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 :杜父鱼科松江鲈属的一种鱼

更新时间:2023-01-09 13:07

松江鲈(学名:Trachidermus fasciatus),又名四鳃鲈、花鼓鱼,属鲈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的一种鱼。其为河口降河性洄游底栖肉食性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菲律宾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沿海水域。

其常见体长约11.5厘米,一般体重为50克左右。头大,头和体前部宽且平扁,后部略侧扁;眼较小,两侧形成上棱;口大,上颌稍微突出;无鳞,但身体上有小突起。雌雄两性外形稍有差异,雄鱼头部宽大,吻圆钝,具尿殖乳突,体色较深;雌鱼头部狭长,吻稍尖,无尿殖乳突,体色较浅。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改变和细菌感染等的影响,松江鲈数量急剧下降。1988年,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肉质鲜美,体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作为优质的食用鱼类,同时还具有益肾安胎等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松江鲈体呈纺锤形,一般体长约为11.5厘米,最长17厘米左右。一般体重为50克左右,最重不超过100克。前部平扁,后部略侧扁,向后渐变细小而尖。体背侧呈黄褐色、灰褐色,腹侧呈黄白色,体侧具暗色横纹5~6条。头体背侧及上、下颌常有黑褐色小斑点。体表无鳞,皮肤具有许多颗粒状和细刺状的皮质小突起。侧线呈粘液管状,较平直,有37个小孔。

头大,宽而扁平,具皮肤所覆盖的棘和棱。眼上侧位,眼间距宽而凹入,约等于眼径。口大,前位,上颌长于下颌,上颌骨伸至瞳孔后缘下方。舌宽厚,圆形。前鳃盖骨后缘有四棘,端部呈钩状,鳃耙短小,颗粒状,鳃孔宽大,假鳃发达。鳃孔前的每一侧各有一与鳃孔相似的凹陷,在繁殖季节,呈现橙红色,与真正的鳃孔颜色极为相似,远看犹如有4个鳃片,因此又名“四鳃鲈”。

背鳍两个,淡黄色,起于胸鳍腋部上方,末端靠近尾鳍基部,第一背鳍上有大块黑斑。胸鳍侧下位,圆形,末端伸至肛门。腹鳍短小,胸位,基底相互靠近。臀鳍长,无鳍棘,基部常呈橘红色。尾鳍圆带截形。鳍为淡黄色,第2~4背鳍棘间有一黑斑,后背鳍、胸鳍、臀鳍及尾鳍常有黑褐色小点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松江鲈主要分布于菲律宾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沿海水域,远至朝鲜西侧和南侧,以及日本九州岛西北侧的福冈县佐贺县及有明湾。

中国分布

松江鲈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北部各沿海及江河下游,以长江三角洲为主要分布区。南达舟山市宁波市厦门市,北达辽河口及鸭绿江,包括嘉兴市南京市、长江口、苏北沿海、胶州湾、烟台市秦皇岛市庄河市营口市、旅顺等地,但松江鲈逐渐丧失原先在中国东南沿海的连续分布,退化为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三个出现种群隔离的地方物种。在中国,松江鲈在长江口附近松江产量最多,最具特色,身体较黑,故名“松江鲈”。

栖息环境

松江鲈通常栖息于近海或与海相连的一些江、湖、河川,并在淡水、咸淡水中生长、育肥。幼鱼营淡水底栖生活,栖息在水质清澈、较深、有微流水、有隐蔽物的水中,并常于夜间活动。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松江鲈为凶猛性肉食鱼类,主要摄食一些小虾,有时也会摄食小型鱼类。当松江鲈的全长为2厘米时,其主要摄食桡足类,之后由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变为主要摄食小型的鱼类;当松江鲈全长为2~4厘米时,主要摄食枝角类小型浮游动物;生长到4厘米以上后,则开始以一些小虾为主要食物;在4~7cm时,通常以虾为主要食物,偶尔摄食小型鱼类;生长到7厘米以上时,摄食鱼类的松江鲈逐渐增多,但数量仍少于摄食虾类的松江鲈。松江鲈摄食的主要虾类有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和细足米虾(Caridina nilotica gracilipes),主要鱼类有子陵吻鰕虎(Gobius hadropterus)、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鲏(Rhodeus)和越南刺鳑鮍(Acanthorhodeus)等。产卵期亲鱼不摄食。

洄游行为

松江鲈属于沿海洄游性鱼类,它在淡水水域中进行生长肥育,降河入海进行繁殖。每年到产卵期时,性腺达到成熟的生殖亲鱼会自淡水降河入海做生殖洄游,之后幼鱼上溯江河生长育肥,性成熟后又江河洄游到海里,在海区越冬。

雌、雄亲鱼的洄游时间有明显差异:降海洄游开始时,雄鱼数量较多,雌鱼数量较少;之后雌鱼数量逐渐增多,雄鱼数量则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雌鱼在产卵后离开产卵场在沿岸处索饵,雄鱼护卵,后护卵结束后即离开索饵。

生长繁殖

繁殖

松江鲈1龄性成熟,繁殖期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怀卵量为0.51万~1.28万粒。亲鱼自淡水降河进入近海中产卵繁殖。卵径1.5~1.6毫米,黏性较大,呈淡黄色、橘黄色或橘红色,结成团块,黏附在贝壳等附着物上孵化。在4~14℃水温下需26天卵内的胚体变态为仔鱼后脱膜。

生长

松江鲈初孵仔鱼全长5.3~6.3毫米,后渐溯游入河内生长育肥;6~12月为松江鲈生长期,生长较快,6月份长至2.4~6.4厘米,9月份长至5.0~8.8厘米,12月份可长至12.5~16.5厘米。12月份以后海水的温度较低,生长缓慢,进入繁殖期,并不再摄食。

松江鲈对环境中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成鱼在0℃的水温中也能生存。松江鲈既能在盐度30%~32%的海水中生活和繁殖,又能在低盐度水和淡水中生长发育和育肥,后期需要低盐度而又含有微量碘的水域中方可生长。松江鲈寿命极短,仅为一年。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研究松江鲈的人工育苗技术对于保护松江鲈珍贵物种以及实现其商品化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亲鱼养殖和胚胎孵化选择阴暗环境,如具有空气压缩泵等相关设备的海水水族箱或具有循环水的池塘。

用盐场的粗制海盐加上浓缩海水,配制饲养水的盐度来模拟松江鲈在自然界生活的水环境,在松江鲈生长的各个阶段,提供合适的盐度和充分的微量元素,同时添加与松江鲈在自然界的水环境相同的含有各种生物的培养液,形成一个与自然界充分相似的,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水环境。

松江鲈对生存条件的要求极高,需时常巡视:检查有否浮头现象;食料小虾、小鱼是否有缺氧现象;病鱼、死鱼是否及时捞除;并保证经常注入新鲜水,水质保持良好。

病害防治

(1)白皮病

症状:病鱼头部和背部受伤明显,严重处会露出骨骼。

防治:鱼池投入使用前应彻底消毒,保持水清澈干净;鱼池要打磨尖锐处,尽量防止鱼体受伤;病鱼及时处理。若发病,可用药物治疗。

(2)肤霉病

症状:鱼体受伤,伤口处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呈圆形,后发展为不规则的斑状,皮肤逐渐肿胀,发炎和坏死,逐渐消瘦至死亡。

防治:捕捞、运输等过程中尽量防止鱼体受伤;时常做好池水的消毒杀菌工作。若发病,可用药物治疗。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松江鲈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在长江流域,1999~2010年间共捕获松江鲈1278尾,其中2001年松江鲈丰度最高。之后逐年降低,2010年仅捕获了3尾,表明松江鲈自然种群数量自2001年后逐年下降。到2016年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没有了松江鲈的踪迹。

致危因素

造成松江鲈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面临灭绝以及栖息地破碎化现象普遍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干扰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缺乏对其有效监管等。

保护级别

1988年,中国政府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松江鲈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0年,松江鲈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列为濒危(EN)物种。

保护措施

为了使松江鲈得到有效保护,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日本韩国探究了松江鲈的产卵、分布和相关生活史。特别是从松江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体内先天免疫分子成分及功能等方面,对开拓松江鲈的水产养殖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建立了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如中国山东省靖海湾保护区)、研究了松江鲈的最适宜的生活环境、制定并实施了人工繁殖和恢复计划。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历史上,松江鲈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被中国人视为宝贵的食物来源。自东汉起就已被认为是中国东部沿海最珍贵的食用鱼类。松江鲈肉质洁白细嫩,味极鲜美,鱼肉煮熟后呈蒜瓣儿状,无腥味,并带有桂花香茶味。冬季的松江鲈,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体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钙、铁、磷及维生素

药用价值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松江鲈鱼性甘平,有小毒,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多食宜人,作尤良。曝干者甚美,益肝肾,安胎补中,作尤佳。”即松江鲈可入药,补血脏,益筋骨,和肠胃,可用于治疗妇女妊娠期水肿、胎动不安等。

相关文化

松江鲈与黄河鲤、松花江鲑鱼、兴凯湖鲌(白鱼)合称为中国“四大名鱼”,且位列“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它作为沪杭一带的名菜,初见于范晔《后汉书・左慈传》,载曹操宴客称:“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松江鲈鱼耳。”隋朝时,松江鲈已经成为孙吴一带的贡品。在中国的历史上赞誉松江鲈的史籍、诗文和辞赋等较多,如唐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指的就是松江鲈。鲈鱼脍,即羹鲈脍,在历代上被誉为“中国第一大菜”。清代康熙爱新觉罗·弘历南巡,路过松江时吃了鲈鱼羹,赞不绝口,从而将其誉为“江南第一名鱼”,命令知府年年进贡。从此,松江鲈更是名扬中外,每有贵宾,如1972年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1986年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访问上海市和江、浙一带时,都点名提出要品尝“鲈鱼羹”。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