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志 :2013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9

1983年版《庆云县志》的编撰历时4个寒暑,数易其稿,上承1840年,下至1980年,初稿约90万字,最终几经删增,定稿约45万言。在篇目设计上除按传统设卷次外,采用编、章、节三层次结构,采用记、志、传、图、表、录等综合体裁,以志为主。除序言、前言及地图、照片外,即是正文,分7卷:大事记、概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各章节已横为主,纵横结合,比较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庆云县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风貌,成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新方志。

修志说明

自明初至万历六年(1578),庆云三次修志,俱 未梓。明万历六年(1578)由知县柯一泉主修,杨州鹤编,十卷刻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十九年(1680)、爱新觉罗·颙琰十四年(1809) 、咸丰四年(1854)四次修志。民国3年(1914)、民国20年(1931),由邑人中将、东边镇守使马龙潭两次捐巨资修县志,均为四卷石印本。新编《庆云

县志》 1979年初始修,搜集文献资料1000余万字,于1981年5月写出初稿,计90余万字,八易其稿,历时5年,于1983年12月出版,是山东省第一部新县志。本志上限为1840年,有的溯至史事发端;下限为1980年。全书分大事记、概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7卷,卷下设编,共计26编。

庆云县位于山东省北部与河北省交界处,隋开皇六年(586) 置县,初名无棣县。明洪武初年,无棣县废。洪武六年(1373)重新置县,易名庆云县,相沿至今。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隶属沧州市。1958年盐山县、庆云、孟村三县合并,称孟村回族自治县,不久改称盐山县,隶属天津市。1961年恢复庆云县。1964年底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辖,县治迁于今址(解家集东)。全县总面积502平方千米,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由黄河冲积而成,地势平缓、稍有起伏,微向东北地区倾斜。有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条大河流经县域。属于暖温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1980年,有汉族回族满族水族4个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9%。总人口238808人。庆云县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鲁北重要的粮食产区。蔬菜品类齐全,盛产白菜、芹菜、香菜等,除内需外,重点销往京、津、唐及东三省等大中城市,被誉为京津地区的“南菜园”。特别是当地产的大叶香菜,历史上曾为贡品,茎大叶肥味香,产量高,是重要的蔬菜产品。果品类有小枣苹果、桃、梨、杏、山楂等。其中,尤以小枣最为著称。庆云是金丝小枣的重要产区。种植枣树历史悠久,始于商周、兴于汉唐、盛于明清。据明清县志载∶“邑民以莳枣为业,青畴绿野,弥望尽是枣林。”县境有一株老枣树,据传为隋末唐初所植,树周长3.8米,龙干枝,至今仍根固叶茂,年可收枣百余斤。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力发展枣树种植、加工业。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形成造纸、纺织、建材、化工、机械电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十大支柱行业。城建、交通、邮电、电业等基础设施有很大发展。这些都在经济卷中得以充分叙述。庆云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上曾有捻军、义和团等多次农民起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庆云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1926年即建立了第一个农村中共党支部;1934年爆发了震动冀鲁的马颊河罢河工抗暴政斗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拥军支前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抢救历史资料,忠实地记录下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修志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涉足全国十余个省,数十个大中小城市及全县300余个村庄,广征博采,搜集了大量的文字及口碑资料。在政治卷中特设民主革命斗争纪略一编,进行了详细记述,人物卷中记述革命烈士的功绩,专设革命烈士英名录一章,以昭后代,对有贡献的在世人物,其事迹分别记入有关篇章。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也特设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纪略一章,进行了详细记述,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教训。县志未单设军事卷,其内容分述于政治卷有关篇章特别是“纪略”中。

新编《庆云县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出书简介

《庆云县志》初版于1983年,是山东省第一部新修县志。《庆云县志》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努力,完成县志初稿,约合90万字。后又经四年的数易其稿,经过“增、删、调、并、改”,删繁补漏,以43万字定稿,于1983年5月交付印刷,当年12月出版发行。

庆云新县志出版后,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当年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当时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给予了“具有开创之功”的高度评价,它的出版,为新中国县志编纂积累了宝贵经验,当时全国先后有23个省的70多个县市200余人到庆云取经,绝大多数地方县志均延承了《庆云县志》的体例。

成书过程

盛事修志,势在必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心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使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也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形势转好,客观使得新型地方志的编纂具备了社会条件。

我们党一向重视研究旧志和编辑新志工作。早在1941年《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就曾经规定“收集县志、府志、家谱,并加以研究”,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拟定的 《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中,也提出重新修编各地方志的任务。但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而一度停顿。1980年4月,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历史学大会上,又提出了加强地方志研究、编撰等任务。

庆云旧县志最后一次大型编修是在1914年,此后截至新中国成立的那段历史时期,风起云涌,我党领导了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时期,庆云县上千名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26年,中共冀南特委刘格平在杨庄子建立了鲁北第一个党支部,继而又创建农民武装冀南农民自卫军,进行了共产党北方武装斗争的早期尝试;1934年庆云党组织领导了震惊华北地区的马颊河大罢工;1937年“七七事变”后,庆云人民组织抗日救国军,率先打响了山东省抗日第一枪。八年抗战中,庆云成为冀鲁边抗日模范根据地,庆云曾荣获“陈毅模范担架连”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庆云又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直到“文革”结束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到上世纪80年代,近70年的历史画卷,一直没有得到系统而有效的记录。编纂一部反映庆云县全貌的历史文献,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庆云人民创造的英雄业绩进行全面反映,把分散的、历史的、现状的各种资料收集起来,加以核实、整理,保存史料,鉴往知来,已然是势在必行。

新志新体例:“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粉碎“四人帮”后,时任庆云县委宣传部长的赵玉秀,深知抢救历史资料的重要性,曾多次向县委建言编修县志,得到当时县委书记董涌的大力支持。1978年底,庆云县委决定修撰县志,县委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进行了筹备,县广播站对此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1979年3月,庆云县抽调10多名文化干部成立了庆云县志编撰委员会。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新县志编纂过程中,编撰委员会确立了“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原则。

新县志的编修面临着重重困难。在烽火连绵、战乱频仍的年代,形成文字的资料极为有限,资料的搜集点多面广,工作量极为繁重。另外,县志的编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整个山东省还属首次,旧时的县志体例显然不符合时代要求,但又没有新型的地方志可以借鉴,业务上并没有编志机构进行指导,可以说是“无章可循”。

困难面前,庆云县志编撰委员会没有退缩, “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摸索,采取了“出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办法。搜集资料越多越详细越好,之后再进行分类,由此开始了县志编撰之路。

庆云县志的编撰,首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把人员大致分为概况组、历史组、人物组,拟定出编写体例和纲目,之后深入基层调查采访,广泛征集资料。

资料搜集是县志编撰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县志编撰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庆云县志编撰过程中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面访、信访、社会调查,搜集活素材;二是查阅旧志、档案、报刊、文献,广泛搜集文字资料;三是吸收专业志等的精华。

县内资料搜集下村入户

搜集资料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时代所限,现成的史料少之又少,庆云党的许多革命工作在当时的情形下,时常处于秘密状态。这就为资料的查找核实带来了巨大困难,只能是从一点切入,采取“顺藤摸瓜”式进行采访,再藤藤缠绕网成一个面,面面相沿组成庆云的一个历史环节,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不能使史料形成有机的整体。

采访当年参与编写庆云县志的人员时,他们多数会提到张连福。他主要负责庆云县境内第一手资料的查询、收集。那时的张连福已经53岁,从东辛店乡党委副书记的位子上离休,县里请他到史志办参与编撰县志。张连福一口答应下来,并主动提出不要任何报酬。从此,张连福下村入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革命”。为了弄清庆云第二次沦陷的准确时间,1979年的夏天,他多次骑自行车到河北省盐山县庆云镇(旧庆云县城驻地)调查取证。当地群众说,那时都在逃亡,连命都难保,谁还顾得了记这些。张连福没有失去信心,经过9次取证挖掘,最后访到河北省盐山县西关村村民胡宝章的妻子,她说,在第二次日本侵略者占领县城的那天,他们一家逃到杜家村姐姐家,过了三天,就生了孩子,根据孩子的生日可推算出庆云城沦陷的时间。为进一步取证,他又向省史志办求助,最后通过省里同志的帮助,查到了当时出版的报纸,根据报纸上报道对庆云县城沦陷的时间进行了进一步印证。

张连福以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和干劲,把全县381个村中有由来的100多个村庄都解释清楚了。为调查资料,他几乎到了忘我的程度。那年农历腊月十七,张连福踏着厚厚的积雪去30多里外的小胡楼村,调查全国林业劳动模范胡芳田1958年的事迹材料。中午时分开始往回赶,可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自行车沾满了泥,他就扛着自行车一步一滑往回走。在快到县城时,天已快黑了,这时的张连福又冻又饿,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停下车躲进路边深沟里,他原本想休息一会马上走,没成想竟然迷糊着了。恰逢一个卖烤蜜薯的老农路过此处,见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沟里却躺着一个人,忙下去看个究竟。当得知张连福为下乡查资料被困时,赶忙从烤番薯炉子里拿出两个热气腾腾的地瓜,让张连福赶紧吃了回家。张连福说: “要不是那两块烤地瓜,我或许就冻死在那深沟里了!”当他回到县城时,已是下半夜了。

外地采访南下北上

搜集内部资料不容易,其实到外地采访更不容易,当时的条件下,吃住、通讯、经费等都存在着诸多困难。因为没有通讯工具,不能提前预约,每次外出采访只能是“碰”运气,如果到了那里能找到人当然最好,而三四天找不到人是常有的事。通过周密计划,外出采访组张连生、高福和、杨修田、田书明等一行4人,开始了南下北上外出采集资料的征程。

南下的第一站是上海市。到上海的目的是采访冀鲁边区根据地的情况,上海有一位老干部曾是当时根据地的负责人。抵达上海后,采访组傻了眼。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位老干部家住上海市江西路,具体到是江西南路、北路,还是中路就不知道了。于是他们分头挨家挨户地打听,从早晨到晚上都没找到,四个人却累得腰酸腿疼,脚底磨起了血泡。直到第二天,才找到这位老干部的家,还非常不巧,他去北京开会了,他们又苦等了4天,才与这位老干部见上面,采访了第一手资料。

出门在外不容易,在计划经济年代出门更不容易。外出采访组每人每天补助五毛到八毛钱,吃饭、坐公交车全包括在内。每到一处,他们下火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县委的介绍信到登记处登记,看有没有合适的旅馆可住。当碰不到旅馆住的情况,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找个浴池去住,大型浴池只要一毛钱到两毛钱。虽然住浴池便宜,但非常不方便,因为浴池要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停业,这时才能住进去,早上七八点钟就早早被撵出来。

除了住宿,在外吃饭也是一大难题。那个年代,粮食定量供应,在饭店吃饭要收粮票,但各省市的粮票不统一,兑换全国统一粮票又有限制。虽然接受采访的老干部盛情相邀,请他们吃饭,但他们却不敢在人家多吃,要知道,突然家里增加4个人,连吃上两顿饭或许这个月他家就不够吃的了。所以,他们只能去吃便宜的小饭店。吃小饭店也不容易,那时饭店少得可怜,他们跑了一天,好不容易找到个小饭店,但吃饭时又要抢座位,想借吃饭时休息一下也是一种奢望。4个人一个座,轮流坐着休息一会儿。吃完了饭也不能多歇一会儿,因为旁边时常站着好几个人在等你的座位了,不得已只能到大街上坐一会儿,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采访组南下的最后一站是杭州市,从上海市、南京、宁波市到杭州,一路采访下来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得多,身上仅有的600元经费也所剩无几。在杭州采访完,他们竟然没了回家的路费。于是他们给家里拍电报要求汇钱过去,可当时最快的是电汇,仍然需要3天时间。这样一来一回,一星期后,采访组才收到家里汇来的救命钱。等待汇款的一星期,为减少开支,他们只能窝在旅馆里,一天吃两顿饭。

除了南下,采访组还北上天津市、北京等地进行了资料搜集。采访组先后走访了省内外50余个县市、20多个大中城市、县内150多个大队,访问了城乡民众800人次,参调档案1300余宗,整理当行材料320余份,发出征集史料公函80余封,收到材料4万余字,整理资料700余万字。掌握了一大批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搜集到了大量的历史研究材料。

新志面世广受好评

1979年主要是收集资料时间,1980年则进入整理、编写阶段。10多名编撰人员挤在县委大院的六间平房里,开始整理资料。不分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伏案劳作。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从清晨开始雨就下个不停,上午人们上班时发现县志编撰办公室的屋顶上竟然冒出了一把伞。原来,负责编写县志的张连生早早来到办公室,发现屋顶漏了一个洞,水直往下滴,就把雨伞支到了屋顶上,而自己则把桌子挪到门边,埋头写着县志。

参考资料

庆云县志1981-2010.豆瓣读书.2023-12-1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