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凝镇 :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更新时间:2024-09-21 01:44

崇凝镇,隶属于临渭区。地处临渭区南部的崇凝(又叫长寿塬)上,东与华县高塘镇接壤,南与桥南镇相连,西与阎村镇毗邻,北与丰原镇相接。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9千米,总面积34.4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清代镇东筑有崇凝观而得名。

古名独孤庄,因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曾居于此而得名,后因清代镇东筑有崇凝观改为名崇凝镇。

明清为神川乡庆寺里。

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长乡。

1949年5月,设崇凝乡隶崇凝区,辖8个村。

1958年9月,属长丰公社。

1959年1月,改称崇凝管理区隶崇凝公社,辖8个生产大队。

1961年8月,改称崇凝公社隶崇凝区。

1966年,更名为红星公社。

1967年,恢复崇凝公社。

1976年1月,撤销崇凝区隶临渭区直辖。

1983年5月,改为乡,辖8个行政村。

1994年9月,改为镇。

2001年11月,原线王乡合并设崇凝镇,辖2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崇凝镇地处临渭区南部的崇凝塬(又叫长寿塬)上,东与华县高塘镇接壤,南与桥南镇相连,西与阎村镇毗邻,北与丰原镇相接。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9千米,总面积3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崇凝镇地处秦岭北麓崇凝塬腹地,境内大部为台塬平原,地势基本平坦,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气候特征

崇凝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0℃。生长期年平均330天,无霜期年平均180天。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其中以7—8月最多。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辖崇凝、冯家、尹家、五星、郭向、樊庄、左家、靳尚、小官堡、隐村、花庙、王尧、严家、线王、申田、权张、斗田、段村、宋家、仁村、小官、王、徐村、郭村、田村寺25个行政村;下设10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崇凝镇下辖12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崇凝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辖区总人口2735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02人,城镇化率12.1%。另有流动人口5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3805人,占50.5%;女性13551人,占49.5%;18岁以下6474人,占23.7%;18—35岁6532人,占23.9%;35—60岁10168人,占37.2%;60岁以上4182人,占15.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崇凝镇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70.6人。

截至2018年,崇凝镇户籍人口26560人。

2021年,临渭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2020年崇凝镇常住人口为19103人。

经济情况

综述

2011年,崇凝镇财政总收入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5%,是1949年的148倍,比1978年增长2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比上年增长13%,是1949年的52倍,比1978年增长18倍。

2018年,崇凝镇有工业企业10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4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崇凝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崇凝镇粮食生产13490吨,人均493.1千克。其中小麦7161吨,玉米4581吨。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西瓜、油料作物、蔬菜等为主。2011年,崇凝镇棉花种植面积324亩,产量31吨;西瓜种植面积220亩,产量798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127亩,产量290吨,其中花生13吨,芝麻42吨;蔬菜种植面积10470亩,产量22653吨,主要品种有辣椒、黄瓜、茄子、大蒜、油菜、菠菜、西红柿等。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兔、家禽为主。2011年,崇凝镇生猪饲养量27743头,年末存栏13268头;牛饲养量5223头,年末存栏4096头;羊饲养量7383只,年末存栏4879只;兔饲养量13700只,年末存栏7300只;家禽饲养量24.3万羽,上市家禽11.7万羽。2011年,崇凝镇生产肉类1458.1吨,其中猪肉1025.3吨,牛肉163.9吨,羊肉46.3吨,兔肉12.9吨,禽肉208.3吨;禽蛋1425.2吨,牛奶5583.6吨;畜牧业总产值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7%。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累计造林2.3万亩,其中经济林1.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7万株。2011年,崇凝镇水果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29907吨,主要品种有苹果、酥梨、桃、杏、柿子等,其中苹果24152吨,酥梨3898吨,桃1752吨,杏48吨,柿子36吨。2011年,崇凝镇大中型拖拉机96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48部。

第二产业

崇凝镇以生产建筑材料为主,初步形成了以砖瓦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崇凝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商业网点205个,职工395人,已成为塬区重要的交易市场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崇凝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陕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1家金融机构设立了办事处。

文化介绍

人文历史

崇凝镇最早名叫独孤庄,是因杨坚独孤伽罗独孤伽罗早年曾在此居住而得名。一直到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崇凝镇”一名才开始出现在渭南集镇记载中。而崇凝镇一名的来历,据《渭南县志》记述,是因独孤庄东南方向一座“崇凝观”庙院而来。

镇东面原有旧土墙遗址,环城四周,方圆几千米,分为城子,南堡,中堡。土堡旧为校场,后被村人占为宅基地,堡里人多数姓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部分李家后裔由东塬独孤庄移居贠曲谷里村,谷里村原叫孤李村,意即独孤庄李村,后改为谷李村,与贠曲城区良田沟李村同宗共祖,据说是元末李思齐将军的后裔。

交通情况

崇凝镇境内101县道渭(南)桥(南)路过境,境内总长5千米,双向2车道,渭南市通往桥南;有乡(镇)级通村公路25条,总长25千米。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镇区道路总长度7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2.1米;道路铺装面积4.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总面积36平方千米。路面积10.1平方米。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达47千米,公交运营车辆20辆,其中汽车20辆,年客运量60万人次。

社会相关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文化艺术团体5个,会员300人,其中团体会员98个,个人会员202人,创作完成的文体艺术作品有6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8个,演职人员247人,年演出12场次,观众达1800人次;电影放映单位3个,年放映30场次,观众达2万人次;农家书屋25个,建设面积500平方米,藏书3.8万余册;档案室6个,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还有13个村公共娱乐设施。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50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15%,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3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500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4所,在校生900人,专任教师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00人,专任教师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小升初升学率9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7%。主要学校有渭南市临}胃区崇凝镇初级中学、崇凝镇中心小学等。2011年,崇凝镇教育经费达2498.1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469.6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319.6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319.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9.3%、313.8%、313.2%、313.2%。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崇凝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固定资产总值9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00人,其中执业医师23人,执业助理医师62人,护士9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崇凝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000人次,住院手术1200台次。重点医院有渭南市临}胃区崇凝医院、线王卫生院等。2011年,崇凝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4万人,参合率99.8%;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旅游景点

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544~602),女,俗称贞懿皇后、独孤皇后,杨坚的皇后。在中国历代皇帝皇后中,唯有隋文帝和独孤后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直至独孤氏去世,杨坚的后宫才设立妃嫔。其父独孤信西魏大将,鲜卑族,原籍大同市(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地区),徙居代地(今山西大同)。北魏洛阳政权分裂后,高欢追杀元修。独孤信捐弃父母妻子,单骑救主奔长安区,在秦岭北麓(今临渭区崇凝镇,俗称独孤庄)建立家园,复娶二妻,郭氏生6子,崔氏生独孤伽罗。为独孤信第七女。

历史渊源

崇凝镇最早名叫独孤庄,是因杨坚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早年曾在此居住而得名。一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崇凝镇”一名才开始出现在渭南集镇记载中。而崇凝镇一名的来历,据《渭南县志》记述,是因独孤庄东南方向一座“崇凝观”庙院而来。

崇凝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和景观极为丰富。镇西南半公里处有明代吏部左侍郎孙宏的陵寝;镇西南二公里处有秦始皇行宫步寿宫;镇北边占地二十多亩矗立着元末将军李思齐陵地柏树坟、李家祠堂;镇东南角处有老爷庙,又名奓庙(当地人读“奓”不读zhā或zhà,而读tūo,意为很大之解),老爷庙广场上还有一座大戏楼……所有这些,都是当地人文积淀之所在。

镇东面原有旧土墙遗址,环城四周,方圆几公里,分为城子,南堡,中堡.土堡旧为校场,后被村人占为宅基地堡里人多数姓李,清光绪十八年(1892)部分李家后裔由东塬独孤庄移居贠曲谷里村,谷里村原叫孤李村,意即独孤庄李村,后改为谷李村,与贠曲城区良田沟李村同宗共祖,据说是元末李思齐将军的后裔。

据记载,占地三亩许的镇东南的老爷庙门前,曾经有一个占地五、六亩大的广场,广场上又建有一座风格大气的戏楼。这个大戏楼除供每年二月二庙会时唱大戏外,还是当地举行各种活动的聚会地。

随着历史的沧海变幻,孙宏陵寝、秦始皇步行宫、李家祠堂、老爷庙等景观都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出,唯有大戏楼,以及大戏楼上曾经演出的一幕又一幕,让人们难以忘记。因为就是这座大戏楼,是1928年“渭华起义”前夕的“五一大会”主席台,是宣布陕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所在地。

1997年陕西省政府批复成立渭华起义革命老区,涉及华县高塘镇、圣山乡、东阳乡金惠乡大明乡全部和赤水镇瓜坡镇部分行政村和临渭区崇凝镇、桥南镇等地区,覆盖人口20多万人。到2008年为止,当地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的贫困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0%。随着渭华起义“红色旅游”景区项目的建设,必将带动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历史遗迹

石马坟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崇凝初中那一大块宋朝石马坟,听说一大块地方呢,由于那时候打击封建迷信,把所有坟都推平了。这个上世纪确实有大量的石马,石人像等。在2010年左右,崇凝初中对面修建崇宁电力所的时候挖出来一个大石碑,石碑基本保存完整,通高4米左右,后被文物部门拉走后下落不明。

独孤庄

崇凝镇古名独孤庄,因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曾居 于此而得名。

崇宁宫遗址

崇宁宫遗址,崇宁宫遗址位于崇宁镇靳尚村南,面积16万平方米 ,尚存夯土台基长约50米,残高0.8-1.5米,夯层厚5-6厘米,据一些学者推测为秦步寿宫遗址.

崇凝区苏维埃

1928年2月宣化斗争之后,由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中共渭南县委将党、团组织转移农村,帮助整顿农会,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建立农民武装。正在这时,爆发了陕西省军阀李虎臣反对冯玉祥的战争,削弱了军阀在陕西的统治。中共陕东特委和临渭区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28年5月1日,组织农民群众在渭南县崇凝镇举行暴动大会,“渭华起义”正式拉开战幕。

渭南县东塬   数千名农民和学生,手持武器和小旗,从四面八方拥向崇凝镇街南大庙戏台前集合,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主席台中央悬挂着革命导师列宁的画像,两边贴着对联,戏台两边的柱子上绑着两名恶差,会场周围张贴着“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家吃、大家干、大家的事大家办”、“有土皆豪,无绅不劣”等醒目标语。大会由中共渭南县委书记肖明主持,组织部长何寓础、东南区委书记金子毅以及王尚德、霍世杰、冯异生、郑德龙、闵希孝等参加了会议。五一县和华县县委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郑德龙、冯异生、闵希孝等先后讲话,痛斥了蒋、汪、冯合谋背叛革命,镇压人民,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揭露土豪劣绅的恶迹,指出了铲除土豪劣绅,摧毁反动政权,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极端重要性。接着杀了恶差王水泉、张丑娃。中午时分,肖明庄严宣布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一切权力归苏维埃。顿时,会场群情振奋,一片欢腾,热烈欢呼陕西省第一个革命新政权的光荣诞生。“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拥护苏维埃”等口号惊天动地。苏维埃由1名主席和7名委员组成,下设人民、土地分配、军事、粮食分配4个委员会。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处死了县催粮委员孙太,捣毁了大恶绅杨鹏霄的天庆商号和东南区长李玉林的同盛商号。

崇凝塬介绍

位于渭南沋河与赤水河间,因塬上有崇凝镇而得名。又叫长寿塬、长稔塬、长收塬、长寿塬、广乡塬。塬面平坦完整。今有丰原、崇凝两个镇,土质良好,宜长禾稼,素有“华阴市华州水浇田,不如渭南长稔塬”之说。东西宽6公里,南北长14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由于雨水长期切割,在崇凝塬的周围,形成了数百条沟道。较大的有康沟,又名东阳谷,位于塬的北缘,距县城10里,面积16平方公里,沟内有水,北流市入渭。马家沟,又名西阳谷,在康沟之西,距县城8里,面积34平方公里,沟水入渭。明光峪,在马家沟之西,距县城3里,峪水入渭。殷沟,在塬的西缘河西乡周坡村北,树木参天,翠竹丰茂,当地人民以编竹笼著名。羊峪,在塬的南缘,桥南镇东北,汇东沟、寺峪、葫芦峪、黑掌峪、稀屎沟等谷水,向东汇入赤水河,峪长约4公里,宽约1公里,沟底宜稻、宜莲,其杨魏村之芦席、沟岸村之簸箕闻名全区。除了沟道而外,崇凝塬周围还有为数众多的通往远近村镇的坡,著名的有:胡城坡,位于塬的北缘,神川塬紧东北、龙尾坡角下西偏北。汉时凶奴休屠王归降后筑城居住坡端南面,故称胡城坡。龙尾坡,在塬的北缘偏西,距县城2.5公里,古时将长寿塬比作一条龙,南有龙耳山(今华州区境内)、龙正山(清明山),北面之坡形似龙尾,名为龙尾坡(渭桥路X101路段)。坡长2.5公里,宽2米,经瓦塔村东,上丰原到崇凝镇,是通往商洛市必经之地;五十年代末,从西张村西沿坡盘旋而修渭(南)桥(南)公路,长22.2公里,宽7.5米。1973年铺为沥青路面,公共汽车每日往返塬上。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6-17

临渭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临渭区.2021-07-1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