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庸 :胡思庸

更新时间:2024-09-21 04:25

胡思庸(1926年-1993年),原名吴鸣世,驻马店市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1946年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48年转到文学院历史系就读。1951年2月毕业后留河南大学任教,历任信阳师范大学讲师,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二、三届副主席,河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会长。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史和太平天国史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人物生平

胡思庸1946年考入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后因酷爱文史转到文学院历史系就读,1951年2月毕业,因才华横溢,深受著名史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嵇文甫先生赏识,遂留校任教,担任嵇先生学术助手,协助创办新中国第一个史学刊物《新史学通讯》(今《史学月刊》前身),后又曾担任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赵纪彬先生学术助手。

胡思庸长期在河南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1978年因学术才华出拔和科研业绩显著而由国家审核批准从讲师直接破格升教授。

胡思庸从1983年8月起担任河南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任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郑州大学名誉教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河南省委咨询小组特约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史学会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州学刊》主编、中华书局《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丛书》编委等职,为中国历史学发展和河南省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殚精竭虑,鞠躬尽,贡献卓著。

1993年8月26日,胡思庸先生终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在郑州不幸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胡思庸教授为人治学,崇尚“有所不为,文不虚发”,其道德文章被学术界誉为“纯正严谨”(刘大年语)、“中州大儒”(荣孟源语)。主要论文辑入《胡思庸学术文集》,专著有《中国近代史新编》等,其他遗稿尚待进一步收集和整理。

人物评价

胡思庸教授是河南省第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位点的主要奠基者,也是河南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者。即便是晚年任职于郑州市的十年间,身兼数职,席不暇暖,也一直来往奔波于郑汴之间,坚持为河南大学历史系青年教师和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传道、授业、解惑,对门生弟子,一贯是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循循善诱,润泽劝进。薪尽而火传,经过胡思庸先生呕心沥血培养的一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如郑永福吕美颐张九洲马小泉王宏斌田海林郭双林与何敏等,都已经成长为高校中国近现代史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中坚力量。

胡思庸教授天资颖悟,博闻强记,思维敏锐,逻辑严密,博通中西,淹贯经史,情理兼备,文采飞扬。对中国传统儒释道诸学均深有裁度,长于研治晚清史,尤精于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对清代汉学、宋学和今文经学的渊源和流变,对晚清史上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江藩方东树龚自珍魏源林则徐洪秀全汪士铎康有为等著名人物的思想,探索深而见解独到,做出了开创性和示范性研究;对清代闭关政策、割让香港问题与太平天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精粹成果,赢得了海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与其学术助手郑永福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穿鼻草约》的学术考辨,从一个方面为中英谈判香港回归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学依据。其晚年致力于晚清来华传教士与西学东渐、历史发展动力、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学术界“文化热”等问题的研究,拓展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命运稳健而深沉的理性思考; 1984年主办首届“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研讨会”,开启了学术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近代中西新旧之学冲合、中国文化转型、创新和发展道路之学术先河,堪称今日”国学复兴“的学术滥觞之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