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亭 :曾任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

更新时间:2023-11-08 12:15

石敬亭(1886—1969),山东省利津县吉扬庄人。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教,初入县车津学堂,后考入东北武备学堂。1911年参加滦州起义。历任绥远第十六混成旅参谋官、营、团长、国民一军整编第四混成旅中将旅长、第五师师长、国民党第五军军长兼西北干部学校校长、山东省政府委员、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末期,石敬亭由重庆市去台湾,被聘任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1969年11月19日,病逝于台北市

人物简介

石敬亭,字筱山,亦作筱山,山东省利津县吉扬庄(今西冯村)人,1886年(光绪十二年)生。中国国民党著名将领。 1911年参加滦州起义。1912年任绥远第十六混成旅参谋官,旋升旅部参谋长。历任营、团长。1921年任河南省督军署少将军务处处长。后任国民军第一军(西北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国民一军整编第四混成旅中将旅长、第五师师长。1926年任第五军军长兼西北干部学校校长。

1927年7月,代理陕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二集团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1928年任第二集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4月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5月任山东省政府委员。 1930年改任陇海铁路督办。1932年6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3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次年结业,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风纪第二巡视团上将主任委员,1941年任第四军风纪巡视团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石敬亭被派往陕西省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同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解放战争末期,石敬亭由重庆市去台湾,被聘任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1957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评议委员会委员。1963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九届评议委员会委员。1969年11月19日,在台北市病逝。石敬亭多年追随冯玉祥将军,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自滦州起义起,他在反对帝制、推翻北洋贿选政府、参加北伐及抗战御侮的斗争中,起过一定作用,表现了追求进步、崇尚革命的精神,是冯玉祥将军的得力助手,国民党的左派人物之一。

幼年经历

幼时家庭比较富裕,是个书香门第,他读旧书较多,以后又考入利津县的车津学堂读书。因感于清朝政治腐败,立志救国,决定投笔从戎,进入驻在山东省的新军第五镇当兵。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徐世昌出任东三省总督,随带新建陆军第三镇和第一、第二两混成协出关。第一混成协协统为王化东,该协由第五、第六两镇各抽调一标编成。石敬亭随队开到新民府,编入第一混成协。王化东协统是一位学识丰富,精明干练的将领,他训练部队甚为严格,并且特别注重培养干部。他成立了军官讲堂,除下级军官以外,还吸收一部分有文化的士兵参加学习。王化东每天都亲自到讲堂点名,督促学习。教官都是陆军大学毕业的,最著名的有段其澍(字雨村)、萧习之等。课目有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兵棋⑴、日俄战史、率兵术、国际法等。教官讲授都非常热心,学员学习也极努力。这样连续进行了三年有余,学习成绩极为显著,学员基本具备了一般军官学校毕业的水平。石敬亭也参加了东北武备学堂的学习,同学中有冯玉祥郑金声、邱斌(邱岘章)、张之江鹿钟麟张树声李炘(李显堂)等,英俊之士甚多,当时被称为“龙虎班子”。在这时候,石敬亭就和冯玉祥等建立了友谊。由于石的文化基础较好,接受新知识较快,成为这批学员中的佼佼者。记得他曾说过:“我们部队中,有些人是大学毕业的,有些人是留过学的,有些人还得过博士、硕士、学士等项学位。我没有上过正式学校,可以算是‘社会大学’毕业的。社会大学的四大教程是艰、难、困、苦,艰难困苦备尝之日,就是‘社会大学’毕业之时,我给自己封了一个学位,叫做‘野士’。”

天津石敬亭旧居

成长经历

1910年(宣统二年),第一混成协扩编为第二十镇,由陈宧统制。石敬亭所在的一标,编为第四十协第七十九标。石也被提升为下级军官。这时他参加了王金铭施从云等组织的山东同乡会,秘密进行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宣统三年)春,陈宦被调走,第二十镇统制由张绍曾继任。张绍曾是北洋军中的新派人物,比较同情部队中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革命分子,因而在第二十镇的中下级军官中,革命气氛日益高涨。这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革命派军官群起督促张绍曾响应起义,率部直捣北京。但张顾虑到第二十镇中的协统、标统多数是保皇派,未敢贸然发动。他向清政府提出12条政见,主张宣布立宪,改革政治,反对讨伐革命军。清政府一面复电表示接受张的意见,一面调派张为长江宣抚大臣,撤去其第二十镇统制职务。第一混成协学兵,1911年滦州起义时任排长。民国初期,曾于1912年任在绥远第十六混成旅任参谋,后任骑兵营长、旅部参谋长、团长。1919年任军官教导团教官。后任陕西督军署军务科长,1921年任河南省督军署军务处少将处长。后任国民军第一军(西北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辛酉政变后任国民一军整编第四混成旅旅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师长,1926年任国民党第五军军长兼西北干部学校校长。1926年任国民联军政治部长、训练总监。

国民军参谋长

1927年任国民军参谋长。1927年7月,代理陕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二集团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1928年任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4月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5月任山东省政府委员。1930年改任陇海铁路督办。1932年6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35年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次年结业,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风纪第二巡视团上将主任委员,1941年任第四军风纪巡视团主任委员。

副司令长官

抗战胜利后,石敬亭被派往陕西省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6年7月31日国民革命政府授任周濂、李济深、但辛、李杜张钫、石敬亭、郭汝栋金汉鼎等八人为国民革命军上将(均为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解放战争末期,石敬亭由重庆市去台湾,被聘任中国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1957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评议委员会委员。1963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九届评议委员会委员。1969年11月19日,在台北市病逝。西北军的两次重大分裂--石友三叛变和韩复榘叛变都有石敬亭的因素,为人比较跋扈。

冯系教头

当西北军鼎盛时期,石敬亭同时兼任着四项重要职务,即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总参谋长、训练总监、第六方面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

石敬亭兼任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校长期间,致力于军事教育,每天都亲自到操场和讲堂检查,夜晚还要到各队点名,并和学生谈话。早操时集合学生,亲自点评训练情况,甚至亲做示范。此公经验丰富,讲解生动,所以深受学生欢迎。他有些言论,寓意深刻,如他讲到忍耐的重要性,说:“军人须有忍人之所不能忍,耐人之所不能耐的精神。在大风大雨大雪中能站稳的人,才是真能救国的人。在被人打掉了牙时,要连血吞下去。”他举例说,当初他辞掉在绥远省上校职务,来第十六混成旅投效,冯玉祥只给他一个额外差遣的名义,每月发给生活费十五元,如果他不能忍耐,哪里会有今天。有一次他讲到“好整以暇”,他发挥说,作为一个军官,应在“好整以暇”上下工夫,所谓好整以暇,就是人乱我整,才能人忙我暇。平时用功,到有事时就显得很闲暇,可以不慌不忙。

北伐战争之后,冯玉祥到南京任职,离豫前,把石敬亭调回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让他以总参谋长身份主持第二集团军的日常工作,以秦德纯副之。过了不久,国民政府召开编遣会议,将第二集团军列为第二编遣区,石敬亭主持编遣工作。该集团军当时有40万人左右,需要遣散一半以上,相当棘手。尤其是高阶将领,留谁去谁,煞费斟酌。进行编遣时,韩复榘部改编为第二十师,冯便想以这一师为突破口,遂把韩升为河南省政府主席,第二十师师长一职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身的李兴中接任。这一措施,不仅韩复个人不满,认为是削去他的兵权;其他行伍出身的将领,也都对石敬亭表示不满,认为是他在冯玉祥面前献计进言,企图夺取军队的控制权。因此,后来韩复榘、石友三等叛冯投蒋时,都把反对石敬亭作为一个借口。平心而论,石敬亭的主张,不失为改造冯玉祥部队的一种方法,可惜为时太晚了。韩、石叛变之后,冯玉祥军中有些人也认为石敬亭对冯部的团结起了破坏作用,石敬亭有口难辩,以后他辞去了总参谋长职务,不再多提意见了。

1930年,阎、冯联合反蒋,发生了中原大战,石敬亭曾任陇海铁路督办。结果蒋介石胜利,阎、冯失败。晋绥军失败后,大部分撤回山西省,仍然保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内部相当团结,为阎锡山再起奠定了基础。而冯玉祥所部失败后,缴械的缴械,投降的投降,竟然土崩瓦解,一败涂地,其失败之惨,大大出人意料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级将领的素质问题。晋军的高级将领多是军事学校毕业的,而冯部的高级将领多是行伍出身的,由于知识高低、素质优劣的差别,其结果竟大大不同,这教训实在太大了。记得1928年何基在一次闲谈时感慨地说:“冯先生净用兔子来驾辕,早晚非倒霉不可。”北方农民有句谚语说:“兔子若能驾辕,谁还花几百块钱买骡子!”何基沣这个预言,竟不幸而中了。

1945年上半年,胡宗南蒋介石推荐石敬亭为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这是因为石在冯玉祥旧部中有一定的威望,胡宗南想透过他把这些部队吸引到自己麾下,以壮大实力。实际上石敬亭仅居于一种名义上的高参了。

内战末期,石敬亭退居台湾,挂一些空头职衔,无聊时就和原来冯部的老朋友孙连仲冯治安刘汝明等走动往还一下。1969年病逝时,他已是84岁高龄。

据《石敬亭将军口述年谱》,他将冯玉祥部基本派系概括为:

第十六混成旅为冯玉祥肇兴之基础。该旅此期人事关系后之冯记西北军影响甚大,欲论冯玉祥部则不可不知此期冯部之人事渊源。

甲、娘家派。清末民初与冯同在二十镇之同志,其中不少参加武学研究会者,有吴静斋、张之江、张树声、张振扬、鹿钟麟李鸣钟、石敬亭等。

乙、三家店派,或名班底派。有孙良诚韩占元、刘玉山、刘汝明、李长清、张奎文等。

丙、皖系(陆建章之人员)。有邹心镜(陆之外甥)、宋哲元(陆之文案)、董世修(陆之部下)等。

丁、正牌。系冯玉祥在陕西时所组一模范连训练的优秀士兵,有过之纲、吉鸿昌、韩德元、石友三冯治安等。

戊、杂牌(各师拨至该混成旅者)。有孙连仲韩多峰、赵多兴、李多富、张自忠、刘大坎等。

己、学派。有蒋鸿遇刘郁芬、张吉士、吴静南、刘骥、门致中等。

每逢除夕,冯必召集娘家派众将领共吃饺子。娘家派人多位尊,而少掌实权。统军将领多为三家店派(班底)及正牌,盖此辈均焕章所一手训练成功者也。皖系最弱。杂牌尚称不错,学派则互有消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