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江镇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3

栗江镇,衡南县下辖镇,地处衡南县西北部,东临湘江,与常宁市隔河相望,东南与近尾洲镇为邻,西连硫市镇,北与松江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30.1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栗江镇户籍人口有71588人。截至2020年6月,栗江镇下辖4个社区、22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属衡阳县第一区。

1952年7月,属衡南县第十区。

1955年6月,改为栗江区。

1957年8月,成立栗江乡。

1959年2月,成立栗江人民公社。

1961年7月,设立栗江区。

1984年,撤社建乡后,栗江区下辖栗江乡;同年8月改为栗江镇;檀市乡、隆市乡。

1990年2月,改为镇、蒸市乡

1994年8月,改为镇、卿云乡。

1995年5月,撤区并乡建镇,檀市乡、隆市镇并入栗江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栗江镇地处衡南县西北部,东临湘江,与常宁市隔河相望,东南与近尾洲镇为邻,西连硫市镇,北与松江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30.17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栗江河素有“鱼米之乡”、“油茶之乡”的美誉,全镇年产粮食3.8万吨,湘江、栗水沿岸村民有江河网箱养鱼习惯。长冲、藕塘冲等四处小一型水库总水面800余亩,常年蓄水1000万立方,是大水面开发、规模养殖的场所,全镇有油茶近1万亩,是全县重点油茶乡镇。水藕、荸荠酱油、板栗、香菇为栗江五大名优特产。

栗江矿产资源丰富,煤、铜、锰、碳酸钙均有一定规模储量。县松柏煤矿、金鸡岭铜矿坐落境内。栗江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享誉“楚南第一家”的明代古建筑群“王家祠堂”(衡阳王氏祠堂)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设计精美,48根石柱支撑,雕梁画栋,工艺精湛,碑牌匾额均为名人手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都具有很高的价值,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基、杨梅两峰均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海拔高200余米,蜿蜒20余公里,犹如一对孪生兄弟。

2011年末,栗江镇有耕地面积5.4284万亩。

行政区划

1955年6月,栗江河区,下辖栗江、檀市、吉隆坡、蒸市、庆云县等5个人民公社。

2011年末,栗江镇下辖43个行政村:打石、洞井、顷田、石滩、石龙镇、大泉、赤土乡、中和、上家、隆市、大渔镇、界牌、上伎、长冲、六合、檀市、红星、田、四升、和凤、白石、长坪、意志、东方红、接龙、梅峰、青峰、五龙、林泉、青田、青林、田洲、栗江、余岭、白洲、白面、新月、憩山、陇洲、西山、新桥、合力、里鱼。

截至2020年6月,栗江镇下辖4个社区,2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栗江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栗江镇辖区总人口7021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7848万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汉族占99.9%,土家族苗族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仅5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7.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36人。

2017年末,栗江镇常住人口有45905人。

截至2018年末,栗江镇户籍人口有7158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栗江镇的财政总收入56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4万元,比上年增长2.1%。完成营业税76.9万元,增值税4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8560元,比上年增长1.6%。

2018年,栗江镇有工业企业40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衡南县栗江镇柘田村(1张)

2011年,栗江镇的农业总产值2.7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6.2%。2011年,生产粮食3.889万吨,其中水稻3.612万吨,大豆及其它0.277万吨。2011年末,有林地面积7.9万亩,其中油茶林4.9万亩,是衡南县的油茶基地,水果种植面积1.3万亩。

工业

栗江镇的工业以化工、煤矿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2.8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7%;实现工业增加值0.6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拥有工业企业94家,职工1985人。

商业

2011年,栗江镇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0.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共有商业网点343个,从业人员628人;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0.1298亿元。

金融

2011年末,栗江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0.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

文化

地名由来

栗江镇因栗水流经全镇,沿河遍种栗属而得名。

栗江桥,又名鲁班桥,坐落在今栗江镇驻地左侧半公里处,系石砌双拱桥,桥长34米,宽4米,高日米。桥建何年失考,相传当地人们建造此桥时,多次垮塌,后来鲁班装扮成乞丐至此,自称会架桥,并用筷子示范,教泥木工们如何架拱,不久,桥便建成。人们在桥南端的栗江街上建了一座鲁班殿,以作祭祀。现桥右侧尚存鲁班坐的”石椅”和鲁班用脚跟踹成的”仙人井”。

栗江存有八景,一说:“梅峰腊月花如霜,白面春涛鱼似翔;龙祖潭波金鼓振,鲁班殿阁紫烟香;西山古寺潇湘雨,静岭石文湖广帆;栗水回环洲对出,商城宛在水中央。”另一说:“万路岭高眼界优,栗江环绕入湘流,虎头石峻拨天耸(栗江话:猫头岩),龙竹潭深似雨流(现电站一带),仙问栖身杨柳铺(现仙人寺和炉铺街一带),义贤济济白沙洲(现义贤岭一带),晨钟暮鼓醒过客(现钟山岭),游敲轮回急早修。”

特色产业

衡阳市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衡南县栗江镇,一个个香菇厂棚像孕育希望和梦想的孵化器静静地矗立在田间地头。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样板。许多农民靠种香菇发了家。栗江镇的气候、水土、资源都非常适合种香菇。栗江镇的香菇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1998年,5亩;1999年,13亩;2000年,30亩;2001年,120亩;2002年,150亩……栗江镇的白石、红星、接龙、林泉、打石等7个村都种了香菇,面积共1200多亩,平均每亩收入1.5万余元,每年为农民创收1800余万元。香菇成了栗江农民致富的一把金钥匙。香菇生产对气候依赖性很强,风险很大。对种菇农民因天气、技术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贺向辉都主动承担,为农民规避风险。2002年,栗江镇青峰村一加油站发生柴油泄漏,菇农用被柴油污染了的池塘水浇菌株,导致香菇大面积枯死。贺向辉主动拿出3万元赔偿菇农损失。2004年,一场大风将郝义礼的菇棚全部吹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贺向辉闻讯后,立即动员基地工作人员帮助他清理现场,并主动给予一部分补偿。他为当地种菇农民免费提供菌种、打菇棚和补偿自然灾害损失等累计支出达80余万元。为做大做强香菇产业,2005年8月,贺向辉的湖南绿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广东贵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共同筹资200余万元发展香菇生产。随着香菇产业的逐步壮大,衡阳市的香菇市场逐渐饱和。2006年,贺向辉又做出了一项惠农决策:公司收购的香菇全部远销到外地,把衡阳本地市场让给那些自产自销的菇农,让市场良性发展。

交通

2011年,栗江镇境内有衡桂高速公路穿镇而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栗江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80人;小学13所,在校学生45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初中在校学生2124人。初中适龄人员入学率99.8%,小升初升学率99.8%,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覆盖率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88万元,比上年增长27%。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栗江镇有镇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3处,各类文化专业户90户,各类图书室54个,藏书3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50人,1994年10月,建成栗江镇有线电视台,后于2005年改称栗江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4100户,入户率36.5%。

体育事业

2011年末,栗江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栗江镇拥有各级医疗机构3个,门诊部(所)2个;有床位103张,每万人拥有病床7张;固定资产总值77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7名,其中执业医师26人,执业助理医师27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4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94%。

社会保障

2011年,栗江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6户,人数495人,支出8.9万元,月人均130元;医疗救助4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00人次,共支出4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96户,人数1916人,支出14.5万元,月人均8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0万元。社会福利费60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43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3个。社会服务设施5个,其中社会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5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0万元,使50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50万元,基金支出合计300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栗江镇有邮政局2处,代办所14处,报纸、杂志共计期发行8.78万份。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0万门,固定电话用户3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200户,互联网用户470户。

基础设施

栗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境内有栗江河吉隆坡、石滩、檀市四个小集镇,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村村通公路,已有二十余村通村公路已硬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所有通村公路硬化已为期不远。栗江镇建有自来水三座。程控电话、移动通讯、有线电视等现代设施都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民心工程

为进一步提升古镇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栗江镇党委、政府决定实施“名片”工程。栗江镇机关办公大楼是一座破旧不堪的“危楼”。为确保机关正常办公,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通过招标对办公大楼主体进行“穿衣戴帽”和横梁加固。仅半个月,镇机关办公大楼就成了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还大力实施街道路灯亮化工程。通过多方募捐筹集现金6万元,在栗近公路?栗江至近尾洲?中心街道东起衡南七中西至栗江中心医院路段?长约1500平方米安装安装路灯150盏,结束了栗江镇街道夜晚一片漆黑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过往行人和上早晚自习的学生。

旅游王家祠堂

王氏宗祠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境内南部的栗江镇,距县城35千米。原名崇本堂,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重建,改名为“王氏宗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宗祠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点和风格,部分构件系明代原物,其中48根石柱和石件上的雕刻、木构件上的彩绘丰富精美。正门用汉白玉制作了明永乐二十年衡阳市知府史中题写的“衡阳第一家”浮雕。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0.8万人次,旅游收入4万元,比上年增加500%。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5-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