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少亭 :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

更新时间:2024-09-21 02:57

辛少亭(1902年-1965年),字明礼,安徽凤台县人。生于一九零二年十月,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曾读私塾四年,高小二年,后因家贫失学。一九一七年投军,加入广东国民革命军。一九四八年开始筹备起义,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一军副军长。转业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常务委员。

1965年10月29日,辛少亭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抗日生涯

一九一七年投军,入广东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学兵连,当学兵(师长钮永建,团长方振武)。一九一八年由学兵连选调到孙中山先生广州大元帅府海军陆战队,任付班长,班长,排长等职,并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一九二零年,参加了讨伐桂系地方军阀莫永星,同年入广州大元帅府大本营韶关讲武堂,毕业后回广东粤军第一师第一团任排长,连长。一九二二年第一次北伐途中,因陈炯明叛变,经福建省潮州市返回广东省讨伐陈炯明,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战役。

一九二六年七月,参加二次北伐,攻占南昌市,九江,安庆市南京市等地,消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后随方振武西北,任国民军第五军营长,九月参加“五原誓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八十八师二六四团,任团长,继续讨伐军阀张宗昌,孙传芳。北伐完成后,方振武调任安徽省主席,部队改编为四十四师(师长阮玄武,后为肖之楚)任一二九旅旅长。一九三零年,参加陇海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被鲍刚所约,任新编第二师副师长(师长鲍刚),驻山西介休。

“九一八“事变爆发,一九三二年十月,方振武到介休市商议成立抗日救国军,十二月在介休举行了抗日救国军誓师大会,次年五月,由方振武领导到张家口市,参加了冯玉祥,吉鸿昌发起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改为阎锡山中国国民党独立第四十六旅,任副旅长(旅长鲍刚)。一九三四年,调南京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四期(即黄埔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学习,一九三六年毕业后回原部队。

一九三七年参加芦沟桥抗战,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独立四十六旅副旅长(兼七三六团团长),旅长,参加了著名的平汉路抗战和正定保卫战。一九三八年一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一零师第三二八旅少将旅长,参加了台儿庄大捷,受到国民政府军令部嘉奖,被誉为“运动战第一“,并记了战功。台儿庄战役后,因伤亡过重,部队调河南省唐河整训,后参加了瑞(昌)武(昌)公路保卫战,江西南昌樟树抗战及武汉会战和随枣战役,后任一九三师副师长,河南汜北指挥官,代理河南第二行政专员兼游击第三纵队司令,驻河南鹿邑。一九四四年以游击第三纵队改编为二十九师,归九十七军建制,任九十七军副军长兼二十九师少将师长。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部队奉命北上,开赴徐州市接收日军投降。后九十七军缩编为五十二师,任副师长。

一九四七年,调国民政府国防部少将部员,一九四八年接张(时任河南省主席兼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电催,到信阳市担任第五绥靖区副司令兼城防司令。

起义投共

同年开始筹备起义工作。同年,经国防部批准,国民党第十九兵团成立,任第十九兵团第一二八军军长。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首长联系,邓子恢副政委指示,于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五日随张轸在武汉以南金口,贺胜桥起义,起义部队有第十九兵团一二七军一个师,一二八军三个师,共二万七千余人。起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邓子恢副政委来电慰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亦来电表示欢迎。

一九四九年八月一日,经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辛少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一军副军长。后任湖北军区参议室主任。一九五五年转业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常务委员。

人物逝世

1965年10月29日,辛少亭同志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辛少亭同志逝世后,湖北省人民政府,省政协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