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文鸟 :梅花雀科文鸟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4:39

白喉文鸟(学名:Euodice malabarica,曾用名:Lonchura malabarica)喉部至腹部为米白色,头部至背部为褐色,嘴银灰色,尾部黑色中夹白色。白喉文鸟的平均体重约为11克。以禾本科种子为食,常密集群体飞行。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牧草地、亚热带或热带的旱林、耕地、干燥的稀树草原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

通常成小群或大群出现在平地到低海拔的草丛、灌丛、农田、树林,在台湾的结群数量可达百只以上。会和斑文鸟白腰文鸟、麻雀等雀鸟一起活动,若不注意常会被忽略。觅食多在地上或是草丛上。食性主要以草籽为主食,但也会取食谷物、小虫及虫卵。鸣叫声会发出尖锐、重复「嘁、嘁、」声。它们主要以种子为食,但也吃昆虫,并且已知会访问含有花蜜的花朵,比如红豆树的花朵。这些鸟类是群居的,常以多达60只的群体出现。它们在地面或低矮灌木和草茎上觅食,并在觅食时不断发出低沉的啁啾声。它们会访问水源,以快速啜饮和吞咽的动作饮水。

形态特征

体长约10-11.5厘米,雌雄鸟的羽色相同。上喙灰黑色,下喙银灰色,虹膜黑褐色,头顶、脸、背及翼羽为褐色,腰白色,喉、胸、腹及尾下覆羽污白色,尾羽黑褐色,脚铅黑色。成年白喉文鸟具有圆锥形的银灰色喙、棕褐色的上体、白色的下体、浅棕色的侧腹和黑色的翅膀。尾部为黑色,翅膀为深色,与白色的臀部形成对比。雌雄两性相似,但幼鸟具有浅棕色的下体和较短的尾部。

分布范围

白喉文鸟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它们常出现在干旱的开阔灌木丛、休耕地和耕地上,有时靠近水域。虽然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但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些地区可以找到海拔约1200米的白喉文鸟。它们在许多其他地区被意外引入,并在约旦以色列科威特阿曼波多黎各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埃及(自2019年以来)、美国、维尔京群岛(可能已灭绝)和尼斯(法国南部)建立了栖息地。尽管大部分是定居的,但一些种群会进行季节性迁徙。

繁殖方式

白喉文鸟的繁殖季节分布广泛,因地区而异。在印度南部冬季筑巢,在印度北部夏季筑巢。巢是一团杂乱的草,有一个侧面的开口,常放置在低矮灌木上,通常是在多刺的相思树属上。它们也会利用禾雀的旧巢,有时甚至会访问已被文鸟占据的巢。它们有时会在秃鹰或鹳的平台巢下筑巢。旧巢一年四季都被用作栖息地。雌鸟已知会在其他雌雄对的巢中产卵。一窝通常有4到8枚白色的蛋,这些蛋由双亲孵化约11天。有时会有帮手参与繁殖,因为有时会看到一个巢中有多于一对的鸟。已经描述了该物种的几种寄生原生动物和球虫(Sivatoshella lonchurae)。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红色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历史分类与系统发育

白喉文鸟最早由瑞典博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在1758年的《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正式描述。他将该物种与交嘴雀放在了交嘴雀属中,并给出了交嘴雀的学名Loxia malabarica。种加词来源于印度西海岸的马尔巴尔地区。林奈指定了印度为产地,但这在1926年被E·C·斯图尔特·贝克限定为马尔巴尔地区。白喉文鸟现在与非洲银嘴雀一起被放置在了银嘴雀属中,该属是由路德维希·赖兴巴赫在1862年引入的。该物种是单型的,没有亚种被认可。白喉文鸟和非洲银嘴雀曾被放置在交嘴雀属中。一项2020年发表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发现,这两种银嘴雀形成了一个基础类群,位于交嘴雀属的成员之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4-02-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