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 :1786年莫扎特创作的喜歌剧

更新时间:2024-09-20 20:49

《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语:Le Nozze di Figaro)(K. 492)是一部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四幕喜歌剧,这部四幕二十八曲的作品于1785-1786年间创作,并于1786年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次上演,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一次艺术高峰。此剧由意大利诗人洛伦佐·达·彭特( L . da . Ponte )依据法国剧作家皮埃尔·博马舍( Beaumarchais )的同名喜剧改编而产生。

歌剧以17世纪中叶的西班牙塞维利亚附近的阿尔马维瓦伯爵府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费加罗、苏珊娜以及伯爵夫人联手,成功阻止了阿马维瓦伯爵对得到费加罗未婚妻苏珊娜的初夜权的阴谋。歌剧以费加罗和他的未婚妻苏珊娜的婚礼为线索,无情地揭露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骄奢和淫逸的生活。同时,歌剧也颂扬了以费加罗和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的正直、机智和勇敢的品质,以及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部作品中,沃尔夫冈·莫扎特巧妙地融合宣叙调咏叹调,利用交响乐的创作思维强化戏剧性,使《费加罗的婚礼》成为真正的歌唱戏剧艺术,展现了音乐与戏剧情节的和谐统一。

在音乐上,《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的巅峰作。这部作品对歌剧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和人物刻画在历史上多次被其他作曲家和艺术家所借鉴。至今,《费加罗的婚礼》依然是世界各大歌剧院的常演剧目。

创作背景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改编自皮埃尔·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背景深植于十八世纪欧洲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这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期,封建特权的压迫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抗争日益激烈,社会矛盾尖锐化。启蒙主义运动以“平等、自由、理性”为口号,对当时社会提出了深刻的批判。启蒙主义精神深深影响了法国剧作家博马舍,《费加罗的婚礼》是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讴歌了中下层人物,挖苦封建贵族,引发了巨大反响,在法国和奥地利均遭到禁演。

在同一时代的奥地利,沃尔夫冈·莫扎特也受到了启蒙主义的影响。他在音乐创作中强调人性的自由和尊严,批判贵族特权,展现了共济会人人平等的思想。皮埃尔·博马舍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剧本中深刻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莫扎特,促使他将《费加罗的婚礼》改编为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唯一没有经过预约而创作的歌剧。

歌剧脚本的改编是按照莫扎特的意见进行的。莫扎特在改编过程中,一方面保留了原剧的主题和人物设计,尽可能保持原剧的政治讽刺意味,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歌剧的表现手法,他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他通过巧妙的剧本处理和精致的音乐设计,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剧情更加紧张有力。为了得到王室对歌剧演出的支持,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合作者达.蓬特协助莫扎特,在原作的基础上删去了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敏感内容,并辅佐莫扎特进行歌剧的改编和调整。

最后,在莫扎特和洛伦佐·彭特的共同努力下,《费加罗的婚礼》歌剧作品获得了皇帝的批准,于1786年在维也纳国家剧院首次公演,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启蒙主义思想在歌剧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

剧情介绍

《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设定在17世纪中叶的西班牙赛维利亚附近,发生在阿尔马维瓦伯爵的城堡中。

第一幕

故事开始于伯爵府的阁楼房间,伯爵的男仆费加罗爱上了伯爵夫人的侍女苏姗娜并向她求婚。然而,他们的婚礼遇到了不少阻碍。首先,伯爵对苏姗娜心怀欲望,他试图勾引苏姗娜并阻挠婚事的进行。其次,巴尔托罗的女管家马尔切莉娜出于债务原因,强迫费加罗娶她为妻。为了巩固自己在伯爵府的地位,马尔切莉娜找来巴尔托罗。在这期间,伯爵的男侍凯鲁比诺深爱着伯爵夫人罗西娜,这使他陷入了痛苦之中。在音乐老师巴西里奥的帮助下,伯爵发现了躲藏在苏姗娜房间的凯鲁比诺。然而,费加罗巧妙地为凯鲁比诺解围,并嘲笑他应该趁年轻去当兵,而非追求爱情。费加罗尝试让伯爵承认他与苏姗娜的婚事,但未能成功。

第二幕

本幕的剧情发生在伯爵夫人的房间中。伯爵夫人对于丈夫的冷漠感到极其痛心,向爱神发出哀求,希望得到安慰。费加罗和苏姗娜策划了一个复杂的计划:苏姗娜将假装答应伯爵的约会邀请,然而实际上是打算让男仆凯鲁比诺扮女装替她去赴约。在他们正忙于筹备这出戏的时候,伯爵突然闯入房间,他们只得匆忙将凯鲁比诺藏进了衣橱。然而,苏姗娜灵活地抓住了机会,在伯爵强迫伯爵夫人离开并锁门的时候,将凯鲁比诺偷偷放走。伯爵打开衣橱后,发现的却是苏姗娜。在后续的发展中,费加罗被指责为密谋的参与者,但他巧妙地为自己辩护。另外,马尔切莉娜、巴西里奥和医生巴尔托诺三人联合起来,要求费加罗偿还债务,否则他就必须娶马尔切莉娜为妻。这个消息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激烈反应,每个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第三幕

本幕的背景设在伯爵的大客厅内。苏姗娜与伯爵夫人为了执行费加罗的策略,决定在晚间约会中交换服装。伯爵惊喜地发现,苏姗娜竟然答应了他的秘密约会提议。一件出乎意料的消息被揭露:费加罗是马尔切莉娜和巴尔托诺的私生子,这一发现无疑为剧情增添了新的纷扰。伯爵夫人口述,苏姗娜写下一封描述约会地点的情书,这封信以别针封口,并被成功地传递给伯爵。在伯爵赞同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婚礼的舞会上,苏姗娜巧妙地将封口的情书传给了伯爵。

第四幕

夜晚的庭园变成了欺骗和误解的舞台。费加罗获悉了伯爵夫人和苏姗娜的计谋,这使得他对苏姗娜表示怀疑。与此同时,马尔切莉娜决定向苏姗娜揭露这一切,引发了一系列的混乱和误会。虽然伯爵被苏姗娜和伯爵夫人的计谋所迷惑,但费加罗却看穿了一切。伯爵以为他揭露了妻子的不忠行为,公开控诉了伯爵夫人。然而,当真相揭晓时,伯爵发现自己的疑虑是错误的。他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深深地羞愧,只能向妻子求饶。在公开宣布"初夜权"的取消后,伯爵恢复了对费加罗和苏姗娜婚礼的承认。最终,众人欢庆并参加了费加罗和苏姗娜的婚礼,为这场戏剧性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角色介绍

曲目概况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作品鉴赏

音乐特点

序曲

《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部分,是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序曲艺术功能的独特运用的一次完美体现。该序曲不仅预示了歌剧的整体情绪,同时还与歌剧的主题内容紧密相连,呈现出了歌剧的独特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

《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采用了奏鸣曲式结构。在主部,音乐以重复乐段的主题开始,其中包括两句旋律。第一句使用了音阶式的八分音符,并在1、3小节中插入休止符。第二句继续了该旋律,并通过使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以及转位和弦进行了扩展。连接部分特点是连续的快速八分音符,这些音符在主旋律和伴奏之间交替出现。使用了模进与重复的技法,并且在和声学上主要采用了D-T的连接方式,最终进入A大调的D音。在副部,主题从A大调的D开始,并展示了一些离调的特征,这可能暗示了一种不稳定或转折。通过使用阴暗的调性和音乐素材,象征了费加罗的婚礼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然而,副部的结尾以及再现部,又带着明朗的音乐情绪,如同太阳破晓后的阳光,预示了困难之后的喜悦和光明。这种音乐情绪的转化,不仅与剧情的整体情况相吻合,同时也反映了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序曲创作中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音乐情绪,精准地揭示了剧情的走向和内涵。

重唱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重唱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莫扎特利用重唱手法创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使音乐与人物、情节紧密结合。最后,通过交响乐队音响的互动,他在音乐中描绘了多样的情境和情感,使歌剧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多个角色的共同歌唱,可以同时展现多个角色的情感和观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冲突,使得剧情更加丰富和复杂。同时,重唱的和声学处理也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加美妙动听。在歌唱技巧方面,在重唱的部分,演唱者要严格遵照乐谱,准确地演唱每个音符的节奏、音色、力度和速度,这样才能展现出歌剧的特有风格。

以"情敌"二重唱为例,"情敌"二重唱是《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首矛盾冲突性的同声二重唱,描述苏珊娜与马尔切琳娜这两位情敌的相遇场景。音乐上,沃尔夫冈·莫扎特采用了回旋变奏式的写法和复二部曲式的结构。作品以A大调、4/4拍开篇,其中4-12小节采用了卡农式的模仿技巧,刻画了两人相遇时的虚伪客套。

而13-21小节则采用了声部叠置的织体手法,歌剧通过音色的对比展现了两位女主角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随着作品的发展,4-12小节和13-21小节的两个主题不断交替、变化,形成了音乐的回旋变奏结构。特别是13-21小节的变奏,采用了主调属和弦与下属和弦的半终止,增强了音乐色彩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两人的心理冲突和口舌之战。

在二重唱的第二部分,沃尔夫冈·莫扎特引入了新的59-64小节,利用三连音的节奏变化展示了苏珊娜的胜利者姿态,而马尔切琳娜则生动地展示了其受到挑衅后的语无伦次和不知所措的状态。

这首二重唱通过音乐的巧妙织体写作手法、音色与情绪的对比,以及戏剧性的情节转折,为听众呈现了一幕幽默、生动的舌战场面,从而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通过这一首二重唱,展现出莫扎特在歌剧中对重唱的重视和熟练运用。

咏叹调

咏叹调在这部歌剧中起到了突出的抒情作用,主要用来深化人物的情感描绘。通过咏叹调的变化反映剧中角色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情感变化、冲突和期望。此外,一些咏叹调还表现出激烈的人物内心冲突。这种咏叹调通常以情感强烈、音乐表现力强的方式,展现角色面临重大选择或困境时的心理状态。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沃尔夫冈·莫扎特巧妙地在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转换,使得剧情发展自然流畅。同时,乐队的功能也被巧妙地综合进来,既有对人物和情境的描绘,又有对剧情发展的引导,使得《费加罗的婚礼》成为了一个完美的音乐作品。此外,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采用了咏叹调与宣叙调交替的形式,通过音调的变化,达到了艺术形式的平衡与美感。他在作品中创造了丰富的情节,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宣叙调充满了戏剧性,进一步增强了艺术形式的吸引力。

费加罗第一首咏叹调为例。其第一首咏叹调“如果你想要跳舞”在构造上采用了较为特殊的小型三部曲式,由首部、中部、再现部组成。首部和再现部的音乐素材高度一致,特别是在声乐与伴奏的节奏上形成了鲜明的同步性,彰显了费加罗对伯爵的挑战与决心。而中部分为两个对比明显的段落:前一段的四三拍子节奏中,费加罗对伯爵的反抗决心得到强烈表现,特别是在“真好”这五个歌词处,声部与伴奏的快速交互与音阶的向上推进形成了戏剧性的高潮;后一段则以急促的四二拍子展现了费加罗对伯爵的策略和智慧,这里的音乐语言紧凑、连续,完美地捕捉了费加罗的紧张与决断。整首咏叹调以节奏为主线,深刻地刻画了费加罗这一角色的复杂情感与行动决策。

艺术特色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赞誉的歌剧。自从它在1786年首次上演以来,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一直引起人们的深入探讨。它的独特之处可以从民族性以及音乐与文学的深度融合来解释。

民族性

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后的两个世纪,意大利歌剧在欧洲音乐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唯有格鲁克的法国歌剧为这个单一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然而,莫扎特凭借他独特的艺术视角、细腻的描绘手法和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将《费加罗的婚礼》推向了艺术巅峰,让意大利歌剧艳丽的花朵在其手中绽放。相比于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更强烈地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色彩。这种独特的风格成为了沃尔夫冈·莫扎特歌剧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审美价值表现。《费加罗的婚礼》借鉴了德奥民族歌剧传统的“歌唱剧”形式,成功塑造了一部既保留了意大利歌剧的优雅,又融入了德奥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

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费加罗的婚礼》中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莫扎特不仅在音乐中描绘了情节,更通过音乐推动 情节的发展,使音乐与故事情节完美融合。他通过音乐旋律的变化和情节的交织,创造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这种音乐与文学的深度融合,使《费加罗的婚礼》成为了一部真正的音乐剧专业

重要演出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版

在导演巴里·科斯基(Barrie Kosky)的维也纳大剧院版的《费加罗的婚礼》中,苏珊娜和费加罗必须从伯爵为他们分配的狭窄空间穿越至阿尔马维瓦宫的华丽房间。巴里·科斯基在其导演版本中,将《费加罗的婚礼》呈现为一个傍晚时分的花园或森林,这里如同一个民主的舞台,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他的制作注重空间转换与角色之间的互动,使得作品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

英国皇家大剧院版

英国皇家大剧院版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充满曲折和欢乐的沃尔夫冈·莫扎特喜歌剧。其情节复杂,每一个细节都为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部歌剧描述了在阿尔马维瓦家中经历的一个横冲直撞、颠倒乾坤的一天。这次表演由Joana Mallwitz指挥,聚集了一支国际化的演员阵容,并在David McVicar的经典制作中精彩呈现。

中国国家大剧院版

在2013年8月15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了《费加罗的婚礼》的首轮演出。并在2019年11月24日/26日---30日 进行《费加罗的婚礼》的第二轮演出。

价值影响

社会价值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深深植根于启蒙运动的思想中,源自法国剧作家皮埃尔·博马舍的原作,它尖锐地批判了法国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以及贵族特权。虽然在沃尔夫冈·莫扎特的改编版本中,一些直接针对贵族的犀利语言被削减,但整个剧本依然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讽刺和批判。该剧所揭示的对权力、特权和社会等级制度的深刻批判,以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构成了它的重要社会价值。

歌剧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与众不同。主角费加罗,虽身为仆人,却不屈不挠,机智勇敢,正直善良。他的形象代表了启蒙时代下的“第三等级”人民,也就是农民和市民阶层,表现出他们对于新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旧制度的反抗。而贵族伯爵的形象,则揭示了封建阶级的虚伪和堕落。

剧中虽对贵族生活进行了讽刺,但是为了能够顺利上演,作者在剧本中适度收敛了尖锐的社会讽刺,增加了诙谐的元素,使之变得更加活泼、风趣。然而,尽管面临禁演的压力,进行了一些修改,但它仍保持了其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质,成为了反映18世纪社会矛盾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一部重要作品。

总的来说,沃尔夫冈·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在社会价值上的表现,不仅仅体现在对旧社会的批判,更在于通过人物塑造,展示了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这也是该剧能够成为历史上重要的一部作品,并且被后世广泛传唱的重要原因。

艺术价值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歌剧以其深的艺术价值,在全球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莫扎特成功地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到这部作品中,认为音乐应当使听众感到愉悦,甚至在描绘最可怕的场景时,也不能让听众感到不适。他的这种音乐美学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婉转动听的旋律,还是丰富多彩的和声学处理,都显示出了他对音乐形式和内容深度的高度追求。沃尔夫冈·莫扎特以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出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人物塑造丰富多样,鲜活生动,无论是聪明伶俐的费加罗,还是机智狡的苏珊娜,都通过音乐来刻画他们的性格特征,使得他们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莫扎特对喜剧的精妙运用也是《费加罗的婚礼》的一大艺术价值。他以诙谐的手法和轻松的氛围,赋予了歌剧一种欢快的节奏和气氛,使得这部歌剧不仅在音乐上吸引人,也在戏剧性质上富有吸引力。

参考资料

The Marriage of Figaro fact sheet.Los Angeles Opera.2023-07-28

国家大剧院版《费加罗的婚礼》于2013年8月15日首演,首轮演出即创造出票房奇迹。.国家大剧院.2023-07-28

The Marriage of Figaro.operaguides.2023-07-28

LE NOZZE DI FIGARO.Vienna State Opera.2023-08-09

THE MARRIAGE OF FIGARO.Royal Opera House.2023-08-09

国家大剧院关于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乐团变更的公告.国家大剧院.2023-07-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