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玲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时间:2024-09-20 13:16

郑若玲,江西省修水人,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演武附属小学校务委员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考试》编委,《教育与考试》编委,《考试研究》编委,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委员,民盟厦门大学总支副主委,民盟厦门市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苦旅何以得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高考思辨》等。

人物经历

2001-2006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职博士生,获博士学位

1993-1996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生,获硕士学位

1987-1991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生,获学士

2013年—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8年— 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7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2003年—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2年—2007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1996年—2002年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助教、讲师

1991年—1993年 江西九江师专助教

2013年8月—2014年8月维克森林大学访问学者

2012年2月—2012年4月台湾淡江大学讲学、研究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美国圣母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2002年7月—2002年8月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进修

兰州大学兼职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演武小学校务委员会顾问;

中国考试》编委;

教育与考试》编委;

考试研究》编委;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厦门市思明区政协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厦门大学总支副主委;

民盟厦门市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1年至今已指导研究生34人,其中毕业博士生6人,在读博士生10人;毕业硕士生16人,在读硕士生2人。

主讲课程

高等教育与社会专题研究,博士生课程

考试社会学,硕士生课程

科举与高考,本科生课程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高考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公平。

主要贡献

书籍著作

《考试机构文化建设概论》(来启华、郑若玲等著),高教社,2016;

《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理论与实践——基于高中创新班的研究》(谭蔚、郑若玲、万圆、刘盾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高考思辨》(郑若玲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

《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郑若玲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刘海峰等著,51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郑若玲为副主编并撰写11万字。

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刘海峰主编,郑若玲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独著)36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考试发展史》(与刘海峰、田建荣、张亚群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写12万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刘海峰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参写10万字。

《自学考试学分制研究》(康乃美等著),高教社,1999年,参写6万字。

期刊论文

2013年—2016年

郑若玲,郭振伟. 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平诉求与困境:以上海市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2016,10:67-77;

美国大学招生的多样化探索,中国教师,2016.3;

美国高校招生动了谁的奶酪?社会科学报,2016.4.6;

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成效——以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为个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2;

高考:一种“必需的罪恶”,南方教育时报,2016.6.10;

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破除统考迷思深化招生改革,复旦教育论坛,2016.1;

统一高考制度的问题及其成因评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2015.11;

潘懋元教育考试思想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5;

公平的实质并非“一刀切,中国科学报,2015.7.16;

“三创”“三微”提升创造力,光明日报,2015.4.28;

高考局限与招生改革,考试研究,2015.2;

弱势群体对高考公平性之评价,现代大学教育,2015.1,教育科学文摘,2015.2转载;

专家评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大学招办权力或被架空(专访),光明网,2015.2.3;

私立大学招生模式抑制公共部门应对21世纪的挑战(译),教育与考试,2014.3;

为了强预测力无偏见性的考试(译),中国考试,2014.6;

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高等教育研究,2014.10;

我国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统一英语能力测评标准适逢其时,中国教育报,2014.11.3;

台湾省“十二年国教”解析、问题与启思,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

将高考分数标准由“硬”调“软”,光明日报,2014.5.13;

高考招生改革应与高中教育有机衔接,中国高等教育,2014.7;

台湾技职校院招生SWOT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14.3;

自主招生需抓住机遇大胆前行,大学教育科学,2014.3;

高中招生方式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郑若玲,杨济连),苏州大学学报(教科版),2014.1;

高考英语改革要避免“一刀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4;

高职教育:以自主招生创发展新路(时评),教育发展研究,2013.3;

自主招生要效率也要公平,中国教育报,2013.11.27;

有限多样:高考形式改革之方向,探索与争鸣,2013.8;

高考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你怎么看?——访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若玲,光明日报,2013.6.24;

我国高职招生变迁与未来发展方向(郑若玲、朱贺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3。

繁星点点绽放光芒--台湾地区高校招生地域公平改革及启示(刘盾、郑若玲),考试研究,2013.2;

·厦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万圆、郑若玲),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

莫让教育沦为考试的附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3.22;

校长推荐制需要新突破,中国教育报,2013.2.25;

异地高考需要理性看待,中国科学报,2013.1.28;

探微与创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解析(郑若玲、朱贺玲),复旦教育论坛,2013.1;

异地高考:理想与现实的两难问题(欧颖、郑若玲),中国考试,2013.1;

闽南与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探析,集美大学学报,2013.1;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郑若玲、陈为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2011年—2012年

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恒依归,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年1月。

“减负”应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光明日报,2011年1月31日,第16版。

博导招生话语权亟待扩大,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16日,第8版。

高考改革首重公平,科学时报,2011年3月23日,第1版。

危机化契机 高等教育的出路——对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专访),光明日报,2011年6月21日;

自主招生联考:是耶?非耶?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3月;

南方科技大学改革应持平常心,科学时报,2011年6月24日;

自主招生联考是是非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3日;

多管齐下治理高校生源竞争“混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29日;

“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郑若玲,万圆),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4日;

恶性竞争:招生失序的危险信号,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31日;

新时期海峡两岸高校开放招生问题探讨(郑若玲,王晓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9月;

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建议(郑若玲,王晓勇),集美大学学报,2011年4月;

民国高校学业竞试的实施及启示(郑若玲,吕建强),教育与考试,2011年6月;

学业水平考试:从考试到评价的新起点,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11日;

创特色明定位选拔多样化人才(郑若玲 朱贺玲),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10日。

2006年—2010年

考试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科举、高考为例,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4月号;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考试与平等——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收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高考录取制度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研究(咨询报告,李立峰为第二作者),教育部学生司采纳,2007年1月15日。

“举国大考”何去何从,招生考试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累人”的科举》,载刘海峰主编:《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前科举时期考试的演进与贡献,《教育与考试》2007年2月。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转载

《美国大学招考制度的启示》,《光明日报》2007年5月9日。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高考的社会功能》,《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

《多元招生考核体系是否可行》,《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4月号。

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时机尚不成熟(第二作者),《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7期。

《“举国大考”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7、8期合刊(A),《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11期全文转载;

理性分析 快速选择(第二作者),《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9期。

公平——考试变革的主旋律,《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

《公平:考试的永恒诉求》(樊本富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以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女多于男”,《中国科学报》2007年11月16日(A4)。

宾州之行,《厦门大学报》2007年11月5日。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Review of discussion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eforms,《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Vol.3, No.1, 2008年.

大学管理的“成人幼稚病”,《软件工程师》2008年第1期。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考试社会的域外视角,《考试研究》2008年第1期。

试析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4期(陈为峰为第二作者)。

高考改革的科举史观照,《科举学论丛》2007年第2辑。

高考改革:守望理想,更应立足现实,《中国科学报》2008年4月23日。

“考试社会”解析,《中国考试》2008年5月。

法国高校招考制度及其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3月。

废科举的政治影响与启思,《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3月。

“自学考试”与“业余学习”——浅议自学考试制度职能之变迁(陈为峰,郑若玲),《教育与考试》2008年2月。

如何提高教学评估的效度与信度(郑若玲,陈为峰),《学习月刊》2008年6月。

高等教育效益最大化:“各安其位,各谋其道” (郑若玲,陈为峰),《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25日。

高考的存在价值与改革走向,《粤海风》2008年4月。

破格特招将方舟合理吗,《解放日报》2008年8月25日。

现实之需:高考的存在与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8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3-14期。

中国传统文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郑若玲 陈为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9月。

选科制理念与大学生管理,《教育与考试》,2008年4月。

机会公平:美国高等学校招生改革焦点,《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9日。

自考是农村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机会(访谈,记者邹雅婷),《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3日。

考研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更见效(郑若玲 陈为峰),《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6日。

考研,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郑若玲,陈为峰),《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17日。

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郑若玲,陈为峰),《福建教育》2009年1月。

以平常心看待女生高分者,《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8日。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2月。

浅议高考改革新方案的综合素质评价(郑若玲,陈为峰),《湖北招生考试》2002009年4月。

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roblem and Reform,《Social Sciences》

(Socialinial Mokslai),2008年4月。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选拔需循序渐进(访谈,记者宋晓梦),《光明日报》,2009年5月19日。

高考高分成绩与试题答案无关(访谈,记者梁冰),《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

选择海外留学要慎重(访谈,记者宋晓梦),《光明日报》,2009年6月18日。

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应该怎么评,《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6日。

理性反思“史上最牛高三班”,《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8日。

校长推荐在美国也不是主流,《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9日。

大学自主招生之忧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2日。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中学,《教育与考试》2009年6月。

自主招生会取代高考吗,《解放日报》,2010年2月21日。

自主招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科学报》,2010年3月4日。

要防止自主招生变成另一种应试,《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4日。

社会维权系统分担高校招生公平责任:美国的启示(郑若玲、陈为峰),《教育发展研究》2010.5。

自主招生改革不能忽视公平,解放日报,2010年5月17日第14版。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8期转摘;《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自学考试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平台,教育与考试,2010年2月。

高考录取公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考试研究(郑若玲、陈为峰),2010年3月。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月;《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学术卡片。

警惕自主招生逐渐偏离改革初衷,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25日。

高考改革应首重公平,厦门大学报,2010年9月19日。

重新审视城市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13日。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5月;《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美国名校本科招生方式及其启示(郑若玲、陈为峰),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10月。

清代朱卷集成》的社会学研究价值——以社会流动的考察为例,科举学论丛,2010年2月。

社会转型拷问高教公平,厦门日报,2010年9月28日,圆桌嘉宾。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alysis of Its Social Foundations, Functions,and Influence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2010年4月。

高校“结盟”:减负还是掐尖?光明日报(专访,记者丰捷),2010年11月29日,第5版。

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6月。

2001年—2005年

科举与自考:从比较到借鉴,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成人教育学刊(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转载。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

高考改革应循序渐进,粤海风,2001年第6期;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6月号。

理论来源并服务于实践--回眸20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5期转载。

试析高考指挥棒作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4期转载。

坚持考试 改革考试--潘懋元教授访谈录,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第2期。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规建设述评--兼谈考试立法的必要性,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

高考指挥棒的双向作用,粤海风,2002年第5期;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

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8期转载。

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历史与国际的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杨旭东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5期转载。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侧重分析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互动,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2期。

小论教师个体的教育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与杨旭东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7期转载

台湾地区的高考制度改革,新闻周刊,2004年第23期。

考试:发展英语教育必须的“罪恶”,考试研究,2004年第3辑(姜传松为第二作者)

高考改革与公平,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0月号;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2期转载。

“名学交易”:另一种学术腐败,厦门日报,2004年11月3日。

论高考的教育功能,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转载;收入2005年第9期新华文摘,篇目辑览。

废科举的教育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5期转载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论点摘编

高考改革必须凸现公平,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全文转载;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7期全文转载。

自主招生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访谈),光明日报,2005年6月22日。

科举的“数量之累”,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8月号。

1995年—2000年

目前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地区师专社会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西北高等教育,1995年第3期。

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之一----改革命题形式,中外教育,1995年第3期。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试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4期。

试论自然科学方法向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社会科学(上海),1995年第6期;社会科学总论(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3期和自然辩证法(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8期转载。

黎巴嫩高等教育(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

实行绩点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

对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几点思考,江西高教研究,1996年第1期。

关于高教自学考试学分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福建自学考试,1997年第1期。

高教自学考试学分制与普通高校学分制的异同,第五届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论文集,高教社,1997年。

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与问题,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7期。

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1期。

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独具特色的美国高等教育,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8年第4期。

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书评),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及厦门大学高教所建立20周年纪念会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

高教自考与普通高校的学分制比较,自考世界,1999年第2期。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9期转载。

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后大众化(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年第2期。

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学业考试的比较,自考·职教·成教,1999年第5期。

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期转载。

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23日(与刘海峰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与刘海峰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自学考试中的教考分离问题,浙江省自学考试,2000年第1期。

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自考·职教·成教,2000年第9、10期合刊。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刊),2000年。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

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文理皆同,各有侧重,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9日。

科举与自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论自学考试的长远生命力,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

科研成果

博士研究生招生多样化考核选拔方式研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2013-2015;

厦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研究,福建省哲社一般课题,2012年—2013年。

世界一流大学多样化招生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2年—2015年。

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研究,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委托课题,2011年-2014年。

普通高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基于对福建省高等院校的调查,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2010年—2011年。

高校招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2010年-2013年。

高考改革与入学机会公平研究(2008年—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自学考试多元评价研究(2008年—2010年),2008年度福建省教育厅教育考试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考试公平与社会发展——以科举、高考为例,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5年—2008年。

建立自学考试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福建省自考委课题,2004年—2008年。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理论部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4年—2007年。

高考录取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国家青年基金,2002年—2006年。

福建省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途径研究,福建省社科“十五”规划课题,2001年—2002年。

高教自学考试中的考教分离研究,福建省自考委课题,1998年—2000年。

高等学校学业考试与学分制改革研究,厦门大学课题,1997年—2000年。

获奖记录

厦门市“三八红旗手”(2015)

厦门市重点人才称号(2015)

“元奖”二等奖(2015.4)

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著作),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厦门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

厦门大学“春雨”奖教金(2013)

“省留学生同学会优秀留学人员”(2011年)。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年)。

2010年4月6日获厦门大学2010年度“中国工商银行奖教金”。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2010年获厦门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0年获“福建省第六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自主招生改革:域外的借鉴,2010年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浅议高考改革新方案的综合素质评价(郑若玲、陈为峰),获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入选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9年4月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懋元奖”一等奖

专著《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2009年获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4月获厦门大学“懋元奖”奖教金。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2009年获第五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现实之需:高考的存在与改革》,获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凝聚力量、人才强省》征文活动二等奖。

2007年4月获厦门大学“懋元奖”奖教金。

入选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以高考、科举为例》被评为2007年厦门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2007年获厦门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2007年获厦门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2005年获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2005年获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2005年获福建省第四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考试发展史(与刘海峰、田建荣、张亚群合著),2003年获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关照,2004年获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2004年获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

2002年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光奖"奖教金。

2003年4月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彬声奖"奖教金。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关照,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 等奖。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2000年获厦门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年9月获厦门大学首届"懋元奖"奖教金。

2002年获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光奖"奖教金。

1996年6月获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1995年10月获厦门大学“光华奖”一等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