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山 :河南省郑州市紫云山

更新时间:2024-09-21 13:16

紫云山位于郑州市洛阳市交界处,距登封市城西35公里,颖阳镇北6公里处。呈南北走向。东为万丈沟,西为千仞涧,南为南天门,北连怀玉寨。紫云山巅地势平缓,上有寨门石墙,为乱世避难之地,因此又叫“安坡山”。峰顶有一处地方因腹空如鼓,脚踏山“咚咚”作响,故名“灵山”。紫云山上石穴奇洞有五十多个,老母洞、紫云洞、老龙洞、黄龙洞、五门洞、飞虎洞、花石洞、药王洞等,洞洞都有迷人传说;丈万谷、千仞涧、紫云飞瀑、祥云贯日,处处都是一道靓丽风景。

因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挖土造人,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山”。唐代诗人李白、岑参,宋代宰相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曾到此寻根祭祖,旅游观光,消闲避暑。并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洛城三月乱莺飞,阳山中花发时,往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的千古绝句

地理位置

紫云山位于郑州市洛阳市交界处,距登封市城西35公里,颖阳镇北6公里处。她北眺黄河,南望马岭,西接河津市,东连少林。因为它是《山海经》里记载的大苦山,是女娲“抟土造人”和补天之地,因此是中原地区的第一龙山,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自然景观

紫云山海拔1400多米,呈南北走向,四周山势,刀削斧劈,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勾通上下,堪称“紫云自古一条路。”东为万丈沟,西为千仞涧,南为南天门,北连怀玉寨。紫云山巅地势平缓,上有寨门石墙,为乱世避难之地,因此又叫安坡山。峰顶有一处地方因腹空如鼓,脚踏山“咚咚”作响,故名“灵山”。紫云山上石穴奇洞有五十多个,老母洞、紫云洞、老龙洞、黄龙洞、五门洞、飞虎洞、花石洞、药王洞等,洞洞都有迷人传说;丈万谷、千仞涧、紫云飞瀑、祥云贯日,处处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自然景观,令人心醉,自古就是旅游胜地。它层峦叠障,洞穴幽静,飞瀑龙潭、秀色天成。松柏古树、遒劲参天,华荫如盖,郁郁葱葱。春夏时节,徜徉林海之间,沐浴香涛之中,漫山遍开的野花,有的红颜淡妆,有的洁白素净,有的翠色欲滴,有的浓艳如墨、雪海红霞尽收眼底。亭台庙宇矗立于巍巍山巅,或藏于山坳丛林之间,清清山泉淙淙鸣唱,飞鸟彩蝶枝头盘旋。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如此意境,明代诗人高启诗云:

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

贪爱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多立时。

紫云山据传为人类始祖“女娲补天”之地,香火很是旺盛。慕名而来烧香上贡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挺拔险峻,大雾弥漫,紫云缭绕,无法领略其全貌,偶尔露峥嵘,已令我们赞叹不已。峰顶一处地方腹空如鼓,脚踏山石,咚咚作响,故又称灵山。还因淮阳区有东灵山,宜阳县有西灵山,确山县有南灵山,巩义市有北灵山,紫云山居中,故称为中灵山。紫云山最早的名字是大苦山,是逛水的发源地。历史上,苦山是中华民族的一座重要的文化之山,我们在说嵩山是中华文化圣山时,常引用《山海经》中山经中的一句话:“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祀之以太牢之具。” 《山海经》里在此部分开首说:“中次七山苦山之首,曰休与之山。”此部分结尾说:“凡苦山之首,自休与之山至于大隗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其祠之:毛(牛旁加全字)用一羊羞,婴用一藻玉(Yi)。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苦山在《山海经》的此部分里,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的。在说到“大苦山”时,文中说:“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三足龟,食者无大疾,可以已肿。”今天,颍阳还有条狂河,据此,可以证明《山海经》中所说的大苦山,就是今天的紫云山,或者说,今天的紫云山,包涵在过去所说的苦山之内。

今天的紫云山又叫老娘山、石堂山,安坡山,西是中灵山,东是马鞍山。据山顶安阳宫的明代石碑记载,此名是因为元末兵乱时,有当地人在山上安寨得以自保而得名安坡山,或山形似马鞍,又称鞍坡山;叫石堂山,是因为山上多石洞,据说有五十多个石洞,最著名的有无极洞、紫云洞、五门洞、欧阳修洞等;而叫紫云山的另一说法,则是因为紫云洞里有水潭,每到中午太阳照到水潭时,里面发出紫色光芒,犹如紫云一般;山顶有安阳宫,供奉着无极老母,因此又称此山为老娘山;如今多叫中灵山,是因为山上多庙,大约有数十座之多,供奉的各路神灵五花八门,有香客把这里称为灵山。因为大多人到安阳宫烧香因为路远,先到行宫休息,而行宫在紫云山西面,在中灵山之阳,而人们直接把紫云山称为中灵山。其实,中灵山只是和紫云山相连,行宫就在中灵山和紫云山下的两山之间。这里是颖河水的发源地。

紫云山的阳面(君召乡政府所在的西北)

神话传说

人类的始祖母女娲在紫云山的传说

中原地区古神谱中,有一位名气最大的女神,她就是女娲娘娘。女娲是被民间广泛而长久崇拜的一位古神。在神话传说中,女娲是唯一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传说中的女娲在中岳的紫云山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化育出70样东西来。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日造出鸡,初二日造出狗,初三造出羊,初四造出猪,初五造出牛,初六又造出马,到了初七这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依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一个个小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感到速度太慢,于是扯下一根藤条,蘸上泥浆,挥舞起来,星星点点的泥浆洒落在地上,都变成了人。《太平御览》与《凤俗通》书中都对此有过描述。

女娲想让人们掌握“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繁衍下去,有“滚石成亲”之说。

滚石成亲:祖母女娲开始让一对男女成亲,男女羞涩不允,女娲命男女各站一山头,各把一个石磨盘从山顶滚下,结果两个石磨盘在山下合在了一起,正应了天合石合人合之意。于是男女结婚成亲,繁衍人类,生生不息。女娲也被称为最早的“媒神”。

因此,这位中国第一个媒人,便被后世尊奉为媒神,又称“高媒”也就是婚姻之神、媒人之祖。人们祭扫这位婚姻之神,典礼十分隆重,修了女娲娘娘庙、安阳官、或高煤庙,奶奶庙、始祖庙,用猪、牛、羊三牲齐备的“太牢”和最高礼节来祭祀她。每年的孟春二月,善男信女们云集于此缅怀始祖,重礼焚香,青年男女也在女娲庙前欢游作乐,数千年过去了,紫云山仍保留着农历二月二的庙会。依然如《周礼》所载“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传说中,这时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幽会,任何人不得干涉!这就叫做“天作之合”,即是青年男女结了婚以后没生儿女,也纷纷到女娲祠中求子,来此祈子的人络绎不绝,于是这位媒神又兼作了送子娘娘了。紫云山的安阳行宫里,年轻夫妇在女娲神像面前“祈娃娃”的习俗,延至今日。

人们把女娲娘娘说成始祖创婚姻制度和充当最初的谋人,这与她的人类老祖母的身份完全是一致的。这也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一种现实;婚姻以妇女为中心,女族长掌握着全族的婚姻大事。

人们还说女娲发明了“竹笙”这种乐器,《世本》称“女娲作笙簧”。在南方许多民族中,小伙子常常吹着排笙向心爱的姑娘求爱,笙簧不为建立峦情的一种媒介。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炼石补天:女娲除了“抟土造人”的伟业外还表现在她“炼石补天”。据说女娲创造了人类以后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间突然发生了一次大事故,水神共工祝融之间发生了一场恶战,共工战败,共工一怒撞向不周山,天有四极,靠四极支撑,撞蹋了西北一支擎天柱不周山,弄得天塌地陷,天河水倾泻人间,发生水患,人类几乎遭到了绝灭的灾难。

紫云山上到处是五彩石,女娲在紫云山上拣选了许多五色石,堆聚在一一起,用火烧成石浆,把天上的窟窿补好;又用芦灰把洪水冲成的沟壑填平;把为害民间的黑龙杀掉,人类终于从这次灾难中解脱了出来,她面对灭顶之灾,毅然拯救人类出水火,是人类的保护神。由于女娲的神话深入人心,她所创造的伟业受到后人的无比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和《中国少年百科知识全书》(上海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87年9月2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神话》邮票,第一枚就是“女娲造人”。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创造人类,为民除害、锐意进取的始祖母高尚品格的崇敬。

鞍坡山上的安阳宫

名人诗词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紫云山

唐朝大诗人李白,一生曾多次到嵩山游历访友。开元十四年,李白离开扬州市,在周口市(今淮阳区)拜访了刺史李邕后,来到了嵩山南麓的汝州市,本想到洛阳市一观东都和嵩山风光,但因囊中羞涩,只好到南阳市游历。在南阳结识了诗人崔宗之,崔宗之邀请李白到他的嵩山别业隐居,而胸怀大志的李白没有答应,又一次与嵩山失之交臂。不久李白游历到襄阳市,在著名诗人孟浩然处结识了隐居嵩山的著名隐士元丹丘,自此对嵩山十分爱慕

开元二十年秋天,年届三十的李白来到了嵩山,尽访嵩山胜迹。吹笙跨鹤的太子晋最使李白神往,但时隔千余年无处寻觅,无奈写下了《感遇》一诗:“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自长春。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举手白云间,分明谢时人。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听说嵩山有个女道士焦炼师,住在少室山下石室中,已经两百多岁了,看起来仅有五六十岁的样子,不食五谷,身轻体健,行走如飞,千里之遥,朝发夕至,于是李白就在嵩山到处寻求。一连找了多日,连焦炼师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只好写下了《赠嵩山焦炼师》一诗,表示甘愿跟她修道学仙的心情。今人登嵩山峻极峰途中,可欣赏刻在中岳行宫西南峭壁上的这首诗。

然后,李白便往颍阳,到嵩山的余脉紫云山访问故友元丹丘,二人“同衾卧羲皇”,极尽“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的安居之欢。看到元丹丘新卜的别业颍阳山居,北依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妆海,云岩掩映,景色优美,李白心里非常仰慕,真想和元丹丘一块隐居,对元丹丘隐居生活甚为向往,于是接连写下了《题元丹丘山居》、《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观元丹丘座巫山屏风》、《元丹丘歌》等几首诗。其中《元丹丘歌》最为著名:“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元丹丘还特地请李白将《题元丹丘山居》一诗写成一个大横披,请工匠托裱后悬挂在其山居的草堂壁上。

这年冬天,李白离开了登封,到了洛阳龙门。在洛阳盘桓至春天的李白在一个月夜听到了有人吹奏玉笛《折杨柳》,这激起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写下了《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折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于是便起程回到了安陆家中。这一次,李白在嵩山地区呆了将近半年时间。

五年之后,李白从太原元演处回到了洛阳市。元演的父亲是太原市府尹,临行前,除送给李白一大笔盘缠外,还送了一领价值千金的狐裘和一匹五花马。在洛阳遇到了从蜀中访道回来的元丹丘,元丹丘邀李白到他的颍阳山居小住,李白因想念女儿而婉拒。分手第二天,已回到颍阳的元丹丘又派人送信来,信后还附有岑勋的一首诗,诗中说渴慕已久,机会难得,已置酒相待,因此请李白务必到颍阳山居。于是李白便第二次来到了嵩山

颍阳山居,李白是故地重游,和岑勋虽是初次会面,但彼此因元丹丘也神交已久。一天,三人一齐游览了嵩山紫云山,遥望黄河,蜿蜒东来,好像自天而降,洛阳市也尽收眼底。回到山居时,明月初升,他们一边在院中开怀畅饮,一边高谈阔论。最后谈到写诗,岑勋求和,李白马上就写了一首《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自比为黄鹤,在“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中,怀才不遇的李白又借酒浇愁,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将进酒》。住了一段时间后,李白告别他们二人回家,并写下《颍阳别元丹丘》一诗。

除此之外,李白还有一次和嵩山的约会。李白后来云游庐山、霍山一带,元丹丘又从嵩山发来邀请,李白这一次本下定决心“举家就之”、“长往不返”,因此写下了《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李白写嵩山的诗歌,有关元丹丘的就有十多首。与嵩山有关的诗歌还有《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送杨山人归嵩山》、《嵩山采蒲者》、《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赠卢征君昆弟》、《口号赠卢征君鸿》、《酬崔五郎中》、《奔亡道中二首》等。他甚而将嵩山作为家乡看待,他在《送杨山人归嵩山》中说:“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中灵山庙会

紫云山下庙会,在紫云山和中灵山之间,中灵山之阳,又叫中灵山庙会。中灵山庙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上巳节、六月六及九月九几个日子。如果到了会日,山脚下的车辆将会排成长龙,到山上赶庙会的游客、香客,则是比肩接踵。庙主们为了迎接庙会,都会早早地准备好物品,粮油、蔬菜整车往山上送。每逢庙会时,庙主的亲戚朋友还会上山帮忙。同时,庙主们还要聘请厨师为香客们做饭。由于香客们太多,用的饭锅是一次能盛10担水的大锅。饭是从早上8点钟开始开饭,30分钟一锅,到下午5时,每个大庙宇都会做一二十大锅的菜。即便这样,吃饭的香客还是排着队等待。此外,有人专门烧火,有人专门切菜,有人专门洗碗。香客们或坐或站,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

历史

紫云山是中国最有名的隐居地

隐居的祖先该归为名叫许油的隐士。在石道乡的北面,马鞍山下,有个隐士沟,是许油隐居的地方,据传许油在隐士沟隐居(颖河水洗耳)。许油是许姓人的祖先,当今的许昌市与他有关。相传尧帝曾三次禅位于他而不受,比刘备三请诸葛的级别要高多了。有个地名叫“三过尧”,是尧帝请许油三次路过的地方。

紫云山洞穴有50多个,这些大大小小的洞穴均为古人类赖以栖身的地方。近年来,紫云山发现了大量的石刀、石斧、石凿和瓦陶片等均为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用具。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乐,寻根觅祖。唐朝大诗人李白岑参,宋代宰相欧阳修范仲淹都来此驻足,留下了奇文绝名,名志珍。

经典故事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故事,也是《古文观止》的开篇大作《郑伯克段于》,郑武公夫人姜氏当年生庄公时难产,所以一直不喜欢这个大儿子,而偏爱小儿子姬段。姜氏想立小儿子为君主,可是他的丈夫武公不同意。及至庄公继位,姜氏就一意帮着小儿子讨封地,最后发展成和共叔段一起阴谋造反,想要推翻庄公。共叔段袭击庄公时,母亲开城门做为内应,结果失败。做母亲的做到这份上,也难怪大儿子有怨气了。庄公在打败共叔段后,就把其母安置到了城颖(即现在的颖阳),并且当面发下重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可想而知,庄公很快就后悔了。

后悔归后悔,这话已经说出去了,收不回来了。不要说他是一国之君,按古人之重誓,就是普通人我想也拉不下脸回头去讨好对方。后来就有个叫颍考叔的孝子给庄公出主意,他对庄公说:“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呢?如果挖地,一直挖到有泉水之处,然后在隧道里面和母亲相见,那有谁敢说这不是在‘黄泉相见’呢?”后来故事的发展,我想也不用说了,自然是母子和好如初了。这里既有古人的智慧(说狡猾也行),也不得不说有文言文的功劳。说到文言,还是忍不住想补充一点母子“黄泉相见”的场面细节。左传里是这么写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读公与其母的入隧及出隧诗,是不是带点让人动容的成人的天真呢?

民间还流传:“大沱,小滹沱,滹滹沱沱到黄城”的顺口溜。大滹沱,小滹沱为两个村庄,就在黄城和颖阳的中间,颖阳即现在的颖阳镇,黄城在君召北边,为春秋古城,现存完整城墙3000多米。大滹沱,小滹沱相传是庄公和他母亲经过地下隧道在地下相见的经过之地。

如今在颖阳有颖考叔祠。黄城古城墙,是春秋古城,现保存完好的有3000多米。

万丈峡谷

紫云山巅两峰之间刀削斧劈形成一道峡谷,深一千二百余米,号称万丈沟,站在悬崖边俯瞰谷底分人头晕目眩。由于山高谷深和复杂地理环境的原因,临渊高呼回声千荡百回,香客们说这是中灵山,山异,神更灵!不时有人站在崖边对着山谷与始祖母对起话来:

老——母——娘

哎——

在干啥?

纺——棉——花——

听起来跌宕起伏,余音冗长,情意绵绵。为紫云山景区的一大奇观。后人有诗曰:

万丈峡谷万丈崖,一声呼唤百人答。

悠悠回音绕耳畔,疑是老母在纺花。

旅游路线:从郑州市洛阳市乘车,沿郑少洛高速,到君召下车,沿君召到颖阳的高速路辅道到颖阳往北,中灵山下,即紫云山的西边,车走不动时下车,步行上山。

参考资料

郑州紫云山.榜中榜.2024-03-24

郑州紫云山团建活动策划.有山团建.2024-03-24

登封中灵山.旅游网.2024-03-24

登封中灵山自驾旅游攻略.映象网.2024-03-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