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镇 :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09-25 17:30

岩镇镇位于龙川县中北部。岩镇历史悠久,岩下、山池村、平越村是南越王赵佗的屯兵之地,粤赣水路、陆路要道,千年商贸重镇。东、西、南三面为龙川县最大的湖--枫树坝水库(枫树坝水库)所环绕,是枫树坝省级自然保护区 的核心区域,风景优美,休闲养生,度假旅游。

镇名历史

龙池山(从岩镇青龙湖至贝岭、麻布岗镇20多公里山脉)分支大汶河,水质清澈,景观奇特,因设在东莞寨石岩下,故称“岩下”,民国初改称“岩镇”。岩镇由南北走向的大山脉一分为二,东边为平越约,西边为山池约。

岩镇(岩下)历史悠久(70年代做水库岩下2千多年的历史原封未动,尘封于江底,只在五合动土,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文物),据说2000多年前秦始皇秦军将领赵佗平定百(南)越,他的谋士勘察到从瑞金市到龙川岩下形似巨龙的山脉(龙形山、龙穴山、龙池山),判定此地是兴王之地,赵佗采纳谋士“座岩下,拥龙川,得百越。”的谋略,挥军从江西省东江上源,顺流南下,在此设五合要塞,最终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南越王”。

民间还流传着龙川县治所(县城)选址“佗城镇”与“岩下”之争一说。

“佗城”与“岩下”之争的传说

民间流传秦始皇三十三年赵佗接受秦皇诏封为龙川令后,为县治所的选址(县城),赵佗发动官宦、乡绅,集思广益,考察山势水脉(风水),官宦、乡绅分成两派,一方选岩镇,岩镇(岩下),即枫树坝主库区,方圆10几平方公里河道开阔,是龙川县(据《南越志》:“县北有龙穴山,舜时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东江上源在此穿穴而过,县名由此,故称“龙川县”)的龙脉,龙穴山(岩镇至上坪50公里大山脉)的龙头之处,风水宝地,中原通往南越国快捷通道(水路)的战略要地,五合要塞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方选佗城镇,佗城依山傍水,土地开阔,背靠山,面临东江,水上交通便利,东面有蓝关险道,北面有五合(枫树坝)要塞屏障。两派都有充分的各自理由,势均力敌,足智多谋的赵佗,知道这样争论很难有结果,为顾全大局,使官宦、乡绅们团结一致、心悦诚服,赵佗说:“不必再争论,你们(岩镇、佗城)各方在当地挖一斗土前来过秤,哪个地方的土重(古时土重就表示此地矜贵,宝地),就定在哪个地方建置县治所(县城),大家觉得“称土矜贵”这个方法很好,表示赞同。三天后秤土,佗城镇那方有意在打铁旁(带铁屎,当然重)取来一斗土,经量秤重,结果比岩镇的土重了半斤多,赵佗当即宣布:“经量土秤重,佗城的土重,县治所就建在佗城”。

岩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将领赵金福率军退守岩下墟,遭清军四面合围,全军覆没。同治四年(1865年)清军总兵率数十万众进驻龙川上半县,坐镇岩下墟。

岩镇为历代商贸重镇,是粤赣水陆两路商贸咽喉,水陆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岩下(镇)是粤赣水运航道的重要大口岸(官府设官盐子埠、兵卡);陆路龙川县境内有主要大道9条,其中途经岩下(镇)的有两条,一条是岩镇经径口、五合、赤光至园田40公里;一条是老隆经十二排、大庙、永和圩、大丘、乾头、五合、岩镇至麻布岗镇97.5公里。福建省广州市大埔县兴宁市惠阳区等地商人纷纷云集而来,投资建店经商。

清末以后随着水路通道的发展,商贸重心上移到贝岭,但岩镇仍保持着繁荣的景象(各类商号、店铺150多间),民国时期是龙川五大墟镇(老隆镇佗城镇鹤市镇、岩镇、贝岭)之一。解放后随着公路的开通,特别是70年修建枫树坝水库,岩镇的中心岩下墟(老岩镇)成了青龙湖(枫树坝水库)的主湖区,镇府迁到联城牛形坳,三分之一的人口迁往博罗县、惠阳、东莞市、深圳等地,昔日的繁荣景象烟消云散。

建置沿革

古时岩镇属扬州市南境,周初藩服,春秋南越国战国属楚,称“百粤”。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置龙川县赵佗为令,岩镇属龙川县。

赵佗深知岩下(岩镇)战略的重要性,岩下扼守着中原直通南越的快速通道(东江源水路),在岩下设立V字形防卫体系(山池—五合—平越)。岩下的合河口(五水汇合处)设五合要塞,山池屯兵出定南水与五合要塞形成合围,平越屯兵出寻乌水与五合要塞形成合围。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断绝4条新道——江西省南雄市一路,湖南省连州市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而岩下的V形军事防卫体系经营多年,固若金汤。岩镇属南越国

宋、元朝岩镇属高贤都、宁泰都、广信都辖本域置八图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推行乡约法,岩镇分平越约、山池约。

民国19年,龙川县设立七个自治区署,岩镇属于第六自治区。

民国36年(1947年),龙川县全县设3个区署、39个乡、420个保。岩镇属第三区署(贝岭)平山乡。

1949年东江纵队凌希民带部队来岩镇,宣布岩镇解放,后来担任岩镇乡第一任区长。

1952年岩镇属第十一区公所。

1958年成立岩镇人民公社。

1983年岩镇区。

1987年岩镇镇。

地理位置

岩镇位于龙川县中北部,东江上游的东江源区域,距县城63公里。北与本县麻布岗镇贝岭镇,南与赤光镇,西与车田镇,东与新田镇、兴宁罗浮镇接壤。全镇辖平越,东方,联城,山池,鹊塘,郑坑6个村委会和岩镇街道居民居委会,总人口2.05万人,总面积12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44亩,其中水田面积7100亩。

交通通讯

岩镇   水陆交通便利,国道236线(原省道S277线,老隆--江西)贯通南北,广州—龙川高速公路在岩镇互通,形成了以联城为中心的交通枢纽,水路可通航兴宁罗浮及周边乡镇,全镇行政村道硬底化。通讯方便,全面实现了电话通讯程控化、邮政投递快速化、传真、互联网、移动电话等现代通信网络极其完备。

旅游资源

全镇地处枫树坝水库(青龙湖)库区,三面环水,是枫树坝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良好,山连山,水连水,层峦叠嶂,林木葱茂,珍禽异兽出没无常,旅游资源丰富。镇府往东2公里到达青龙湖的河门潭,山池村往南3公里到达青龙湖水码头(主湖区)。

山池村大岭村,与风光旖旎的青龙湖毗邻,客家古围屋、古炮台、古石灰窑遗址、明代护龙桥、滴水观音、侍郎古墓、古宗祠等等,传说南越王赵佗在此屯兵,是广东省省第一批广东名村,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卫生村,革命老区村。

枫树坝水库   是广东省第二大人工湖,流域面积515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0万平方公里,水深100多米。森林繁茂,森林覆盖率达89.5%,年平均气温为17℃,湖水温度14℃,水深似海,湖水碧绿,湖平如镜,山水相映,宛如仙境,显得清幽秀美。峭壁参天,绿荫如盖,奇石星布,藤蔓草芳,叠瀑连连。山清水秀,四季如春,景色迷人。湖内岛屿纵横,两岸的山气势形态各不相同,引人入胜。可游猎,可下钓,可荡舟,可游泳,虎爪湾有贝岭温泉。

经济发展

全镇耕地面积10644亩,其中水田面积7100亩,林地面积14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8.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1%以上,以种植水稻、番薯、黄豆、玉米为主。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先后创办了山池、东方5000多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芳坪水果产业带,郑坑板粟基地3800多亩,柑橘属3770亩,联城、平越、山池速生丰产林基地。开发枫树坝水库(枫树坝水库)网箱养殖优质珍稀鱼种。腐竹、茶油、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远近闻名。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碳酸钙、煤、锰、稀土等,其中石灰石储量达5000万吨以上。主要企业有塔牌混凝土搅拌厂、川东工艺厂、霍山水泥有限公司岩镇分厂(8.8万吨水泥生产线)、针织厂、石灰石厂、罗塘水电站等。盛产水果、油茶

教育事业

岩镇中学为岩镇镇目前的唯一中学,分为校本部和分校。教师能力极强。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每年有众多学生考上龙川县第一中学、龙川实验中学、龙川田家炳中学。

以平越小学,中心小学,东方希望小学,山池小学等为代表的岩镇有名的小学,分布面极广,让每一个小孩都有学上。

文化发展

继续开展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规划顺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广播电视事业有了新进步。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投资60万元兴建医院服务大楼,医疗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逐步发展。

人口数据

截至2020年末,岩镇镇常住人口8934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