭州市人程均作《宴石寺》诗曰:

昔日山无寺,今朝寺亦山。

不须金碧饰,只在石岩间。

高耸群峰小,环回一水湾。

伯图游宴歇,独羡老僧闲。

一九八○年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立斌游罢宴石寺,感慨万分,以《吊宴石岩》为题作诗曰:

南流自古旅商行,布帛盐珠远未停。

陈越马援谁住宴?唐观汉寺觉禅灵。

沧桑浩劫沙泥下,世代留痕旦夕平。

四旧未除文物毁,从来批判有师承。

主要景点

宴石寺风景区主要 景点有:(1)宴石寺、(2)宴石天仙桥、(3)紫阳观、 (4)三烈祠、 (5)仙人池、(6)“神树”、(7)出米洞、(8)母猪带仔、 (9)仙梯、(10)顶天腊烛、(11)伏波祠

开发建设

建设历程

一九八八年,博白县人民政府为发展旅游事业,决定开发宴石旅游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海外侨胞纷纷捐款,并得到香港中国文化协会委员黄宗奉先生的大力资助。宴石旅游区于当年四月动土修复。宴石寺的古迹已得到部分修复,道路已扩建,并在宴石寺对面的两根石笋中间建起一座瞭望台,取号"双烛台"。一九九一年,又在宴石寺的右侧临江处动工修建餐馆,以便游客食宿。不久,宴石寺将放射出更加神奇的异彩

所获荣誉

1995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风景区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同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传说

寺门古联"宴会群仙地,石开一洞天",写照生动。宴石寺其实是个能容千人的天然岩洞,相传由唐朝节度使高骈修建的,后来南汉都监刘崇远还愿时重修寺庙、再塑金身。原有三百铜观世音与四百铁罗汉,寺里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金刚天将等各路神仙,或跪或卧或坐或立,造型各异;或喜或嗔或哀或乐,神态不同。寺中有一神奇小洞,有个令人称奇的名字叫出米洞,传说此洞曾经出过米,且客多出米多,客少出米少,每次所出之米刚好够来客享用。后来有个贪僧,为了让出米洞多出米,自作聪明挖大洞口。神明怒其贪婪,于是此洞再也无米涌出。洞中壁上"觉果禅院"四字据传是南汉帝刘晟御笔亲题。

参考资料

http://http://www.verycd.com/topics/75182/.http:.2019-07-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