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前达门苏木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下辖苏木

更新时间:2024-09-21 16:26

巴音前达门苏木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地处乌拉特后旗东北部。辖区面积6171.47平方千米,地形为长形,属丘陵地带。海拔一般在1200—1400米,最高峰达根德勒海拔1765米,最低点塔拉音毛都海拔860米。年均降水量100—130毫米,无霜期118—150天。截至2018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户籍人口2660人。

历史沿革

1962年,设巴音前达门公社,属乌拉特中后联合旗。

1970年,划归乌拉特后旗。

1984年,公社改苏木,苏木驻地乌力吉图庙。

2005年,撤乡并镇,宝音图苏木并入巴音前达门苏木。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巴音前达门苏木地处乌拉特后旗东北部,东与乌拉特中旗交界,西与潮格温都尔镇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 辖区面积6171.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音前达门苏木地处阴山山脉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中部为沙漠、草原、丘陵等。境内最高峰达根德勒位于乌力吉图嘎查,海拔1765米,最低点塔拉音毛都位于巴音呼热嘎查,海拔860米。

气候

巴音前达门苏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高寒、少雨、干旱、多风。春季西北大风居多,往往形成沙尘暴;夏季雨少,很多年份,几乎通年滴雨不下;秋季草木枯黄、大风增多;冬季干旱、风大、寒冷。冬季长达半年,一般从10月下旬~次年3月下旬;夏季不足两个月。多年平均气温3.7℃,1月平均气温-19.9℃,极端最低气温-34.1℃(1977年1月2日);7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最高气温35.2℃(1999年7月28日和2000年7月20日)。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118~150天,最长达244天,最短为1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3279.1小时,年总辐射155.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16天((一般为3月15日~11月12日)。年平均降水量100~13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51.8天,最多达63天(1981年),最少为33天(1974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71.6毫米(197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6毫米(198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8月最多。

行政区划

1984年,巴音前达门苏木辖4嘎查

2005年,巴音前达门苏木辖10嘎查。

2011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辖乌力吉图、哈拉图、巴音查干、巴音呼热、巴音高勒、巴音哈哨、巴音满都呼、巴音乌素、苏布日格、阿布日勒图10个嘎查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巴音前达门苏木辖9个嘎查,分别是乌力吉图嘎查、巴音查干嘎查、巴音呼热嘎查、哈拉图嘎查、巴音哈哨嘎查、巴音高勒嘎查、巴音满都呼嘎查、阿布日勒图嘎查、苏布日格嘎查; 苏木人民政府驻乌力吉图庙。

人口

2011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辖区总人口282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2人,城镇化率15.1%。另有流动人口211人。总人口中,男性1443人,占51%;女性1377人,占4.9%;14岁以下362人,占12.8%;15~64岁2202人,占78%;65岁以上256人,占8.2%。总人口中,以蒙古族为主,达人2227,占79%;汉族593人,占21%。人口出生率3.9‰,人口死亡率3.4‰,人口自然增长率0.5‰。

2017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常住人口1009人。

截至2018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户籍人口2660人。

经济

2011年,巴音前达门苏木财政总收入42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2011年,巴音前达门苏木农业畜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羊饲养量5.2万只,年末存栏5.3万只;牛饲养量0.16万头,年末存栏0.17万头。生产肉类245吨,其中牛肉20吨,羊肉225吨;畜牧业总产值0.3071亿元。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有农家书屋7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藏书14000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赛驼、赛马、驼球、乌拉特民歌等。体育场地1处,体育社团3个,体育指导员1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小型那达慕会、国际妇女节五四运动等等。“村村通”已入户487户,入户率5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巴音前达门苏木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2所;病床20张。专业卫生人员6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210人,参合率78%;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巴音前达门苏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户,人数116人,支出3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5%,月人均235元,比上年增长15.2%;城市医疗救助5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72人次,共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2人次,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12户,人数1012人,支出2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08.6%,月人均210元,比上年增长107.9%;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6人,支出64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人,农村临时救济241人次,支出19.2万元,比上年增长24%。自然灾害受灾人口873人,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救灾支出38.8万元,比上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1人。新增就业人员46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人,全年共帮助3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交通

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有934县道过境。

人文

特色

苏木境内有苁蓉发菜等土特产外,还有蒙古野驴、黄羊、岩羊、狼等野生动物以及硅石萤石等有待开发的矿产资源。苏木境内还有风蚀景观、汉代古长城遗址、红旗泡水库梭梭林—蒙古野驴保护区、乌力吉图庙等特色旅游景区以及赛马、赛驼、驼球赛、射箭、蒙古袍展等传统民族文化遗产

习俗

这次“百马”那达慕,不光吸引了本旗的牧民,还有好多牧民得到消息后专程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中旗等地赶来参加比赛。这次“百马”那达慕一共聚集了150多匹骏马。除了极少数来自锡林郭勒盟的改良马以外,大部分是剽悍的乌拉特本地马。乌拉特本地马是蒙古马的一支,浑身都是宝,马奶是上好的清热泻火饮品,马血是极为宝贵的药材。后旗现在仅有500多匹本地马,主要分布在巴音前达门苏木、潮格镇和呼和温都尔苏木。“现在我们乌拉特本地马越来越少了,也许再过100年、200年,就连一匹也看不到了!”这场百马赛的组织者之一吉亚图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呼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保护这个畜种,更好地传承发扬我们的马文化!”吉亚图是巴音忽热嘎查的牧民,养了30多匹乌拉特蒙古马。现在包 括他在内,嘎查里养马的牧民一共有六家。这次的百马赛就是他们六家牧民为保护乌拉特本地马而举办的。

为期三天的赛马活动,主要有挤马奶、捣马奶、七公里赛马、套马、烙马印、驯马等。在众多活动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属套马了。“马是牧民们最亲密的朋友,要想保护我们的‘朋友’,就必须让它们走向市场。”巴音忽热牧民塔文斤说。乌拉特本地马是一种繁殖快、体质好、价值高的畜种。为了保护乌拉特本地马以及马文化,后旗专门建立了保护区,准备发展以马为中心的旅游业,鼓励牧民养马,牧民们的养马积极性也很高,塔文斤等牧民正在自发筹建马奶协会,想要通过市场化运作,真正发展壮大乌拉特本地马。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