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经济现象

更新时间:2023-05-27 13:13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因为在会计核算的时候用红字来标记,所以称为财政赤字。它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政府的收支平衡情况。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根据产生原因背景分为结构性财政赤字、周期性财政赤字等。

财政赤字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随后成为了各国财政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并被广泛运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财政赤字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刺激了消费和投资,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增加了就业,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长期财政赤字政策与公共债务累积压缩了政府转圜余地,导致国家出现信用受损或到期债务难以偿还等问题。财政赤字既是一种风险也是一种应对方案,在出现财政收支的结构性缺口后,财政赤字为整个社会防范潜在财政危机提供了一种“弹性”。

发展历史

赤字的发展

财政赤字一词起源于约翰·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赤字财政理论。凯恩斯否定了自亚当·斯密(Adam Smith)以来传统的关于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主张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可以超过财政收入的限制而扩大财政支出,因为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病根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很难靠居民或企业的自发调节去解决,而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才能实现。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扩大投资;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资活动可以带动私人投资。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仅仅依赖银行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似乎还不足以达到最适度的投资量,所以,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之境,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因此,政府采取赤字财政的政策来扩大公共投资,可以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极力主张通过“廉价政府”保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但财政赤字已是屡见不鲜。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义国家政府公开奉行凯恩斯提倡的财政赤字政策,因而连年的巨额赤字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1929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这次大萧条动摇了西方经济学家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内在稳定机制的信念,把政府干预经济提上了议事日程。在经济发生衰退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的方法去刺激总需求。由于政府支出来源于税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必然将导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产生。凯恩斯指出:“举债支出虽然‘浪费’,但结果可以使社会致富。在举债支出的附注中说明:“‘举债支出’是一个很方便的名词,包括一切政府举债净额,不论政府举债是为兴办资本事业,或为弥补预算不足。前者增加投资,后者增加消费倾向。”这是财政赤字观的一次大的转变。在衰退时期,政府不必坚守“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而应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增加投资和扩大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尽快走出衰退。后来,约翰·凯恩斯的理论不断得到发展。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凯恩斯学派所倡导的赤字财政政策。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为了使其国内经济尽快摆脱经济大萧条的困境,尽早实现经济的复苏,罗斯福在上任伊始就开始了其“新政”运动。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扩张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受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影响。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国内的失业问题同经济大危机时期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国民经济也不是一直处于危机和萧条之中,而是出现了有起有伏的周期性变化。在美国经济运行态势出现变化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实行由美国约翰·凯恩斯主义先驱者汉森所倡导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同时,美国凯恩斯主义者还对凯恩斯所强调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政策主张加以修改,提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重的主张。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长期推行赤字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剧增,而且使美国经济陷于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就英国财政政策实践来看,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女王陛下政府开始彻底放弃了原来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不干预的做法,而转向对经济的积极干预。1945年,工党执政,开始实行以约翰·凯恩斯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从1945年到1979年,英国政府在这30多年时间里推行的是凯恩斯主义主张的对经济积极干预的政策、费边社会主义所鼓吹的福利政策以及实行部分企业和银行的国有化。这些政策的混合实施,并没有提高英国的经济地位,反而使英国的经济增长缓慢,经济地位不断下降;而巨额的社会福利支出,又使女王陛下政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财政困难加剧;由于经济增长缓慢,生产率比较低下,导致失业率上升。进入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陷于“滞胀”的局面。

德国的财政政策实践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德国实行平衡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抑制物价上涨。1966年到1967年,德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衰退,德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开始受到约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财政政策趋于扩张。20世纪70年代,德国陷于结构性的经济危机之中。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德国政府开始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扩大财政补贴来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恢复经济增长。但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急剧增加,政府财政陷于极度的困难之中。

基本信息

计算公式

中国的财政赤字计算方式如下:

财政赤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下年支出的资金)

衡量财政赤字的规模的指标

通常有两个指标可以衡量财政赤字的规模,一是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称为赤字依存度,另一个是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赤字比率。

赤字依存度的高低表明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总支出中依赖赤字支出的程度,反映了财政本身状况的好坏。赤字依存度说明的是财政本身的问题,特别是说明了财政支出的需要与财政收入供给的能力之间的缺口或者差距。

赤字比率的高低表明的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了财政配置工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赤字比率说明的是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特别是说明了国民经济现状对财政赤字的承受能力。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它是评判财政风险的重要指标。欧盟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根据中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财政上不设立赤字,故此通常所称的财政赤字,即是中央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100%

产生原因

政治原因

由于政治原因,政府决定增加公共支出水平,或者由于政府在管理上不能控制住各预算单位的支出,从而造成支出增加。

政策原因

政府为了实现某些特殊目标,诸如增加就业、公平收入分配,临时增加公共支出。政府有关公共开支的政策对财政赤字的影响很大。当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计划或国防支出时,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上升。这些政策反映了政府的优先事项及其为满足社会需求和刺激经济增长所作的努力。政府的税收政策决定了可用于公共支出的收入来源。导致较低税率或减税的政策可能导致政府收入减少,有可能扩大财政赤字。相反,旨在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的政策可以产生额外收入,并有助于减轻财政赤字。

经济原因

政府受国际示范效应的冲击,企图实施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达到的社会福利计划。对经济状况作出反应的政府政策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经济下滑或衰退时,政府可能会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开支或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动。虽然这些政策可以帮助启动经济,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更大的财政赤字。同时,货币本位制的变化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便利。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转而实行信用本位制。在信用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是不可兑换的纸币。政府财政预算如果出现了巨额的赤字,赤字的弥补不仅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的方式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向货币当局透支的办法进行。由于信用本位制下货币发行的便利,为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提供了方便。

社会环境

面对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经济过程中本身存在的缺陷,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缓和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政府需要通过制定财政政策、采用税收、公共支出等财政手段来于预经济活动。而政府制定的财政政策是通过赤字财政政策来进行的,其结果必然是规模巨大的财政赤字。

国际环境

财政赤字的历史渊源就是为战争融资。交战国双方都要付出昂贵的代价,把本国所有的资源投入战争,所以,为了取得战争胜利,政府必须运用全部手段为战争融资,赤字就是政府可以运用的最快捷的手段之一。为加速国防现代化,军费支出日益增加。

分类

按对国债收支处理方法的不同

硬赤字与软赤字是两个相对应的赤字类型,与财政收支口径及其对债务收入的处理方式有关。

硬赤字

关于财政收支的计算,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种是将债务收入计人正常的财政收入中,同时也将债务支出列人正常的财政支出中。经过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将一部分财政赤字用债务收入弥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出现财政赤字,就是中国通常所说的“净赤字”或“硬赤字”。发生硬赤字只能向银行透支。只有日本等极少数国家用这种口径。硬赤字计算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它不能真实反映财政赤字情况,人们往往对硬赤字失去警惕性,导致政府支出的过度扩张,一旦发生硬赤字必须向国家银行透支,这使得政府很难使用财政收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用公式表示:硬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性财政支出+债务支出)

软赤字

另一种口径则是在统计计算时,不把债务收入列为正常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把债务支出列为正常的财政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财政收支相抵后出现财政赤字,那么这种财政赤字就是所谓的“软赤字”。

用公式表示:软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一经常性财政支出

以上两种口径之间的根本区别,就是对债务收入与债务支出的处理。其中,第一种口径在收支方面属于大口径统计,而在赤字方面则是小口径。因此,按照这种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实际上并没有将政府债务收入作为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手段。而第二种口径则在收支方面属于小口径统计,在赤字方面属于大口径,因此,按照这种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将债务收入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从统计上看,按照这种口径,在量上,赤字等于债务收入;或者反过来看,债务收入也等于赤字。即使对于同一个国家来说,用第二种方法统计出来的赤字必然比用第一种方法所统计出来的赤字规模要大。综上所述,所谓财政硬赤字,一般是把年度债务收支记人正常财政收支范围内时,收支相抵所形成的差额;所谓财政软赤字,则是指在不把年度债务收支计入正软赤字。

按照财政赤字与经济运行关系

周期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是指由于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而形成的赤字。周期性赤字概念的提出,是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及周期经济理论相联系的。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一般地要经过经济衰退一经济复苏一经济高涨一经济衰退一经济复苏等阶段的往复运动。经济运行由一个经济高涨阶段到另一个经济高涨阶段的过程叫作一个经济周期。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加,所以一般不会形成财政赤字。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减少,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减少,但政府的财政支出不能减少,因为此时失业增加,需要政府大量地给予个人失业补助;此外,为了促使经济回升,政府需增加公共投资等支出,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政府的支出会大大增加。这样,政府财政就会出现赤字。这种赤字就是周期性财政赤字。

结构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因为结构性赤字是假定经济已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在这种假定条件下,当经济中还存在未被动员的资源时,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并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调节总供求关系。

按计算方法的不同

原始赤字

所谓原始赤字,又称为基本赤字,是不包括债务利息支出的赤字。

总赤字

所谓总赤字,是基本债务加上利息支出的赤字。

按照赤字与预算程序的关系

预算赤字

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就在收支安排上赤字。预算列有赤字,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增收节支的措施,使得在预算执行的结果中不一定出现赤字,很可能实现收支的平衡。

决算赤字

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收不抵支,出现赤字。决算赤字,可能是因为预算编制时就有赤字,也可能是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新的减收增支的因素而导致赤字。

按照赤字产生的原因

主动赤字

主动赤字是指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也可称为赤字政策。赤字政策主要标志是连续多年安排预算赤字,甚至是巨额赤字。

被动赤字

被动赤字是由于客观原因,而非人为因素,出现财政收入不能抵补支出的情况而形成的赤字。

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周期

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政府施以较大规模的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这是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对财政赤字的吸纳能力,价格水平不会出现上涨。

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中非货币化部门将不断地转化为货币部门,这一进程就是货币化。货币化进程增加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吸收了因财政赤字而引起的货币供给,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财政赤字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主要看是否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如果国民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财政赤字可使闲置的资源充分动员和利用起来,使本国的GDP增加,而不会使价格水平上升。

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时,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对是否出现通货膨胀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政府有足够的举债和征税能力,有足够的手段控制工资和物价的上涨财政赤字就不会对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赤字融资安全界限的确定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因素,即广大群众的理解和牺牲精神。赤字融资有可能增加实际产出,但资源动员和产品供给的时滞要求社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程度的耐心,克服收入与生活水平预期过高的心理甚至要暂时忍受一下实际收入下降之苦。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甚至做出暂时的牺牲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为财政赤字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资金来源

既然出现财政赤字,就需要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的规模要受到资金来源的制约。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为财政赤字融资也相应有国内和国外两条渠道,因此财政赤字的规模要受到国内和国际两个因素的制约。

从国际上看,财政赤字的国际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国际援助、优惠贷款、商业贷款,这些渠道主要取决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一个国家与援助国之间的关系。从中国国内看,财政赤字的国内融资渠道主要是向公众借债和向银行借款,因此,城乡居民的收入和储蓄存款的状况及银行的资金状况是影响一个国家财政赤字规模的重要因素。

税收政策

税收收入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如果实施合理的税收政策,并适时调整税种和税率,可以有效降低财政赤字。然而,在税收政策不当或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财政赤字可能会加剧。

外部环境

国际油价、汇率波动、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财政赤字产生影响。比如,在国际经济疲软时期,出口下降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压力,进而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受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影响,政府收入锐减导致财政严重入不敷出,财政赤字规模扩大。

作用

财政赤字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经济现象。财政赤字在特殊情况下虽然能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经常处于赤字状态或者赤字规模过大,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作用。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积极作用

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赤字也可以用于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等,这将有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高。当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实施赤字财政政策虽然带来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增长,但财政赤字支出能较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的失衡换来了经济的稳定和就业的增加。国际银行的专家指出,少量的、能长久维持的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保护穷人在紧缩财政时免于沉重的负担。良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但可以弥补政府的债务,而且还会抵消一部分财政赤字风险。以中国为例,近期的财政赤字以财政投资带动社会投资需求,财政赤字保证了工资拖欠的解决,增加了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保证农业、教育、生态保护等项重点支出以及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在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普遍疲软的情况下,中国近期还保持了较高经济增长率,这应归功于财政赤字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种种风险收益。如果当时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赤字来增加流动性,从而降低借贷利率、扩大信贷,促进经济复苏。

财政赤字的产生,与财政支出增长以及税收收入不足或税收削减有关。如果推行的赤字财政政策将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用于教育投资,而不是用于国防开支或公共消费,即通过赤字支出结构的调整,赤字支出是有利于经济的当期或长期增长的。而且,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可以从当前的赤字支出中受益,债务负担比较公平。此外,在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指导下的赤字支出能对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资源分配的影响,促进了整体社会效率的提高,并促使财政状况性循环。中国从1998 开始积极财政政策增加的国债投资加强了重点建设,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就是财政赤字能取得经济结构改进的风险收益的例证。

西方经济学认为,从财政赤字往往导致通货膨胀角度看,财政赤字有益于资本形成。由于往往工资上涨赶不上物价的上涨,企业家获利,而工人利益受损。而企业家的储蓄倾向很高,新增收入大都用于投资,从而有利于资本形成。而且,财政赤字导致的通货膨胀还会形成“强制储蓄”,即由于价格的上涨使得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下降,原来在消费品工业中利用的生产资源转移到资本品工业中所产生的生产资源转移,这直接促进了资本形成。

消极作用

随着国债规模扩大,政府还债压力增大,财政运行面临的风险度提高,一旦负担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发财政危机,造成财政风险。当前的国债运行正在步入借新债还旧债的高度债务时期,可用于国家建设性的债务支出比重逐步下降,投资经济效益不佳,这就进一步弱化和降低了未来政府的偿债能力。财政赤字水平很低时,财政赤字的增加能降低政府债务风险;财政赤字超过一定水平时,随着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财政赤字的增加也会导致政府债务风险的增加,但政府债务风险还在可控的范围内;财政赤字过高时,财政赤字的增加会加剧政府债务风险,甚至引发政府债务危机

财政赤字可能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这会使得该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不具有竞争力,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财政赤字规模存在着一个具有客观性质的合理界限,如果赤字规模过大,会引发国家信用危机。

赤字财政政策孕育着通货膨胀的种子,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从某种程度上说,赤字财政与价格水平的膨胀性上升有着固定的关系。在一个社会里,赤字财政导致货币需求总量增加,而现存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却没有以相同的比例增加,这必然要使经济产生一种通货膨胀缺口,引起价格水平提高。在财政赤字不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情况下,赤字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有直接关系。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在开放型经济状态下,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构成,这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总需求的变动。如果赤字不断增加,促使总需求增加,以至于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产出水平,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中国1949年后三次通货膨胀,即1949年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通货膨胀,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次通货膨胀,这三次通货膨胀虽然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但其发生都同大量的财政赤字紧密相连。

解决方法

动用历年财政结余

动用历年的财政结余是指用以前年度的财政结余资金来弥补本年度的财政赤字。这种弥补方法对整个经济不会带来不利影响,因为该方法不会给其他主体造成任何不利影响,而且使国家财政暂时闲置的资金得到了充分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过这种弥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国家财政必须有历年的财政结余。

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提高原来税制中的税率;二是开征新的税种。无论是采用哪一种做法,增税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自然会起到弥补或减少财政赤字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增税结果都是加重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如果原税制中的税收负担较低,那么采用这种方法弥补赤字,对经济发展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原税制中的税收负担已经比较合理,再加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可能会出现税收替代效应,其结果不仅不会起到以增收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反而对财源起了破坏作用.导致财政收入减少,赤字规模增大因此,增加税收这种弥补方法并不是可以随意采用的。

发行国债

一般地说,在缺乏历年财政结余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国债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国债的使用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下,运用公债资金投向效益良好且能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项目,将会使未来的税收以及财政收入增加。因此而形成的财政赤字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财政负担。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就从借债创造的资产及其相关收入入手,分析了财政赤字合理性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政府经费真是投资性质的,那么通过借债筹集资金是无可非议的。财政预算允许通过借债来购置真正的资产项目D。发行国债也为国家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金融工具。另外,发行国债与通货膨胀之间也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当然,国债的发行规模一定要控制在国民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且国债的期限结构必须合理,同时政府也要有足够的债务清偿能力,否则,不仅会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而且会导致政府信誉的下降,造成债务和信用的双重危机。

发行货币

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就是动用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透支弥补的赤字也就是硬赤字。透支的结果,往往导致国家银行进行货币发行。正常情况下,中央银行是按照经济原则发行货币,即由于经济的增长,流通中商品总量的增加,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应地增加而进行的货币发行。按经济原则进行的货币发行是一种正常的货币发行。如果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而进行货币发行(即财政发行),这种货币发行是缺乏物质保证的,是凭空向流通中投放货币,毫无疑问,其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从而对一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1978年以前,中国经常采用动用历年的财政结余这种办法补财政赤字,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赤字和结余经常交替出现,故这种弥补方法是最佳的办法。1979年以后的财政赤字主要是靠借债来弥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2年中国还有一部分硬赤字是通过向国家银行借款的方法进行弥补的。在993年国家预算的时候,依然有205亿元的硬赤字计划。当时中央银行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并决定1993年的硬赤字不向中央银行借款,而是继续以发行国债的方法来弥补。因此,实际上从1993年起,中国所有的财政赤字都是通过发行国债的方法来进行弥补,公债成了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唯一途径。关于增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在中国从来未被明确地采用过。

其他方式

国家还可以通过出售国有资产以及借入外债来缓解国家财政赤字。但出售国有资产和借入外债在世界各国应用的较少。出售国家资产来弥补赤字,一方面国家资产存量会下降,更重要的是会令公众对国家失去信心。而且可供出售的国家资产也是有限的。对外借款弥补赤字会对一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外借款首先会导致本币升值,从而既不利于出口又鼓励进日,最终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而且过分依赖对外借款还容易引发对外债务的危机,8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就是证明。

消减财政赤字的必要性

削减财政赤字,实现平衡预算。可以树立一个廉洁的政府形象,开勤俭新中原地区成立之风气。如果一味地搞赤字预算,各项政府支出呈膨胀之势,很容易招致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反感,在改革过程中,各种经济、社会问题迭出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中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尚需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建设国家经济。持续性的赤宁预算往往有损政府的形象,削弱民族凝聚力。

采用削减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财政预算。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可以通过减少债务尤其是外债来缓解金融风险的压力。如果进行赤字预算的话.必须通过发行内、外债的方法来弥补赤字,而过大的外债余额和还本付息总额必然会给一国的出口造成压力。当经常项目出现赤字、外汇储备减少时,过多的外债本身就变成了导致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

一定数量的政府资金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财力保证。一旦金融危机爆发,政府制定的各种经济对策的实施,都须有财力的保证。如坚持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的财政预算政策,就为政府积累了一笔可利用的财力,它不仅可以用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也为政府向国际组织借债提供了担保。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变成了引发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为此,国家财政必须要拿出财力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注资,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以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

削减财政赤字、实现平衡预算,也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经济之需要。同货币政策一样,财政政策也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手段,而目前在中国,财政政策尤其重要尽管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开始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但仍有相当多的大中型国有的经济,政府不仅要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投资活动进行直接干预。而且还要通过税收和支出政策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宏观控制。当政府采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活动的时候,要求财政有足够的财力予以保证。如果国家财政连年赤字,那么在关键时刻需要动用财政资金进行经济调控时,则无异于纸上谈兵。

中国财政赤字

中国财政历史的发展

中国产生财政赤字原因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各项活动都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统一安排。企业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计划统配,生产所需各种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由财政无偿提供,产品由国家包销,盈亏则由国家统负。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财政不仅负责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而且负责整个社会私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国家财政事实上成为了国家计划安排社会再生产活动的资金总枢纽。由于在理论上排斥财政赤字,因而在整个财政活动中一直坚持着“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当时的财政赤字只是发生在个别年份中,并不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更不是国家有意识加以运用的一种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前近30年中发生财政赤字的年份大约有1/3左右。财政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急于求成和对经济活动内在规律认识不足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基本建设的投资过多,建设规模超出了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导致出现财政赤字,并引起国民经济的大起大落。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期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的财政赤字则较多地受财政政策与财政宏观调控的影响。综合来看改革开放以后的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体制转轨的影响

体制转轨对财政赤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1993年中国开始实行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一次性解决了2000多亿元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并在新的深圳市会计条例与财务通则的指导下允许企业采取加速折旧、计提坏账准备、工资奖金进入成本、计提福利费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财力,使体制转轨对财政赤字的影响达到了高峰。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体制转轨的影响已经成为了既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的基数,在经济增长新的增量变化中这种体制转轨的影响开始逐渐减弱。

财政政策运用的影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政府有意识地利用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从其国内经济运行来看,1993年和1994年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政府采取了严厉的“双紧”政策进行打压和调控。在“双紧”政策的打压下经济开始迅速降温。1996年,中国国内市场已经显示出了经济偏冷的迹象。企业库存产成品增加,社会失业率开始上升,企业之间的三角债日益严重。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支持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复苏,中国坚持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方针,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和中国国内供求平衡形成了沉重的压力。在国内与国外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明显的通货紧缩时期。为刺激经济的回暖,中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中央政府果断地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使中国经济状况在全球率先摆脱低迷的迹象,迅速升温。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势必扩大财政赤字,1998年财政字92223亿元,1999年财字1743.59亿元,2000年财政赤字2491.27亿元,2001年财政赤字251654亿元,2002年财政赤字已达3149.51亿元,2009年财政赤字达到9500亿元,2010年财政赤字达到10500亿元。

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政府真正实现职能的转换,从根本上解决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政府应以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职能。但是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政府职能的转换还没有真正完成,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财政收入对财政赤字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制建设滞后,依法治税观念不强。其次,税收制度的建设和税制结构的调整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的税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建立的,改革之后虽然进行税制调整,但这种税制的改革与调整相对比较滞后。

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力度不断加大;原本财政介人较少的领域改革开放后加大了政府介入的力度,如社会教育、公共卫生、科学研究、社会保障等。其次,财政支出效益整体下降,导致了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由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整体下降,使得财政支出总量不断上升,刺激了财政赤字的膨胀。

中国财政赤字现状

1949年以后至1978年的近30年中,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运行被置于国家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控制当中。反映在国家财政活动中,表现为将财政赤字看做是国家特有的财政现象,因而一直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财政方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财政赤字只是在个别的财政年度中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大约有2/3的份是财政结余,发的份不到1/3,在这一时期中财政一直存在着滚存结余。

中国财政赤字的大规模发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自1979年起至今,财政赤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1979-2009年间,除了1981年1985年和2007年出现了极为少量的财政结余外,28年中都是财政赤字。自1986年起更是连续21年的财政赤字,很多年份中财政字都已超过当年财政收入的15%以上。

1979年中国财政赤字为135.41亿元,约占当年财政收入1146.38亿元的11.81%。2000年财政赤字突破2000亿元,达到2491.27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13395.23亿元的比重已达到历史最高的18.60%。2001年财政赤字2516.54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16386.04亿元的15.24%。2002年中国财政赤字已突破3000亿元,达到3149.51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18903.64亿元的16.66%。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已创纪录地突破了9000亿元达到9500亿元,是1979年财政赤字的70.16倍,是1994年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的16.54倍。改革开放后中国财政赤字的规模见表。

中国财政赤字规模

世界各国财政赤字现状

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历程看,大部分年份都有财政赤字。美国从1950至2014年的65年中,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56年,占总数的86%。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5年里,有赤字的年份,法国和日本为15年、美国14年、英国13年、德国12年。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绝大部分OECD国家都出现了赤字;发展中国家中,出现财政收支平衡或盈余的国家微乎其微。

从历史数据看,美、日、欧等世界经济体的赤字率具有明显的逆周期特征,与经济增长率呈反向变化。美国20世纪以来出现过五次赤字比较严重的时期,赤字率均超过3%,主要都是经济萧条引起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赤字率一直在3%以上,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大部分年份在3%以上。从最高数值看,美国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持续3年超过10%,2009年最高达12.7%;英国每年都超过5%,2009年最高达10.8%;日本2009年最高达8.9%;法国2009年最高达7.2%;德国2010年最高达4.1%;意大利2009年最高达5.3%;加拿大2010年最高达4.9%;OECD国家平均水平最高是2010年,达到5.5%。新兴世界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最高值中,印度达10%,巴西达6.7%,南非达5.9%,埃及达13.4%,俄罗斯为4%,越南为5.7%。

相关事件

历史上,1918~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20世纪90年代末哥伦比亚的经济衰退,20世纪的最后10年经济的衰退及中国1949年后的三次通货膨胀都是与过高的财政赤字有关。

日本的财政赤字的扩大始于日本进平成年代不久后,即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在经济开始增长的20世纪60年代以及高速增长结束、石油危机爆发的20世纪70年代,国家预算持续膨胀,到泡沫经济崩溃前的1990年,年度预算已达到69万亿日元进入泡沫经济崩溃、被称为“失去的10年”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严重的经济萧条之下,各种“经济对策”层出不穷,导致公共事业费用急剧增加。 90年代财政政策的核心是赤字财政政策,从1994年开始,日本政府财政赤字额已跃居经济大国的前列,到1996年日本的财政赤字水平已到了不堪负重的境地。1997年正式提出了全面实施“六项改革”的方针和目标,对各项财政支出的削减目标值做出了明确规定,以期减小财政赤字。

中国财政史上仅有1998年、1999年、2000年、2023年四次年内追加财政赤字。1998年的背景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1999年的背景为洪水与经济危机余波冲击;2000年的背景为国内需求不足,城投融资与商业银行信贷能力较弱;2023年的背景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此次增发国债后,2023年全国财政赤字由38800亿元提高至488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由31600亿元增加到41600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相关概念

国家信用评级

国家信用评级是指对一个国家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判断,以便为借款人和投资者提供参考。通常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会根据该国的政治稳定性、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信用等级。这些信用等级通常分为AAA、AA、A、BBB、BB、B、CCC、CC、C、D等几个等级,并且每个等级还可以再具体细分。一般来说,信用评级越高,表示该国的偿债能力越强,也就越有可能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并吸引更多的投资。

政府债务

政府债务,亦称“公债”,是指政府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或贷款所欠下的借款。政府债务通常分为内债和外债两种。内债是指向国内市场发行的债券,外债则是指向国际市场发行的债券。政府债务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债务量过高可能导致国家财政风险增加、信用评级下降和国际投资者的失去信心等问题,因此政府必须谨慎管理和控制债务规模,并合理分配借入的资金来确保债务能够得到有效偿还。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指的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的流通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钱多了,商品价格就会随着上涨。通货膨胀通常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所引起,当市场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商品价格会随之上涨。而政府或国家银行放开货币供应量、增加印制货币的数量等也会造成通货膨胀。它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如降低购买力、增加债务负担、促进投机活动等,因此政府和中央银行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以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