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动妇女节 :为庆祝妇女作出的重要贡献设立的国际性节日

更新时间:2023-03-08 01:07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或“三八节”“国际妇女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国际性节日。

在十八、十九世纪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的引领下,1910年8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妇女运动的活动家和杰出领袖克拉拉·蔡特金在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倡议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此后,欧美多国妇女选择在3月8日示威游行,争取妇女权益。中国首次开展纪念妇女节的活动是在1924年3月8日,中国各界妇女集于广州市,由妇女活动家何香凝主持,讲述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及提倡女权的意义并大力鼓励妇女投身革命。而在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妇女运动总体遭到了打击和抑制,但并未使妇女解放事业终止。1975年6月,联合国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了 “联合国国际妇女年世界会议” (即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1977年第3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进入21世纪后, 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妇女解放事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三八妇女节逐渐成为妇女表达自己声音和意愿,争取自身权益的重要平台。妇女节是凝聚妇女群体、推动妇女解放以及妇女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以“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为主题的罢工、集会、游行示威等,是妇女形成性别认同的重要的场域之一。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

早期溯源

十七、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法国旧的等级限制和传统观念意识受到了冲击。在1789年7月攻克巴士底狱中,妇女们亲身参与了法国革命的进程,她们要求“平等”的愿望更加强烈。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但关于女性是否能享有权利的问题,绝大部分议员仍带有性别歧视,认为妇女是天生的弱者,无能力参与公共政治事务。因此,议会明确地否认了妇女的选举权。基于此,法国的女权主义者玛丽·古兹(又名奥琳帕·德·古日)意识到《人权宣言》只是满足男性的需求,将女性排除在外,女性的权利并没有得到保障。于是她极力主张妇女也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创作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又称《女权宣言》),发表于1791年9月,是法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展现出了完整的女权思想。《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发表后即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反响,它让资产阶级妇女具有了权利意识并积极地开展了要求获得政治权利的斗争。1793年,法国妇女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空前高涨。

1792年英国的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女权辩护》,它是对当时英国妇女所处无权地位的反抗。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现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之一,主张女性要寻求独立的理性,特别是要争取平等的教育权,因为教育可以让女性具有平等独立的意识。她的思想摆脱了当时的社会局限,极力批判抨击父权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力争颠覆束缚女性的封建行为规范,正式提出女性应当享有同男人平等的受教育权、工作权和妇女选举权。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思想召唤了一批先进人士的回应,许多受过教育的妇女受她的女权主义思想的鼓舞,开始认真思考自身的前途问题,追求独立精神和自由人格,传承并发扬了女权主义思想。

初步形成

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形成归因于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妇女运动。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17个国家的100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讨论了保卫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的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妇女运动的活动家和杰出领袖克拉拉·蔡特金主持会议并倡议筹划设立国际妇女节。这个提议契合了妇女的根本诉求,受到了多国妇女的认同和支持。1911年3月8日,第一个国际妇女节到来时,德、奥、美、瑞士、丹麦等国的超过100万妇女举行了示威游行。这些国家的妇女从1911 年到1913年都在3月8日前后某一天纪念妇女节。1914 年,正临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欧美多国妇女统一在3月8日这天采取一致行动,呼吁反对战争,争取妇女权益。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女工第5次纪念国际妇女节,以“面包、和平和自由”为口号进行游行和罢工。1921年9月,第三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1924年3月8日,中国于广州开展第一次群众性的妇女节纪念活动,中国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何香凝女士主持大会,讲述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及提倡女权的意义并大力鼓励妇女投身革命。此后,三八妇女节就逐渐成为中国妇女表达自己的意愿,谋求平等权利的重要平台。如1926年3月8日,广州举行了“三八”妇女节大会,大会通过《统一广东妇女运动的决议》,会后,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率领2万多名各界人士分别向国民党中央与国民政府请愿,提出了修改法律、各行政机关开放容纳女子和实现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的要求,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节日变迁

遭到打击

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对克拉拉·蔡特金的女权主张深恶痛绝,而后立即取消了德国妇女的选举权,公开贬低妇女,声称妇女不具备应有的判断力,没有资格担任党组织中的任何职位,所有职务都应该由男人来承担。他禁止庆祝妇女节,主张用母亲节代替妇女节,其目的是让女性生育为国家奉献。希特勒对女性的诉求视而不见,主观臆测妇女,认为女性只是想成为妻子和母亲,只愿意操持家务照顾夫家和孩子而并不盼望进入劳动力市场独立工作、不希望参政议政。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还对外宣布:“我们让妇女远远避开,不是因为我们不尊重妇女,而是因为我们太尊重她们了!”这股逆流对妇女运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但未能使妇女解放的进程终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妇女解放提供了契机,它是世界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一环,以美国为例,二战给妇女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她们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这为改变妇女在其他方面受歧视受压迫的状况奠定了物质基础,且能促使妇女转变观念。1963年,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登出版了《女性的奥秘》一书,妇女解放有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1964 年美国的 《民权法案》第七条生效,性别歧视被视为非法,197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妇女组织”提出的《全国妇女组织人权法案》,《平等工资法》也延伸到各行各业。

继续发展

1975年6月, 联合国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了 “联合国国际妇女年世界会议” (即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1977年12月7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提议各个成员国每年都要纪念国际妇女节。同年,第32届联合国大会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

进入21世纪后, 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妇女解放事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在2005年世界首脑会议上,世界领导人一致表明认同解放妇女对推动发展、进步、和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于2006 年、2007 年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两度发表讲话,他认为女性受21世纪人类面临的这些经济、社会发展、和平与安全等各方面诸多挑战的影响往往更大。因此,应当也必须让妇女以与男子平等的力量和数量参与所有领域的决策过程。赋予女性权利,人类社会整体才会更加进步。

活动与仪式

很多国家将妇女节规定为节假日,如哈萨克斯坦全民在国际妇女节期间可以休假三天,假期时间为3月6、7、8日。俄罗斯规定妇女节为非工作日,放假一天。妇女节也是乌克兰的全国法定假日,全民放假一天。中国《国务院关于修改\u003c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u003e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中规定妇女节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

在中国,1949年以后,《人民日报》每年发表“三八”国际妇女节社论,该社论成为了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持的代表国家行为的妇女节大型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60年以来,在每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都会展开“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评选活动,表彰妇女做出的突出业绩。

很多国家的妇女借三八妇女节之际,通过游行集会等方式号召全社会关注妇女问题。例如,在波兰,妇女们会在3月8日这天选择在主要城市举行大型女权主义游行。在阿富汗,女性在妇女节会自发地组织在首都喀布尔举行集会,庆祝她们自己的节日,目的是希望社会能给予她们更多自由、平等的权利。在巴基斯坦,妇女们每年庆祝国际妇女节,以纪念她们为争取应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在葡萄牙,妇女参与首都里斯本举行的妇女节纪念活动,高举显示女性力量的标语牌。在希腊,妇女在首都雅典市中心举行集会,要求维护女性权益。

自1975年以来, 联合国会为每年的国际妇女节定一个庆祝活动主题,致力于进一步改善妇女处境,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价值与影响

政治上

妇女发展有益于社会民主和进步。每逢“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各国妇女组织和女权活动家努力推动妇女权利进入国家、区域和国际人权领域的重要议程,提示国际或国家关于对妇女议题的性别盲点,督促一些重要的政府网站反映妇女生活与工作状况的调查与报告文件,并采取制定相关政策。最早有关于妇女选举权的问题的讨论是在18世纪英国人关于对普选权的争论之中出现的。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步催生了权利意识,女性对独立的政治地位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女性参与政治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优秀的女政治家、女社会活动家能够带动更多妇女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女性参政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民意,提高政治的民主性,防止专制与独裁。

文化上

妇女提出对自身权益的要求突出了维护一切人类尊严和社会公正的人权精神。这促使人们发现妇女问题,改变歧视妇女的社会传统,培养社会尊重妇女尊严的大众意识,纠正大众的性别偏见,扩大了人权关注的领域和关注重点。例如,直到1945年《联合国宪章》的颁布,国际社会才正式把妇女纳入了人权概念。在这之前,妇女的权利往往流于形式,处在人权关注的边缘。妇女节不仅意味着根除社会文化的性别不平等,消除长久以来的制度体制上的对妇女的漠视,还意味着消除一切不平等现象和不公正因素,有利于推进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

思想上

“三八”国际妇女节有其鲜明的性别属性,即它是专属于妇女的节日,以“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为主题的罢工、集会、游行示威等,是妇女形成性别认同的重要的场域之一,有利于增强女性独立意识。妇女节是凝聚妇女群体、推动妇女解放以及妇女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十七、十八世纪,在启蒙思想的引领下,女性思想逐渐转变,开始追求独立和平等。十八世纪末的《女权宣言》和《女权辩护》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思考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待遇,追求妇女权益的进一步发展。妇女节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着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不平等的性别关系,使妇女真正享有人的尊严和权利,这是一次女性的深刻的思想革命。

相关争议

关于克拉拉·蔡特金于1910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上所提出的倡议的来源,史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为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的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游行。而有美国和中原地区史学家考证认为三八节的直接导因是为纪念1908年3月8日纽约服装业女工的大规模游行。也有中国专家认为妇女节是为了纪念俄国彼得格勒女工响应布尔什维克委员会的号召示威游行。

知名人物

克拉拉·蔡特金

克拉拉·蔡特金(1857-1933),德国萨克森人,在1889年第二国际召开的巴黎大会上提议将劳动妇女的解放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并第一次明确要求妇女享有平等的权利。1892年, 蔡特金创办妇女杂志《平等报》奠定了妇女运动向国际发展的基础。1907年,蔡特金同马克思的长女劳拉筹划发起、组织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成立国际妇女书记处并被选为书记。3年后,克拉拉·蔡特金提倡国际妇女节,被誉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何香凝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美术家,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她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发动妇女参加革命,为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何香凝在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了“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获大会通过。1924年3月8日,中国妇女第一次组织活动纪念国际妇女节,何香凝组织并主持了此次活动。

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9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同年12月,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而后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5年5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并增选为第四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局委员。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而后在5月1日英勇牺牲,时年33岁。

相关轶事

1908年3月8日,在美国纽约市纺织工会的领导下,纽约劳动妇女上街游行要求给予妇女选举权,禁止血汗工厂和使用童工,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热烈响应,她们的口号是“面包加玫瑰”(bread and rose),表明她们不仅求温饱,而且要过上像样的生活。受其影响,诗人詹姆士·奥本汉写了《面包加玫瑰》之歌。

当我们前进,前进在美好的时光,

在成千上万个昏暗的厨房和灰蒙蒙的厂房里,

我们感到突然照射进来的和煦阳光,

为了要人民听到我们的歌声: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当我们前进,前进,我们带来更美好的时光,

妇女的觉醒意味着一个族群的崛起, 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不再有苦工和临时工在辛苦劳动,

我们要分享生命的荣光:

面包加玫瑰,面包加玫瑰

相关纪念

二战妇女纪念碑

2005年7月9日,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在伦敦为二战妇女纪念碑揭幕。该作品是为纪念那些在“如此多境遇中仍能从容应对”的英国妇女们而建的。这座纪念碑由雕塑家米尔斯创作,浮雕上是17套不同的妇女服饰,代表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们所担任的不同角色以及她们在这些岗位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以妇女儿童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隶属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位于北京市东长安街主干线北侧,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设有6个基本陈列和5个专题展览。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于2006年3月25日奠基,2009年9月建成。此馆以收藏、展览和研究妇女儿童类文物,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为广大妇女儿童服务为主旨,对于推动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2020年8月,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被中国妇联命名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电影《妇女参政论者》

妇女参政论者(Suffragette)是由莎拉·加芙隆导演,艾比·摩根编剧,凯瑞·穆丽根海伦娜·伯翰·卡特、布莱丹·格里森、梅丽尔·斯特里普萝玛拉·嘉瑞等主演的电影,2015年10月12日在英国上映。影片讲述一个多世纪前英国妇女为了争取选举权而不懈斗争的故事。斯特里普在片中饰演的潘克赫斯特是一位著名的妇女选举权倡导者。她与几位同盟者发起成立了“妇女议会”,由于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措施,潘克赫斯特同她的同盟者们曾多次入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反响。主演凯瑞·穆里根凭借该影片获得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年度女主角奖。

纪录片《大法官金斯伯格》

《大法官金斯伯格》是由朱莉·科昂,贝齐·韦斯特导演的纪录片,2018年1月21日于美国上映。本片记述了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人生历程。金斯伯格从小勤奋好学,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成为了著名的女权律师,在争取美国女性平等的工作、教育和发展权利方面有杰出贡献。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在1993年被威廉·克林顿任命为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在唐纳德·特朗普时代,立场中立的金斯伯格被看作是秉公平权的一盏明灯。她所代表的勤奋自强和坚持正义的精神跨越国境影响了全世界。此片获得2018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和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