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 :中国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5-16 13:07

宕昌县(tan chang xian),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陇南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东与礼县接壤,西与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相邻,南与武都区毗邻,北与定西市岷县相连。截至2022年,宕昌县境域面积3331平方千米,下辖11个镇、14个乡,常住人口24.86万人。政府驻地在城关镇民主路1号。

宕昌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宕昌境内有白龙江、岷江、良恭河等大小河流78条。该县地处北亚热带、温带、高原三种气候的过渡地带,属陇南市温带湿润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早在5000年前,今宕昌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307年羌族首领梁勤建立宕昌国宇文邕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灭宕昌国,设宕州总管府,辖宕昌、甘松2郡。隋时为宕昌郡,唐时改宕州,至明清时期设立宕昌土司。1954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西固县治迁宕昌,11月13日,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宕昌县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美誉,是甘肃省道地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之一。宕昌县草畜产业及农业种植业发达,工业以中药材及农牧业产品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65:3.97:71.38。

宕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聚集,集红色旅游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和古文化及羌藏民族原生态习俗资源于一身。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哈达铺长征旧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宕昌羌舞、哈达铺花儿等,以及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官鹅沟国森林公园。

名称来源

当地羌族南北朝时期曾建立"宕昌国",宕昌为羌族部落首领之名,由此得县名。

何光岳《氐羌源流史》,“宕昌”之义有三种:“一、南北朝时生活在陇南市山地和甘青川草原边境的一支羌人的名称(与钟羌旦昌同);二、宕昌羌所建立的国家的名称即宕昌国;三、宕昌国的首都宕昌城。”

历史沿革

先秦

宕昌县据境内出土文物证明,早在5000年前先民们就在岷江两岸繁衍生息。

夏时,宕昌属雍州之地,古西戎世居地。

商至西周,宕昌是羌族居住地。公元前11世纪中期宕昌羌随姬发灭商。

战国时期,秦朝在今宕昌、舟曲县一带建羌道,属陇西郡

秦汉至三国

秦至西汉,羌道仍属陇西郡。

东汉时期,刘秀初年羌道改属武都郡

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占领武都、阴平2郡,归并于蜀,羌道属益州北部武都郡。蜀汉后主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将邓艾父子伐蜀,在今宕昌县境内凿栈道(从邓桥起,到化马止,连绵15千米),架渡桥,至阴平,经山路抵江油市(今四川平武东南)破蜀。

魏晋南北朝

魏晋元四年(公元263年)十一月,魏灭蜀之战,原属蜀国辖地分梁,益2州,武都郡入汉中市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司马炎统一全国,羌道县废除,归属武都郡司马炽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族梁勤建宕昌国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宕昌王梁弥忽遣子弥黄奉表向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请求内附,太武帝嘉之,遣使拜弥忽为宕昌王,赐弥黄甘松候,宕昌国正式被北朝政权所承认。

宇文邕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灭宕昌国。以其地为宕州,设宕州总管府,辖宕昌、甘松2郡,宕昌郡领阳宕、和戎2县,甘松郡怀道县

隋唐五代

杨坚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宕昌、甘松2郡,以州统县。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废宕州总管府。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阳宕为良恭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宕州为宕昌郡。

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宕昌郡为宕州;并置基城县,属岷州。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秦州总管府,管秦、渭、岷、洮、迭、文、武、成、康、兰、宕、扶12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宕州属岷州总管府。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成州潭水县改隶宕州,后省入良恭县。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和戎县省入怀道县。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改基城县为川县。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十二月,置陇右节度使,宕州属之。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宕州为怀道郡,领怀道、良恭2县,肃宗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怀道郡复改宕州。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宕州陷于吐蕃

宋元

太宗建隆二年(公元962年),合良恭,大潭2县为大潭县,隶秦州区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王韶收复岷、宕二州。

赵构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金人攻宕昌、临江寨及花石峡(今官亭滑石关),关师古遣统领刘戬分兵击退之。关师古在石要岭遇敌,被慕击败,单骑投奔刘豫。自此,宋失洮、岷之地。赵昀瑞平三年(公元1236年),岷州、宕州迭部县阶州、文州18番族降蒙古帝国

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设西固城军民千户所。元顺帝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马援后裔马纪防守哈达川以下9族,遂携族人百余,由四川黎州安抚司迁徙至宕昌,作为“样民”,教化当地民众。惠宗至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改置西固番汉军民千户所,属阶州。

明清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将傅友德兵至,西固千户韩文举众归附,宕昌马珍(马纪子)因功授正百户土司。是年,改置西固军民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设西固军民千户所,属巩昌府。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建岷州卫于祐川,设岷州为指挥使司,属巩昌府。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改为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翌年,西固千户所归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直辖。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宕昌土司马国栋、麻竜里土司赵应臣归附,朝廷均授原职,为世袭土官百户。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撤西固区军民守御千户所,归并阶州,设州同分辖。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西固番人慕化,编民为里,设抚夷同知,隶巩昌府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裁西固抚夷同知,仍设州同,隶阶州。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阶州西固分州改为西固县,隶属陇南道(旋改渭川道)。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7月,废道,西固县划归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岷县)。

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年9月21 日,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及军委直属部队长征到达哈达铺,毛泽东和张闻天住在“义和昌”药店后院的3间平房里,司令部设在“同善社”内,周恩来及其他中央领导人住司令部内。是月22日,党中央在哈达铺召开重要会议,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总结长征以来的情况,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提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在陕北地区。是日,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哈达铺写了《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阿坞别竜人谭英玉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本县境内最早的党员。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西固县划入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武都),直至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9日,西固县全境解放,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武都专区。

1954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西固县治迁宕昌,11月13日,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1958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武都专员公署,宕昌县划归天水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20日,宕昌县和岷县合并,划归定西专区

1961年12月15日,恢复宕昌县建制,划归武都镇专区

1985年5月14日,武都地区更名陇南市。2004年,撤区建市,归陇南市所辖。

地理

位置境域

宕昌县地处于甘肃省南部,陇南市西北部,东与礼县接壤,西与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部县相邻,南与武都区毗邻,北与定西市岷县相连。介于东经104°01ˊ-104°48ˊ,北纬33°46ˊ-34°23ˊ之间,南北长90千米,东西宽74千米,总面积3331平方千米。

气候

宕昌县为北亚热带、温带、高原三种气候的过渡地带,垂直气候显著,南北差异大,一般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而湿润,按甘肃省气候分区,属陇南市温带湿润区。年均气温9.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34.4℃,极端最低气温-16.9℃。年均降水量583.9毫米,降水集中的夏季(6—8月)为298.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6%,年均日照1986.5小时,年均无霜期181天,年平均风速5.2千米/小时。

地质

地质构造

宕昌因地处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受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西翼的干扰,构造具多期性,形迹异常复杂。主要构造层,均显不整合接触,主要断层有:从岷县凤凰梁到新城子的北西向断裂;簸箕、将台、宕昌到新城子的近南北向断裂;大河坝到南阳小儿山、牛头寺的北向断裂;甘江头到两河口的南北向断裂。

地层

宕昌县地层构造有:上古生代泥盆纪、石岩系、二迭系)分布面不大,岩石为板岩砂岩泥灰岩、灰岩、砾岩等;中生代(三迭系、白垩系)三迭系分布广泛,白垩系较少,岩石为粉砂岩、砂岩、泥灰岩、灰岩及紫红色砂岩、砾岩、泥岩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面积较大,岩石为红色砂岩、砾岩、红土黄土及河床砂砾、砾石等。

地形地貌

宕昌县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和西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的交错地带,因长期受岷江白龙江等河流的冲刷、切割,地形地貌异常复杂,以山岳为主。县境海拔在1138-4154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米,最高雷古山海拔4154米,最低沙湾水洞里沟口,海拔1138米,县城海拔1748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多深山峡谷,北部多黄土梁,地形由山地、丘陵、河谷川坝三大单元构成。

该县由两列山系组成。一列海拔2500--3500米的大拉梁和岷峨山组成的北秦岭山地;另一列由海拔4000米左右的葱地山和雷古山组成的岷山山地东延部分和南秦岭山地,山地总面积23535.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1%。

该县丘陵分布在哈达铺、理川、南阳三地区,海拔1900--2500米之间的地区,即南北秦岭之间,面积636.6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19%,是第三纪红砂粘质岩层为主,上覆第四纪黄土,经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地形破碎。这一地区农耕地经长期垦植,形成天然梯田,是主要农业区。

河谷川坝分布于白龙江、角弓河、良恭河和岷江等河流沿岸。因秦岭山地新地壳运动强烈,河流急剧下切,所以河谷一般不宽,两岸阶地尤窄,组成物质各地不同。良恭河及岷江中段,流经县境中部丘陵区,物质来源于黄土,红色砂黏土基岩分化物,质地较细;白龙江源远流长,组成物质也以壤质、砂粘质土壤为主,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岷江下段及角弓河,切穿南秦岭山地,谷地窄狭,不宽的阶地在河流两岸断续分布,组成质极粗,需容土方能种植作物。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宕昌境内水资源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县内集水面由白龙江西汉水两大流域构成,有白龙江、岷江、良恭河等大小河流78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且极端枯流量大于0.1立方/秒的有16条。

岷江

岷江,系白龙江支流,曾名岷河。宕昌县内又名宕昌河。源于宕昌县与岷县之间分水岭南侧,东南流经哈达铺、宕昌县,至两河口注入白龙江,支流有理川河、南河、油房河、官鹅河、大河坝河,车拉河等。岷江属白龙江的一级支流,河道全长104千米,平均纵坡1.34%,流域面积2280平方千米。

秦峪河

秦峪河是岷江下游的一条主支流,发源于宕昌县与舟曲县的分水岭“大山”,流经秦峪乡湾子、湾泉子、崖底、付家、庙下、大村。河长12.6千米,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由大村汇入岷江,秦峪河多年平均流量0.32立方/秒,最枯流量0.15/秒,平均纵坡11.1%,流量稳定。

地下水

宕昌县地下水水量为0.067亿立方米,这些地下水受山区山大沟深地形环境的影响,大多以泉水形式汇流,干、沟、溪而成的地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补偿。

水利

截至1982年全县共建塘坝七座,总容积3万立方米,小型渠道194条,总长265千米;小型电力提灌站3处,总装机230千瓦,筒车泵站17处46台。1980年建成小型水电站19座,总装机4107千瓦,修建人畜饮水工程421处,修建防病改水工程7处。

上述水利水电工程中,装机容量1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沙坝老渠;鹿川灌区;新寨灌溉区;雅院灌溉区;南河灌溉区;白杨坝灌溉区;旧城灌区;寺上灌区;南阳灌区;沈北新区灌区;谢家坝灌区;何家堡电站装机3000千瓦;南阳电站装机200千瓦,彭都电站装机为110于瓦。

水利工程设施分布;小型渠道,水轮泵站及电力提灌站90%的分布在岷江下游及自龙江流域,河堤工程分布在岷江白龙江流域沿岸;小型电站工程由分布在岷江千流和良恭河于流上,人畜饮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及其支流红河、车拉河流域,类型:共有水利工程设施421项,其中渠道工程194项,占46.1%。水轮泵工程17项,占4.05%.电力提灌站工程3项,占0.71%.河堤工程170项,占40.5%。人畜饮水工程4项,占0.94%。病改工程7项,占1.6%。

土壤

土壤状况有13个土类,29个亚类,87个土属,169个土种。主要土类有:暗棕壤土、褐土、黑钙土、红粘土、新积土、黑土、山地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石质土、粗骨土、沼泽土、水稻土13类。暗棕壤土,分布于县境内温寒湿润气候区,海拔在2600--3000米,母质为各类岩石风化的残积,坡积物或黄土植被为针阔叶或次生灌木林。褐土,分布于县境内温暖半湿润气候区,主要发育在含石灰质的母质上,植被以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黑土,分布于县境内的山地垂直带中,海拔在2600米以上,母质为黄土状沉积物或积坡积物。黑钙土,分布于县境内海拔230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平缓坡地,母质多属黄土状沉积物或残积坡积物。红粘土,分布于县境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母质为第三纪红土、第四纪早期红土、白垩红紫红色砂岩及红土等。新积土,分布于县境内河岸、河谷旁,母质多为冲积一洪积物。石质土,分布于县内石质山区,植被稀疏,岩石裸露,土壤属初期发育阶段,为薄层AR土。粗骨土,分布于县境内石质山区,坡度陡,属薄层AC剖面构型的土壤。沼泽土,分布于低洼地,长期积水,全剖面有潜育特征,植被以沼泽植物或水生杂草类。山地草甸土,分布于海拔2000-3000米高的平缓山地或河谷,常年受水湿和低温的影响,植被为草灌群丛。水稻土,分布于温暖河谷川坝地区,属人为土壤,是长期水耕熟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地上部,植被为高山矮草草甸或灌木丛混生,母质为残积物。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海拔2800米以上的和高山草甸土之下的地区,气温、降雨量略高于高山草甸土带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宕昌县地跨西秦岭铅锌、汞锑两个成矿带上,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据初步钻探,全县境内发现矿产15种,主要矿产地14处,其中金属矿产有铅、锌、锑、锰、铜、金、铁等,非金属矿产有泥炭、石膏重晶石石灰岩、煤、黏土等。尤其是锑、铅、锌、铜、金等有色金属矿储量大,为优势矿种。

铅锌资源在兴化乡丁藏里村,有3处矿体。主要化学成分,含铅(PO)3.6至6.69%,锌2.24至10.58%,伴生有银每吨60克,金属铜449吨,金属锌大于570吨。

新城子乡老树川村藏有辉锑矿。其全体矿长328.4米,厚0.05至1.5米,锑矿最高品位18.5%,最低品位0.8%,表内储藏量4942.97吨,表外储藏量431.61吨,合计5374.53吨。甘江头乡银洞梁,矿体长25至136米,厚0.48至5.48米,最高品位16.9%,平均2.22%。锑金属1级储戴量1200吨。南河乡袁家湾、瓦窑沟乡锑矿长数百米,宽1至5米,锑金属量丰富。好梯乡安家山锑矿藏量也很丰富;宕昌镇大草滩沟,也有零星分布。

沙湾乡上子大坝自然村,石膏矿体长500米,储藏量1亿吨,含氧化钙54%以上,含杂质少,质量优。

土地资源

宕昌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2022年)显示,耕地85201.63公顷;种植园用地917.96公顷;林地184579.19公顷;草地36522.22公顷;湿地1659.3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147.4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776.4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433.00公顷。

水资源

 宕昌境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0.2亿立方米。集水面由白龙江西汉水两大流域构成,有白龙江、岷江、良恭河等大小河流78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且极端枯流量大于0.1立方/秒的有16条。降水资源:全县降水总量为21.26亿立方米。自产河川径流量:全县自产河水总量为7.91亿立方米;外县流进客水:全县客水主要来自白龙江两河口乡—金部来自舟曲县迭部县两县,按流域面积折减计算36.13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量0.667亿立方米,水质清洁。据水质化验情况分析,全县97%的水是淡水,矿化度1-2克升;3%是微碱水,矿化度2-5克升。

森林资源

宕昌县森林资源富集,种类尤为繁杂,全县林地面积127万亩,森林覆盖率29.7%。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主要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高山暗针叶林。林区主要分布在岷江林业总场管辖的南河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大河坝、官亭、狮子等地,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属落叶松油松等82种。

生物资源

宕昌县农作物有大麦、小麦、蚕豆、胡麻、洋芋、玉米、青稞、大燕麦等;家畜有鸡、鸭、鹅、猪等;有各类药材692种,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四大宗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美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宕昌县境内地形、气候、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境内羽族有绣鸡(朝阳)、马鸡属、葛鸡、雉酸鸡等29种;毛族有狼、鹿、豹、马等26种;鳞介有砂鱼、齿鱼、鲈鱼等6种;虫类有蜂、蝇、蜈蚣蚰蜒目等12种。有珍稀野生动物30多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唇鹿、金钱豹、云豹、斑尾榛等4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毛冠鹿、苏门羚、亚洲黑熊蓝马鸡褐马鸡林麝红腹角雉等23种;属于省重点保护的有山溪、黄麂子、石貂等7种。

植物

宕昌县有树种41科700多种;主要牧草品种有三刺草、苜宿等9科73种。

自然保护地

2020年12月,宕昌县官鹅沟景区通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被正式列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创建区域总面积66平方千米,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核心游览区组成,位于陇南市宕昌县城西南城郊。景区内有20多个湖泊海子,有9道峡谷绝壁,有20多个悬泉瀑布,有多处地壳运动史的地质奇观,有大片原始森林,有植被多样的高山草甸,有50余科700多种珍稀植物、100多种名贵药材,云豹、白唇鹿、斑尾榛鸡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还有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03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创建资格,先后获得多项荣誉。

自然灾害

宕昌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暴雨、干旱、连阴雨、霜冻寒潮山洪、山体滑坡、地震等。

冰雹,俗称“冷子”,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成灾者在夏季。如1980年6月13日,冰雹由北向南,途经阿坞、理川、车拉乡、新寨等22个乡镇和两个农牧场,雹粒直径 3--5 厘米。

该县干旱多发生在冬小麦拔节的4月和伏期,其它时段对农业影响不太明显。据农业局统计,全县每年遭受干旱面积达10—13万亩。

2022年3月19日0时45分,陇南市宕昌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3.77度,东经104.63度。震中距舟曲县35千米、距宕昌县38千米、距武都区49千米、距四川九寨沟县68千米、距西和县68千米,距离兰州市265千米。

宕昌县受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自然灾害频发,每逢汛期,由于暴雨的冲刷,极易导致山体滑坡。2023年8月10日凌晨3时,陇南市宕昌县境内突降暴雨,强降雨造成通往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的省道209线K460+300至K460+350路段(南河镇池上村)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交通中断、车辆被阻,至少造成4人死亡。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11月,宕昌县下辖11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地在城关镇民主路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11月,宕昌县常住人口为254944人,其中,家庭户77191户,集体户1272户。家庭户人口为251060人,集体户人口为3884人。男性人口为130484人,占51.18%;女性人口为124460人,占48.82%。0-14岁人口为52417人,占20.56%;15-59岁人口为161271人,占63.26%;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256人,占16.1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768人,占12.46%。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4.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29.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45‰。

民族

宕昌县是多民族分布,人口以汉族为主。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宕昌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共计12个民族,其中只有汉族人口总人口数大于1万。

语言

宕昌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北次方言之支方言,与民族共同语及外县方言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因与定西市甘南藏族自治州接壤,宕昌方言很有特殊性。分为中北部、南部、东部、藏民方言区。

宕昌县方言共有25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宕昌县方言共有32个韵母,单字调4个,宕昌县方言与普通话各有4个单字调,调类相同,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都为平调,阳平都为升调,上声与去声差异较大,当两个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连起来发的时候,两个音由于互相影响,互相适应,变为相同或相似的音,这种作同化现象在宕昌县地名的方言读音中较为常见;当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音连起来发的时候,为了避免重复,其中一个音变得和其他的音不相同或不相似,这种作用叫异化作用。 宕昌县地名的方言读音中也存在一些异化现象。

宗教信仰

宕昌县有苯苯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六大宗教。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的共3处宗教活动场所。

苯苯教是中原地区独有的一种宗教,起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现今居住在宕昌县境内林区的藏民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他们信奉苯苯教,尊崇凤凰山神,拥有经书、能替村民祈福的人被称作苯苯。在甘肃陇南地区西北部宕昌县境内,陆续发现多本羌族宗教经书,经书内容为晚唐时期苯苯教经文,由早期象形藏文八思巴文演化而来的古藏文字写成。

佛教传入宕昌无确切记载,据境内尚存的寺庙推断,约在北魏末期传入宕昌县。当时因宕昌系羌族住地,羌人信仰天神。山神、石神、水神等,信仰佛教者较少。直到唐朝吐蕃占领宕昌后。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才兴盛起来。清代时大小寺院达60余座,其中修建宏大、僧侣众多、香火旺盛的有宕昌镇的大佛寺,新寨乡的普光寺,韩院乡的牛头寺,簸箕乡的崖寺等。宕昌信仰佛教的主要是藏民,截止1985年底,信佛教的藏民有796户,3840人。部分汉族群众也信奉佛教。

伊斯兰教于天宝传入宕昌县,信仰伊斯兰教的全部是回族,据统计,截止1985年底,有490户,2546人,大小清真寺有11处,共计110间。

哈达铺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宕昌县 哈达铺镇上街村,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由陕西省、甘肃等地迁居而来的穆斯林群众集资修建,经历数次毁坏。重建后的哈达铺清真寺现有礼拜殿、寺内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法制宣传展览室、教职人员办公及住宿区等,建筑面积385平方米。

基督教民国初年传入宕昌。1980年后,随着中共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宕昌县的基督教重新发展教徒,进行宗教活动。1984年,基督教从武都池坝传入宕昌县新寨乡的全道、明上湾两村,发展教徒40人,后自行解散。截止1985年底,宕昌县有7乡,20村,263户,803人信仰基督教,有长老14人,执事12人,教堂2处10间,主要分布在阿坞、哈达铺、金木、牛家、木耳等乡。

民国16年,德国神甫唐德汪在今兴化乡的兴化、稻子坝2村传教,发展教徒90多人,修建教堂2座,开展活动。1952年唐德汪走后,教徒自行解散。宕昌县信奉儒教者大部分是知识界人士。解放前,县境内各学校都有“孔道会",每年古历。8月27日(此日是孔子诞辰日),各地文人、学校师生会集在孔子庙内,或就地学校举行隆重地祭孔活动。

道教在宕昌始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但历史上云游道士在县境内化缘求斋,常来常往,有的经当地绅士同意,定居在一些较大庙宇中,亦有在大河坝密林石洞中修炼者。

经济

综述

宕昌县经济立足“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拥有中药材、食用菌、养鸡、养蜂“四大产业”,其中最大的产业就是中药材种植。宕昌自古就有“千年药乡”的美誉,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达,拥有各类景观景点144处,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9个大旅游景区之一。

2022年,宕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3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65:3.97:71.38。

第一产业

宕昌自古就有“千年药乡”的美誉,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现已普查到药材种类达692种,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四大宗药材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2020年药材种植面积、产值居陇南市第一。拥有中药材加工企业12家,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613家,中药材专业市场11个。

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16亿元,总产值15.3亿元。粮食总产量6.64万吨,蔬菜产量4.32万吨,油料产量0.36万吨,中药材产量5.59万吨,同比增长7.5%。生猪出栏5.48万头,牛出栏0.91万头,羊出栏3.45万只,鸡出栏85.13万只。

第二产业

宕昌县工业以中药材及农牧业产品加工为主,“十三五”期间,宕昌县引进投产甘肃琦昆公司仓储物流、德青源金鸡产业项目,培育羌源富民、兴宕菌业、兴昌蜂业等龙头企业3家,新增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1个、“甘味”品牌2个,建成GMP中药材饮片加工生产线2条。

2023年上半年,宕昌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690万元,高于陇南市增速77.4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453万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额的5.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完成225万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9%;采矿业完成7012万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额的91.2%。

第三产业

2022年,宕昌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1.38%,是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该县拥有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景观101处,人文景观43处。该县将旅游业作为战略首要产业,截至2022年初步形成了“一条主线、两大景区、四大板块”的“124”全域、全季旅游新业态。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9亿元,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人数达3.2万余人。

2022年,全县旅游总人数达15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850万元,邮政业务总量2468.14万元。

经济功能区

宕昌县工业集中区已建成中药材阳光晾晒棚、产业园区信息发布中心、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红芪标准化种植基地、8座中药材烘干房、农业机械化提升、哈达铺镇召藏路南段道路工程、哈达铺中药材商贸物流园区形象提升工程等项目9项,包括省级宕昌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

宕昌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是集中药材绿色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交易、康养融合于一体的百亿级产业园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入园企业商户150家,引导入园销售交易中药材4.6万吨,发放物流补贴资金460多万元,园区实现交易额近13.8亿元。扶持培育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甘肃华昌药材城有限公司等2家入驻园区龙头企业。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191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16所,职业中专1所,特教学校1所,小学101所,幼儿园63所(公办独立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46907人,教职工3663人,2022年普通高考一本上线303人,上线率19.19%,二本上线797人,上线率50.47%。

宕昌一中为副县级建制的独立高中,始建于1955年,坐落于宕昌县城关镇新城社区岷江大道259号。学校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566平方米。截至2021年,拥有有教学班68个,在校学生3818名。学校有教职工260人,其中陇南市名校长1人,陇南市名教师8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39人,一级教师11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1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

文化事业

宕昌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达5.8万余册;全县共有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截止2021年底,博物馆纪念馆藏品数量651件/套,全县直播卫星及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3 %和97%;数字有线电视用户0.49万户。

科技事业

2023年7月3日,宕昌县秦州区科技局围绕电子信息、电工电气、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深入辖区20余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引导企业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8家、入库中小型企业51家。截至2023年全区已录入技术合同98份,登记认定合同交易额4.6亿元。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167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613人。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57人,入库区级科技专家107名。

医疗事业

宕昌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20个,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4个、中医院1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个、疾病防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25个。拥有病床位158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9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3人、注册护士679人、药师(士)68人、技师(士)58人、其他279人。2022年开始,宕昌县人民医院先后选派37名优秀医疗专家和管理人员进行组团式帮扶,让宕昌县群众在县内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有效缓解“就医难”问题。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8月,宕昌县乡镇均建起1处以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文体广场。大部分的行政村建有体育活动中心。其中宕昌县体育场占地面积为11586.91平方米,城区晨晚锻炼13个,大型体育场2个,游泳池2个,全民健身路径5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209平方米。少数社区建有体育健身中心,大多数村庄建有基础体育设施。

2012年4月一座占地40亩的综合体育场落成,落成后体育场迎来全县广播体操比赛,宕昌县首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运动会也于2012年6月举办。

2023年,天津市体育产业协会帮扶哈达铺小学体育物资捐赠仪式举行。天津市体育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东明、天津启耀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茜向哈达铺小学捐赠400件价值2万多元的体育用品。副县长王硕及县教育局、县文旅局相关人员代表接收方向捐赠方敬献锦旗。王硕代表县政府对天津市体育产业协会千里迢迢赶赴宕昌帮扶哈达铺小学表示感谢,并希望哈达铺小学以此次体育用品捐赠为契机,在全校、全学区抓好体育教育,让广大学生“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用爱心公益体育之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宕昌县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宕昌县体育场正式开课,来自宕昌县25个乡镇的60余名篮球和足球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敬超教练,兰州市育才体育马刚山教练现场授课。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9.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11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5.56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0.25万人,发放低保金2037.4万元;农村低保对象3.07万人,发放低保金12022.73万元。

交通

综述

宕昌县交通便利,条件优越。县城距首都北京市直距2134千米,距省会兰州市市直距244千米、公路里程341千米,距陇南市政府所在地武都区直距91千米、公路里程110千米。到“十三五”末,全县形成以兰渝铁路、渭武高速、国道212线为南北大动脉, 6条县道、115条乡道及农村公路链接干线公路的交通网络;全县所有乡镇和95%的建制村实现公路硬化铺油,自然村公路达到四级标准。

公路

截至2022年,宕昌县通车总里程147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渭武高速一条,县境内里程107千米、国道212线一条,县境内里程115千米、省道195千米、县道225千米、乡道175千米、村道657千米。全县列入重点养护的县道172.63千米,25个乡镇保持常年通车,通车率达到100%,319个行政村通车,行政村通车率95%。

2022年全县共完成客运量为193万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为6458.7万人千米;全年全县完成公路货运量为223.8万吨;完成货运周转量4608.3万吨千米。

铁路

兰渝铁路横贯宕昌全境,途经阿坞、哈达铺、沙湾等12个乡镇,宕昌境内全长91千米,其中哈达铺车站是集客运和物流为一体的铁路运输中转站。

哈达铺站位于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是兰渝铁路进入甘肃省陇南境内的重要北门户,承担着兰渝线及周边地区的客货运输任务兰渝铁路贯穿宕昌县全境,途经12个乡镇,哈达铺火车站是兰渝铁路和兰成铁路的一个交会处,也是宕昌县唯一的集客运和物流为一体的铁路运输中转站。哈达铺火车站为二等站,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镇,是兰渝铁路的五大站点之一,也是宕昌县唯一的集客运和物流为一体的铁路运输中转站,日均客流量预计将达到400人次/小时。

公共交通

宕昌县有宕昌1路、3路、6路三条公交班线,共有47个公交站点。2023年高考期间,该县组织运营公交车26辆,出租车345辆。

人文

综述

宕昌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已查明有价值的景点144处,其中人文景观43处。宕昌有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哈达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有以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有以宕昌国遗址和羌藏民族原生态习俗为代表的古色资源。有宕昌抟拳、木轮牛车、宕昌旋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理川泰山庙、梓潼文昌帝君庙等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

宕昌县历史悠久,哈达铺曾是陇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

宕昌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位于宕昌县城西35千米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哈达铺镇,有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街,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于2023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伟绩、继承革命遗志的神圣之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宕昌县的非遗项目涵盖民俗音乐、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传统技艺、民间文学、民间美食和民俗等7大类。截至2020年6月,该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宕昌羌傩舞自明代末成熟以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宕昌县当地俗称“脑后吼”,是木家藏族男性舞蹈。道具有大小皮鼓3个、牛角喇叭3只、铜乐器3个、五官佛像面具5套、熊皮、雕翎帽2顶,锦鸡羽毛装饰的毡帽2顶、皮袄5件、绸缎长衫2件、木制大刀等兵器多见。整个舞蹈演出由15人组成,领舞者的属相必须和当年的属相相同。表演时先由领舞的笨笨“贡巴”在场地中央划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路线,然后其余的笨笨在“贡巴”的带领下,按照划定路线进行表演,寓意主要是驱赶五个方位的邪恶、灾祸。2007年11月,宕昌羌傩舞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2021年10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仅苗赵生义一人。

宕昌县沙湾罐罐酒早在中国宋代就有史料记载,是传统的沙湾民间酒文化之一。截至2021年,已流传900多年。制作属于家族传承,只有极少数人掌握酿造技艺。它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流程,酿造出的酒,味道甘美,且品质高,是当地村民自己饮用和招待贵客的上品。宕昌罐罐酒酿造工艺独特,是当地一种分散的有形民间文化。2007年11月,宕昌罐罐酒酿造技艺被陇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宕昌社火主要流传于宕昌县区域内。据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社火这一民间娱乐活动。《民俗通》中说,“百日之劳,一日之火,集社燃火,群歌群舞,集社燃火而舞之蹈之,祈于天而祷于地,以获吉也。”宕昌社火中主要包括舞龙灯、跑旱船、耍狮子、踩高跷、唱小曲、演大戏、武术表演等形式。2014年8月,宕昌社火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目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张叶茂、豆建兰。

饮食

哈达铺锅盔历史悠久,色样繁多,大一尺,底平面突,突面形似牡丹,状如头盔,故名锅盔,也称穹锅。用特制火锅灰烧而成,食之干酥,清香可口,回味悠长。锅盔是哈达铺人民当年献给长征红军的最高级食品。后来,哈达铺人民将锅盔的外观改成由八个瓣组成,象征中国工农红军八角帽,名字也改为红军锅盔,以此纪念。

哈叉(当地方言)是哈达铺、理川一带的风味面点。其做法是先将小麦粉和成面团自然发酵,适量的碱水中和,反复揉搓,使面团光滑柔韧,用器皿捂盖,让面团回醒片刻。然后后将面团揉搓成长条,擀杖擀开,用刀切成约长10厘米,厚约3-4厘米的长条,从长条中间划开两刀,两头不能划断。用手提起中间面条,把整个一角从中间面条中翻过,形如“8”字,又像古时妇女头上耀亮无比的金钗,故称哈叉。再放入油锅烹炸,至两面金黄,蓬松酥软,色香喷鼻。最好以当地传统手工榨制而成的蔓菁油烹炸,哈叉制作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做成甜味或咸味两种。 多年来,哈叉一直是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首选面食。如今,这一传统小吃已成为宕昌及周边地区的独特风味美食。

酸菜牛肉面是一种深受宕昌群众喜爱的清真特色面食。其做法是将小块牛肉用酸菜炒熟后,加水煮沸,做成酸菜牛肉汤。然后在煮好的面片中加入酸菜牛肉汤,即成酸菜牛肉面。此面兼有牛肉面之浓香、酸菜面之清爽。

酸菜臊子面是宕昌南部的一种特色饮食,现已被县内各酒店、农家乐列入其菜谱之中。其做法是将做好的大肉臊子用植物油熬炒后,放进切好的葱、蒜等,再将酸菜放入,加水煮沸后盛出,做成酸菜臊子汤,也可按个人口味加入鸡蛋。再煮好手擀面,加入酸菜臊子汤,即成酸菜臊子面。

地方特产

宕昌县土特产众多,其中有化马烟叶、宕昌当归、羊肚菌属等。

化马烟叶主产于宕昌南部两河口乡的深山峡谷中。这一地带特殊的气候和土壤,为烟叶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产烟历史悠久,曾是宕昌羌王的贡品。具有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醇绵长的特点,被当地群众誉为“九叶灵香草”。主要分布在两河口乡化马村、山背村、罗湾村、石院村、庙下、王院村、柯木头村、四方村,官亭镇大村、官亭、滑石关、邓桥、王家、蒿古堆村,甘江头的谢家坝、临江、甘江头等3乡镇16村,年种植面积2500亩左右。

宕昌境内哈达铺、理川一带为当归原产地中心产区,因属古岷州辖地,故以“岷归”著称。“岷归”栽种千年,一直离不开故土,外地移栽,药性大减,因而自古以来,产量质量均为全国之首,“岷归”身价信誉有增无减。早在公元505年,宕昌国王梁弥博南梁国王的贡品就是当归。唐朝《新修本草》载:“当归以宕州者最佳”。产地集中在宕昌中北部阿坞、哈达铺、理川、车拉乡、将台等乡镇。年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达450万公斤。当归历来是宕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宕昌当归荣获外贸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在东南亚地区享有极高声誉。“岷归”身干粗长,根头肥大,叉根较少,外皮棕黄,肉质饱满,香气浓郁,折断有白色,有粉质。含有香精、糖分、醇剂、芳香油、水溶性生物,羟钴胺素等多种成分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素有“药王”之称。除药用外,近年来采用新的种学方法,当归又被制作成当归酒、当归茶、护肤品和宇航员的高级滋补品等,得以广泛应用。

羊肚菌又名羊肚菌、羊肚菜、狼肚菜,属马鞍菌科羊肚菌属珍稀食、药两用真菌。由于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故名羊肚菌。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u0026mdash;3000米的湿润地带,特别是针阔叶林区的高山草甸、山谷冲积扇及林间空旷草坡。宕昌以其特殊的自然气候,为野生羊肚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县内各林区及林缘地带均有分布。羊肚菌为野生天然食用菌,因其人工不能培育,产量稀少,故珍贵异常(年产量仅2000公斤左右)。羊肚菌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肽、糖类、多种维生素和20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本草纲目》载:羊肚菌甘寒无毒,益肠胃,化痰理气。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症。

民俗

每年清明节,宕昌官鹅沟鹿仁村成年男人都要聚集于村后的“神林”前,由氏长者主持订立一年一度的村民公约。主持者先向寨主山神焚香点蜡,群众跪拜,杀羊取血,涂抹公约,宣读誓词后焚烧正体,副体由主持保存以便监督履行。鹿仁村的人若遇一月或四十余天大旱不雨,禾苗枯死,人畜无饮水时,就由庙会会长也就是神头出面联络,发动临近村庄的人,议定时间地点举行求雨仪式。若求雨仪式后第五天还不下雨,就将牌位抬出,爆晒于烈日之下,迫使其降雨。时至七日后仍不下雨,众信徒全部脱掉帽子,抬着神位在各村巡游一番后,便去湫池(神泉)取雨。一到湫池,杀羊宰鸡,将血撒在神泉四周,血祭湫神,祈求降雨。

宕昌官鹅沟鹿仁村人逢年过节之俗,大都同于当地汉人。但独有诵经 一事有所不同。每年除夕夜,这里的娃娃大人都有坐岁的 习惯,老年人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吃着猪肉,煮着罐罐茶,一边 “朝土(羌藏语:喝酒)”,一边给子孙后代讲述羌人的过去,更多 是讲述大人如何拉扯孩子们的艰难历程。这些风俗和汉族没有 什么两样。只是鹿仁村里的羌藏传人们,一到晚上 8 点,给家神 点上清油灯之后,煨桑点蜡,熏烤装经文和法器的神架,用藏语告诉神灵,新的一年就要开始,所有神灵为村民的安康幸福,一 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了大力,为答谢神灵,彻夜诵经。只要是羌藏传人,就必须在自己的家中摆起香案,放上经文,盘腿 打坐,诵经前先喝两盅酒,一边诵歌经文,一边摇响各种法器。 整个鹿仁村里,除夕日之夜,所有拨朗鼓、羊皮鼓响个不停。

宕昌官鹅沟鹿仁村在婚姻分离简略,时离时合,任意往来,青年相会说笑间即约成婚,略有伤害便各奔东西,只有到壮年之后,因为有了子女拖累,婚姻才趋于稳定,一婚而终老者比较少见,几婚以上者较多,这种自由恋爱,自由脱离之风,随意性很大,结婚前,女子十八、九与父母分居一处,便和村中男子自由交往,入夜,男子一人或几人,即去女家与女子嬉戏,渐渐有了交情,就和男子同宿,天亮之后才回家。女方父母对此抱之以礼, 视为正常。交情渐深的时候,就成了夫 妻,女方可至男方家生活。子女已成婚配,父母不知情者很多。随着社会发展,这些风俗逐渐被取缔。

解放前宕昌县服饰大异于今。男子衣褐色或麻布短袍,长至膝;脚穿生皮腰子鞋或生皮窝子鞋。妇女衣着:亦为褐色或麻布短袍,系腰带,足穿生皮腰子鞋。妇女头饰辩发三支垂脑后,左右两支相等,中支略细,尾端合二为一,系“乃”(月形或方形银片)插入腰带;无头巾,头戴多枚银、铜质小圆片串于毛线而成之圆圈。

现如今,宕昌县当地男子衣着已与汉民相同,但女子服饰独具特色。

头饰:梳发总为一支,垂于脑,,颈项以下用头绳缠之近尺,未婚者头绳红、绿色。已婚者黑色,尾端系入腰带。头勒黑布头巾,两面各叠一角竖起,其状如兔之双耳高耸头上。戴银、铜耳环,大者如铜钱,小者如豆。此饰于各地藏民及其他民族中均为少见。

衣饰:上身宽大,长之下,左开襟,不加边饰,多红、黑色条绒或他种布料。也有衣衫外套以黑坎肩者。系白羊毛织的腰带,宽尺许,长丈余。下身大裤腿,不裹足,穿绣花鞋。

甘肃宕昌县羌藏鹿仁村的民居有它独特的风格,很早以前的民居风格在鹿仁村同样可以找到,先民们利用森林资源、土石 资源之便修建榻板房,房屋大都三开间,屋顶呈两檐水式,上覆 以榻板,并用白石压盖,形制有两层房和一层房两种,房墙下端 全部用石头垒成石墙墙面,靠近屋梁的山墙用竹编织,摸上稀 泥封闭,也有墙板夯筑的。 门面用板装修,窗开两处,窗为格子状,左右两间为居室, 中间为客厅,堂屋地面正中开有方形火塘,四周安置小凳或矮木 墩,供家人或客人围塘而坐。

艺术

宕昌县早在明代就修有“戏楼”,开展文艺活动,群众演唱《小放牛》《下四川》《张连卖布》等小曲子。后来,又发展了小歌剧、陇剧、高山戏等7种。传统剧目发展到169本(折),现代戏64个。

民歌,亦称山歌。农民在山野田间劳动时,随事触景或以思想情感而自编自唱的一种民间歌曲,所谓“山歌无师傅,触景生情随口出”。宕昌县民歌有一定的韵律格调,字句有长有短,一般7字为句,具有诗意。因地方口音不同,故声调亦有所不同。官亭、沙湾、新寨等地属同一种声调;南阳地区与礼县、西和县较近,属同一种声调;宕昌、理川、哈达铺离岷县相近,属同一种声调。

刺绣,在宕昌县是一种民族绣花,历史悠久。一般绣花用于女人花鞋、小孩帽、男人“缠腰”、女人“肚斗”、袜底、枕头、围裙等,用各色花线手工绣成,红花绿叶,色调鲜明好看,奇花异草,品种繁多。特别是宕昌戴民妇女衣袖衣边绣花,具有民族特色,耀目好看。

剪纸(窗花),宕昌县上半县民房窗户,一般都是方格两扇,习惯在过年、办喜事时用各种有色纸剪成花样繁多的窗花,贴在方格窗户上,以示吉祥美好。有相当多的妇女是这方面的能手。县文化馆收集高水平剪纸600多幅,如冉长菊、张瑞红等的33幅剪纸受到省上好评,被收藏。

风景名胜

综述

宕昌县旅游源富集,历史悠文化底蕴深厚。截至2023年5月30日,该县共有各类景观景点144处,国家AAAAA级景区1个、国家AAA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其中,以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旅游、以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为标志的红色旅游、以古羌风情为特色的古色旅游并称为“三色旅游”。

重要景点

大河坝景区位于宕昌县西南部的峨江林业总场境内,东西长17.8千米,南北宽19.2千米 ,总面积17637公顷。区内拥有陇南市最高峰(雷 古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山下是大面积原始森林,集雄伟 和奇险于一体。主要有柳林卧龟、金樽瀑、回音壁、赛马滩、雷古雄峰等景点。

宕昌哈达铺红色旅游景区位于宕昌县城西35千米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哈达铺镇,国家AAAA级景区。有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红军街,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这里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丰碑,现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伟绩、继承革命遗志的神圣之地。

牛头寺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韩院乡韩院村对面的西南山巅,是一道拔地而起,绵延连接的独秀峰群,各具神态,以奇、秀、险著称。牛头寺,将军崖,五指崖,笔架山皆集中于此。也因千年古刹牛头寺而远近闻名,这里的风景优美,四周自然环境旖旎清幽,空气清新,山谷空灵幽静。它由众多的奇峰异溪、古刹亭台、古柏参天、小桥组成。

骨麻湖,又被人们称为“玉湖”,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桑坝乡黑拉村西北处。湖边骨麻山巍峨耸立,湖水清澈澄碧,周围森林茂密,草甸如茵。夏季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竞相怒放,形成高山、湖泊、森林、花海交织的画卷。骨麻湖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时常变换着颜色,或湛蓝,或碧绿,有时诸色兼备,浓淡相间,美丽无比。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2011年5月20日,宕昌县与会宁县在会宁县举行缔结教育友好县签约仪式。

重要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