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椿 :清末资本家、工商实业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1:45

祝大椿(1856年-1926年),字兰舫,江苏无锡人,清末资本家、工商实业家,被誉为旧时上海市十大民族工商业实业家之首。1908年,清朝赏给他二品顶戴。祝大椿曾任上海商务总会董事、锡金商务分会总理,晚年担任上海总商会董事。

人物生平

祝大椿,1872年到上海,在铁行当学徒。1885年左右开设源昌号,经营煤铁五金商业。后又经营海运业,购买轮船多艘,来往于新加坡、上海、日本及所经沿海各港口,并在上海经营房地产。1898年起陆续开办源昌机器碾米厂、源昌机器缫丝厂,合资开办华兴面粉公司、公益机器纺织公司、怡和源机器打包公司等。1900年前后成为怡和洋行买办。1908年因兴办、实业,由清朝赏给二品顶戴。曾任上海商务总会董事、锡金商务分会总理。晚年任上海总商会董事。

发展史

祝兰舫,是晚清著名的买办、资本家,旧时上海滩工商业界的响当当人物。清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十二,祝大椿出生在无锡南门外伯渎河。祝大椿幼年丧父,生活贫苦,读书不多,16岁经人介绍先后在无锡曹三房冶坊、上海大成五金号当学徒。他在店中一面钻研业务、一面补习文化,满师后即深谙五金经营业务。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上海吴淞江附近开设了源昌商号,专营进口煤、铁、五金,兼营拆卖旧轮船,出售旧机器、旧钢铁等。在当时,尤其是拆卖废旧铁买卖,是一门本轻利重的暴利生意,由于他精心经营,并恪守商业信用,赢得不少外商的信赖,获利颇丰。当时,上海洋行以英国人开的怡和洋行实力最大,由于祝兰舫专搞旧铁拍卖和进口钢铁订购业务,经常代表铁行与洋行进行业务洽谈,因此与怡和洋行的买办关系相当熟络。在他21岁那年,洋行买办建议他开创自己的事业。很快,自立门户的祝大椿以拍卖方式标进一艘过期英国商船,因为经验足、鉴别能力强,这一只轮船拆卸下来的材料,不少钢板、钢材还可以用在其他小型机件上,废料很少,尤其中间还拆下不少铜部件,价值大大超过原来的付出价,当时的铜价又很高,因此他发了一笔财。祝大椿后来居上,很快成为当时上海铁业的巨子。其后,他又购进多艘轮船,兼营海运业务,往来新加坡日本上海市诸港口之间。

经过早期的接触,上海的洋行买办赏识祝大椿,还聘请他进怡和洋行当执行买办(即代办),这使他如虎添翼。利用自身的关系和条件,祝大椿自己先后开办了多家工厂,如光绪二十四年他以独资40万两银子在上海闸北开设的日产大米两三千石的源昌机器碾米厂,光绪二十八年,与人合资创办的日产“天宫”牌面粉4800余包的华兴机器面粉公司,光绪三十年以独资50万两创建的源昌机器缫丝厂,以及后买开设的恒昌源纱厂、公益纱厂和新源昌丝厂,等等,比荣家开面粉厂、纱厂还要早十多年。这些工厂在当时可以算是新兴事业,加上祝兰舫经营有方,自然办得都是相当发达的。光绪三十二年,他和怡和洋行合办了一家怡和源机器皮毛打包公司、公益机器纺织公司,这时他投资近代民族工业已达191万两。

光绪三十年八月,他和周舜卿等30名绅商发起成立了上海商学会,光绪三十一年又被公推为上海商务总会议董,锡金商务分会成立时,则被推为总理,并与周舜卿等发起成立锡金会所。在上海发展事业的同时,他不忘在家乡发展,先后在伯渎河、丁里等处开办了惠源米行、福裕堆栈、惠源面粉厂、福昌丝厂,建造了新宅,开办了学堂。还在浒墅关镇创办了华章造纸厂,在苏州市创办了振兴电灯厂,在扬州市创设了振扬电灯厂,在常州市创设了振生电灯厂、在大通(今安徽铜陵)创设了振通电灯厂、在溧阳市创设了振亨电灯厂,推动了苏南民族工业的发展。因创业有功,光绪三十四年获得二品顶戴,并被农工商部聘为顾问。

祝兰舫热心地方公益和发展社会教育事业。在他当怡和洋行执行买办期间,沪宁铁路正在修建,建设沪宁铁路的钱是向英国人借的贷款,建造工程完全由怡和洋行承揽。因此,当时他享有乘车特权,有一张红派司,要乘火车只要给铁路局打个电话,铁路局就会给他预备头等座位,并派人招待和迎送,为了出行方便,甚至专门为他在南门开设了站点。由于他垄断铁路维修拆下来的废铁轨,在南门设了货栈,因此从中获利不少,所得盈利则与丁仲裕合资创办了两所平民学校,在上海出资创设了无锡旅沪公学,并担任上海租界工部局华童公学校董。将伯渎河故居改为大椿小学堂,获北洋政府所颁的“敬教劝学”匾额,还先后资助建造无锡工运桥、通汇桥、大椿桥(兴隆桥前称)等。

民国二年(1913年),祝大椿在民族工商业的投资已近300万元,被推举为华商纱厂联合会议长,并选为华商公团成员赴日本参加电气博览会。

可惜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祝大椿在一次投机股票中,吃进了一批橡皮股,结果损失惨重,亏蚀了大部分资金(当时币值约百万余元),以致他的企业到了资金无法周转的地步。幸亏怡和洋行买办帮忙,将他和怡和合办的打包厂和在上海的纱厂、丝厂转卖给怡和洋行,面粉厂转给了荣宗敬,无锡米行、面粉厂及伯渎河宅第等转卖给童万泰米行老板童轶群,才使他的生意得以维持下来。

晚年,由于那次炒股失败,祝大椿笃信佛教,出资在无锡修了龙光塔、保安寺、无锡华藏寺,在苏州市捐巨资为西园寺罗汉像塑金身。同时,他在上海市苏州河边组织的锡金会所,在苏州河边的货运码头专为到上海拓展事业的家乡人提供免费食宿,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1926年,因车祸在上海去世,终年70岁。之后其事业由长子祝伊才继承父业,但祝伊才在经营上继承了父亲的创业理念,缺少创新,所以生意平平,祝家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大椿小学

号称中国“电气大王”、“机械大王”的祝大椿先生则在城南伯渎河边他的老家内创办了“大椿小学”,后改为伯渎港小学。1937年8后,日寇侵占无锡,大椿小学被迫停课,随后,故居沿街的一部分房屋被祝大椿的子女卖给了唐氏,一部分祖传老房子由一位名叫陈婉英的女士办起了一家小丝厂——华新丝厂。抗战胜利后,大椿小学被迁至东侧靠近大椿桥的“积谷所”复课,改名为谷裕小学。建国后,谷裕小学又改名伯渎港小学(现老校门旧迹仍在)。解放前夕,唐氏将所买得的祝大椿故居部分房屋中的转盘楼急匆匆地卖给了苗氏,自己去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后世纪念

故居

祝大椿在无锡故里伯渎河的这组房子,一半是祖产?一说是他夫人陈氏的家产?,另一半是他在上海发迹后扩建的。具体说,主轴线上的4进是建于清代的老房子,均为面阔3间的硬山顶平房,其中第三进梁架做法奇特,上雕如意云纹,前有船篷形廊轩,后为双步廊,建筑艺术价值较高。主轴线两侧的房子都是后来扩建的,其中西侧有面阔3间、前后4进平房;东侧则为3开间两进、高二层的小转盘楼,其东北角的墙脚处至今还留有“祝士记界”的石刻界址碑。整个宅第规模较大,部分建筑做工精致,特色明显。民国初年,祝大椿热心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先后与人合资创办两所平民学校,又将其故宅改为大椿小学堂,因此获得北洋政府所颁“敬教劝学”匾额。

曾对我国近代工商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祝大椿,其故居历经一个世纪的变迁,至今却绝大部分房屋仍在,实属难得。经实地考察和多方面调查访问,发现他的故居仍在,如今虽被隔断成几块,分别开设了商店、做了居民住宅和划入了压缩机厂之内,但原建筑还保存30余间,门牌号码有5个,即伯渎河117号至122号。2003年6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同意文化文物部门的申报,将这组建筑以“王源吉锅厂旧址”的名称,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后可在适当的时机,将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更改为“祝大椿故居”,并创造条件按原状修复,对外开放,以资纪念。

参考资料

祝大椿故居-无锡市梁溪区祝大椿故居旅游指南.旅游指南.2021-07-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