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昆仑堂美术馆 :2001年成立的书画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0

昆仑堂美术馆是昆山市人民政府为珍藏和展示旅日侨胞朱福元先生捐赠的历代名家书画作品而建造。美术馆地处城市广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三楼,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设有展厅、贵宾厅、办公室等,建筑装潢风格融古典和现代于一炉,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管理和展示设施。

概况

昆仑堂美术馆的由来

朱福元先生是旅居日本的著名收藏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东渡扶桑,因商务关系往来于中国香港和南亚各国,搜集到大量散失于海外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自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名家书画作品,洋洋大观达数百件之多。

朱老因原籍江苏昆山,又借喻书画鉴藏以宋元为宗,因玉峰古有“小昆仑”之称,故自号斋室为“昆仑堂”,以喻其书画庋藏之富及鉴赏品味之高。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徐邦达、谢稚柳杨仁恺亚明诸先生,或造访于东瀛,或交往于国内,在观赏昆仑堂藏画之余,多有题咏和撰文盛赞。

1998年秋,时值八十高龄的朱老经反复考虑,决定将其五十余年来节衣缩食搜集、珍藏的三百余件古代书画精品捐赠给家乡昆山市,造福桑梓。

2001年11月12日,昆仑堂美术馆揭牌开馆,展出馆藏历代名家书画精品80余件。2003年,该馆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仑堂美术馆开馆后,先后接受了陆家衡先生捐赠的其父陆曙轮创作的七十余件书画精品;上海市姜玉珍女士捐赠的洪洁求、洪丕谟父子珍藏的四十余枚近现代名家印章,同时昆山市人民政府每年拨专款,用于昆仑堂美术馆的收藏。七年来藏品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

昆仑堂美术馆影响

昆仑堂美术馆设有展厅、贵宾室、资料室、办公室等,配备有现代化的管理和展示设施。自2001年11月建成开放以来,接待了大批国内外的参观者,现已成为展示昆山市高雅文化的重要窗口。

昆仑堂美术馆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交流为宗旨,充分利用高雅艺术的感染力,为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为文化昆山、和谐昆山作出贡献。

藏品精粹

唐·迦里迦尊者像

画为日本装裱,画心纵65厘米,横33.5厘米。唐朝独立绘画,除敦煌石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墓葬出土的绢画之外,传世作品如凤毛麟角,十分罕见。作品是画在麻布上的,经纬很松,所幸命纸(托纸)尚存。虽然残损脱落不少,但画基本保存完好。在高倍放大镜下,其纬线几乎逢经线必断,这是我们许多绢本古旧书画作品中没有见到过的,显然这是麻织物的特点。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命纸也是麻质。因为可以找到麻头,不同一般皮纸。画面昏暗,也应当与用麻制质材有关,而非有意作旧,在后人仿制唐人作品中,也从未见到过用麻布的。由此可见这件作品由来久远。画的右上角有题榜,“七迦理迦”四字。

此幅《迦理迦尊者像》,形象并不怪异。其面相清,略显骨骼,有须,完全是一个中国普通老人的形象。龙门石窟看经寺里的唐朝浮雕石刻罗汉像,也都是中国汉族人物形象,与此相同。迦理迦尊者头部正面偏向一侧,双目下视,左手以背支颐,右手前伸仰置膝上,身着大领宽袖长衣,似是坐姿势。尊者坐前。有一雄狮匍匐于地,仰首上视。这幅作品,看起来像是一幅线描作品,线条细劲有力,用高古游丝描而稍加按捺,既有节奏而又随意,与旅顺博物馆藏吐峪沟出土唐代佛画残片的描法极为近似。狮子的造型也很特别,其头部仰视是强行扭转,体形也不大讲究结构,毛发用平行线表示,看来作者完全凭己意创造,这点也与后世画狮有一定格式大为不同。

《迦里迦尊者像》,其简洁、古朴,都显示出是一幅早期的罗汉画,在我们所知绘画作品《十六罗汉图》中,它是最早的一幅,应是晚唐时期的作品,可惜其余十五幅无从寻觅。这位画手,虽然没有留下姓名,而从这幅画像上,可以看到他的艺术造诣,特别是其中的线描功夫,挥洒自如,举重若轻,非等闲之辈。正是由于有这些无名工匠的努力,才能成就像李公麟这样的线描大师。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表现,《迦理迦尊者像》都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

《春燕戏花图》

五代十国·徐熙(传)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钟陵乡(今江西南昌)人。出身江南显族,世代为官,但徐熙却未当官,布衣终生。

他志向高远,放浪不羁,经常在郊野园圃里观察花、竹、虫、鱼的自然习性。徐熙善画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即便是蔬菜药苗也可以入画,令人出乎意料,他在题材及技巧上都有所突破。尤擅设色,独创“落墨法”。与后蜀黄筌的花鸟画为五代两大流派。徐熙传世真迹很少,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雪竹图》相传是他创作的。

《春燕戏花图》轴为绢本,102×32.5厘米,画的是两朵盛开的杜丹及数株带雨的梨花,一燕栖息于花枝上,一燕穿梭于花丛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虽然年代久远,但生动的构图仍清晰可见。用笔自然,用墨、用色古厚拙朴,天趣逸出纸素之外。书堂有清代康熙帝时书画家、鉴藏家笪重光“徐钟陵春燕戏花图”题首及张远、罗振玉的题跋和黄绍宪的收藏印。张远字超然,康熙三十八年(1699)解元,书画皆工。从他的题跋中可知,此图原为笪重光家所藏。因为喜欢,张远忍痛将自己收藏的苏轼墨竹与此图相换。可见张姓对此图的厚爱了。跋语中有“虽然数百年而神理粉色皆完好。绢稍斑驳,所谓徐熙绢如布,良然”之语。通过显微镜可看到,绢的质地确实非常粗糙。据专家考证,此图虽不能断定为徐熙所作,但根据画风和纸质、墨色;时间不晚于北宋年间,是一幅极具研究价值的作品。

芦雁图

(清·边寿民

边寿民(1684-1752年)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号苇间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秀才。和华岩郑清之等人时相交往。长于花鸟,以泼墨画芦雁著名于江淮间。郑板桥赞扬说“画雁分明见雁鸣,飒飒

荻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边寿民画芦雁能出名,得益于他的细心观察和写生。他每年秋天结屋荒洲,从窗中洞观芦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由于观察入微,所以他画的芦雁生动入神,这是当时苏松一带文人画家不愿为。

扬州八怪大都以卖字鬻画为生计,边寿民也不例外。边寿民为备终老之计,制作了一个圆匣,名叫“弃”。自言趁现在六十岁时还能画,要做些画储存,备老来糊口。可见边寿民的画当时已很出名,而且销路还不错,但处境还不能和以画致富的王翚、家境富庶的王时敏等人相比。这说明艺术家创作的心态受到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影响。

昆仑堂美术馆所藏边寿民《芦雁图》轴为绢本,121.5×51.5厘米画芦雁敛翮闲止,仪态懒散。此图为绢本,这在边寿民作品中极为少见,故弥足珍贵。

馆长介绍

馆长 俞建良

195 8年12月生,江苏昆山人,九三学社社员。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澳门印社社员。研究生学历(美术学专业)、国家高级美术师,现任昆仑堂美术馆馆长。社会兼职有: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昆山市文联副主席、昆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参展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首届全国隶书展览》、《中国第一届扇面大展》、《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论文分别发表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书与画》、《西泠印社》、《书法研究》等报刊杂志。已出版发行专著五种:《从善楼随笔》、《从善楼藏画集》、《俞建良书画集》、《顾阿瑛事略》、《从善楼谈艺》。

名誉馆长 陆家衡

持平,1947年生,江苏昆山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昆仑堂美术馆名誉馆长。书法作品曾十余次参加国家级重大展览,获《当代中青年书苑英》三十七名优秀作者之一、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首届和第二届全国楹聊书法展银奖等。1998年被授予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1992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中国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收藏。出版有《陆家衡书法作品集》、《中国书款题类编》、《玉峰翰墨志》等。行车路线

昆仑堂美术馆,位于苏州市昆山市前进东路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