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 :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

更新时间:2023-09-05 16:53

西安市鼓乐,也称长安古乐,主要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安鼓乐源于唐朝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词等。

2006年5月20日,西安鼓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61。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历史沿革

起源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相当完整地保存着传统的曲目、曲牌、乐器、曲谱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各异,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曲式结构复杂庞大,乐谱仍然沿用宋代的“俗字谱”(又称“半字谱”),被世界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原地区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西安鼓乐从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与唐朝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明、清以来戏曲音乐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

西安市鼓乐,也称长安古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并逐渐流入民间。在经过大批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抢救、保护之后,经历了漫长的申报过程,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西安鼓乐收集整理工作始于1951年,主管单位是1950年成立的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西北分会(简称“西北音协”,后易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会”,该会于1955年3月6日成立),参加西安鼓乐收集整理的工作人员,先有在西北音协任副主任的李石根和西北音协的音乐干部樊昭明,后有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的音乐干部何钧

1953年5月李石根、何钧等曾以周至县南集贤村为主要基地,重点调查鼓乐乐种情况,并定名为“西安鼓乐”。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李石根、杨荫浏、何钧等对西安都城隍庙、东仓、西仓、大吉昌、长安何家营、周至南集贤等八个乐社的普查,采访艺人200余人,录音40多个小时,收集民间祖传的近于宋代俗字谱的乐谱100多册,翻译整理了800多首(套)乐曲,于1959年至1965年编印出一套五册约200多万字的《西安鼓乐译谱汇编》。杨荫浏还发现西安鼓乐以及山西八大套的工尺谱减字谱谱字系统和南宋白石道人歌曲》一脉相承,后来和阴鲁法合作出版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对姜夔词乐的破译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西安鼓乐的发现。

1966至1976年,西安鼓乐的收集整理工作,因“文革”而被迫停止。1980年恢复工作。1981年经陕西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唐代燕乐研究室”(隶属于陕西省群众艺术馆),李石根任主任,何钧任副主任,先后参加的成员有曲云、李步云、李明忠、李健正、吕洪静等。研究室成立后,在六十年代油印的《西安鼓乐译谱汇编》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补充,1981年12月至1982年5月,编印了八卷九册、约300多万字的《西安鼓乐曲集》,编入自1951年至1981年多人收集的722套(个)鼓乐曲目,1200余首曲牌译谱及部分曲目总谱、歌章等。

在此期间,李石根发表了《隋唐燕乐述要》《唐大曲与西安鼓乐的体式结构》《西安鼓乐俗字谱的研究与解读》《关于日本雅乐与西安鼓乐的比较研究》等论文,何钧、吕洪静、曲云、李健正、刘均平等人写有研究唐朝“拍”的时值、日本雅乐与西安鼓乐的关系、工尺谱源流、俗字谱的研究与解读、西安鼓乐曲体考释等内容的论文。李石根还写出了《西安鼓乐艺术传统浅识》等数十万字的专著(油印本,未正式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安音乐学院冯亚兰教授,武文彬以及后来者程天健焦杰等同志,或记谱,或著文,或出版专集,都为西安鼓乐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做出了贡献。

1985年,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何家营村建立了第一家民间何家营鼓乐陈列馆,收集了大量的鼓乐资料,先后接待了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为宣传鼓乐文化,展示中原地区古代音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985年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成立了“西安鼓乐研究室”,除深入研究西安鼓乐外,李世斌、何钧、李恩魁、李明忠、刘等还参加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的编撰工作。1987年6月陕西省西安鼓乐演出团进京,参加了第五届华夏之声音乐会并为“亚洲传统音乐讨论会”演出。参加演出的有西安市大吉昌乐社、周至县南集贤乐社、长安区何家营乐社。这次演出,得到国内外音乐家的高度评价,誉称西安鼓乐是“中原地区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1992年1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由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由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陕西卷》,将西安鼓乐20余种体裁的代表性曲目153首(套)编入,约71万字,使西安鼓乐正式载入中国音乐史册。

2004年初,西安市成立西安鼓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同年,西安鼓乐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很快制定出保护开发的计划和措施,对西安鼓乐进行全面普查、确认、登记、立档,对曲谱和年事已高的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用一年时间收集了千余首古谱资料和一些音像资料,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演出和活动。

2005年初,西安市委宣传部还拨付专项资金进行抢救性录音和录制,市古乐办组织电视台为老艺人拍摄纪录片,并组织了9家乐社录制了整套的演奏曲目。此外,市委宣传部还拨出专款,与西安音乐学院共同出版了西安鼓乐专辑《雨霖铃》。在第十五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欧亚论坛上,市委宣传部分别召集了数家乐社,组织了大规模的鼓乐表演,让中外宾客为之一振。同年年底,西安鼓乐被列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2017年10月11日下午,在西安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了西安鼓乐传习社挂牌仪式。音乐学系全体师生、南集贤西村鼓乐社参加了挂牌仪式。

2011年1月14日,西安鼓乐传习基地在陕西省周至县艺术技术学校挂牌成立。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获得西安鼓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基本特征

表演形式

西安鼓乐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

坐乐是室内音乐,坐乐大致可以分为城乡两种,城市坐乐编制约十二三人;农村坐乐有若干乐器调整,依条件而定。在农村的坐乐中,吹奏乐器用到十几个以上,打击乐器更多,演奏者多达几十人,风格与城市坐乐迥然不同。

行乐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社旗县、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等。用高把鼓的,风格温雅庄重;用单面鼓的,风格活泼悠扬。行乐有时还有歌词,内容与祈雨有关。

演奏乐器

西安鼓乐以竹笛为主奏乐器,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子、大梆子、手梆子等,有时还加上云锣

演奏形式

西安鼓乐分为"坐乐"和"行乐"两种演奏形式。坐乐是室内音乐,坐乐大致可以分为城乡两种,城市坐乐编制约十二三人;农村坐乐有若干乐器调整,依条件而定。在农村的坐乐中,吹奏乐器用到十几个以上,打击乐器更多,演奏者多达几十人,造成震撼人心、摇荡山岳的宏大音响,风格与城市坐乐差别很大。行乐在行进中演奏,伴以彩旗、令旗、社旗县、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等。用高把鼓的,风格温雅庄重;用单面鼓的,风格活泼悠扬。行乐有时还有歌词,内容与祈雨有关。

艺术特色

乐谱

现今各长安鼓乐社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依然保留有明代的传本。有的音符,与莫高窟发掘的唐乐谱相同。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

曲牌

综观整个乐曲名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各种曲牌,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自唐、宋以降,中原地区音乐许多音乐因素(律、调、曲、词、乐谱、乐器、结构、旋法等)都在这个古老乐种中留下了遗迹残痕,称长安鼓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结构

音乐史家考证,在天宝安史之乱期间,宫廷的乐师流落民间,唐朝燕乐也随之流传民间。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大气、庄重、高雅,曲目丰富,结构完整、曲调优美,具备宫廷音乐的特征,与一般的民俗音乐大相径庭。

调式

西安鼓乐的调式为七声音阶,他所用的调依据五度相生律而得,常用的四调称之为:六调、尺调、上调、五调。

风格特点

西安鼓乐是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大型乐种,内容丰富、乐 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有着不同的风格。

主要流派

西安鼓乐分为僧、道、俗三个流派。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传,演奏者多为市民、僧人,其音调较高,悠扬而热烈。道派为城隍庙道士所传,音调较低,平和、幽雅。俗派是由于僧派中的一部分乐曲,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俗音乐,逐渐和僧派有了区别,而形成俗派,其音调高扬、浑厚、热烈。

代表作品

西安鼓乐代表曲目有《鼓段子》《打扎子》《引令》《套词》《南词》《曲破》《杂曲》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西安鼓乐保存了大量史传曲目名录中的鲜活曲谱,对被认为“无声的中国音乐史”有着很大的价值;西安鼓乐的曲体曲式结构原则和手法,对开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结构难题、发扬民族优秀音乐传统、建立新的民族音乐体系有着有益的基础和借鉴的价值。

传承现状

由于现代强势文化的侵蚀,原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间庙会等正在逐步消亡,其生存土壤正在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保护措施

1953年,杨荫浏和当时西北音协的李石根、陕西文教厅的何均先生等人深入西安都城隍庙、东仓、何家营、南集贤等重要乐社,对乐社、乐谱、乐器、民间艺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录制了成套的鼓乐演奏音像资料,并于此1953年,将其采访的资料编为《陕西鼓乐社与铜器社》,为后人研究了解西安鼓乐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

1985年,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下,何家营村建立了第一家民间何家营鼓乐陈列馆,收集了大量的鼓乐资料,先后接待了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为宣传鼓乐文化,展示中原地区古代音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阿布扎比会议上,西安鼓乐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

2011年1月14日,西安鼓乐传习基地在陕西省周至县艺术技术学校挂牌成立。

2019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陕西省艺术研究院获得西安鼓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91年5月26日—7月3日,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出访欧洲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六国,为21个城市演出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

1997年3月,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出访台北市演出西安鼓乐音乐会。

荣誉表彰

1991年6月,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学社”在巴黎演出“长安古乐”(也叫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获法国“查理考斯”音乐唱片奖。

2019年,西安鼓乐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