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 :中国传统戏剧中的经典剧目

更新时间:2023-07-28 19:32

《美案》,中国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又名《秦香莲》《明公断》等。该故事最早见于鼓词,明代安遇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中的《秦氏还魂配世美》及清代花部剧《赛琵琶》和《秦香莲征番》《女审问》等均有演绎。《铡美案》的形成,一方面借鉴了过去的包公故事(话本小说集《百家公案》),另一方面则继承了“琵琶戏”(南戏《琵琶记》)的情节。

《铡美案》讲述了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被招为驸马,其妻子秦馨莲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气愤至极来到开封府告状。包拯不畏权势,执法如山,把驸马陈世美处之以法,斩杀于龙头铡之下的故事。《铡美案》的来源复杂,有明代演义小说,也有元明南戏《琵琶记》的影子,最后成型大致在清代

《铡美案》是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京剧评剧秦腔川剧等剧种的舞台上均有此剧目,其情节各有差异,但故事主体却有一致性,例如粤剧有《琵琶词不达意》,弋腔有《琵琶宴》,川剧《陈士美不认前妻》。《铡美案》的主题思想具有“人民性”和“文化经典性”,具有行当齐全,唱腔美听等艺术特点。

创作背景

题材来源

《铡美案》的故事最早见于鼓词,明代安遇时《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中的《秦氏还魂配世美》及清代花部剧《赛琵琶》和《秦香莲征番》《女审问》等。早期的梆子班选取部分情节编成单折剧《杀庙》《铡美案》,其流传较广,京剧本是由“翻梆”而来的,最开始只演“告刀”和“审美”两折。直到1937年,才开始有“见皇姑”“见国太”“开铡”等情节。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参考徽、汉、楚、晋等地方剧种的脚本进行改编,形成了如今演出本的框架。继中国戏曲研究院后,华东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院及后来的天津青年京剧团,都对《铡美案》进行过去粗存菁的处理,有的改剧名为《秦香莲》。

《铡美案》的故事源远流长,与元末高则诚的《琵琶记》有着血缘关系。《琵琶记》的主要内容是书生蔡伯喈寒窗苦读,进京赶考,但是一去未归。蔡伯的妻子赵五娘在家侍奉公婆。及至二老去世,她又剪发葬亲。最后在邻居张大公的帮助下,描绘了公婆的遗容,怀抱琵琶上京寻夫,经过一番波折,终于与被迫招赘相府的丈夫团圆。在四百年后,地方戏中编演了一出《赛琵琶》,讲的是当秦香莲上京寻夫时,陈世美不仅不认反而派人去刺杀秦香莲。秦香莲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但被三苜神所救,并在此过程中学习了武艺和兵法。秦香莲投军,并立下了功勋。班师回朝后,她审问陈世美并痛斥他,最终夫妻团圆。辛亥革命后,秦腔把《赛琵琶》改成了《铡美案》,剧中去掉了三官神,改为韩琪杀庙,仗义而死。同时选择了包拯出来主持公道。

人物原型

戏曲《铡美案》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经典曲目,主要的戏曲剧种都有这个剧目的演出,虽然剧名不完全一致,但内容基本相同。其中对于陈世美的原型问题,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对陈世美进行原型考证,认为其人为官清廉,颇有政绩,剧中的陈世美形象乃是戏曲艺人故意丑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铡美案》一剧,系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演变过程颇为复杂,所涉人物也并无具体指向。

陈世美之所以被丑化存在着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陈世美有一个邻居姓裴,其有一个儿子名叫裴仁贵。裴老汉见世美生活贫苦,就让世美时常过来他家吃饭。这一点,世美铭刻在心,终生不忘。后来,北京城里开科大选,仁贵和世美同进京城应考。结果,仁贵落第,世美中了状元,并被招附马。而仁贵几次想找陈世美闲聊解闷,可总见不了面。一天,他在大街拦住世美的八抬大轿,想乘人多之机给他难看,世美让随从把仁贵轰走。从此,仁贵便对世美恨之入骨,便编写了《铡美案》。

另一种是作者童德伦《陈年谷秘史》中提到的陈世美原型为陈年谷的说法,近年因媒体传播占据主流。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从均州到京城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大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二人怀恨而归,途中,在南阳市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邕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年谷,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所以《铡美案》也叫《赛琵琶》。

剧情简介

《铡美案》主要讲述了家境贫寒的陈世美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陈世美经过十年苦读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赵祯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包拯儿子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重要唱段

以上内容来源于:

版本介绍

以上内容来源于

艺术鉴赏

创作主题

《铡美案》的主题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文化经典性,《铡美案》讲的是包拯不畏权贵,主持正义,铡死忘恩负义的驸马陈世美的故事。包拯不管国太和皇姑的哀求,铡下“负心汉”陈世美的人头。这种除去不忠不义之人,象征着饱受“人治”之苦的中国百姓对法律公正的由衷渴望和迫切要求。舞台上道义的胜利,代表着普天下千千万万受苦受难者渴望公正的共同心愿。

秦香莲故事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是能代表华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的典型代表性叙事原型和样本,它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贯通性、共融性和一致性的方面。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意识形态中,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和人们习惯性的认知和评判方式仍然存在,难以完全推翻和颠覆。

首先,秦馨莲故事将皇权与民权被放到了一个价值平台上。这个故事的冲突表现为“一边是香莲、包拯所代表的正义和王法;另一边则是驸马、皇姑、国太等人所代表的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的帝王特权而这也正是凭借着他们眼里的另一种‘王法。而基础是一种民间性,这个基础可以让这个故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舞台上经过改造得以存在。

其次,是义理战胜了利和权,这种挑战皇权的结局与革命的目的是相通的,具有反封建意义,存在有其合理性,而对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的民众来说,这种民间正义的胜利是普通大众的长期的心理欲求。

最后是家庭伦理冲突模式的建构性意义,并在这个模式的内在冲突中,情理法的处理结果符合民心,伸张了民间的怨气,道德沦丧者报应昭彰。在这种模式中,道德正义的主题性规则至高无上,成为衡量是非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和尺度。至于后来加入的阶级性阐释和文化改造也无法超越这种标准和尺度,而是放置在其统摄之下。

角色塑造

《铡美案》是戏曲舞台上较为流行的剧目之一,据记载其最初的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1953年,中国评剧院移植《秦香莲》,此后也有许多剧种移植该本,其中在国内较为出名的是北京京剧团王雁的移植本。《铡美案》中塑造了一系列角色,例如包拯秦馨莲陈世美等。在角色塑造上,将包公塑造成为一个执法者,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对包公的形象进行塑造,而并非简单的将包公神化。包拯并未一开始将陈世美铡了,而是想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皇姑和国太驾临开封府大堂时,包拯也曾犹豫再三,想打退堂鼓。也曾手捧银两劝慰秦香莲拿回家去,抚养儿女“只读诗书莫做官”。后因满怀悲愤的秦氏呼天抢地,道他与皇亲国戚“官官相护有牵连”以及陈世美、皇姑和国太仗势欺人和压人的淫威的刺激下决定考量他作为常人和作为执法者之间内心斗争和煎熬的搏击。将陈世美开了铡,为秦馨莲沉冤昭雪,也保住了“铁面无私”的名节。很真实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人情大于法制的特定背景下一个执法者艰难的执法过程。

秦香莲的形象为一个农村妇女,生活的残酷将她逼上千里寻夫的路途,她进京寻夫很大程度上是为生活所迫以及一个妻子对丈夫的思念。秦香莲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寻夫的结果是丈夫死在了包大人的铡刀之下。秦香莲的性格在剧中有着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过程,从初见皇姑时的自卑,到爆发光芒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在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试图将秦馨莲杀人灭口之后,秦香莲彻底摆脱了对丈夫的幻想,在大堂上决心与对手们抗争到底。在包拯也有些举棋不定试图充当和事佬的时候,她悲壮地喊出了封建社会一个柔弱女子的最强音。比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深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浸染的普通农妇终于觉醒、反抗的过程。

唱段赏析

以上内容来源于

京剧《铡美案》以净角为主,过去凡是扮演铜锤花脸的演员,都将其作为重要的戏份来演绎。这出戏分为“告刀”和“铡美”两个折子,后来剧本增加了开头和结尾,改名为《秦香莲》。在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中,唱腔生动地刻画了包拯内心柔情的一面,唱词中展现了包拯坚守正义的品质。例如,最后一句“祸到了临头悔不及”,“临头”用强音唱出,强调了事态的严重性。“悔不及”则用舒缓的下行腔稳稳收住,体现了包拯真诚劝告的情感。。

价值与影响

价值

美学价值

《铡美案》是中国戏曲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的剧种舞台上都有此剧目。其在舞台表演上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以泗州戏《秦香莲》为例:《秦香莲》在舞台表演中展现了泗州戏舞蹈特色,使得该剧具备了审美价值。它运用了泗州戏独特的音乐唱腔和情感表达,以及展现戏曲舞台美感的意境,充分展现了泗州戏《秦香莲》舞台表演的审美特质。该剧巧妙地运用了泗州戏特有的唱腔曲调和剧情结构,呈现了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意境美,因此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欣赏。同时,它也提升了该剧的艺术价值,成为泗州戏传统剧目中的代表之一。。

教化价值

戏剧的认识价值与教化价值都是通过审美价值来实现的。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不知不觉获得知识受到教育。《秦香莲》中对反面人物陈世美进行批判,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有助于促进人伦道德的完善,引导人们向善,推动社会的进步。

影响

《铡美案》是戏曲的重要代表剧目之一,京剧评剧秦腔川剧等剧种的舞台上均有此剧目。1954年王绍猷再次整理改编《铡美案》,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获剧本改编、演出及导演三项一等奖。《秦香莲》是一出公认的经典名剧,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价值,剧中的秦香莲、包拯、陈世美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特定的人物符号。京剧《秦香莲》是“京剧电影工程”拍摄的首批十部经典剧目之一。

重要演出

以上内容来源于

相关作品

改编电影

以上内容来源于

作品评价

《铡美案》这则戏曲,在表现手段上,在包公的唱段中增加了很多旁观形象,例如贪官污吏们、皇亲国戚们,还有虎龙狮子等等,一方面有利于观众理解剧情,体现包公的处境与心情,起一个推广普及的作用,另一方面,做为艺术手段更主要的是增强、外化了包公的动作性,包公穿行其中,采用两种色调的光源,动态的镜头表现,都有力地表现了包拯的激愤心情。——黄蜀芹

陈世美的童年记忆、功利价值观以及潜在的性意识构成了他追逐驸马地位的心理动力;秦香莲渴望苦尽甘来的平衡心态、不愿被弃的女性心理以及与公主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她状告丈夫的内在原因;包拯为了树立女性典范、为了维护清官形象、为了政治权力的相互制衡,不得不铡掉陈世美。包公铡美,既是民间理想的艺术再现,也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印痕。——王正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