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清凉寺 :位于江苏常州市的北宋建筑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8

常州清凉禅寺,又名端明寺。位于常州市区同济桥南的和平中路488号,占地20.1亩。

历史

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由常州籍枢密副使胡宿请额所建,初名报恩感慈禅院。原址在城东南3里处,延洞云深禅师为开山祖师。南宋赵昀淳祐八年(1248),常州郡守李迪为祀胡宿,在寺内立胡文恭公祠。元末寺与祠俱毁。朱棣永乐元年(1430),报恩寺始移建于现址。朱祁钰景泰五年(1454)礼部尚书胡滢因念祖先胡宿曾任端明殿学士,且有祠在寺内,遂奏请朝廷改报恩寺为端明寺。

光绪三十年(1904)复名清凉寺,该寺在草创时规模并不大,但由于僧人“道行超卓”,乡里闻名。北宋大文豪苏轼寓常州时常住清凉寺与寺僧谈经论法,寺壁题诗甚多。明永乐时重建后,寺院规模渐臻宏伟。明正统六年(1441)在无一聚禅师主持下建大雄宝殿。清康熙重建大悲阁和藏经阁。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二年(1817),两阁毁于火灾。爱新觉罗·旻宁四年(1824)邑人石庆山集资重修山门、佛殿。咸丰十年(1860)又毁于战火。后住持静波禅师在废墟上相继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法堂、禅堂、法融堂、海镜堂、大悲阁、荷花厅等殿堂楼阁300余间。自光绪二十年(1894)动工,至民国初年竣工,历时十余年。建成后规模仅次于天宁寺

格局

清凉寺建筑采用四合庭院封闭式格局,其主体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海镜堂、孙中山纪念馆均位于中轴线上。该寺建筑尤以禅堂和藏经楼最为著称。禅堂位于藏经楼南侧,为“回”字形转楼,建筑别致,其规模为其它寺院所罕见。藏经楼为七开间三层,经实测高达24.983米,为供奉龙藏、僧人阅读藏经、讲经、研究佛法、受戒登坛、研究佛教礼仪之所,藏有朱祁钰所赐大藏经一部及慈禧所赐大藏经(龙藏)一部。1942年特设关房18所,可供18位大德僧伽同时发心坐关,钻研佛法。

人员

该寺有寺田600余亩,僧众300余人。曾创办清凉杭州佛学院,培养佛教僧才,并开办清凉小学,对地方教育作过贡献。

主持

1947年住持为果根,后为雪烦。1949年后为玉泉,1952年为太成。“文化大革命”期间遭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部分单位陆续迁出,政府拨款修缮。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起常州博物馆移驻寺内。1996年市政府决定清凉禅寺房产分期腾让,并成立清凉寺修复办公室,现已部分恢复开放。

寺务由继纯法师主持,常住僧人17名。

2011年3月17日,常州清凉禅寺举行隆重仪式,热烈欢迎松纯大和尚晋院。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护法居士共计500余人参加庆典活动,副市长居丽琴、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族宗教局局长赵世平出席仪式并向松纯大和尚表示祝贺。

常州清凉禅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后屡毁屡建,几度兴衰,历经沧桑。现有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由原中国佛教总会会长静波法师主持修建。整体建筑为“回”字型结构,传统四合院封闭式格局,构筑新颖别致,规模宏大,尤其是雄伟高大的藏经楼为全国禅林所罕见。因历史原因,清凉禅寺的主要房产一直被挪作他用,直至2008年7月全部收回时,主要建筑物年久失修,亟待修复。2009年12月清凉禅寺古建修复与环境整治设计方案已经省文物保护部门审核通过,一期工程招投标结束,修复在即。

2011年5月15日,为了完成清凉禅寺的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继纯监院与恒模监院调换,由恒模法师负责清凉禅寺的寺务和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整个修复共分五期工程:

一期工程:2012年1月20日,完成了天王殿、大悲阁、海镜堂的修复;

二期工程:2013年7月20日,完成了藏经楼、方丈楼、新禅堂等的修复;

三期工程:2014年12月,完成了大雄宝殿脊龙安装;

四期工程:素斋馆、五观堂、如意等;

五期工程:官厅、钟楼、上客堂等。

公交信息

乘坐常州公交2路、6路、20路、33路、78路、78A路、80路、217路、225路上行、225-1路上行、231路在清凉寺站下车。

参考资料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清凉寺篇.博雅旅游分享网.2023-11-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