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 :1981年王铁成主演的历史片

更新时间:2024-09-20 12:55

《西安事变》是成荫执导的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联合主演,于1981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市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故事。

该片获得1981年中国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化妆奖。

剧情简介

1935年,张学良、杨虎城去南京参加中国国民党“五全大会”。杨派进步人士田文浩与我党北方局南汉宸联系后,田来到杨虎城寓所,带来了我党发表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激起了杨的爱国抗日热情。当时的张学良,正为陕北地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利,受到蒋介石的斥责而大为苦恼。后来,他到上海市探望进步人士杜重远,倾吐了心中的苦闷。杜建议张与杨合作,并向他指出:出路就在西北。在延安,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正在研究中国工农红军东渡黄河抗日的军事部署,李克农回来报告张学良希望与中共接触、杨虎城完全同意《八一宣言》主张的消息。毛主席决定派人与杨虎城联系。张、杨回到西安市后,中共上海地下党通过杜重远和李杜介绍丁力到张学良处。这时,杨虎城也秘密会见了毛主席派来的人,并收到了毛主席的亲笔信。蒋介石安插西北“剿总”的特务一直注意张、杨的活动,密报南京。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高福源团长被我俘虏后,深受我党抗日救国伟大方针的感召,表示要回去做张学良的工作。一天,张学良接到东北军王以哲军长的电话报告,中共派李克农与张学良见面。张去洛阳市王以哲军部会见了李克农。事后,李克农向毛主席等领导汇报了张要求见中央领导的意见。毛主席决定派周恩来在延安市与张进一步会谈。“延安会谈”达成我党与东北军停火的协议,张还表示要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国民党特务抓了张学良的赵副官,想弄清张飞往延安的内幕,但赵副官被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执法队搭救脱身。张为这事怒火中烧,下令抄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丁力建议张给南京发电报,了却此事。张、杨于此事中以诚相见,终于携起手来。南京蒋介石接到张关于抄西安省党部请求“处分”的电报,被迫表示“不予追究”。参加军事会议的将领对“惑不解。

1935年10月22日,蒋介石以“避寿”为名从洛阳转抵西安,下榻临潼区唐华清宫。张、杨主动求见,以探虚实。杨已察觉蒋来意不善。当蒋约张个别见面时,蒋谴责张学良辜负了他的器重。张则不断苦谏,被蒋拒绝,蒋严令张、杨全力“剿共”,否则将采取断然措施。此时,西安上万学生冲出中山门前来临潼请愿,蒋命令宪兵团对学生“格杀勿论”。一场血腥的屠杀即将发生。张学良赶到,力劝学生保持镇静,并保证以实际行动,答应学生的请求。12月12日,张、杨被迫对蒋实行“兵谏”,在西安、临潼两地同时进行。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活捉了蒋介石。张、杨互祝成功并决定一方面以“八项主张”通电全国,一方面邀请我党来西安共商解决事变。蒋被活捉的消息传到南京,军政部长何应钦日本大使密谈后,以“拯救委座”为名,准备轰炸西安。宋美龄坚决反对,并戳穿了何企图取代蒋的阴谋。中共中央接受张、杨的邀请,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飞抵西安。周恩来对张、杨全面阐述了中共关于和平解决这次事变的方针,又亲自面见蒋介石,不仅向他分析了中国国难当关头的局面,并且揭露了何应钦的灭蒋野心,蒋才不得不考虑何去何从。在中共和张、杨以及宋氏兄妹的三方面会谈中,达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协议。但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少壮军官得知张、杨同意在蒋不履行签字手续的情况下放蒋回南京,写了“抗议书”,表示誓死反对。张学良看到“抗议书”后,匆匆亲自送蒋回南京,当周恩来获知这一消息赶到机场时,飞机已离开地面,周恩来对此深感遗憾。

演员表

职员表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影片摄制完后不久,总摄影师高洪涛便因病逝世。

该片的道具制作部门收集了大量资料作为创作依据,尽力还原故事所发生的时代的建筑、服饰、用具等,仅军装一项就制作了五六千套。

辛静由于眼皮松弛显得不够干练,化妆师对他的眼睛进行了整形化妆,再配上眼镜,造型完成后拍的照片,连辛静的妻子都认不出来那是自己的丈夫。

周恩来的浓眉靠色彩不易表现,所以化妆师每次为王铁成化妆前要事先勾织好假眉毛,为了不影响形象的统一性,每副假眉毛的稀密浓淡和形状要准确,化妆师还要把每次粘贴的部位也记牢。

临潼区拍摄完张学良杨虎城面见蒋介石的戏后,辛静和其他演员准备乘车返回住地时,一位当地老人突然扑到汽车前,喊着要见“杨主任”。原来,这位曾接触过杨虎城将军的老人把辛静当成了真正的杨虎城。

金安歌最初拍摄的镜头不太理想,他甚至主动向副导演提出换人以免浪费国家经费,后来成荫导演亲自鼓励他,才使他恢复了信心。

智一桐接到扮演杜重远一角的邀约后,因为时间紧,他只在飞机上读了几遍剧本(杜重远在片中只有一场戏),凭感觉认为杜应该是穿旗袍、戴眼镜、留山羊胡的知识分子形象。所以他在服装组试了一件长袍,还和化妆师研究了胡子的问题,便等着开拍了。但是,杜重远的戏因故推迟拍摄。在等待开拍期间,智一桐去上海市办事,顺便拜访了杜重远的夫人。在杜家,他看到杜重远的照片,才发现杜重远根本没有戴过眼镜,也从来没有留过胡子,而且杜是留学生出身,一直穿西装。根据上海之行的发现以及研究资料的结果,智一桐重新调整了角色造型和表演方向。

创作源起

196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成荫就有了把“西安事变”搬上银幕的想法。因为成荫的岳父申伯纯当过杨虎城的交际处处长,是中共地下党与西北军的联络人,他常听岳父谈起那段历史。成荫写了一个剧本提纲,请周总理审阅。周总理的意见是:片子晚些时候再拍,可趁很多当事人还活着的时候收集材料,先把剧本搞出来。1966年,“文革”爆发,成荫拍摄《西安事变》的计划中断。

粉碎“四人帮”后,为了缅怀周总理,甘肃省话剧团西安话剧院分别创作了话剧《西安事变》。1978年,两台《西安事变》进京演出,受到首都观众的好评。文化部决定以话剧为基础拍成电影,并将任务交给北影厂导演崔嵬。筹备期间,崔嵬不幸病逝,成荫最终成为该片导演。

创作理念

在创作剧本时,编剧成荫和郑重就希望将“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真实地再现到银幕上,不主观地褒贬任何一方,而用真实可信的内容感动人,达到影片的教育目的。在筹备和拍摄过程中,成荫都强调以“一切为真”为创作前提。

演员选择

该片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剧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与历史人物外形相像的演员。导演成荫认为片中有两个人物必须选好,一个是张学良,另一个就是蒋介石金安歌本来是准备饰演戴笠的,成荫发现他外形极似张学良,经过化妆试戏,决定由他扮演张学良。各角色慢慢都有了人选,唯有蒋介石的扮演者迟迟没有落实,成荫则坚持宁可不拍也不凑合。这时,孙飞虎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的一个老同学向剧组推荐了他。剧组通过贵州省话剧团要了两张孙飞虎的剧照后,让他来北京跟演周恩来的王铁成配了两场戏。成荫当即决定,电影可以开机了。

角色塑造

在角色塑造方面,导演成荫强调演员们要走现实主义表演道路,启发他们掌握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内在心理状态。

对于蒋介石的角色定位,成荫认为不能将其演成漫画式的,而是为这个人物定下“军事家和政治家”的基调。他告诉孙飞虎不要去看那些野史,多翻翻历史资料。于是孙飞虎就利用开机前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一些从中国国民党那里缴获过来的、附有蒋介石各个时期照片的历史文献(这些资料是经过特批才可以调阅的)。直到看过那些照片才,孙飞虎才对蒋介石的形象有了真正的认识。蒋介石说话的口音很重,说的是地道的宁波官话。孙飞虎在表演中保留了宁波官话中比较有特点的词汇,结合普通话,创造出一种独有的语言模式。在表演时,孙飞虎还着力让自己“生活在角色中”,更多地考虑蒋的处境,揣度蒋在当时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使语言生活化,注意在不同的心理节奏中语言节奏的变化。

金安歌的个性与张学良相差比较大,他本人很老实、拘谨,平时不太修边福。为了更接近人物,他在学习资料、揣度人物心理之外,更改变生活习惯,主动到同事家串门,也开始注意衣着的整洁合身。为了展现张学良的军人气质,他还有意识地使自己从身体到精神都处在训练状态。不但平时坐立行都要腰板挺直,而且在一年中坚持早上跑步,晚上练正步走,一天只吃四两饭,体重减了近二十公斤,还纠正了驼背和外八字脚的毛病。

扮演杨虎城将军的辛静查阅了大量历史书刊、杨的信件及上千张图片资料,走访了杨的亲属和部下。为了突出人物的主要特点,辛静与导演商议后,舍弃了杨虎城一些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和行为习惯,比如历史上的杨虎城一口陕西话,走路时外八字脚,而将这些照搬上银幕未免令人物失之滑稽,所以舍弃不用。另一方面,辛静保留了当别人读文件时杨虎城闭目倾听的习惯,突出人物的“大智若愚、老谋深算”。

摄影色调

根据剧情,摄影部门认为影片不适合鲜艳、饱和的色调,根据影片剧情发生的历史因素、地理因素(黄土高原)、气候因素(冬季),摄制组将影片的色调定为以棕色调为主,兼用土黄色、灰色、黑色和白色,以提高影片的整体效果,使观众更易入戏。为了尽量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摄影师着力把彩色片拍出“黑白片”的效果,在开头表现杨虎城父子遇害的戏时,用墨绿色树林、灰色台阶构成冷调环境。在光调方面,为了向纪实性靠拢,不搞多余的装饰光,以求得到逼真的统一感,对正反人物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对蒋介石何应钦等反动人物并没有用脚光、顶光、冷色光去故意丑化。

在镜头运用方面,为了渲染同一画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或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摄制组采用了全景中景镜头与近景特写交替结构的方法。为了使镜头活泼,使用了许多移动镜头。

美术布景

由于该片的纪实性原则,美术部门将创作核心定为“刻意求真、质朴大方”。从1978年起,美工师张子恩等人就开始搜集历史资料,由于导演更换问题,工作一度暂停。1980年,当重写的剧本初稿出来后,美工师们又开始了收集工作,先后在西安市上海市、北京、南京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史料,翻拍照片,察看景地,绘制建筑平面、立面构造图等,并多次访问事件亲历者。在正式开始案头工作前,他们已将千余幅人物、服饰、环境、道具、历史资料等各类照片汇集成册。

在环境方面,由于剧情中涉及的历史建筑大多保存完好,所以影片多处采用实景拍摄,而美工师们则在实景基础上按历史原貌布置道具。如在南京美龄宫内拍宋氏兄妹商谈的戏时,美工师布置了高级梳妆台基督教内容的绘画,以衬托人物的身份背景。对于另一些已不复存在历史性景物,摄制组进行了重建,如潼关城门、原唐华清宫大门等。在追求真实的同时,摄制组也没有拘泥于实景,而是从整个戏的氛围出发,灵活掌握,改景或在摄影棚搭景,例如,西安事变指挥部原址是位于新城的一幢土灰色建筑,其貌不扬,为了强调银幕形象的气魄感,摄制组便改用关押过蒋介石的新城黄楼做指挥部外景。

化妆造型

该片涉及历史人物众多,化妆师通过翻阅历史资料、观摩各种影片,分析历史人物各自的特色,同时也根据演员的外形、气质制定肖像造型方案。例如,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时没有留背头,而是短寸头,小胡子也刮去了。化妆师考虑到金安歌本人的气质与张学良有差距,为了使其靠近张学良那种精明干练的“少帅”气质,化妆师还是决定为金设计了背头、小胡子的造型。

一般来说,如果影片中出现多个肖像造型,会采取在演员脸上附加胶乳零件的塑形,但是,该片的化妆师考虑到胶乳容易出现痕迹,并要涂厚重的油彩才能使之与皮肤相衔接,易造成肤质失真,所以,他们决定在演员的嘴唇部位用胶乳雕塑造型法改变嘴形,而在鼻子、眉弓、耳朵部位采用肤蜡雕塑造型法。例如,孙飞虎脸型较凹,而蒋介石脸型较凸,化妆师使用了肤蜡把孙的鼻子垫高,使凹型脸凸了起来。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西安事变》虽然从广阔的范围内描写了一场激烈的历史风云,却没给观众以芜杂、堆砌之感。这是编导占有大量翔实的史料,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把深刻的历史横断面与生动的人物刻画很好结合、精巧构思的结果。导演充分调动电影艺术的特殊手段,尽量发挥自由交叉时空的特长,紧紧抓住“捉蒋”这一中心事件,把各种各样的矛盾、纠葛,有机地、巧妙地交织起来,并且由于镜头的跳跃,节奏的加快,构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该片之所以能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上取得大的突破,关键在于导演挣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弃以简单的政治概念去描写“坏人”、“好人”的做法,对反动派不加丑化,对进步人物与革命者也不拔高,而是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还历史本来面目,尽量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成为各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原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许南明评)

成荫以一个成熟艺术家的气魄勇敢地舍弃了惯常的艺术构思方法(虚构的“小人物”加真实的大人物),而采取了追求彻底的纪实性的艺术构思方法,并且其上达到了目的,使该片成为一部有着独特风格的电影史诗。片中蒋介石的形象相当准确、丰满、生动。(作家刘心武评)

反面评价

该片在塑造中国国民党营垒中的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表现中共领袖人物方面,却很一般化,甚至显得苍白。尽管片中为中共领袖安排了不少场景,但却没有在这些情境中展示人物性格。以毛主席为例,影片为其安排了四场戏,从戏剧结构上看,剧情一直是平直发展,没有起伏,很难产生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而电影语言也是舞台式的,镜头呆板。这几场戏没有给人物提供多样而丰富的戏剧情节,人物性格色彩就显得单调。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还是创作思想问题,还是不敢表现领袖人物的复杂的内心活动。(《电影艺术》评)

参考资料

西安事变 (1981).豆瓣电影.2023-12-04

电影 西安事变(上下集)_河北新闻网.专题汇总_河北新闻网.2023-12-0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