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琏 :清朝时期官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17:04

朱之琏,字商玉,号苍岩,沈阳市人,清雍正时期一等延恩侯。

朱之琏二十岁的时候出任建阳区县令。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朱之琏被任命为亳州市知州。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乡绅民众集资建成“朱公祠”。但朱之琏把聂氏宗祠改为书院,以供乡民读书之用。康熙帝四十六年(1707年),朱之琏被擢升为安庆府同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朱之琏再次被任命为亳州知州。三年后,他重返安庆市,并在该地连续任职六年。后来被推荐出任直隶宣化府知府。十年后,他被调任为正定府知府。雍正二年(1724年),朱之琏被授予“一等延恩侯”爵位,隶属于正白旗。雍正八年(1730年),朱之琏因病辞世。

人物生平

朱之琏二十岁的时候出任建阳区县令。在担任县令期间,他采取了减轻刑罚与税负等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朱之琏被任命为亳州市知州。当时有人劝他说亳州地区民风彪悍,重武轻文,不好治理,劝他不要去。他表示,为政之要在于因地制宜,不能带有成见。他上任后深入农家,体察民情,严惩地痞恶霸十余人。后因建阳县令任内琐事,朝廷拟将其调职。亳州民众闻讯,纷纷请愿挽留,朱之琏虽言朝廷之命难违,但民众仍赴省城求见中丞范觐,恳请留任。范中丞被民众诚意所动,上奏朝廷。康熙帝特旨留任朱之琏于亳州。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乡绅民众集资建成“朱公祠”。但朱之琏感到自己“以薄德牧斯土,体圣主忧劳、百姓之意,愧未称职”,受到民众如此拥戴有些担待不起,于是决定把聂氏宗祠改为书院,以供乡民读书之用。后来,康熙皇帝南巡期间,朱之琏三次遵旨伴驾,得到康熙帝的青睐。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朱之琏被擢升为安庆府同知。彼时,虽有朝臣欲请旨留任,但乡民普遍视此次调任为晋升之喜,纷纷表示不应阻挠。离别之际,民众携果蔬酒肉,沿街相送。

康熙帝四十八年(1709年),黄河泛滥成灾,亳州市遭受重创,鉴于朱之琏在亳州素有威望,巡抚特召其前往赈灾,他再次被任命为亳州知州。重返亳州后,他紧急上奏朝廷请求赈灾物资,并多方筹措粮食,亲临一线指挥救灾,最终帮助民众度过了难关。三年后,他重返安庆市,并在该地连续任职六年。后来被推荐出任直隶宣化府知府。十年后,他被调任为正定府知府。雍正年间,为彰显清廷“兴灭继绝”之旨,朝廷积极寻找明代后裔,找到朱之琏。雍正二年(1724年),朱之琏被授予“一等延恩侯”爵位,隶属于正白旗世袭罔替,并承担明代皇陵的祭祀职责。雍正八年(1730年),朱之琏因病辞世。

施政举措

朱之琏担任四川忠州知州期间,面对当时忠州“市井萧条,田地荒芜”的景象,他采取了减轻刑罚与税负,力行节俭,削减仆从,亲自探访民间等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朱之琏上任亳州市知州后,深入农家,体察民情,严惩地痞恶霸十余人。在任期间,朱之琏为教化百姓,捐资重修奎璧楼,作为讲学之地,选拔知识分子在此诵读讲学,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渐改变了当地的社会风气,减少了斗殴事件,增进了民众对礼法的尊重。

人物影响

乾隆七年(1742年),亳州再遭灾荒,朱之琏的儿子朱震(另一说为朱霖)以部郎身份,负责江南地区的赈灾工作,亲自前往颍州府(当时亳州归其管辖)。消息传开,亳州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沿路相迎,称他为“知州之后”。

家族成员

人物纪念

朱公书院坐落于亳州市花戏楼的东侧,其历史可追溯至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生祠。

相关作品

相关传闻

朱之琏相传为朱元璋裔孙,出自朱桂朱桂一支。

人物评价

朱之琏性格忠厚,为官清正廉洁。(光绪年间《亳州志》评)

朱之琏前后两次任亳州知州,长达十八年,他在亳州留下的文字记载并不多,但从群众请愿将他留任,为其建立生祠等事例中,我们能够感知到亳州人民对他的赞誉和留恋。亳州市至今仍有“宁断油钱,不断朱公香火钱”的说法,可见他对亳州的功德之厚,亦可见亳州人民对其感念之深。(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 评)

参考资料

亳州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知州.亳州头条.2024-07-31

雍正皇帝.故宫博物院.2024-01-05

畅游华佗故乡:亳州.凤凰旅游.2024-08-04

百姓谁不爱好官.安徽长安网.2024-08-0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