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头鹦鹉 :最多产的凤头鹦鹉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1 03:47

白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alba)是凤头鹦鹉科凤头鹦鹉属的一种鸟类。白凤头鹦鹉是印度尼西北摩鹿加群岛的特有种。羽冠宽而大,在兴奋或警戒时羽冠会竖起呈伞形,因此也叫“伞状凤头鹦鹉”。

白凤头鹦鹉栖息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也出现在采伐迹地、红树林、种植园和农田中,在空地和河流边缘尤其常见。栖息地海拔在900米以下。体型中等,体长平均45厘米,体重482~624克。全身羽毛除翅膀和尾巴的下侧泛着黄色外,其余均为白色。雄鸟眼睛为深棕色,雌鸟眼睛为深棕红色。喙灰黑色,脚趾为灰色。白凤头鹦鹉以浆果、种子、水果、坚果、根为食,也吃蜥蜴、昆虫。常单独、成对、或成群出现。

白凤头鹦鹉以树栖种子为食,有助于种子传播,其圈养繁殖个体被当做宠物进行交易。受猎捕、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等因素的影响,白凤头鹦鹉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a]2021年,白凤头鹦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2023年,白凤头鹦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此外,有资料表明白凤头鹦鹉还会以田间种植的玉米为食,有时会对农业造成损害。

白凤头鹦形目所属的鹦形目(俗名鹦鹉)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古诗词文学作品中,人们以鹦鹉表达思乡情结。同时,鹦鹉在佛教中被视为瑞鸟灵兽;此外,鹦鹉有仁义、孝顺的文化内蕴,象征创造性表达、精神成长、变革、冒险和旅行、神圣的保护等。

命名分类

1776年,丹麦博物学家和科学插画家奧托·穆勒(Otto Friedrich Müller)将白凤头鹦鹉命名为“Cacatua alba”,“Cacatua”来源于马来语“Kakatuá”和“Kakak-tuá”,意为凤头鹦鹉,“kakatuwah”为啄木鸟发出的声音,形容鹦鹉强壮有力的喙;“alba”来源于拉丁语“albus”,意为哑白色。

全球物种名录(COL)显示,白凤头鹦鹉为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b]

形态特征

白凤头鹦鹉体型中等,体长平均45厘米,体重482~624克,全身羽毛除翅膀和尾巴的下侧泛着黄色外,其余均为白色。羽冠宽而大,在兴奋或警戒时羽冠会竖起呈伞形,因此叫“伞状凤头鹦鹉”。

白凤头鹦鹉眼圈外皮为白色,雌雄鸟眼睛颜色不同,雄鸟为栗色,雌鸟为深棕红色。喙灰黑色,喙长3~5厘米。雌性的头部和喙通常比雄性小。翼展23~30厘米,羽毛末端钝。跗3厘米左右,脚趾为灰色,尾长14~16厘米。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白凤头鹦鹉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东北部的马鲁古群岛,是北摩鹿加群岛的特有种,天然存在于摩鹿加群岛内的巴坎岛、哈马黑拉岛蒂多雷岛、卡西鲁塔岛、特尔纳特岛、卡西鲁塔岛和曼迪奥利岛。也有逃亡到奥比岛和附近的比萨岛。

栖息环境

白凤头鹦鹉栖息在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也出现在采伐迹地、红树林、种植园和农田中,多栖息于丘陵地区,在空地和河流边缘尤其常见。大部分时间在树冠上栖息,栖息海拔900米以下,多在300~600米。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白凤头鹦鹉以浆果、种子、水果、坚果、根为食,主要以木瓜、泰国榴莲红毛丹等树上的果实为食。在筑巢期间,白凤头鹦鹉也会吃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偶尔也吃小蜥蜴。

社群行为

白凤头鹦鹉通常单独、成对、小群或最多15只成群出现,有时集成50只的大群,但除了配种之外,通常不会彼此形成紧密的联系。

节律行为

白凤头鹦鹉属留居性鸟类,可能进行小型游牧活动。

白凤头鹦鹉通常在白天活动。

鸣叫

白凤头鹦鹉叫声大而刺耳,经常连续鸣叫,一次持续几分钟。有时,飞行中会发出一系列快速的低音调音符。

其他习性

白凤头鹦鹉是非常聪明且具有好奇心的鸟类,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会利用树枝挠背,具有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人说话。

白凤头鹦鹉通过各种手势和声音与配偶交流,在交配仪式中也会互相抓伤。还可用木块敲击树木和原木,以警告其他鸟类离开它们的领地。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白凤头鹦鹉约在5~6龄达到性成熟,每年繁殖1次,繁殖季节取决于天气,通常在年初。一雌一雄制,配偶之间联系紧密,配偶关系将持续一生。如果远离伴侣,白凤头鹦鹉可能会抑郁。

白凤头鹦鹉的求爱行为很特别,首先,雄鸟通过弄乱羽毛、展开尾羽、伸展翅膀和竖起羽冠来炫耀,然后弹跳起来。雌鸟起初会避开雄鸟,最终允许雄鸟靠近。然后雌雄鸟互相抓挠对方的头部和尾部,这有助于加强彼此的联系。一段时间后,雄鸟骑上雌鸟背部,通过泄殖腔的连接进行交配。有过成功交配经验的白凤头鹦鹉的求爱仪式会短得多,雌鸟也更愿意接近雄鸟。

筑巢

白凤头鹦鹉在树上筑巢,通常会选择最大的树,巢离地5~20米。巢通常位于树洞内。

产卵孵化

白凤头鹦鹉每窝产卵2枚,圈养个体产卵间隔3~8天,通常第一枚卵比第二枚卵略大,第一枚卵长径平均为46毫米,短径平均为32毫米;第二枚卵的长径平均为44毫米,短径平均为30毫米。卵重约19克。

白凤头鹦鹉双亲鸟共同孵卵,孵化期28天。

育雏生长

雏鸟由白凤头鹦鹉双亲共同抚育。亲鸟通常只抚养一只雏鸟,如果第一只孵化的雏鸟很健康,亲鸟就会照顾它。如果雏鸟畸形或不健康,亲鸟就会抚养第二只雏鸟。

雏鸡是晚成性,3月龄开始学习飞行,但在接下来的2~3周内仍需依赖亲鸟照顾。丰羽期80~84天。

白凤头鹦鹉的野外寿命可达30岁以上,圈养寿命可达40岁,最长的可超过80岁。

人工养殖

白凤头鹦鹉耐寒,全年可在室外饲养。饲养方式为笼养,需提供结实的笼舍,同时提供一些软木块让其啃咬,以避免白凤头鹦鹉强有力的嘴对用具的破坏。圈养的白凤头鹦鹉需要持续不断的精神刺激,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互动。允许其不断地移动、攀爬、做体操。若精神刺激太少,白凤头鹦鹉可能会拔掉羽毛直至秃顶。

食物方面应给白凤头鹦形目提供鹦鹉混合食料、水果、青菜和颗粒食料等饲料。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1991年,白凤头鹦鹉种群数量约为50000只;1993年,白凤头鹦鹉种群数量约为43000~183000只,截止2021年,白凤头鹦鹉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致危因素

白凤头鹦鹉的致危因素主要是猎捕和栖息地丧失和退化。如1991年,约17%的白凤头鹦鹉被猎捕用于宠物笼养贸易,2007年,仅印度尼西亚北哈马黑拉县的白凤头鹦鹉猎捕数量超过200只;2021年,白凤头鹦鹉的栖息地估计在三代内将减少20~30%。一些森林被砍伐并用于农业或采矿,栖息地丧失的同时,伐木道路出现,极大方便了猎捕者的通行,进一步加剧了猎捕的威胁。

保护等级

2021年,白凤头鹦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

2023年,白凤头鹦鹉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

保护措施

白凤头鹦鹉的保护措施包括立法保护、建立保护区和制定行动计划等。

立法保护:如印度尼西亚政府于1999年禁止猎捕白凤头鹦鹉。

建立保护区:如白凤头鹦鹉在印度尼西亚巴占群岛的Gunung Sibela自然保护区和阿克塔贾韦-洛洛巴塔国家公园。

制定行动计划:如2007年,阿克塔贾韦-洛洛巴塔国家公园设计了一项关于监测野生动物贸易、提高公众意识和支持,以及为工作人员和相关合作伙伴提供培训的项目,旨在建立有效的保护区管理;国际非政府组织、当地动物园、以及新确认的政府限制印度尼西亚各地的鹦形目贩运;塔西科基救援中心和世界鹦鹉信托基金特尔纳特岛哈马黑拉岛、巴坎岛和奥比岛的白凤头鹦鹉提供护理和康复服务,并提供畜牧业和养殖方面的技能培训

主要价值

圈养繁殖的白凤头鹦鹉被当做宠物进行交易,在印度尼西亚受游客欢迎。白凤头鹦鹉以树栖种子为食,这一行为也有助于种子传播;白凤头鹦鹉的巢在非繁殖季节可能被其他动物用作栖息地

危害

有资料表明白凤头鹦鹉还以田间种植的玉米为食,有时会对农业造成损害。

相关文化

白凤头鹦鹉所属的鹦形目(俗名鹦鹉)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象征意义

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鹦鹉长期以来一直是创造性表达和精神成长的象征。此外,鹦鹉传统上与土著人民的艺术品和仪式联系在一起,代表着语言和讲故事的力量。也被视为来自天外的使者,将人类与神圣和宇宙世界联系起来。还象征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的重要纽带,提醒人们认识到我们有责任尊重和照顾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鹦形目长期以来在东方象征主义中代表着变革,需要韧性和勇气。还象征着冒险和旅行、神圣的保护,免受伤害和负能量。

鹦鹉通常被基督教视为强大的象征,有时与悔改和服从联系在一起,反映了耶稣的口头教导和他远离罪恶。此外,鹦鹉是典型的长寿鸟类,对于一些基督徒来说,这代表着永恒的希望,以及对那些走在正义道路上的人长寿的承诺。

鹦鹉具有丰富的凯尔特象征意义,长期以来在希腊和罗马受到崇拜。明亮、多彩的羽毛寓意着欢乐、光明和生育力;强壮的翅膀是保护的象征;有爱和美丽的内涵。

印度教中,鹦形目与女神萨拉斯瓦蒂(Saraswati)联系在一起,她是知识、音乐、美术、智慧等的女神。对于佛教徒来说,看到绿鹦鹉象征着慈爱,具有美丽、治愈和安慰的能力。

神话传说

鹦鹉是世界各地神话、民间传说和文化中深受人们喜爱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装饰有鹦鹉艺术的古希腊寺庙大厅,到将鹦鹉描述为上帝使者的非裔美国人灵歌,再到中国传说中的巨型金鹦鹉保护三条河流,这些色彩缤纷的生物一直象征着智慧和好运等重要价值观。

在非洲民间故事中,鹦形目经常表现出智慧,非洲人认为鹦鹉知道普通人类无法了解的秘密和故事;还象征着生育力,因为它们明亮的羽毛和声音让人想起充满活力的生命。在非洲的一些地区,传说中鹦鹉在精神之旅中陪伴灵魂,提供保护和洞察力。鹦鹉还作为图腾出现在非洲传统中,象征友谊、庆祝和爱。

诗词文化

在中国古诗词文学作品中,以鹦鹉比喻人远离家乡,思归而不得,表达思乡情结。如张祜《再吟鹦鹉》“雕笼终不恋,会向故山归。”鹦形目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佛教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影响,鹦鹉在佛教中被视为瑞鸟灵兽;民间流传鹦鹉灭火救山中百鸟畜兽及供养父母的传说,有鹦鹉仁义、孝顺的文化内蕴;借鹦鹉美好的仪表比喻儒家君子的美好德行。

以鹦鹉为题材的玉雕作品也很常见,翡翠玉雕中鹦鹉有英明神武,智勇双全、长寿、聪明伶俐等吉祥的寓意。

注释

a、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1年

b、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

参考资料

白凤头鹦鹉.COL.2023-11-29

白凤头鹦鹉.世界鸟类数据库.2023-11-29

White Cockatoo.IUCN.2023-11-29

Trade, status and management of three parrots in the North Moluccas, Indonesia: White Cockatoo.cambridge.2023-11-29

WhiteCockatoo.nejohnston.2023-11-29

Umbrella Cockatoo.ALEXANDRIA ZOO.2023-11-29

The breeding biology of palm cockatoos ( Probosciger aterrimus ): a case of a slow life history.semantic scholar.2023-11-29

白鳳頭鸚鵡 Cacatua alba.ebird.2023-11-29

Kakatua Putih | Cacatua alba | White Cockatoo.The Indonesia Parrot Protection for Life.2023-11-29

white-cockatoo.birdfinding.2023-11-29

White Cockatoo Cacatua alba.birdlife.2023-11-29

Cacatua alba.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29

Reproductive status of a female white cockatoo.NCBI.2023-11-29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1-29

鹦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29

Parrot Spiritual Meaning, Symbolism and Totem.spirit and symbolism.2023-11-29

umbrella-cockatoos.beauty of birds.2023-11-29

Alba Cacatoo.natuwa.2023-11-29

White cockatoo.zoobarcelona.2023-11-29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in some captive‐bred cockatoo species (genus Cacatua and Eolophus).WileyOnlineLibrary.2023-11-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