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 :菊科莴苣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5-20 17:44

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 L.)别名白苣、春菜、子等,为菊科(Asteraceae)莴苣属(Lactuca)植物。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世界分布于芬兰、法国、德国、中国等地;在中国各地栽培,亦有野生。莴苣喜冷凉气候,较耐寒,忌高温、为长日照作物,适宜生长在肥沃、保水性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莴苣为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白色。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复总状花序,总苞在果期为卵球形,总苞片5层,最外层宽三角形,外层三角形或披针形,中层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内层线状长椭圆形;舌状小花约15枚。瘦果倒披针形,浅褐色。花果期2-9月。

莴苣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叶、茎均可作为冬春季的重要蔬菜食用。此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莴苣的茎、叶、果实均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等作用。

植物历史

命名历史

中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在解释莴苣一词时,引证了中国宋代诗人彭乘所著的《墨客挥犀》里的话“莴菜自呙[wāi]国来,故名”,中国宋代文人陶谷所著的《清异录》中记载“高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但据研究并没有叫做“呙”的国家,这个字很可能是从“莴”字简化得来。唐朝时期莴苣这个名称被广泛使用,这是因为药物学家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中提过莴苣并辨出白色和紫色两种品种,但这位作者对于外国植物的辨别力很强,从来不会放过外国植物而不指出。同时,把莴苣属说成是从其他国家传播到中国的,也没有证据,那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较好的西方莴苣品种是从其他国家传来的,在中国宋代史书《唐会要》中也曾有类似的叙述。

历史记载

16世纪,欧洲出现结球莴苣,并在16-17世纪开始有皱叶莴苣和紫莴苣的记载,瑞士植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在其著作《Species Plantarum》中对莴苣进行了首次描述。1492年,莴苣传到南美,中原地区约在5世纪引入莴苣,其在中国首载于唐朝医书《食疗本草》,在中国唐代医书《本草拾遗》中记载莴苣“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gé]”,在中国宋代医书《嘉佑本草》中记载莴苣为有“微毒”,但大多数医书均认为莴苣是无毒之品。中国宋代诗人苏轼在《格物粗谈》中也有紫色莴苣的记载。在中国明代医书《本草纲目》中记载:“莴苣正二月下种,最宜肥地。叶似白苣面尖,色稍青,折之有白汁粘手。四月抽苔,高三四尺,剥皮生食,味如胡瓜。糟食亦良。江南人盐晒压实,以备方物,谓之追阳也”,以上所描述的莴苣形态均与现代植物学的莴苣一致。

起源与演化

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由野莴苣(Lactuca scariola)演变而来。经长期栽培驯化,野莴苣的茎叶上的毛刺消失,莴苣素减少,苦味变淡。在公元前4500年的古埃及墓壁上有莴苣叶型的描绘,古希腊、古罗马的许多文献上都有莴苣几个变种的记述,这表明当时莴苣已在地中海沿岸栽培普遍。莴苣后来在中国又演化出茎用类型——莴笋。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叶用莴苣,如欧洲、美洲等地,中国南北各地则以茎用莴苣栽培为主,叶用莴苣多分布在中国华南地区,台湾地区尤为普遍。80年代后期,结球莴苣在中国北京及沿海一些城市也有发展。

形态特征

莴苣属于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为25-100厘米。

根、茎

根垂直直伸。茎单生,直立,上部呈圆锥状花序分枝,所有茎枝均为白色。

基生叶和下部茎叶不分裂,大型,长6-15厘米,宽1.5-6.5厘米,倒披针形、椭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顶端圆形、短渐尖或急尖,无柄,基部箭头状半抱茎或心形,边缘有细锯齿或呈波状,向上渐小,与下部茎叶及基生叶同形或为披针形,复总状花序分枝上的叶及圆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卵状心形,极小,无柄,基部箭头状抱茎或心形,边缘为全缘,所有叶片两面均无毛。

花序为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在茎枝顶端排为圆锥花序。总苞长1.1厘米,宽6毫米,在果期为卵球形;总苞片有5层,最外层长约为1毫米,宽约2毫米,宽三角形,外层长为5-7毫米,宽约2毫米,披针形或三角形,中层长约为9毫米,宽为2-3毫米,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内层长为1厘米,宽约为2毫米,线状长椭圆形,所有总苞片外面无毛,顶端急尖。舌状小花约有15枚。

果实

瘦果长为4毫米,宽为1.3毫米,浅褐色,倒披针形,压扁,每面有6-7条细脉纹,顶端急尖为细喙,喙长约4毫米,为细丝状。冠毛纤细,有2层,为微糙毛状。

分布

莴苣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主要生长于温带地区,于芬兰、法国、德国、英国、缅甸、尼泊尔、荷兰、中国等地均有分布。其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常生于菜园地或田野。

习性

莴苣喜冷凉气候,较耐寒,忌高温、为长日照作物,在短日照条件下会延迟开花期,其发芽及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夜间温度以12-15℃为宜。莴苣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1-18℃,在这种温度条件下植株抽慢,茎叶生长期长;在22℃以上的温度下,莴苣会过早抽薹。莴苣适宜生长在肥沃、保水性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其花果期为2-9月。

栽培技术

播种

莴苣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其生长期较短,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播种前翻土晒白,并施用少量腐熟堆肥或人粪尿作基肥,然后耙平土壤。莴苣种子细小,土面应细碎平整,再撒播进土壤中,然后浇盖粪水以保持床土湿润,播种后约7-10天种子即可出苗。出苗后可浇粪水2-3次,冬季天冷后植株生长缓慢,宜减少浇水、施肥次数。

定植

当莴苣小苗具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时要尽量保护幼苗根系,可大大缩短缓苗期,提高幼苗成活率。定植采用平栽培,并及时浇水保湿促缓苗,定植7 天后浇缓苗水。之后根据土壤与植株长势改变浇水量,可5-7天浇水1次,叶片长满地面或结球后期要适当减少浇水,防止病害发生。缓苗后随水追肥尿素,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可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以补充微量元素。定植缓苗后,中耕1-2次,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

病虫害防治

莴苣的常见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等。软腐病主要危害肉质茎和根茎部,发病时可施用可杀得、加瑞农药剂杀菌。霜霉病主要危害叶,可在发病初期喷洒克露、安克、大生等药剂。菌核病主要侵害茎基部,发病时可喷施速克灵、农利灵、扑海因等药剂。莴苣的常见虫害为蚜虫,一般易在干旱时节发生,蚜虫发生时可喷施乐果乳剂杀虫。

采收

叶用莴苣采收期比较灵活,可根据市场需要而定。结球生菜的采收要及时,一般在定植后40-70天,叶球形成时即可采收。夏季采收宜早不宜迟,因为气温过高时会导致叶球内花薹迅速伸长,叶球失去商品价值。秋、冬季,叶球成熟后可延迟一段时间采收。

用途

食用营养

莴苣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元素、DL-乳酸DL-苹果酸、莴苣素、芳香油甘露醇有机酸等,属于低脂肪、低糖、低热量蔬菜,莴苣的叶富含维生素、磷以及丰富的铁盐钙盐和磷盐,可作为生菜用,其叶、茎均可作为冬春季的蔬菜食用。茎叶中含有挥发油,可提炼成油食用

医学药用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莴苣的茎、叶、果实均入药,其茎和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的作用,可治疗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虫蛇咬伤、沙虱水肿毒等疾病。其果实入药名为莴苣子,具有活血行、通乳、利尿的作用,可治疗阴囊肿痛、小便不利、瘀肿疼痛、乳汁不通、跌打损伤等疾病。

主要变种

莴苣按产品器官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类,主要品种如下。

相关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莴苣汁对白念珠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还可保肝,将莴苣的提取物腹腔注射进大鼠体内,可有效抑制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的升高,可显著改善肝小叶脂肪性病变及细胞坏死。莴苣也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莴苣汁分离的莴苣凝集素可使大、小鼠红细胞凝集,可调节鼠类脾脏B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反应。

抗氧化研究

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莴苣富含黄酮成分,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抑制肝脏组织中丙二醛的产生,对过氧化氢所致的红细胞氧化溶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表明莴苣黄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关产业

莴苣是全球重要的叶类蔬菜,也是欧美等国的主栽蔬菜。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北京、上海市及一些沿海城市有少量种植。1990年,中国北京开始少量引种栽培,并以“特菜”供应市场。为满足消费者对迅速增长的莴苣产品需求,2012年中国北京率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破解莴苣产业发展难题,开展了新品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保鲜等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了中国北京生菜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其他国家的蔬菜引入,本土化良种良法配套生产。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生菜种植区域逐步扩大,但多引用国外品种。为此,中国北京叶类蔬菜创新团队采取先引进、再选育,引种与选育相结合的模式,成功选育出4个耐寒品种“北生3号”、“北生4号”、“北散生3号”、“北散生4号”,打破了常规栽培国外品种的垄断地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