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德国哲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10:57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男,1900年2月11日出生,德国哲学家。

曾在大学攻读文学、语言、艺术史、哲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29年后在马尔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任教,主讲美学、伦理学和哲学。自1940年起,伽达默尔先后任莱比锡市海德堡雅典和罗马科学院院士,德国哲学总会主席,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

1960年以出版著作《真理与方法》闻名于世。

人物经历

1918年春他进入布雷斯劳大学大学。那年秋天发生革命。

1919年春为学“哲学”而转入马尔堡大学,并参加了当时刚刚创立的“弗莱堡现象学会”,在这里师从那托普先生(Paul Natorp)那里学习哲学。

海德格尔这位他心目中的大师。他在弗莱堡只呆了几个月的时间,但对他一生造成了深远影响,以至于他后来一直承认自己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从海德格尔那里,他学习了现象学的方法、本体论的思路,使他摆脱了早期新康德主义的影响。1923年遇到海德格尔,受到巨大影响,并从此走上了“海德格尔”的道路。

1927年海德格尔出版《存在与时间》,并让伽达默尔提交教职资格申请论文,并获得教职资格。30年代早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演讲上。虽然在第三帝国时期,他在政治上并不活跃,但和海德格尔不同,他是反纳粹主义者。直到1937年,他才获得他申请了10年之久的哲学教授头衔,1939年,他在莱比锡市获得了一个大学教授的职位,1945年,任哲学系主任,之后还担任了两年大学校长职务。在这些年里,因为政务繁忙,大多数时间只能用于诗歌和短论的写作中。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执政,海德格尔作为弗莱堡大学的校长参加纳粹党,对伽达默尔冲击极大,并因有与犹太人交往的经历而被视为“政治上信不过的人”,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

1938年转投莱比锡大学,结束了在马堡二十年的生活;

1939年二战爆发直到1945年柏林沦陷,伽达默尔在“残存的房子里点着蜡烛继续上课”。战争结束后,原为学部长的伽达默尔被选为新校长,忙于重建莱比锡大学。

1947年来到法兰克福大学,在职两年期间为逃亡美国霍克海默狄奥多·阿多诺的复职做了大量工作,并合作重建了社会研究所,以其为中心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

1949年,作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后任,伽达默尔来到了海德堡大学,在那里他完成了其一生最重要的著作:《真理与方法》,历时九年。

1968年从大学退休,但直到1975年,他一直在进行非正式的讲课在这40年中,他出版了其他主要著作,与各种思潮的主要人物展开对话,进行诸多演讲和讨论,获得诸多荣誉。直到他去世为止,一直是海德堡大学的荣休教授。

2002年3月13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享年102岁。

人物评价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是位非常重视传统的哲学家,成了20世纪西方哲学家传统的化身。在伽达默尔看来,传统是需要通过活生生的诠释活动来延续和更新的。

伽达默尔的哲学体系中有三块重要基石:即柏拉图的对话理论、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辩证法海德格尔的立于“此在”即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这三者的融合,使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展现出了独特的风貌,它的基础就是实践(Praxis)。质言之,就是直接追溯到人们最原初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在纯粹的思辨领域中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此。在《真理与方法》中,他选择了艺术的经验作为突破口,试图从艺术经验出发,来理解超越了我们的意愿和行为而对我们所发生的东西,理解超出方法论自我意识之外的真正的精神科学。

伽达默尔确实没有像施莱尔马赫和贝蒂那样提供一套可以操作的诠释方法论规则。这或许正是伽达默尔的独特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他的研究目的是要揭示所有的理解方式所共有的东西。他所真正关心的是哲学问题,是对一切方法论基础的反思。在这方面,伽达默尔怀着与威廉·狄尔泰几乎相同的使命感:反对在近现代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方法论理想。他力图证明精神科学的理解现象之优越性,“在现代科学的范围内抵制对科学方法的万能要求”。也不是依靠建立完善的精神科学方法论所能解决的。为此,伽达默尔不懈地探寻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专注于理解现象,在科学方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奠定了理解的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科学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科学的方法论就由此而变得不重要了,也不是说,人文科学概论的研究根本就不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真理与方法》的主旨须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即这里所展开的问题本质上就不是方法之争,而是关涉对“真理的经验”,而不是理解的方法论。在他看来,诠释学现象本来就不是一个方法问题。

从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看到了不同于理性主义传统的另一个传统,即在古希腊建筑已开始倡导的“实践智慧”(Phronesis),亦即“另一种类型认识”——实践理性——的德行。伽达默尔一生都在追求着这样一种智慧。这可以从他收入在《诠释学的构想》(1998年出版)一书的几篇文章中看出。在谈论“友谊”时,伽达默尔通过对“友谊”的分类描述,指出人们只能经历友谊,却无法给出它的定义。理解友谊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与智慧。相信可以在这里找到东、西方思维方式交融的真正契合点。众所周知,自孔子老子以来的中国思维传统,恰恰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