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 :1810年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小品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2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由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

《致爱丽丝》这部作品在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但是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成为了他作品全集的补遗部分之一。这首小品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为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叠部),出现了3次;B部和C部则是与A部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致爱丽丝》这部作品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致爱丽丝》还是一些电影的插曲,如《罗斯玛丽的婴儿》《被解救的姜戈》等。

创作背景

歌曲由来

1865年,音乐学家路德维希·诺尔打算出版一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个人传记,在搜集资料时偶然从慕尼黑的布雷尔德女士(Babeth Bredl)手中得到一份贝多芬未出版的钢琴小品手稿。这份手稿来源自布雷尔德姑母特蕾莎·马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1792-1851)的生前遗物。贝多芬在首页上写着:

时代背景

在1808--1810年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认识了特蕾莎·玛尔法蒂。当时,特蕾莎跟随贝多芬学习钢琴,贝多芬在1810年4月27日根据她的音乐修养和钢琴演奏水平创作了这首通俗简单的钢琴小品,并且在乐谱上写下了"献给特蕾莎"的字样赠给她。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蕾莎那里,贝多芬没有留下底稿。因此,在他去世后的作品目录里并没有这首钢琴小品。直至后来贝多芬的传记作家在特蕾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由于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疏漏而将曲名错写为《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自出版后就快速流传,以至于后来很少有人记得这首曲子的原名

作者背景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于1770年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贝多芬从小便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最早由他的父亲约翰教导他钢琴的学习。在1781年左右,贝多芬拜宫廷乐师聂菲(C·Neefe)为师,学习作曲方法和演奏技巧,并于1784年,正式成为宫廷助理管风琴师。随后,他创作并出版了早期的钢琴曲谱。

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德国音乐的传统,对19世纪后的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贝多芬创作了大量的交响曲、协奏曲等作品,还写了一些流传甚广的小型钢琴曲,《献给爱丽丝》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传说

传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在一个寒冷的圣诞节之夜,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上。突然,他看见一位身材单薄的小女孩,匆匆朝着教堂那边走过去。贝多芬上前问小女孩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原来,小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他的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唯一的小孙女上个月也得伤寒病死了。雷德尔老爹哭瞎了眼睛,正躺在床上发着高烧。他有一个关于渴望看到大自然的愿望,他如果死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小女孩含着泪水告诉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多好的老人啊,可是没有人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不,也许有的。”贝多芬随着小爱丽丝来到了老画家的身旁。他走近老画家的那架旧钢琴,他开始弹奏着。这时候,雷德尔老爹突然停止了咳嗽,坐了起来,微笑着:“啊,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脉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普通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等,我全看到了。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入天堂了。先生,感谢你让我在圣诞之夜看到了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贝多芬站起身说:“不,是您那仁慈的心灵在召唤我,还有天使一般的爱丽丝。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可爱的小爱丽丝。”说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轻轻地吻了小爱丽丝,然后拉开门,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以上是有关《致爱丽丝》的一个美丽传说。

相关争议

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了写贝多芬的传记,在特蕾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个曲谱,于1876年公之于世,此时贝多芬已经逝世快半个世纪了。他在发表的时候,把“特蕾莎”误译为“爱丽丝”,在乐谱上写下“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4月27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是这首曲子就一直被称作《致爱丽丝》或《献给爱丽丝》了。

1925年音乐学家马克思·昂格尔认为,根据史料记载1810年4月左右,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正在追求特蕾泽·马尔法蒂,很有可能是诺尔把贝多芬的笔迹认错,错把特蕾泽看成了爱丽丝,实际上这部作品部就是献给特蕾泽的,同时《致爱丽丝》乐谱的最后担任拥有者也是特蕾泽。该种说法的接受范围最广,但是诺尔却依旧坚称手稿上写的并不是特蕾泽,因为在德语中特蕾泽和爱丽丝这两个名字并不相似,他不存在有看错名字的可能性。

1990年巴里·库珀提出“爱丽丝”在德国的诗歌创作中是一个指代爱人的通用名字,贝多芬很有可能使用它来指代特蕾泽。并且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非常喜爱将一些熟悉的人的名字做变化。

2014年加拿大学者丽塔·斯特布林发表的论文中认为爱丽丝指代的是特蕾泽所教的一位在声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爱丽丝·布伦菲尔德。贝多芬时常会创作一些适合她弹的小曲子来讨好特蕾泽,但巴里·库珀很快就对该结论产生质疑,两位学者就各自的论点进行争论。

纵观以上的说法基本根据贝多芬生前史实进行解读与猜想,这位神秘“爱丽丝”的身份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的兴趣,至今未有统一的定论。

乐曲结构

《致爱丽丝》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A为主部主题,B、C两部分则为两个插部。A部分有三小句,共22小节,B部分有两小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小句,共22小节。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此乐曲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赠献给自己的学生与恋人马尔法蒂的,由德国音乐学家诺尔在马尔法蒂的遗物中发现,原曲名为《致特蕾莎》,诺尔抄录成了《致爱丽丝》,此后以讹传讹,成为正式曲名。该曲悦耳动听,洋溢着少女的天真、欢乐,乃至对爱情美好的憧憬。

优美、抒情,亲切、单纯的主部主题A运用了a小调,体现出了单纯愉悦的音乐情感。(1=C3/8):

第一插部B运用了F大调,音区变换,旋律拉开,和声学加浓,给人一种心情明朗,舒适的感觉。(1=F3/8):

第二插部C又运用了a小调,给人一种不安,焦虑的感觉。而在C部即将结束时,又运用三连音的节奏型,以半音音阶的形式快速级进下行,一改之前忧郁的音乐色彩,表达了一种轻快活泼的音乐效果,又再次进入主部主题A。节奏开始强烈,坚定、严肃。(1=C3/8):

随后一连串流畅、活泼的下行半音,引出主部的第二次再现。到此全曲在欢乐、明快中结束。

全曲中有一处移调,是主部主题A与第一插部B的连接处,由a小调转至F大调。

乐曲赏析

《致爱丽丝》采用回旋曲式写成。回旋曲是以一个主题在若干插部交替出现为基本特征的器乐曲,多用于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的最后乐章。回旋曲适合表现欢乐的气氛,多用于做舞曲。《致爱丽丝》是一首篇幅较小、手法简单的音乐小品,尤其能体现出其曲子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基于一个非常亲切的主题,乐曲采用了小回旋曲式(A-B-A-C-A)结构:A部分前后出现了三次,是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体现出了女主人公纯朴而亲切、温柔又美丽的形象。而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就像是两个人在亲密地交谈。尽管这个部分总共只有二十二小节(不计反复),但其内部结构仍然呈现出再现单三都曲式的特征:

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前后出现了十六次之多,留给人们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旋律是a小调,3/8拍,作为A主题,出现在乐曲的开头、中段和结尾处。进入B段,其主题转入F大调,B部分在下属方向的F大调中陈述,由一个类似乐段的八小节结构加上八小节的连接过渡段落构成。这部分感情更加明朗,左手改成阿尔贝蒂似的伴奏形态,右手旋律的节奏打破了A部分中的均分样式,变得丰富起来,附点节奏及倚音、回音的运用使音乐更加华丽流畅:

在经过一段快速的过渡以后,乐曲又回到A主题上,然后再进入C段。C段的主题情绪严肃稳重,然后在一连串的三连音和下行半音音阶过渡,乐曲又回到A段,并结束全曲:

作品影响

英国临床心理学博士艾玛·格雷研究发现,古典音乐的旋律、音调有助于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和加深记忆,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可让数学考试分数提高12%。

《献给爱丽丝》(又名《致爱丽丝》)是贝多芬的一首钢琴小品,当时贝多芬并没有出版这首作品。在草稿上有这样的文字:“为爱丽丝而作,1810年4月27日,贝多芬”。《献给爱丽丝》这首钢琴小品由此而得名。

后世评价

李虻、朱容乐在《致爱丽丝》赏析中评价这部作品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尽管《致爱丽丝》只是一首演奏时间只有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但也可以说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一个浓缩体,其中渗透了他的精神表达。

人们喜欢把《致爱丽丝》称为“微不足道的音乐”。但这种微不足道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体现个人风格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该乐曲还有其它独具匠心之处,无一不显示了贝多芬创作中的严谨精神。

相关演绎

参考资料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都在哪些电影中出现过?丨日签.百家号.2023-10-19

2021-11-08 云起雪飞.山东理工大学广播电视中心.2023-11-02

贝多芬名曲《献给爱丽丝》中的爱丽丝是谁?.中国网.2023-09-14

让心情在音乐声中渐渐平静 “致爱丽丝”钢琴名曲音乐会即将带来.百家号.2023-10-19

就在本周五!白俄罗斯钢琴家演绎《致爱丽丝》等经典名曲,邀您共赴美好时光.网易.2023-10-19

“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名曲音乐会.豆瓣.2023-10-19

罗斯玛丽的婴儿 Rosemary' s Baby (1968).豆瓣电影.2023-10-19

被解救的姜戈 Django Unchained (2012).豆瓣电影.2023-10-19

小武 (1998).豆瓣电影.2023-10-19

不朽真情 Immortal Beloved (1994).豆瓣电影.2023-10-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