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群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晓松母亲

更新时间:2024-09-21 10:46

张克群,女,1943年出生于德国柏林,晚年入籍美国。音乐制作人高晓松的母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她是前清华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古建筑研究者。

张克群大学时曾受教于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大学毕业后支援三线油田,先是去了大庆市的石油部松辽石油勘探局,两年后又调到江汉石油勘探局,1971年又调到江汉油田工作。1983年,张克群自愿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留学了两年半。之后张克群回到北京,在大地建筑事务所做建筑设计师。2002年春天,张克群退休后开始研究古代建筑,次年定居美国

2006年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出版了《飞:流体力学家陆士嘉》。2010年出版图书《画说老北京古建筑八面来风完整图文版》以及“北京古建筑物语”三部曲。2013年出版了《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一书,为了纪念她的父母亲。2014年9月出版《东周列国是怎样一锅粥》,2019年,筹备10年的《北京古建筑物语》出版。2019年和2020年还分别出版了《外国古建筑小讲》《中国古建筑小讲》《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2023年3月出版发行《杂话建筑 跟随梁思成访古寻迹 从县独乐寺到宜宾李庄》。

张克群对古建筑痴迷,但她并不同意拿钢筋水泥去模仿古建筑。同时她认为历史会淘汰那些不应该的,留下那些应该的。不应该一味地痛心疾首。国家总要成长,变化也未必就是坏事,未拆的古建以后好好保护。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7年张克群的父母去德国留学,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回国,1943年张克群出生在德国柏林。

张克群4岁半才跟着父母回到中国后,就一直在清华大学生活,直至长大成人。他们一家在清华大学和梁思成林徽因一家是邻居。张克群小学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十来岁的时候在收音机里听侯宝林的相声,特别喜欢,梦想着将来要当相声演员。初中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59年张克群考上高中,就读于北京101高中,自打上了高中,张克群的成绩很好,每门课全部是满分5分。高中时期,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建议张克群将来学建筑。

1961年高考时,张克群报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和建工学院四所大学的建筑专业,被清华大学录取,上了建筑系,成为梁思成的学生。但大学期间张克群不好好念书,主要的活动在军乐队吹黑管,在运动队骑赛车,有时候还参加游泳队的比赛,念书都是副业。

工作经历

张克群大学毕业后支援三线油田,先是去了大庆市的石油部松辽石油勘探局,她的第一个儿子高晓松是在此地出生的。两年后又调到江汉石油勘探局,有了第二个孩子高晓江。在大庆,张克群主要工作不是做设计,而是搬砖头、筛沙子等。后来,她于1971年又调到江汉油田

一年后她又调回了北京,在燕山石化总厂画图。1980年考取“国家注册建筑师”职称。1983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派人来清华大学招留学生,张克群自愿去留学了。先是学了一年城市规划,接着工作一年半。她在德国待了两年半,1985年底张克群回北京后去了北京最早的民办建筑事务所大地建筑事务所,做建筑设计师。

张克群从德国进修回国后,三元桥附近的中旅大厦、301医院的耳科实验室等作品都出自她手。她做了30多年的建筑设计,职位也从见习技术员提到了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晚年著书

2002年春天,张克群退休了,开始研究古代建筑。2003年,张克群追随丈夫黄二陶来到了美国,定居洛杉矶。退休之后,张克群就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写书上,给父亲做纪念册、写古建筑书,两年时间出了三套10余本书。她迷恋北京的古建筑,为了写这三本书,她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还经常开着车跑到门头沟区石景山区的大山里头,去寻找书上记载的寺庙和教堂。三本书包括谈皇家建筑的《红墙黄瓦》、谈宗教建筑的《晨钟暮鼓》,以及谈西洋建筑的《八面来风》。

2006年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出版了《飞:流体力学家陆士嘉》。2010年出版图书《画说老北京古建筑八面来风完整图文版》,同年还出版“北京古建筑物语”三部曲(《红墙黄瓦》《晨钟暮鼓》和《八面来风》)。2013年出版了《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一书,为了纪念她的父母亲。

2014年9月出版《东周列国是怎样一锅粥》。时隔五年,直到2019年张克群筹备10年的《北京古建筑物语》出版。她又相继在2019年和2020年推出了《外国古建筑小讲》与《中国古建筑小讲》。2020年3月,张克群再度携新书《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亮相,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老北京的独特风情。2023年3月,她的又一力作《杂话建筑 跟随梁思成访古寻迹 从蓟县独乐寺到宜宾李庄》也正式发行,带领读者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的足迹,探寻那些被历史尘封的古建筑遗迹。

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张克群的第一段婚姻,前夫是高立人,他们育有两个孩子高晓松和高晓江。第二段婚姻始于2003年,现任丈夫是黄二陶,他们打小就认识,大学时错过了恋爱。黄二陶是黄家二“公子”,父亲是著名水利工程专家黄万里,祖父是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

晚年生活

张克群虽已年过七旬,打扮却十分新潮,戴着一顶纯白色的鸭舌帽,穿着红白相间的T恤,步伐矫健有力,连续数小时的活动和采访,丝毫不见疲态。在活动上,她像一个欢乐的段子手,时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2015年01月29日知名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指挥的老人合唱团在艾尔蒙地阳光学院会议室抓紧排练《可爱的家园》《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夕阳红》3首歌曲,准备在华人电视台录制南加“小春晚”节目。

人物关系

张克群的父亲是前清华大学副校长、两院院士张维,母亲是中国第一代流体力学专家陆士嘉,舅公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而她本人则是梁思成的弟子,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建筑设计师。她生在德国,长在中国,如今住在美国,因为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身上颇有几分神秘。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观点

建筑要与时俱进

张克群对古建筑痴迷,但她并不同意拿钢筋水泥去模仿古建筑,“就好像让现代人穿一个花盆鞋,丁零当啷怎么走路呀?”她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形式。

保护好现有古建

张克群认为那些嚷嚷保护四合院的人都不住四合院。提出社会需要的是内在现代化还是外在现代化问题。张克群认为历史会淘汰那些不应该的,留下那些应该的。不应该一味地痛心疾首。国家总要成长,变化也未必就是坏事。未拆迁的古建以后要好好保护。

人物评价

高晓松称他的母亲颇有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风范,而且年轻时容貌也毫不逊色。母亲从小教他琴棋书画,他学会了前三样,并以此为生,而那句歌词“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同样出自他的母亲之口。(张克群的儿子高晓松评)

张克群虽然是建筑系科班出身,但并不是一位学者型的作者,她也有意识地避免用艰深晦涩的学术语言来写作。她更像一位有着建筑和历史专业背景的导游,将建筑的门道和背后的典故娓娓道来,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让古老静谧的建筑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新京报评)

解玺璋表示,“从张克群的这个书里,看到了张老师继承了梁先生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我从这个书里面看到了张老师的身影,这个身影当中有梁思成先生的那种神采在里面。另外张克群老师还在书中画了很专业的素描、对建筑学知识进行了普及,同时又轻松幽默,这非常难得。”(文化批评家解玺璋评)

人物轶事

张克群迷恋北京市的古建筑,为了写“北京古建筑物语”三部曲(《红墙黄瓦》《晨钟暮鼓》《八面来风》)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还经常到门头沟区石景山区的大山里去寻找书上记载的寺庙和教堂。

张克群外婆住在四合院,张克群每年过年去外婆家,她家就是那种特别规矩的大门、二门、垂花门,门里边还有个木头的影壁,张克群小时候老在影壁后边藏猫猫玩。四合院没有浴室和厕所是最痛苦的,安装电暖器也要有很厚的保温层,在用电低峰开,早上七点再关,余温能保持很久。

张克群高考外语98分(满分100分),只写错两个字母。

张克群家有这个规矩,绝不建墓地。

参考资料

张克群:清华世家与建筑的缘分.清华校友会.2024-03-10

专访高晓松母亲张克群:幽默、乐观、直率,还有一点理想主义.百家号.2024-03-10

荷花池:张克群:清华世家与建筑的缘分.清华校友会.2024-03-10

华裔老人合唱团将登南加州小春晚 高晓松母亲指挥.中国新闻网.2016-05-01

张克群:骨头是建筑史课本的,肉是我长的.清华校友会.2024-03-10

作为母亲,她只给孩子削过2根铅笔,却教出了高晓松这样的大咖…….今日头条.2024-03-10

她教育|建筑大师张克群的家庭教育.澎湃新闻.2024-03-10

张克群:“破庙迷”的建筑情结.清华校友会.2024-03-10

张克群 出版著作.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2016-05-01

外国古建筑小讲.豆瓣读书.2024-03-29

中国古建筑小讲.豆瓣读书.2024-03-29

探秘老北京 细说四九城的故事.豆瓣读书.2024-03-29

华裔老人合唱团将登南加州小春晚 高晓松母亲指挥.中国新闻网.2024-03-10

施今墨.zgbk.2024-03-29

施今墨.zgbk.2024-03-29

高晓松 Xiaosong Gao.豆瓣电影.2024-03-10

《北京古建筑物语》分享会:张克群妙语连珠谈古建筑_新浪读书_新浪网.新浪网.2022-01-06

行文比高晓松还幽默,张克群这样讲古建.百家号.2024-03-10

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清华科学家故事.豆瓣读书.2024-03-29

八面来风.豆瓣读书.2024-03-29

寻宗与觅迹 问道寺观,坐听建筑故事.豆瓣读书.2024-03-29

张克群 四合院的零七八碎.豆瓣读书.2024-03-29

记忆与传承.豆瓣读书.2024-03-29

树木与房子.豆瓣读书.2024-03-29

变化的建筑.豆瓣读书.2024-03-29

手绘世界建筑漫游史.豆瓣读书.2024-03-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