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鼎 :薛大鼎

更新时间:2024-09-20 12:50

薛大鼎,字重臣,唐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生年不详,死于唐永徽五年(654年),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主要在初唐时期。薛大鼎父薛粹,为隋朝介州(今山西介休、平遥县)长史隋炀帝篡位之后,因参与汉王杨谅的反叛,被处死。薛粹家人也多牵连被杀,薛大鼎以年幼免死,没为官奴,流放辰州(今沅陵县)。

故事事迹

河东薛氏,本来也是名门大族,但薛大鼎本人,却有一段做“官奴”的经历。他父亲薛粹,在隋朝时担任介州长史。杨坚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利,汉王杨谅被诬为谋反,薛粹受到牵连,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丢了性命。薛大鼎做为叛臣之子,就被卖为“官奴”,流落到辰州一带(今湖南省陵)。后来当兵,立了战功,这才返回了故乡,恢复了正常身份。

薛大鼎于隋朝末年还归故乡,当时留守太原市的唐国公李渊大业十三年(617年)从太原起兵,之后,巡汾河南下。薛大鼎在龙门投归李渊,并向李渊献计;西渡龙门,取占隋朝著名的永丰粮仓 (在渭河黄河处),然后布告天下,据渭河平原财物扩充军队,对隋朝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形成俯背扼喉之势,取而有之。

这一计谋虽深得李渊的赏识,但因李渊部下多数将领主张先攻取河东(今永济市),而未被采钠。从后来形势的发展看,薛大鼎当初建议确为良策。薛大鼎归附李渊后被授予大将军府察非(职检察奸非)。

李渊建立唐朝后,于武德四午(521年)派任薛大鼎为山南道(即荆襄地区)副大使。他在山南道任内,召抚流亡,开屯田以实仓库,取得了一定的政绩。唐在大体统—中国后,薛大鼎被任命为地方刺史,不断迁徙各地做官,其中政绩最突出的是他于贞观、永徽之际在沧州市(治今河北沧州市东南)刺史任内。

薛大鼎——铛脚刺史:铛,是一种三只脚的小锅。可以用来加热茶、酒、药等,是老百姓家里常用的器具。唐朝初年,郑穗本任瀛州刺吏,贾敦颐冀州区刺史,薛大鼎任沧州刺史,三个人都是能干的好官,深受百姓们爱戴,所以河北省一带,称他们三位为“铛脚刺史”。一人算铁铛的一只脚,把河北这一带的“铁铛”,托得稳稳当当。

沧州地区在唐以前所遭受的人为祸害非常严重,再加以沧州地区地势低下,河道虚后,水肆横流,一片荒凉景象。

薛大鼎经过调查后,从沧州市的实际情况山发,首先修渠治水,以此作为恢复发展经济的前提,这其中最著名的是对无棣渠的修治。无棣渠西起运河,贯沧州全境而东入海。

经过薛大鼎和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无棣渠不久就修通了,这既大大减轻了水害,又灌溉了流域地区的田地。无棣渠开通后,东海的鱼盐之利得以转输沧州境内及其它地区。这样又大大繁荣了沧州地区的经济,富裕了人民的生活;同时还大大便利了沧州地区的交通,沧州地区很快展现了新的面貌。

沧州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这样唱道:“新河县得通舟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关哉薛公德滂被。”(载于全唐诗 - 卷874-2 - 扬州市诗局本 沧州百姓歌)”

此后,薛大鼎又组织当地人民掘通了漳、衡处长芦荐三条河。漳河有浊漳、清漳之分:浊漳河发原于山西省境内,出太行山流经河北平原,入沧州市境内后,沿其北境入海。

衡水市即浊漳下流,长芦河则衡漳故道。史载:漳衡下游,其地多障泽津渚。水所冲处,尽为泽薮;或水不流,积成渊潭。渠道乱流,尤其为甚。薛大鼎疏通长芦、漳、衡以后,“泄汗潦,水不为害。”

历史评价

薛大鼎在沧州的政绩,不仅赢得了沧州人民的歌颂和赞美,而且声名显于大河以北地区。当时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贾敦颐冀州区(今河北冀县)刺史郑穗本都颇有政声。

沧、瀛、冀三州又均位于黄河以北,成“铛(古代一种大锅,有三足)足”之势,河北省人民并称他们三人是“铛脚刺史”。《庆云县志》里记载唐沧州市刺史薛大鼎等十位为庆云做出贡献的官宦,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名宦祠”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