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泽尊王 :源于福建省南安地区以至孝闻名的民间信仰

更新时间:2023-02-12 14:09

广泽尊王生于后唐同光年间的农历二月二。其原为一个小牧童,因“孝”被乡人奉为神明,在南安市立郭山庙祭祀,俗称凤山寺。之后又在民间造神运动和朝廷敕封中被塑造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忠孝”神明,经历代累封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民间又称其为“郭圣王”“圣公”“圣王公”“白眼佛"等。由于历史记载的缺失,对于广泽尊王的姓名有所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其叫郭忠福。对其卒年,自明代开始,也一直存有十岁和十六岁两种不同的见解。

广泽尊王在民间多有显灵传说,如驱敌御寇、皇宫救火、保卫城池等。其造像以幼童形象出现,左脚垂下,右脚盘于左膝上,身着蟒袍,双手握拳置于膝盖。由于尊王于年少时坐化,没有妻室,信徒们还为其安排了一位夫人,称为“妙应仙妃”,配了十三个“儿子”,称为“十三太子”。并诞生了祭典、庙会(巡境)、祖进香、八月祭墓等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广泽尊王信仰逐渐向外传播,不仅在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台湾等地流行,还随着移民迁徙海外,流传至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

广泽尊王信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其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在民间的传播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地方控制的政治手段。自2010年起,福建省南安市开始举办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2011年,“广泽尊王信俗(南安)”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物传说

据戴凤仪的《郭山庙志》、王胄的《郭山庙记》碑等史料记载,广泽尊王为福建省南安市人,本名郭忠福,生于后唐同光年间的农历二月廿二。其父名为郭亮,母亲姓林,人唤素娘,全家世代居住于郭山山脚,是郭子仪的后人。

郭忠福自小就聪颖过人,十分孝顺父母,因家境贫寒,他在清溪(今福建省安溪县)为杨家放牧为生,放牧期间仍不忘家中父母,常常回家侍奉双亲。其父死后,因为无力买地安葬,郭忠福整日忧愁不安,放牧时每每想起,总会泪流不止。一名堪舆师被其孝心感动,便指点他,杨家的山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在郭忠福苦苦哀求之下,杨家允许将其父葬于山中。之后,郭忠福便回到郭山下的家中专心侍奉母亲。晋天福年间的某一天,十六岁(一说十岁)的郭忠福,突然牵着牛,带着酒爬上了郭山山顶,在古藤上坐化。发现时,牛亡酒尽,不久后其母也病逝。同村的人感念郭忠福的孝心,就将其母带到安溪县与其父合葬。

历史发展

据《八闽通志》《宋会要辑稿》等古籍记载,郭忠福死后,时常在梦中显灵,乡人便在郭山筑将军祠以将军礼祀之,因郭山形似凤盘舞,又俗称凤山寺。南宋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有贼寇逼近乡里,村民只能祈祷于神,恰逢大雨,一夜间河水上涨,拦截了贼寇。相传有人看见一白衣白马的将军,引诱其渡河,导致许多贼寇溺亡,乡里才得以保存,村民认为这是郭将军显灵拒寇。

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乡人吴德带着郭将军的香火前往都城临安,正逢皇宫失火,仿佛间看到郭将军挥动白色的旗帜,将火熄灭。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获朝廷赐庙额“威镇”,十三年(1143年)十二月获封“忠应侯”。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敕加“忠应孚惠”四字,后又晋封“提伯王”,累加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相传当时敕封广泽尊王的诏书有3份,但皆在明嘉靖末年的一场倭患中毁去。“封王”行为无史料记载,也不合礼制,因此可能为民间私敕。

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厦门市同安区等地,有小刀会揭竿起义,蔓延至南安县,官军剿匪数月无果。相传,当地官绅曾祈祷于郭山庙,夜梦中得广泽尊王指点,才顺利剿除匪寇。同年,又有土匪集结四五千人,入侵永春州城。据传,在危急时刻,城北大鹏上山显现大量兵马及郭姓旗帜,官兵士气大振,很快便收复失地。同治三年(1863年),泉州市泉永大旱,郡守至庙中祈雨,片刻雨至。同治七年(1868年),有土匪谢险在永春县德化县交界处准备起义。当地文武官绅合力搜捕无果,再次祈祷于郭山庙。数月后,平定匪乱,文武官员皆认为是广泽尊王显灵所至。经永春知州翁学本向朝廷请封后,同治九年(1870年),广泽尊王获敕“保安”二字,全称为“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之后民间也多有其显灵的传闻。

随着其信仰不断的发展,广泽尊王信仰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甚至流传海外。世界各地也陆续兴建凤山寺等以广泽尊王为主神的庙宇。2006年、2007年诗山龙山宫先后组织了两次“广泽尊王南巡赐福活动”,每次活动历时1个多月,涉及十六个地区。2009年,台湾地区举办“广泽尊王巡游”活动,南安广泽尊王金身首次赴台巡游。2010年起,南安市开始以凤山寺、广泽尊王为主题,举办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2011年,“广泽尊王信俗(南安)”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仰崇拜

人物形象

广泽尊王在世界各地的神像造型基本相近。相传,尊王十六岁(一说十岁)坐化时,左脚被其母拉住,所以他的造像以幼童的形象出现,左脚垂下,右脚盘于左膝上。一般都是头戴金冠,呈红脸,面上无须、满脸稚气,白眼黑珠平视前方,隆鼻,闭口,大耳。身着蟒袍玉带束于胸腹间,双手握拳置于膝盖。

广泽尊王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牧童”,因其孝顺父母,被奉为神明。早期,广泽尊王更多是以“忠”的形象出现,因为驱敌荡寇、保护乡里、皇宫灭火等维护朝廷统治的传说,被封为“忠应侯”,使其“利国安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清代,民间信徒又从“孝”的角度对广泽尊王进行的改造,光绪三年(1877年)民间诞生出《广泽尊王劝孝文》,主要强调广泽尊王因孝成神。之后,民间不仅发展出为尊王父母祭拜扫墓的“祭扫先之典”,还为其安排夫人、配了太子,完成了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的孝举。最终,在民间造神运动中,广泽尊王被塑造为“忠”“孝”结合的楷模。

配祀

因为广泽尊王年少时便坐化,因此没有妻室。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是延续家族香火的大事,于是信徒们就为其安排了一位夫人“妙应仙妃”。相传,仙妃是尤溪县人,名叫黄氏懿德,诞生于正月廿三日,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某日,她进入尊王庙中坐化,乡人便为其塑造金身,与广泽尊王一并祭祀。之后,妙应仙妃还为广泽尊王“生”下了十三个“儿子”。相传,村里人曾连续几夜听到庙中传出孩子啼哭之声,之后在王妃龙床下发现一堆凸起的红土,以此土塑造了13尊太子像,形象与广泽尊王一模一样。十三太子各有尊称、神职,分供于十三处,称“十三太子庙”。而清人戴凤仪则认为十三太子与十三太子庙只是广泽尊王的分灵与分庙。此外,广泽尊王神系的成员还包括黄太尉、陈将军、崇德尊侯、显佑尊侯等属神及尊王父母等。

民俗活动

广泽尊王信仰民俗活动包括祭典、庙会(巡境)、晋香、分灵等。每年农历二月廿二和农历八月二十二的神诞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便会前往南安凤山寺和广泽尊王故居龙山宫内举行祭典仪式。各地建造广泽尊王庙宇时,也会准备好神像、供品、香火等物品,前往凤山祖庙或其附近的广泽尊王庙宇进行分灵(分炉)仪式。已修建完成的庙宇也会定期组织信众到祖庙举行谒祖进香活动。在中国闽台两地,还有给孩子“过16岁生日”的习俗。闽南地区一带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常会前往广泽尊王庙祈福,并举行“拜契”仪式。待到孩子16岁那年的七夕,便会在家中进行16岁的仪式,之后再至庙中“谢恩”,完成成人礼。此外,自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起还产生了“八月祭墓”的习俗,即在农历八月祭扫广泽尊王双亲之墓,以弥补尊王生前未能尽孝的遗憾。

信仰传播

明清时期,随着广泽尊王信仰的不断发展,其塑像不仅出现在泉州府的大小宫庙,还不断向外传播,如厦门市福州市宁德市等多地均建有广泽尊王庙。同时,由于当时福建省地区的社会资源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人口所需,当地许多贫民开始向外移民,广泽尊王信仰也随着移民浪潮传播至广东省浙江省等地。明崇祯八年(1635年),唐山先民(今福建泉州南安蓬岛乡)移居到台湾土库镇,随身便携带了广泽尊王香火,之后聚居者兴建凤山寺,据传其为台湾最早的广泽尊王庙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王朝统一台湾后,更多沿海居民眷入台垦殖,广泽尊王信仰也不断传入,台湾各地涌现出了诸多与其相关的宫庙,如西罗殿、保安宫、圣王宫等。

伴随着移民迁徙海外,广泽尊王信仰也流传至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海外各地兴建的凤山寺也高达300多座,仅马来西亚便建有40多座。又如新加坡威镇庙、印尼凤田宫、菲律宾威明宫、泰国广灵庙等等,也皆以广泽尊王为主神。其中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南安人梁壬癸在新加坡发起建造的凤山寺,据载为海外最早的广泽尊王庙宇。

文化内涵

广泽尊王以“孝”成神,又在民间造神运动和朝廷敕封中被塑造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忠孝”神明,其信仰的发展过程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联。人们以广泽尊王为载体,传播忠孝文化,实现社会教化的功能,是中国传统核心文化在民间传播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地方控制的政治手段之一。同时,广泽尊王信仰伴随移民的迁徙,传播到了移居地,成为了各自移民群体的精神寄托和情感纽带。通过对其信仰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社会发展对于民间信仰和百姓生活的影响,对于重现民间历史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物争议

姓名争议

根据《郭山庙记》记载,广泽尊王叫郭忠福,清朝曾天爵、杨浚、戴风仪等人,也都认为其是郭子仪的后裔。但据中国台湾省的《环球郭氏宗谱》记载,郭子仪的后人迁徙至南安的时间为宋宁宗时期(1195年—1224年),与广泽尊王的出生时代不符。而台湾省钟华操又提出其姓名有洪福、郭乾、郭义的三种可能性,对此,厦门大学教授颜章炮认为皆是民间讹误所至。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徐晓望则认为元代以前的普通百姓大多只有姓没名,广泽尊王姓为郭,而其名大多是后人附会。

卒年争议

对于广泽尊王坐化的时间,自明代开始,就一直存在争议。明成化《八闽通志》、清光绪《凤山寺志略》等书籍记载其为十岁坐化。明万历《诗山郭山庙记》、爱新觉罗·旻宁《敕封广泽尊王谱系纪略》则认为是十六岁坐化。而最早的王胄《郭山庙记》中却没有相关记载。

后世纪念

南安凤山寺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称将军庙、威镇庙等,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是五代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修建,主祀广泽尊王的庙宇。凤山寺属多神庙,历史上曾有和尚主持,是儒道佛三教的胜地。主神郭圣王白眼黑珠直视,有“白目佛,益外景”的说法,所以更为海外华侨所崇拜,形成了世界性的广泽尊王信仰文化。1969年,凤山寺被废。1978年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得以重建。新建的凤山寺规格庞大,分为前殿、中殿、后殿,各殿左右两旁分别建有钟楼、鼓楼、回廊、拜厅等建筑。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以及农历八月二十二的神诞日,世界各地的信众都会前来凤山祖庙举行祭典仪式。2010年,南安凤山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十三太子庙

十三太子庙又称十三行祠,为供奉广泽尊王十三位“儿子”的庙宇,出现于明末清初,属广泽尊王信仰发展的产物。在十三座庙宇中,诗山镇的龙山宫位于广泽尊王双亲的故居,安溪县威镇庙位于广泽尊王双亲的陵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庙宇大多成为当地的“角头庙”,与祖庙失去联系。随着庙宇自身的不断发展,一些庙宇开始希望突破祖庙主导、分庙从属的格局,以提升自身在广泽尊王庙宇体系中的地位。于是,龙山宫在2005年牵头举办了“十三太子千年聚会”活动,以“谒祖”的名义,邀请其他十二宫的太子移驾龙山宫,在突显自身主导地位的同时,也恢复了与凤山寺与十三太子的联系。之后又进行了一些列的活动,将自身摆在了与凤山宫相同的地位进行祭祀。而威镇庙也凭借庙名及“守墓儿子”的优势争夺“十三太子”的主导地位。

太王陵

太王陵俗称“圣王公墓”,位于福建省安溪县金谷镇河美村尚芸村的太王陵威镇庙旅游区内。陵墓始建于五代十国,系广泽尊王双亲之墓,宋帝敕为“太王太妃陵”,属安溪县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庞大,成两并列,两侧各竖半月形碑石,碑石上分别朱书“太王”“太妃”,正中立一碣,刻有“圣旨”二字,墓前山峦叠嶂,共有十八重。太王陵右旁建有杨公墓,右侧山坡建有一座护陵庙,内供护陵的二太子。每年农历八月,都会世界各地的信众赶来,在墓前焚香祭拜。

新加坡凤山寺

新加坡凤山寺于1908年~1913年间,由新加坡福建社群兴建,专门供奉广泽尊王。庙宇为梁架结构,未采用任何钉子,整体呈轴向布局,设有庭院和围墙,花岗石立柱上精雕细刻着飞龙、牡丹、不死鸟等图案。庙宇的屋顶为榫卯结构,没有采用任何钉子,屋檐处辅以“剪黏”装饰和石膏浮雕作品。1978年,凤山寺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2006年至2010年,凤山寺在来自中国的技术顾问和能工巧匠修复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中,成为新加坡首个荣获“卓越奖”的建筑。

相关作品

广泽尊王信仰传承千年,也产生了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如清代两湖总督郭柏荫的《谒郭山庙》便描绘了郭山庙的景色及历史;清代政大夫戴凤仪的《游郭山庙》《祝郭尊王》等则详细描绘了郭尊王的生平传说及其相关建筑的造型特点。2010年,高甲戏《广泽尊王》首演,郭尊王的故事首次被搬上了高甲戏的舞台。2019年,电视连续剧《圣公郭忠福》项目在福建省南安市启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