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 :茅盾创作散文

更新时间:2024-09-21 01:22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发表于1941年《文艺阵地》第6卷第3期,收于《见闻杂记》,见《茅盾文集》第9卷。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1943年,茅盾编选了一部散文集出版,名字便叫《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 为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在中国人民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所作,这时,作者茅盾从新疆返内地,途经西北高原,看到了解放区军民艰苦抗战的顽强斗争精神,使他深受鼓舞。文章借礼赞西北高原上“不折不挠”的白杨树,歌颂抗日士兵的坚毅顽强和北方人民的质朴、力求向上,表达对他们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贱视人民群众的少数分子的鄙视和斥责。 作者紧紧抓住中华民族,华北人民与白杨以及共同具有的坚强不屈,傲然挺立,力求上进的气概和斗争意志等相似之处。以白杨树来象征华北人民、中华民族,以赞美白杨来赞美华北人民,中华民族。

《白杨礼赞》是兼具思想性与语文性的名篇,自发表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研究,并被选入全国多个时期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现被编选在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白杨礼赞》是独一无二的,它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转折,并开启了后来的写作范式。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等各解放区进行疯狂的“扫荡”。而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反动派与日本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向抗日革命根据地猖狂进攻,妄图一举毁灭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族力量。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英明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发动并领导中国人民创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成为抗日的主力。到1940年底,根据地逐渐扩大,根据地人口发展到一亿左右。《白杨礼赞》取材于1940年自新疆赴延安市途中的见闻,是作者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全国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赞颂 。

个人背景

1938年12月,应新疆文化名流杜重远的邀请,茅盾开始了他的新疆之行,途径昆明市兰州市等地。1939年3月 ,茅盾到达乌鲁木齐市,开始在新疆学院任教,同时开展一系列进步文化活动。1940年5月因为新疆形势恶化,茅盾离开新疆来到延安。同年十月,原本打算留在延安的茅盾由于工作需要,又离开延安来到重庆市。1941 年,茅盾在重庆创作了《白杨礼赞》。当时的重庆市正处于中国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之中,人们的言论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路上,茅盾仍然勤于笔耕写下了大量文章,事后编成了《见闻杂记》、《时间的纪录》、《白杨礼赞》等集子。茅盾散文发展的足迹与方向:抒发的感情越来越社会化人民化,思想内容从反映一般的社会气氛向歌颂革命的方向发展,描绘的意境越来越鲜明。《白杨礼赞》成为茅盾政治抒情诗式的散文中的代表作,在其散文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发行历史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发表于1941年《文艺阵地》第6卷第3期,收于《见闻杂记》,见《茅盾文集》第9卷,1943年,茅盾编选了一部散文集出版,名字便叫《白杨礼赞》。

作品原文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响叶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响叶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响叶杨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礼赞:崇敬和赞美。

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宛若:很像,简直就是。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恹恹(yānyān):困倦的样子。

横斜逸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晕(yùn)圈:模模糊糊的圈。

婆娑(suō):树木的枝叶随风飘荡,像舞蹈一样的姿态。

虬(qiú)枝:像龙一样盘旋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伟岸:魁梧,高大。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楠(nán)木: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是贵重的木材。

秀颀(qí):美而高。颀,高大的意思。

艺术特色

结构特征

本文结构严密。严密有助于思想内容,即 “ 神 ” 的集中。《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全文反复强调响叶杨的“不平凡”。作者借助这一线索使文章呈现出自然和谐的节奏感。在题材的布局上,作者先铺写背景,即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次写白杨树的外貌以体现其内在气质,最后写它的特性及其象征意义 。由于这样的布局,白扬树被写得完整而高大 , 作者 的思想感情也表达得充分而具体,做到了物我一体 , 情景交融 。

本文结构多变 , 结构严密但并不板滞 , 而是富于变换 , 波澜重迭 。比如 , 篇首以气势不凡的两句话直接点明题意 。然后 文章似乎应立即写出响叶杨哪些地方是 “不平凡 ” 的 , 为什么要赞美它 。 然而 , 作者并未如此, 却是轻轻一宕 , 搁置起来 , 而着力铺写 “望不到边际 ” 的西北高原景色 。 这样写 , 使文章的内容扩展了 。 高原景色给人以 “雄伟 ” 之感 , 而 白杨树正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紧接着 , 又提出人们对描摹景色也许会感到有点儿 “ 单调” , 而正是在 “ 单调” 之中 , 急促地为下文托出白杨树 , 厚积其势 。

表现手法

象征

《白杨礼赞》中的象征在这方面的运用非常恰当。从全文来看,读者所能看到的是非常普通的响叶杨,但它又是不普通的。虽然它普遍存在,不被人们重视,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却能生存下来,从而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作者借用白杨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方农民,以白杨百折不挠的强大生命力来表现北方农民的斗争性格是非常贴切的。

托物言志

从标题上看,茅盾的《白杨礼赞》带有古代颂赞类文章的称颂、赞美等特征,“礼赞”一词揭示了作者对所赞对象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明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庄重的。《白杨礼赞》这类散文的一大特征是直接性,即“物”与“志”是直接统一的。具体到本文,这种直接性不仅表现在作者对白杨树的直抒胸臆,例如文中反复出现“我赞美白杨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等句子。

点染

点染是绘画常用的表现手法,画家常常需要通过渲染背景来突出主体。茅盾先生将美术创作技法中的点染技法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通过“烘云托日”渲染白杨树的生长背景——黄土高原,进而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与此同时,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也更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波澜壮阔的民族自卫战,联想到我们的民族为了自由,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英勇气概。

抒情手法

《白杨礼赞》中的议论方式与抒情手法是多元化的,借景抒情、直接表达,有的是以情人景,有的是以物言志以及融情人理等。这些手法的目的就是直截了当地抒发作者的感情,让抒情与描写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作家的观点,从而揭示景物中的寓意与象征意义。

修辞手法

《白杨礼赞》从形似入手,从神似着眼,采取拟人化的方法,塑造出了形神兼备富于个性与启发教育意义的白杨形象,从而使白杨不但具有自然界的白杨的特征,而且也具有社会化、人格化的特征。这白杨的整体形象,形体逼真,气韵生动,个性鲜明,心灵美丽,具有许多优良的品德,使读者感到可亲、可爱、可敬。

语言特征

《白杨礼赞》是赞颂文体,但所采用的文笔风格与传统赞颂文的文笔风格不大一样。在我国,传统赞颂文的文笔风格是与赋相似的,具有“错彩镂金”式的美感。《白杨礼赞》则一反这种传统,采用了严肃、朴实、平易的文笔,选取了‘出水芙蓉”式的优美文字,以描绘丰富的意境显示所咏事物本身内在美的办法,来代替传统文体那种对所咏事物铺张繁褥、华丽雕琢的形容,以七唱三叹”与排比类型的语句增添文字节奏感与音韵感的办法,来代替传统文体那种多用骄文韵语,从而使文笔风格同作品思想内容及文体形式相协调。

作品影响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不过,它更多地为人所知则是在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后。许多年来,这篇文章被当作范文来阐释和学习,它所运用的象征、借物言志等手法一直被视为散文写作的圭。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白杨礼赞》是独一无二的,它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转折,并开启了后来的写作范式。《白杨礼赞》在当下仍然有其时代精神和意义,尤其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改革开放的深水期,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仍然要以昂扬的斗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去面对所处的困境。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也是对《白杨礼赞》的当代阐释。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茅盾,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铭在梳理茅盾的散文创作史及其风格的过程中,指出《白杨礼赞》“格调明朗高昂,诗意充溢磅礴,完全焕发着新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精神,这说明作者风格的进展和艺术的成熟。形成“议论带情韵以行,记事有形象印征,一种娓娓有致,刚柔相济的散文风格。”

怀峦在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了其文学影响“是一篇优美的富于革命激情的散文”,无论是对于茅盾个人的创作,还是对于中国现代散文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负面评价

语文教师郝明智指出:“笔者做学生时,脑袋跟着老师走 ,师云亦云;刚参加工作,奉教参为圣经 ,照本宣科 ;教了几轮后 ,才发现该文有些细节尚需斟酌甚至是要纠偏。”

参考资料

《白杨礼赞》.中国知网.2023-08-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