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镇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08-15 17:04

海门镇,隶属于汕头市潮阳区,位于汕头市潮阳区东南端,地处练江出海口,东至南临南海,西隔练江与潮南区井都镇相邻,北与汕头市江区、潮阳城南街道接壤。海门镇辖区总面积30.5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0.7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0多千米,辖11个社区居委5个村和4家渔业联社。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门镇总人口123923人。

海门镇是广东省典型的滨海城镇,东南沿海的重要门户,“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上的人文小镇。海门镇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和潮阳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潮阳商港,为国家一类口岸,有海门糕仔、海门港鱿鱼脯、金钱鳖鱼胶、西施舌和野生牛母石紫菜等特产。海门镇海陆交通便捷,三面环海,陆路设有深圳—汕头高速公路出入口,设有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国家特大型骨干电厂——华能海门电厂落户于海门镇洪洞村。海门镇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莲花峰风景区

海门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渔乡风情小镇、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文明镇、全国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等。

历史沿革

宋、元代,属奉恩乡,称海口村。

明代起,属招收都。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挥杨聚奏建潮阳守御千户所,就旧城修筑后所改置海门。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建海门城。按所城坐临大洋。旧为海口村,是年迁守御千户所于此,始建城,更今名。

隆庆元年(1567年),属附廓都。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设海门营参将署。

民国十年(1921年),起称海门镇,属潮阳县第二区。

1952年,改为海门乡,仍属第二区。

1956年,复称海门镇。

1958年,成立前锋公社。

1959年,改称海门公社。

1975年,复称海门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海门镇辖城南、城北、城关、北新、新德、莲峰、东门、北门、西南门、莲新、和睦11个居民委员会,洪洞、新地、坑尾、竞海、湖边5个村民委员会。有4家渔业联社。 

截至2020年6月,海门镇辖11个社区、5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门镇地处练江出海口,潮阳城区东南端,东至南临南海,西隔练江与潮南区井都镇相邻,北与汕头市濠江区、潮阳城南街道接壤。海门镇行政区域面积31.5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门镇濒临南海,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海门镇境内为丘陵地带。 

人口民族

2011年,海门镇辖区总人口数12074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555人,农业人口14185人。此外,还有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2万多人。 

2019年,海门镇户籍人口132822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门镇人口12392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海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298元。2011年,海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2011年,海门镇工商税收6144万元。 

2016年,海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7.44亿元,比2010年增长6.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520元,比增10%。

2017年,海门镇共完成农业总产值9.56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9.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产值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8.31亿元,国、地税区本级收入完成3252万元,华能国税、地税区本级收入完成10334万元。 

2019年,海门镇有工业企业21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海门镇耕地面积3328亩,林地面积1.63万亩,渔业是支柱产业。

2011年,海门镇有各类渔船492艘(其中钢质渔船20艘),总马力467万千瓦;海洋水产总产量4.78万吨。农业总产值5.3亿元,比2010年增长8.2%。粮食总产量2475吨,在“外四片区”建有占地面积3500亩的无公害、优质的蔬菜基地。 

工业

2011年,海门镇工业企业202家,从业人员7740人。主要行业有服装、贝雕工艺、龙凤灯、电子、机械、塑料、化工、造船、建材、水产品加工等。

2011年,海门镇工业总产值10.88亿元,比2010年增长47.9%,其中有规模以上企业5家,总产值1.56亿元。 

商业

2011年,海门镇有专业市场6个,总面积3.62万平方米。全镇较大饮食店有10多家。 

交通

海门镇有联结潮阳港与深圳—汕头高速公路福州—昆明公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各村(社区)先后铺筑混凝土村道。水路可直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广州港厦门港(距香港160海里、广州港200海里、厦门港150海里)及国内名大港口;沿练江内河航运可达汕头市几个发达乡镇及普宁市等地。深汕高速公路在海门镇设有出入口。2011年,海门镇区主要道路有潮海路、迎宾路、疏港路、叠石路。2016年,海门镇投入5100万元,对全镇的道路排污设施和路面进行修缮建设。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海门镇有中小学19所,中小学在校生1.47万人,教师943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得到全面实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2016年,海门镇中考有92人考上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高考上一本线22人,二A线86人,二B线172人,专科线250人(含明光一中海门籍学生在内)。全镇共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配齐、配全各中小学校的配套设施。全镇规范化学校达标率达100%,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均衡区验收。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海门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文化站1个老人活动中心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海门镇有卫生院1所,设置床位38张,医生24人,有医疗站9个,医疗卫生环境良好,卫生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内设有内科、外科等13个科室。医保参保人数有10.01万人,参保率达到96%。 

邮政电信

2011年,海门镇程控电话装机容量2.5万门、电话用户近2万户,宽带约5000户。 

基础设施

1996年,海门镇第三水厂建成。 

海门镇城乡居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

旅游

莲花峰风景区,为粤东名胜古迹。莲花峰风景区位于汕头市潮阳海门镇南海边陲,三面环海,一面依山,有奇石俨若莲花之状,因此而得名,史称“莲峰海色”,现以“莲峰浩气”位列汕头八景之一,于2015年12月荣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带兵勤王曾至此。

莲花峰还有镌刻着日军侵华罪恶的大型公墓万人冢”,有为纪念宋丞相文天祥和元隐士张鲁庵而建的忠贤祠(即莲峰书院);有明代隐君吴从周所辟,为海门居民扫盲讲学的海镜堂;有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的莲峰古寺;有元代隐士张鲁庵书舍及鲁庵墓;有明隆庆三年(1569年)为抗击倭寇侵扰而建的古炮台;有明、清期间操练水师的德胜关;有元代至今历代名人志士、宦官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多处等(其中“万人冢”和“莲花峰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摩崖石刻宋2处、元39处、明12处、清27处、民国3处,包括近现代共100多处)。位于湖边村大湖神庙。1997年4月9日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门镇环海路的晴波塔从光绪至今巳有100多年的历史,经1991年重修,目前古迹完整,保持原塔形状。境内土特产品有莲峰牌海门糕仔、本港鱿鱼脯、金钱饒鱼胶、西施舌、洪洞牛母石紫菜等。 

文化

地名由来

因渔民在滩涂造船从事海上捕捞作业,位于南海之门,故名。 

获得荣誉

2017年,海门镇获得广东省文明镇的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