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3-01-22 09:21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二级学院,设有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教育源于1913年的电气机械科。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1956年时名为机械制造系随校迁至西安市;1985年成立机械学系。1994年6月两系合并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学院设有4个专业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院有教职工32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2020年,学院在校本科生总人数1398人,研究生2215人,其中博士生703人,硕士1512人,本科留学生38人。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

机械工程系

1906年学校将铁路班升格为铁路科,1908年增设电机科,1909年增设航海科,三个专科为举办高等机械工程教育准备了师资、教材等办学条件。

1913年初,遵照教育部指示,改电机科为电气机械科,同时调整了课程设置,由此被视为交大高等机械工程教育的开端。1915年,电气机械专科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

1921年8月1日起,学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同时新增设了机械科。机械工程科四年级分机厂工务、铁路工务、工业管理等三门,1924年5月学校机械工程科将机厂工务门和工业管理门合并成工业机械门,将铁路机务门改作铁路机械门,1927年原南洋大学的机械工程科和电机工程学科被保留,铁路管理科则改成交通管理科,机械工程科仍分工业机械门和铁路机械门,并在1928年扩充为机械工程学院。

1934年,学院添设汽车工程门。1935年又将汽车工程门改为自动机工程门,分设汽车组与飞机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交通大学一度两地办学,渝校为交通大学本部。1941年,渝校机械系下设铁道、汽车、航空、造船四组,1943年增设4系,其中与机械工程教育相关的有造船管理系、工业管理系,同时增设轮船、驾驶两专科。

抗日战争胜利后,渝校复原回上海市,沪校与渝校两校合一。1946年,开始组建工学院,设有10个系2个专修科,机械工程系为其中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机械工程系设有机械制造、动力、汽车、机车等4个专业。

1952年,学院院系调整,交大动力部分调出,成立动力机械制造系。同济大学机械系调整到交通大学。调整后的机械工程系更名为机械制造系,并仿苏联模式,机械制造系下设5个专业1个教研室。1956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西迁,机械制造系迁至西安市。1957年,西安动力学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1980年,机械制造系更名为机械工程系,设有7个专业。1983年,学校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从机械制造工程系分出。

机械学系

1987年,增设机械学系,设机械设计与制造1个专业,设3个教研室,2个实验室。

合并组建

1994年6月,由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学系两系合并成立机械工程学院。1994年,成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1999年,机械工程学院成立工业设计系,并招收首届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2000年获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后流动站。

2001年,工程院润滑理论与轴承研究所、CIMS研究所并入机械工程学院。2003年,铸造及焊接专业方向调整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4年,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仪器科学与精密制造系。2008年,机械工程学院成立车辆工程系。2011年,组建仪器科学与精密制造系,该系在2017年更名为精密仪器系。

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成立。2019年4月,高端院入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6月,学院设有4个专业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320余人,其中教授82人、副教授92人、研究员2人、高级工程师11人。有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5人,外聘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以及跨(新)世纪优秀人才26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陕西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9门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学院近五年4次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学院专业建设成果入选中国高教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提名案例。2005-2018年,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院教师主编的教材《噪声分析与控制》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在2023MATE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EXPLORER级别中国大陆区域赛中,学院代表队代表学校获得“中国大陆总冠军”。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6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学科。在2021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多次主办各种专题的国家学术会议,进行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中法4+4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合办双学士项目,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开展暑期交流项目,与美国密歇根州迪尔本分校及法国ESIEE 巴黎、德国汉诺威布尼兹大学合办3+2联合培养项目,与日本千叶大学、台湾东海大学间开展学分交换项目等。组织学生赴日本参加“樱花科技计划”短期交流项目,与无锡普天签署合作协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引智基地、2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10个科研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学院2003年-2018年,学院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2年-2022年来,获得科研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0余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30余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及重大、国防预研等重大项目300多项。2008年至2022年,获批3项“973计划”项目,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专项中,获得主持项目8项,作为主要研究单位参加项目60余项,并承担高速高效加工与工艺创新平台的建设。2017年,陈雪峰教授等三位教授牵头国家首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进入“两机”配套条件建设序列。

所获荣誉

2022年9月,学校获得第八届恰佩克奖全国产教融合50强称号。

2023年5月,学院获第九届恰佩克奖全国产教融合50强。

现任领导

校友情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