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将军碑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石碑

更新时间:2024-09-20 19:44

《广武将军碑》,又称张产碑、立界山石祠碑、前秦建元四年(368年)《广武将军碑》。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品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

《广武将军碑》为前秦建元四年(368年)刻(东晋),原存白水县苍颉庙。清乾隆始出土。1972年存入西安碑林。竖形、尖首,高174厘米,宽73厘米。碑阳刻碑文十七行,行字数不清,额刻“立□□山石祠”五字。碑阴及两侧部将姓名。书体均为隶书。因剥蚀严重,从碑文中只知将军名,其姓已不可知。此碑书体在隶楷之间,笔画细长纵逸,结体平直宽博,行笔恣意雄肆。受近代书法家于右任推崇,曾作《广武将军歌》以赞之。世存前秦石刻极少,仅此碑与前《邓太尉碑》,故尤为人所珍视。

《广武将军碑》是1500多年前立在陕西白水、宜君县地域内与胡人界碑,是研究前秦历史的重要资料。于右任对其十分赞赏,作了多首《广武将军歌》加以称颂。康有为也认为这是北碑中的“古雅第一”,称得上是陕西省的“楷隶之冠”。2023年7月,《广武将军碑》列入国家文物局关于《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公元3世纪末,关中陇西县屡次被氐、羌族侵扰。当时有一个名叫江统的大臣深虑外夷乱华,认为应该防微杜渐,作《徙戎论》上奏司马衷,痛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提出将氐、羌等族迁出关中,并明指太原市匈奴部落为国家隐患,应发还其本域。也许是操作过于困难,西晋刘盈司马衷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公元350年,氐族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不久后建立前秦。前秦共历六主,享国44年(350年-394年)。因其所据为战国秦国故地,故以“秦”为国号。后为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的政权,史称前秦。苻洪称王关中未久,遭人毒死。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居西汉长安故城一隅。之后东晋屡次派褚裒殷浩桓温等率军伐之,苻健皆成功抵御,国势渐固。当年苻坚率军挺进江南,为人们留下了《广武将军碑》和《邓太尉碑》。

发现沿革

明末清初,《广武将军碑》有少量拓本传世。但到了清朝乾隆初年又不知踪迹,时陕西巡抚毕沅根据旧拓称原碑“在宜君县”,后人苦苦寻访于宜君县一带,终无所得,传已轶失。

乾隆,《广武将军碑》出土。《广武将军碑》原立于何处,毕沅《关中金石记》言之凿凿:“在宜君县”其后著录此碑者便众口一词,说碑“在宜君县”。但在宜君县根本找不到这块碑。同治年间在陕做过学政的吴大徵,还有于右任,都曾亲至宜君访碑而不得。

碑不存在,拓本遂成至宝。进入民国后,这块古碑才又现身于与宜君县相邻的白水县。1920年7月,于右任由沪回陕,正在渭北主持陕西靖国军。一日,靖国军第三路参谋李春堂去白水县公干归来,向于右任奉上一件新出古碑的拓本。酷爱金石的于右任展读之下,发现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广武将军碑》,欣喜之余诗兴大发,写下那首传诵一时的长诗,而李春堂则被认为是此碑复出的发现人。1923年,来陕,在张鹏一处见到了拓本,并为拓本题跋曰,康有为既是碑派书法大家,又是碑学理论的支持者,在他眼里,《广武将军碑》自然“古雅第一”。于右任得见其碑拓,喜曰:“千年出土光腾射”“老见异物眼复明”。

保护与馆藏

保护

此碑最旧版本为明拓,其他拓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1920年,复出后有新拓本。

馆藏

1949年以后,《广武将军碑》几乎不再椎拓。现存此碑拓本基本皆为民国拓制。

1972年,《广武将军碑》存入西安碑林博物馆。2023年7月,《广武将军碑》列入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文物规格

广武将军碑有阴及两侧,书体在隶楷之间。

《广武将军碑》为圭形,无碑穿。高174厘米,宽73厘米,碑阳碑阴及两侧都刻字。正面碑文17行,行31字;碑阴题名18行,行33字;碑阴额部题名15行,行字不等;碑左右两侧也刻满题名,行字不计。碑阳的下部和中部,碑阴的下部和右部,均剥蚀严重,已无字迹。

碑阳正文分三段,第一段为碑主家世履历和事业;第二段为碑主会同当地显要,与冯将军、抚夷将军等划分疆界的经过,以及自己疆界内的部族、吏民情况;最后一段为铭文。碑阴和碑侧为立碑人姓名。其中不但存有前秦渭北疆界的划分、职官的设置、部族的分布等信息,而且残存的134个题名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官名。

艺术鉴赏

书体价值

康有为提到《广武将军碑》晚王羲之《兰亭序》12年(实际应为15年),这个时期是书法史上承前启后、风格多样的时期。一方面,以王羲之为典型的东晋人士追求“江东流美”的书风,开创了尺派书法;另一方面,隶书楷书过渡的碑刻,形成了既有别于东汉隶书碑刻,又有别于北魏碑刻的特殊风格。这一派中,以《广武将军碑》最为奇古。该碑融隶、楷为一体,故康有为赞它为“古雅第一”“为关中楷隶冠”。

此碑书体在隶楷之间,笔画细长纵逸,结体平直宽博,行笔恣意雄肆。姚茫父叹曰:“于《爨宝子碑》见古隶之结局,于《张产碑》(即《广武将军碑》)见今隶之开宗。”康有为指出其书与汉简相近,意指此碑还具有草书之味。其文字布局不拘条框,刊刻率意,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率朴不羁的性格,是古代碑刻书法的一枝奇葩。此碑所处的时代,是中原地区文字和书法发展嬉变的重要时期。肇始于,至魏晋时已开始流行的楷书、行书、草书,在十六国时期更加普及。当时,古籍和佛教经典的写本,以及日常往来的文书,都用楷书、行书或草书,出土的这一时期有纪年的文书墨迹,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证据。但这一时期的石刻铭文仍用隶书,其中有规范的正体,如《邓太尉祠碑》的记文部分,也有比较随意、夹杂楷法的隶书,如《广武将军碑》。这种不规范的率性书写,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古逸至异的美感。

章法

章法方面,特点主要体现在行间明确,偶有交接。字距较小,分布灵活不一。虽结构取横势,但行气颇为通畅。尤其碑阴更加自由率意。《广武将军碑》隶楷之间,技法丰富,章法自由。好碑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取法,汲取其书法风格为自己的东西是可取的。此碑虽是珍稀石刻,但风格过强,换言之书者习气很重。创作中稍加其活泼灵动就已经足够,如果沉迷其中,完全按照碑中的书写习惯进行创作容易呈现狼藉之气。

史料价值

残存碑文的内容,除碑主口产的家世功业外,主要记述碑主会同当地官员与冯翊护军苟辅,划分疆界,树立界碑,建“立界山石祠”的经过,并记其属界的范围和其中部族和吏民实况等。此碑一个重要特点是,碑文和题名涉及当时各级文武官秩相当多,是研究前秦乃至北朝官制的重要史料。属军事系统者,仅将军名号就有广武县、建忠、建武、鹰扬、立节、建节、广威、建威、扬威、立义、宁远县等10余种,还有各级将军属下的司马参军、功曹、主簿、军监、军禁、都统等。属郡县系统者,则有主簿、录事、参事、功曹、金曹、兵曹、贼曹、户曹书佐等属吏。另外,题名中还出现属部落系统的酋大、部大、大人等官号。据马长寿考释,称酋大者,多系西羌之酋帅,称部大者,多系氐酋和杂胡之酋帅,称大人者仅一人,白姓,应为龟兹人。此碑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保留了大量少数部族的姓氏。在现存134个题名中,冠以酋大、部大、大人名号显然为少数部族者,就有费城76人队,超过一半,涉及姓氏16个。如果加上姓氏相同而未冠以官号者,应已超过百人。其中,属西羌姓者有夫蒙氏、□蒙氏、雷氏、同蹄氏、井氏,属氐姓者有杨氏、樊氏、韩氏、王氏,属龟兹王姓者有白(帛)氏。另外,还有冠以部大头衔的董氏、张姓李姓、爪氏、秦氏等,亦为少数部族姓氏,只是尚难判断其族属。

《广武将军碑》为研究十六国时期羌、氐、屠各(匈奴)、杂胡等少数部族入居关中,及其在关中各地的分布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化活动

2023年11月,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2023-2024)征稿评审工作结束,本次征稿活动从今年6月开始。本次征稿活动要求作品为临摹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山刻石碑》《广武将军碑》等34块名碑。本次稿件来源地域广泛、作者年龄和职业分布广泛、来稿时间和临摹作品集中等特点。

作品评价

此碑书体在隶楷之间,笔画细长纵逸,结体平直宽博,行笔恣意雄肆。(终南印社副社长、西泠印社社员 陈根远 评)

此碑还具有草书之味。其文字布局不拘条框,刊刻率意,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率朴不羁的性格。(康有为 评)

受近代书法家推崇,曾作《广武将军歌》以赞之。

参考资料

第一节 碑碣.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3-11-28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通知.山西省文物局.2023-11-28

仓颉 黄土大原上的一抺情怀.渭南市政协.2023-11-28

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征稿评审工作结束.陕西省文物局.2023-11-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