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蛇 :游蛇科林蛇属的一种毒蛇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6

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为游蛇科林蛇属的一个物种。该物种为树栖性蛇种,主要在树上活动觅食,偶尔也会到地面上活动,捕食四脚蛇、小型鸟类、攀木蜥蜴和铅山壁虎,亦有吞食鸟卵、蛙类。大头蛇的天敌有福特猛禽鸦科鸟类。大头蛇虽为后沟牙类毒蛇,但毒性弱,数量少,无危害。

形态特征

大头蛇的体型中等,全长可达810~1500毫米。头部较大,与细长的颈部形成明显的区分。眼睛较大,瞳孔椭圆形。上唇鳞通常为8枚,但也有10枚的情况。眶前鳞2至3枚,眶后鳞1至3枚。鳞小而细小。背鳞光滑斜行,通常为21行,但也有23至25行的情况,脊鳞不明显扩大。腹鳞227至243枚,肛鳞2枚,尾下鳞112至154对。体背面呈棕色、褐灰色或赤褐色,背中线饰有黑色或黑褐色大斑,大斑两侧还有隔行扫描排列的各1行小斑。腹面暗白色或黄褐色,饰以不规则斑纹。吻端至前额鳞后缘有短黑纵纹,眼后至口角有褐色斑纹。

从头部至尾部有一列列褐色或深褐色横条纹,眼睛后方亦有一深色纵斑,由于头部看起来很大,常被人误以为是剧毒的蝰科蛇类原矛头蝮。舌头呈粉红色,眼睛比例很大,瞳孔呈现纺锤状,灯光照射下如同猫眼石。遭受干扰或天敌威胁时常会来回甩动尾部,将身体前半段S形弓起,并使得身体更加侧扁,颚部撑开,使得自己看起来更大更具威胁性,甚至张大嘴来威吓。

分布与栖息环境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台湾、四川省贵州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平均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

栖地偏好:山区、丘陵、树林树木上,也常下到地面活动。阔叶林树丛。

繁殖

繁殖方式为卵生,7-8月产卵,怀卵可达20枚。

保护现状

大头蛇在《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保护物种。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Boiga kraepelini.物种2000.2024-08-16

Boiga kraepelini.IUCN.2024-08-1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2023年第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7-22

大頭蛇.動物資源.2024-07-22

大頭蛇.自然谷.2024-07-22

大头蛇基本信息.snakesoftaiwan.2024-07-22

绞花林蛇.中国动物物种数据库.2024-07-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