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垌塘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洲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1 08:54

蓝垌塘,即今潭龙村蓝垌塘全境。大洲镇潭龙村蓝垌塘又称“蓝垌塘”,“蓝垌塘”一名最早见于爱新觉罗·旻宁十五版《平南县志》。

蓝垌塘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洲镇东北部,北纬23°18′,东经111°38′,距县城一百多公里。占地2平方公里。北与藤县天平镇冷水村相连,南与大洲镇马王村交界。蓝垌塘是以丘陵山地为主,是一个集工农、林粮于一体的农村。

介绍

历史沿革

溯本自然村的历史,上古为蛮荒之地,莫有稽考,其见于於于经籍者,族谱、墓碑,蓝垌塘清代才有人居焉。

公元19世纪初,全姓的祖来到蓝垌塘,在蓝垌塘定居,是蓝垌塘最早居民。

蓝垌塘历史悠久,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年)的《平南县志》记载,蓝垌塘属平南县大乌里辖地。

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罗姓苏姓杨姓陆陆续续搬迁到蓝垌塘居住。

193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行区、乡、镇、村、街的保甲制度,县内划分为7个区、59个乡(镇) ,其中蓝垌塘属平南县南 一区大洲下乡辖地。

1950年1月,建立平南县人民政府,全县分为六陈、大安、丹竹镇、思旺、同和5个区,辖45个乡镇。其中蓝垌塘属平南县大安区辖地。

土改时候,全世喜家庭、全世达家庭、全普依家庭、余福新余福昌兄弟都是贫农家庭,分配到蓝垌塘新福堂地主屋。土改后一户外地黄姓地主分配到蓝垌塘。

1953年6月,蓝垌塘属平南县第五区潭龙乡辖地。

1955年9月13日,根据国务院指示,各区按地名称呼。蓝垌塘属平南县大坡区潭龙乡辖地。

1958年11月10日,撤销区,蓝垌塘属平南县人民公社大坡公社潭龙大队辖地。

公元20世纪60年代,李其海随母改嫁来到蓝垌塘。

1984年8月,体制改革,9月公社改称乡或镇;大队改称为村民委员会。同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从原大坡分出大洲乡。蓝垌塘属平南县大洲乡大洲镇潭龙村辖地。

1994年改置镇。蓝垌塘属平南县大洲镇潭龙村辖地。

人口

蓝垌塘,现在大概人口500多。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蓝垌塘是以丘陵山地为主。

气候特征

蓝垌塘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度,极端最低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蓝垌塘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物产丰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说也是名副其实。

自然资源

大洲镇是大洲镇著名农村,村民风纯朴,无信教仰。蓝垌塘是大洲镇潭龙村自然村落。潭龙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位于平南县东南一百多公里处。这里生态原始,景色迷人,青山、秀水、古树、流云、湿地、古村落......,让人流连忘返!潭龙村历史文化悠远,。聚居在这里的汉族后裔至今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语音,古遗风情淳厚;境内高山林立,最高峰狗儿楼,构成了雄、奇、险、秀、幽、特的农村风情文化。

林、矿资源

境内矿产、林业等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潭龙村山清水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全村林业用地面积大【这里以丘陵山地为主】,主种松、杂木、杉、竹;耕地面积主要种水稻、花生等。

交通

公路:2013年7月,有党的支持和全村人民的努力捐款还有各位大老板的热心赞助,潭龙村蓝垌塘一条美丽的乡村水泥公路终于建造完工啦。

文化篇

潭龙小学蓝垌塘分校

潭龙小学蓝垌塘分校原址在大洲镇潭龙村蓝垌塘新福堂地主旧屋,潭龙小学蓝垌塘分校存在时间大概是1957年至公元20世纪70年代末。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农村文化活动

解放初期,全县农村文化室、俱乐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一般是开办识字班,组织男女青年与成年人,学习文化,学唱革命歌曲,或利用黑板报,手提广播筒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彰好人好事。小蒙、贺岭、同德等村还根据群众喜闻乐见,组成男女青年山歌队,每晚互相邀请在山坡下,小溪旁进行山歌对唱,宣传有关土地改革政策、婚姻法与增产节约等,有些俱乐部还演木偶戏,唱采茶。新贤俱乐部则经常演出“人木偶”,即以人代木偶,唱腔、动作以至化装都是木偶形式,由两三个演员扮演多种角色,很受群众欢迎。同时在南下工作队的帮助下,组织了花鼓队、花棍队、扭秧歌队。群众的文化活动很活跃。

采茶

采茶是县内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广泛流行县内南河片的平山县、六陈、寺面、大坡、大洲、大新县、大安、镇隆镇、武林等地、北河片的丹竹镇、安怀也有流行。县内采茶有悠久历史。清嘉庆诗人袁(六陈人)的《平南风俗谣》写道:“照路挑灯簇簇红,茶娘结队合茶公。沿村箫鼓迎门闹,则剧今年处处同。”可见采茶延续至今起码有180多年。最初的采茶,由茶公、茶娘主演。茶公以钱尺,茶娘以花扇、彩带为主要道具。有特定的采茶调,特定的表演形式。茶公引茶旦(茶娘)登场后,便载歌载舞。茶公弹打钱尺,节奏鲜明,轻快活泼;茶娘舞弄花扇和彩带,动作轻盈、柔美。中华民国,逐步发展为采茶戏,有故事情节,有角色。解放后,采茶戏受粤剧影响,兼有生、旦、净、丑。服装道具与古装粤剧相近似。并仿效粤剧的脸谱化妆、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唱腔固定,不唱小调,每唱2至4句即用锣鼓过门,没有乐器伴奏。虽然唱腔变得单调,但更容易为群众接受,因而采茶剧队很快遍及全县乡村。

八音

八音,是用大笛(唢呐)一对。钞一对。文锣一只、小扣锣一只、和尚头一只以及二胡等乐器组成。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之七,乐器门·平南县乐记载:“广西壮族自治区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盖日闻鼓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平南县,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时有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八音的曲牌很多,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马步吹》、《六壬》、《六么令》、《手托》等等。闹八音多在喜庆日子里,吹闹起来振奋人心,悦耳动听。

牛歌戏

牛歌戏   发源于广西东南部(主要是藤县,平南地区),是流行于两广地区的以当地方言为唱词的极具民俗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牛歌戏言语通俗,形象生动含蓄,谐趣调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脸谱和扮相;有唱词和特定音乐结构。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牛歌戏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