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维 :王方维

更新时间:2024-09-20 20:41

王方维,农业化学家。长期从事土壤农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油母页岩的农业利用和细绿萍作为北方单季稻水田绿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培养土壤农化科技人才和开发新肥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履历

1920年5月8日 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

1945年 毕业于重庆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45-1952年 任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助教、讲师。

1952-1997年 任沈阳农业大学(后改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1979-1985年 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主任。

1983-1987年 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会土壤农化委员会委员等。

个人生平

王方维,浙江省嘉兴市人,1920年5月8日生。少年时,在杭州市完成小学学业。1935年考入浙江省溪口武岭农校,后转入湖南省长沙市修业高等农中,从此培养了学农志趣。抗日战争初期,曾遭受失学失业之苦,但求学上进之心未减。1941年夏考入重庆复旦大学农艺系学习。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一面努力学习,一面勤工助学,兼任北碚区勉仁中学生物教员和蚕场工人夜校文化教员。四年大学生活,也养成了他的俭朴作风。因学业优秀,深受导师青睐。1945年夏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抗日战争胜利后,复旦大学回迁上海市,王方维任农学院农艺系助教、讲师,先后为主讲教师助课并独立讲授肥料学和土壤学。在指导学生进行肥料学实习时,他总是亲自挑粪水示范,使实习学生深受教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到1952年,除教学活动外,王方维凭借深厚的农业生物学功底,广泛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兼任上海中建农场技术顾问和商务印书馆编审,并成为中国土壤学会、中华科普协会、中国农学会和米丘林学会会员。1952年秋,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他与复旦大学农学院师生一道北上沈阳市,先后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并成为恢复学位制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肥料学、农业化学、作物营养与施肥、作物营养与施肥专题等专业课和研究生学位课。他备课极其认真,每讲必备新的讲稿;引用文献资料翔实,且重在结合农业生产实践;讲解十分严谨,从不哗众取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理论,还从他的言行中学到了为人之道。除教学工作之外,王方维先后担任农业化学教研室主任和土壤农化系主任。

主要论著

1 宋达泉文振旺,王方维.《内蒙古呼纳盟之土壤与土地利用》.土壤专报.1951(25)

2 陈恩凤,文振旺,王方维.《黑龙江省龙江县之土壤与土地利用》.土壤专报.1951(25)

3 孙羲,王方维.《农业化学》.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4 王方维,林志刚等.《抚顺页岩肥料研究Ⅰ》.页岩肥料资源及其成分性质。见:辽宁农业科学论文选集。第1辑.1963

5 王方维,祁明楣,纪宝华等.《硼镁磷肥中过磷酸钙与硼泥合理配料的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79(2),等等。

所获荣誉

在科研方面,王方维始终认为高校教师必须通过科研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以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科研的主攻目标。从50年代到80年代,他参加土壤调查、油母页岩的农业利用研究,硼镁肥农业利用,细绿萍作为北方水田绿肥的应用研究等科研项目,始终贯彻了上述主导思想。早在50年代,参加工作不久的王方维随陈恩凤宋达泉等老专家北上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东部,参与荒地土壤调查,写出了“黑龙江省龙江县土壤与土地利用”和“内蒙古呼纳盟土壤与土地利用”等调查研究报告,为当时国家开垦荒地,建立大型国营机械化农(牧)场提供了科学依据。60年代初,我国遭受三年困难时期后,化肥供应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开发新的肥源成了当时农业科技界的主要任务之一。王方维带领系里师生利用生产实习对辽宁省沿海进行海肥资源调查,为沿海农业区找到了大量可利用的海肥资源。他又根据李石寨农民在1958年利用抚顺市矸子山废弃的油母页岩做肥料获得增产的经验,提出油母页岩农业利用、开发有效肥源的主张,很快获得批准。由王方维主持开展了油母页岩肥源调查;养分和有毒成分分析;室内模拟和田间肥效试验,很快得到了油母页岩的肥料利用参数。辽宁省农牧厅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仅1960年,就在沈阳市、抚顺、辽阳市营口市丹东市等市、县,推广应用油母页岩肥料3万吨。油母页岩农业利用第一人王方维及其课题组功不可没,这一成果获辽宁省1978年科技大会奖。

70年代初,西安市发生了震惊国内的环境污染事件。西安河化工厂将生产硼砂的废渣一—硼泥,未经任何处理就埋入地下,引起浐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硼污染,危及当地人、畜健康和农作物产量,引起国务院有关部门注意,并通报各省要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鉴于开原市化工厂也有用同样工艺生产硼砂及其制品,大量废弃物——硼泥无法处理。当时,正在受极左思潮影响的铁岭农学院下乡蹲点的王方维,奉命接受硼泥农业利用可行性研究。课题组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试验,探明硼矿粉烧结后溶浸残渣—一硼泥系强碱性物料,含有一定数量的水溶性硼和镁。通过配合试验,将含游离酸高的过磷酸钙按一定比例掺入硼泥,既可中和其碱性,又可成为具有一定肥效的硼镁磷肥。辽宁省耕地有相当面积的酸性棕壤,80%的土壤缺硼,含镁离子量偏低,施用硼泥正好补其不足。于是,将危害环境的工业废弃物——硼泥找到了合理利用的出路。这一成果获辽宁省1978年科技大会奖。在我国尚未实行科技成果鉴定和评奖制度的当时,这种奖励是省级科技成果最高级别,王方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获此两项殊荣,实属不易。这在当时辽宁省内也是不多见的。

进入80年代,北方单季稻区很少施用有机肥料,稻田土壤肥力衰变,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王方维注意到我国南方稻农素有在稻田里放养红萍(又称“满江红”或绿萍)肥田的习惯,并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矛盾。然而,红萍繁育和固氮要求的起始温度较高,只能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放养,而在纬度较高的辽宁省无此可能。当时我国刚从西德引进细绿萍(Azolla filiculoides Lamk)已在北方有关地区试放繁育,初步看出有一定可能性。经王方维及其课题组引种,并在越冬保种、春季扩繁、夏初放养和秋季倒萍等关键技术上做了卓有成效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在丹东市、营口稻区试放,证明细绿萍确实可成为北方单季稻区的有效有机肥源。与此同时,课题组又用15N、32P示踪研究了细绿萍氮、磷养分在水田土壤中的矿化和残留特征,其代表性论文“磷肥施用对春繁细绿萍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1985年福州市举行的“红萍利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王方维及其课题组将绿萍的农业利用在我国整整向北推进了10个纬度。这项成果获辽宁省198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王方维一贯要求进步,1948年在上海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52年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 年加入九三学社,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高尚的敬业精神和所作出的成绩,于1959、1964、1977年三次被评为沈阳市先进工作者,1982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执教四十年荣誉证书”,1991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