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子口之战 :1935年发生于腊子口的战役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2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9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甘肃省岷县(今迭部)境对国民党军的著名进攻战斗。

地理位置

“腊子”系藏语音译,意为“险绝的峡口”。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周围群山耸立,东西有陡峭的石崖相对峙,中间如刀劈斧削一般,有一条长约30多米,宽8米,高达100多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与东侧崖壁下的栈道相通。两岸林密道隘,抬头望去,只见一线青天,地形十分险要,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背景

1935年9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一军团,从川北出发先期到达俄界。9月11日傍晚5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随同中央军委纵队和三军团抵达俄界,与先期到达的一军团会合。9月12日,党中央在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革命史称俄界会议。毛泽东首先在会上做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阐述了红军今后的任务和进入甘南后的战略方针。会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这个决定当时只发给党的中央委员)。会议确定红军以后的战略方针是:“北上红军经过甘东北和陕北,以游击战争去打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以便取得共产国际的帮助。首先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休整部队,壮大中国工农红军,然后再以更大规模、更大力量进取陕甘广大区域。”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彭德怀、林彪组成五人团,作为全军的最高领导核心。

俄界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它对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与破坏,胜利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俄界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先头部队星夜离开高吉村,继续北上,沿达拉河向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方向前进。

北上抗日的红军胜利地征服了草地后,在1935年9月14日到达了白水江边的莫牙寺。15日黄昏,接到了军团首长继续北进的命令:第二师第四团为先头团,向甘南之岷州前进,三天以内,夺取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后的最险要的一道关口。突破了腊子口,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挡住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就彻底破产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就能胜利实现。如果拿不下腊子口,红军就要被迫掉头南下,重回草地。那时张国焘已明目张胆地反对红军北上,并且进行公开的反党反中央的背叛活动,自立伪中央,破坏党和红军的统一。如果西进绕道出青海,或东进川东北取道孔明六出祁山的旧地——汉中,甘肃国民党守军沿朱李沟口、腊子口、康多、道藏、黑扎一带分点布设了数道防线。蒋介石在岷县、腊子口地区配置了两个师,妄图凭借天险挡住红军的出路。鲁大昌两个营的兵力驻守在腊子口,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他们在桥头和山崖上构筑了堡,形成了交叉的火力网。尤以腊子口为其防守重点,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筑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敌人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峡谷中。是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扬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如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就会面临被敌人三面合围的危险。因此,在当时说来,只有突破腊子口,才是北上抗日的捷径,才能减少进军途中的各种严重困难,才能保证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的胜利实现。

战争简介

1935年9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从甘肃省俄界地区出发,继续长征北上。16日,先头部队红4团在前进中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第6团的阻截,当日下午逼近甘肃省南部要隘腊子口。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隘口,是川甘两省的天险门户,素称"天险",隘口两边是悬崖绝壁,中间有一条宽约30米的腊子河,深约3米,不能徒涉,河上有座木桥,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在桥头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阻止中国工农红军通过腊子口。16日16时,陕甘支队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4团到达腊子口附近。红4团决定,以第6连从正面强攻,夺取木桥;第1、第2连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两面夹击,夺占隘口。入夜,攻击开始。团政治委员杨成武指挥第6连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向桥头猛冲,国民党军居高临下,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固守桥头堡,第6连几次猛攻均未奏效。17日凌晨,第6连又由15名战士组成3个突击小组轮番向桥头突击,疲备与消耗守军。团长黄开湘(又名王开湘)率领的第1、第2连从腊子口左侧攀登悬崖陡壁,迂回守军侧背,突然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守军腹背受击,近2个营被歼,其余溃逃,拂晓,红4团夺取天险腊子口。接着,中国工农红军在大草滩(今三草滩)歼灭守军一部,18日,在岷县道路上俘1个排。

战争经过

腊子口是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天堑。整个隘口上面宽约30米,下面宽六七米,两面都是直插云霄的百丈峭壁。向东南、西南方向延伸而去的崇山峻岭在此合拢起来。两峰之间奔腾着水深流急的腊子河,河上横架着一座一米半宽的小木桥,把两面山脚的小路连接起来。要进入腊子口,必须经过此桥,远近再无别路。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在此重兵设防。他把一个营的兵力埋伏在腊子口右前方的加儿梁密林中,另一个营布防在左前方的洛大代古寺路口。扼守腊子口部署了两个营,修筑了牢固的两道防线和工事。特别是东面山腰上的几个大碉堡和无数火力点,居高临下地控制了小桥隘口,简直连只小鸟都很难飞过。

1935年9月16日下午4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和参谋长左权,率领红一军团抵达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军团指挥部设在小溪以南的松林里。红四团的前沿指挥所设在离小桥300多米的山包后。红二师的师部设在松林南的山脚拐弯处,由师长陈光、政委肖华带领通讯部队,专门从师部到黑多村拉了一条电话线。傍晚,红四团试探性地发动了几次进攻,均未奏效。这时,二师师长陈光传达了毛泽东从黑多村打来的电话:一定要在天亮前攻下腊子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林彪、聂荣臻、左权和红二师的首长们,立即赶到前沿阵地视察。他们和红四团的团营干部一起冒雨观察敌军阵地,共同商定采用正面进攻和侧翼登山偷袭相结合的作战方案。由王开湘团长率两个连渡过腊子河,攀登悬崖绝壁,袭击东面山顶上的敌人和摧毁大碉堡。4个连由杨成武指挥,从正面发起攻击。晚9时许,担任正面突击的红六连组织了20个勇士,在杨信相连长的带领下,操着大刀和冲锋枪,连续向隘口小桥发动了5次猛攻,都因没有得到右翼登山的两个连配合,而未能获胜。

至夜11时,林彪、聂荣臻赶忙返回黑多村,向毛泽东详细报告了红四团发动进攻的情况毛泽东急如星火,一直拿着电话筒,连续向红四团下达誓夺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指令。接着,他又和林彪、聂荣臻联名向断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长彭德怀,发出了“腊子口守敌一营未退”的电报,严令彭德怀指挥后卫部队,坚决堵击在腊子口南面的鲁大昌两个营,谨防敌军侧袭进攻腊子口的红四团。这时,腊子口方向的枪击突然停止了。毛泽东带领林、聂等人,冒着漆黑的夜雨,踏上崎岖山道,向腊子口疾奔而去。

原来,至晚12时,担任主攻的红六连发动了五次猛攻,只因路窄施展不开兵力,故难冲过小桥,便暂停了进攻。团营首长立即召开党、团员火线动员大会,进行再战动员。并组织了由15名党员、团员组成的敢死队,分成三个突击小组,制定两路冲过小桥的计划。深夜,15名中国工农红军敢死队攀着崖壁上横生的小树和荆棘,悄悄向小桥下摸去,开始了第六次进攻。当第一组的5名勇士伸手抓住桥底的横木,一手倒一手地往对岸运动时,突然“咔嚓”一声,一位同志拉断横木掉进河里。响声惊动了对岸的敌兵,霎时密集的枪弹、手榴弹,朝桥底齐射过来。红六连指导员胡炳云见状,立即率领第二、三组的10名战士,趁对岸敌军只顾朝桥底射击的一瞬间,冲上桥头,摔出一束束手榴弹,跃身插进桥东头的敌军工事,一阵猛射,打得敌兵慌了手脚,乱作一团。这时,隐伏在桥底的4名勇士也翻上桥面,挥动大刀,左劈右砍,跟敌人肉搏拼杀。桥窄人多,红军的大刀在短兵相接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不一会儿,敌兵渐渐招架不住了。

这时,从敌军侧后的山顶上突然升起一颗白色信号弹,这是王开湘团长率领一、二连登山迂回成功的信号。接着,又有三颗红色信号弹从红军的阵地升起,这是发起总攻的信号。顿时,红军的冲锋号、轻重机轮和呐喊声,从四面八方响起,震撼峡谷。山顶上,两个连的登山红军与碉堡里的敌兵展开激战。山下,小桥东头的敌军工事里,被红军打得晕头转向的敌人,听到自己的阵地顶上和山后也打起来了,以为已被包围,急忙丢弃阵地和枪支,仓皇逃命。在炮火连天的激战中,红军杀进了天险腊子口的第一道防线,追了不到一公里。红六连又连续两次冲锋,击溃了朱立沟口扼守第二道防线的敌军。这样,红四团于1935年9月17日凌晨6时,占领了腊子口。这时,毛泽东和林、聂等军团首长,也冒着枪林弹雨来到腊子口的横河小桥上,一边指挥大部队向隘口外冲去,一边向担任后卫的红三军团发出“腊子口已得手即照原计划前进”的急电。通报了红四团已夺取腊子口的胜利消息,并命令后续部队加快行军步伐,迅速翻越大喇山,向今宕昌县的漩涡、大草滩、哈达铺一带挺进。此时此地,真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战争点评

此战,红军用兵灵活,奇正结合,关键时刻,团长又能身先士卒,故此获胜。作战中,共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第5团2个营及第1、第6团各1个营,缴获手提迫击炮3门,为红军陕甘支队北上打开了通路。

突破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政委的聂荣臻曾评价此战:“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开,全盘棋都走活了。”

如果以围棋之道喻之:腊子口之战规模虽小,作用却相当于围棋中的“棋筋”。

“棋筋”虽小,却关乎全局。长征中的红军在蒋介石的围堵和自然的恶劣环境下,就像一条没有根的“大龙”,时刻为“求活”而苦苦挣扎。

毛泽东抢到了腊子口这个“棋筋”,为这条“大龙”伸出了头、缓了气,为日后在陕甘根据地“生根”,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影响

党腊子口一战,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威风,显示了红军战士智能双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雪山草地的罪恶计划。中央率陕甘支队通过腊子口后,9月20日,进占甘南的哈达铺。至此,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的藏民区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

领导者

聂荣臻

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江津区。他8岁入私塾。后人高等小学,1917年夏考入重庆市江津中学校。在校内,他接触到《新青年》等杂志,曾与同学相约“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华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因参加抵制日货运动被校方勒令退学。恰逢当时四川勤工俭学运动迅猛发展,他决定到西方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法国,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思想上也从“实业救国”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1922年,他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他来到莫斯科,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来与叶挺等人被秘密派往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的宝贵军事人才。

1925年,聂荣臻回国后,先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兼政治教官,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负责传达党的指示和调配干部。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他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特别是成功地组织了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基础的第二十五师,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2月,聂荣臻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并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

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赴上海市转入地下,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他终日兜中揣一张月票在市内奔走,还练就一身跳电车甩掉特务盯梢的本事。1931年底,他进入瑞金市,不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政委。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率领这支红军主力南征北战长达五年。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聂荣臻任第一一五师副师长,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大捷。此后,他率2O00多人进入五台山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半年多就将部队发展到4万人,建立了毛泽东称赞的“抗日模范根据地”。1944年8月,聂荣臻赴延安市出席“七大”。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领导了华北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曾任北京市市长、人民解放军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

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11月,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后又担任国防科委主任。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先后试验成功了“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人造卫星)。

1992年5月14日,这位共和国仅存的一位元帅,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93岁。

左权县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山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挽诗。朱德赞誉左权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

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陵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时代参加中共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负责人之一。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排长、连长,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国民革命军东征。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1931年12月奉命参与联络指导国民党军第26路军举行宁都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后,任红15军政治委员,后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努力贯彻古田会议决议精神,教育改造部队,率部参加赣州市漳州市等战役。1933年初任中革军委作战局参谋,后任副局长。同年12月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开辟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所部进行突破国民党军4道封锁线、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等战役战斗。到达陕北地区后参与指挥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征和山城堡战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左权注重研究军事理论,撰写了一些军事论文,并翻译了若干有关苏联红军建设和作战的文章。

纪念物

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甘肃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成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党史教育和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基地之一,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范围。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英勇战斗的英雄业绩,保护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80年省人民政府在腊子口南侧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并于1981年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1993年,省、州、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重建了纪念碑,纪念碑南、西两面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腊子口纪念碑”八个大字,北面刻写着甘肃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其教育设施有红军途经迭部县路线沙盘、背景影视投影器等;展出内容有红军途经迭部路线图、红军遗留在迭部的各类革命文物、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栈道、开仓放粮、救助流落的伤残病红军等相关资料图片。近年来,通过借助腊子口艺术节、中国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全国公安民警重走长征路、周边各地县党员先进性教育、军地青年再走长征路等大型活动,参观腊子口战役遗址和纪念馆,突出饮水思源的革命历史教育,成为对党员干部、藏汉群众、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2004年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列为重点建设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的甘肃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之一,属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范围,是全国红色旅游"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红色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现状

腊子口是迭部通往内地的门户和重要通道,也是一处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游人至此,即可实地遐想和体会当年红军浴血奋战,攻打天险的壮烈情景,又可欣赏迷人的自然奇景。峡谷四周云雾缭绕,古树参天,鸟语花香,腊子河水,波光粼粼,绝壁悬崖,巍然对峙,如一道不可逾越的石门。

腊子口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原始森林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适中,集革命圣地、民族风情、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是游客休闲、度假、探险的理想胜地。公园以森林为依托,将腊子口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腊子口战役遗址,展示给游人。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腊子沟沿线的四大沟系: (1)牛路沟、红军桥、水帘洞、农家牧场,各具特色;(2)老龙沟、云雾滩怪石林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到此一游,恍如仙境;(3)美路沟,标准化苗木培养基地,向您展示着她的未来;还专门为您开辟了狩猎区;(4)龙爪沟,属公园内保护最完整的一片原始林区,林海茫茫,松涛滚滚,可以领略到她的自然风貌。当年的天险如今已柏油铺面,省道南北纵横,天险变通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身临其境,远眺高山悬崖,岩壁上的累累弹痕依稀可辨,鸟瞰咆哮东去的腊子河水,当年激战的隆隆炮声犹在耳边,水声涛涛,声震峡谷,似在颂扬着从前的辉煌战绩。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