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中国传统拨弦乐器

更新时间:2022-12-16 10:09

阮,阮咸的简称,是汉族传拨弦乐器。阮是古琵琶的一种,相传晋朝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乐器,故得名。阮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朝,宋代以后这件乐器慢慢衰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不断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掘,让阮这件乐器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如今,它已在演奏技法、制作工艺、阮族系列、音乐表现力等方面有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并形成了自身家族的乐团——“阮族乐团”。新时代下,不断向前迈进的阮族乐团表明了阮乐器在民族音乐艺术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也印证了时代对阮乐器的需求。

阮,张弦四根、有柱。指板有金属片品。音色圆润。现亦有三弦琴的阮,并有小、中阮、大阮、低阮四种,今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主要用四弦大阮,定弦为C、G、d、a,中阮定弦为A、d、a、d1。用拨片或假指甲弹奏。不同声部的阮使阮的演奏形式更为丰富,不仅可以独奏还可以与其他乐器相配合进行重奏与合奏,这样的表演形式充分彰显了阮独特的艺术特点,让阮系列更具魅力。

命名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最擅长弹奏秦琵琶。由于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推崇,这件乐器一时间风靡全国。秦琵琶的音箱为圆形,弹奏时好似“揽月入怀”。后来,随着时局动乱,这件乐器曾一度失传。到了唐朝,从古墓里出土了一件类似琵琶的乐器,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的乐器十分相似,但当时已经没有人叫得出这件乐器的名字了。它被重新用木头打造后,弹奏出来的声音极其高雅,当时的音乐家便把这种直柄圆形的琵琶称为阮咸,简称阮。

历史流变

最早具有现今阮之形制的乐器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刘彻时代。据西晋傅玄《琵琶赋·序》记载,汉武帝元封6年,张赛出使乌孙国(今乌兹别克民族),乌孙王昆弥与汉朝互通婚好。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要为她做一件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以解除路途遥远而产生的思乡之情,便叫懂得音乐的工匠参照琴、筝、篌等创造了一种新的乐器,四根弦、十二柱,具有很宽的音域,竖抱着,用手弹拨的乐器,谓之“汉琵琶”。

但古人所称的“琵琶”与当今的“琵琶”有所不同,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由谐音“批”和“把”而来。据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解释说:“推手前日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由此可见、“批”与“把”是弹拨乐最基本通用的两种弹奏技法,即当代所说的“弹”与“挑”。

秦朝秦始皇为了建造长城,集中了全国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统一指挥和管理,施工劳动现场发明使用了一种类似“拨浪鼓”的器具,来指挥传递信号。后来,人们在这个器具上绑上了琴弦,安上了琴柱“品”,慢慢演变成了一件乐器。古人称之为“秦琵琶”,也就是阮的前身。到了汉朝,这件乐器已经形成了它特有的演奏手法,就是“弹”和“挑”。

琵琶二字在历史上秦、汉至魏晋一段时期作为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古时期的人们对弹拨乐器基本没有什么分类,无论本土起源或是域外传入,只要有“项”(琴头)、琴柄、琴体有弦,不论其形制、材质、弦多弦少,都均采用这两种演奏技法,也就因此而得名为“批把”(有的文献记作“枇杷”)。后亦不同形制的琵琶相继发展,各自的特色隔间分明,统称琵琶在实际使用中显然难以区分,于是有“秦琵琶”“直项琵琶”“曲项琵琶”“胡琵琶”等,在琵琶二字前贯以“秦”“胡”“直项“曲项”等加以区分。在众多琵琶类乐器中,“盘圆柄直”的外型,后人称为“阮”的土生琵琶和“梨形曲项”外型,后人称之“琵琶”的西域传入琵琶,是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琵琶”。

直到魏晋时期“阮”开始从琵琶的大家族中脱颖而出、有了自己的专称。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最擅长弹奏秦琵琶。由于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推崇,这件乐器一时间风靡全国。秦琵琶的音箱为圆形,弹奏时好似“揽月入怀”。魏晋时秦琵琶开始有自己的独奏乐曲,如《陌上桑》,还有根据琴曲移植的《广陵散》《飞龙》等乐曲,改变了之前秦琵琶只能伴奏的角色。这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阮音乐家如:朱生、沈文季、孔伟、谢尚等人。后来,随着时局动乱,这件乐器曾一度失传。

唐朝,从古墓里出土了一件类似琵琶的乐器,与《高逸图》中阮咸所弹的乐器十分相似,但当时已经没有人叫得出这件乐器的名字了,当时的音乐家便把这种直柄圆形的琵琶称为阮咸,简称阮。根据史料记载,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载:“阮咸,大中(公元847-860年)初,有待招张隐耸者,其妙绝伦,蜀郡亦多能者。”由此可见,此时期的阮名家众多,其中张隐的阮技艺水平高超绝伦。盛唐时,阮也流传于日本朝鲜等周边邻国,还多次派遣唐使前来学习,唐朝的一把“嵌螺钿紫檀阮”至今还完好的保存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此阮四弦、十四柱,在其面板绘有三人下棋图案,背面嵌有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琴颈和琴轴上都有螺钿镶嵌。可见,唐代阮咸用料之名贵、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美观,连后世的阮都望尘莫及。在初唐到晚唐的敦煌乐舞壁画上出现乐伎弹阮的图像多大近30幅之多,从中可以直观的看到各种型制的阮使用的盛况及演奏时的千姿百态。

明清时期,阮由唐宋时期的兴盛逐渐受到冷落。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阮的形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音响缩小很多、没有音箱,品减少到只有八个,并且没有按平均律排列,四根弦定为两弦同度、音是一样的,这样就只有两根弦起作用,与唐宋时期的阮相比,大大降低了阮的艺术表现力,很难再胜任独奏了。

元朝廷的统治者采取分化政策,将全国民众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所有高官要职均由蒙古人担任,色目人可任各类副职,汉人只能充当属员。社会政治制度迫使元代汉族文人接近民众参与都市和民间的音乐文化活动,对杂剧等艺术的创新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涌现出如关汉卿、王实甫等伟大的元杂剧作家。此外,众多诗词的描写中充分反映出文人们效仿竹林七贤,在自娱或雅集时总离不开摘阮抚琴,可见阮已经被视为文人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标志,这也是众多元代摘阮名家被诗词记录下来的重要原因。如成廷硅在《题顾秀才所藏舟中看月图》题诗中写道:“......令人愁,仙在何许?空葬青山头。......索娥起舞我摘阮,对饮何必论筹,千载与月同风流。”

新中国成立以后,阮这件乐器得以发展和创新,使音色更加融合,音域更加宽广,形成了完整的家族体系。在阮家族中,按音高不同,分为高音阮、小阮、中音阮、低音阮、拉阮等,形成了其统一的音色体系。还改进了阮的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工艺造型,可用于独奏、重奏、室内乐合奏等,丰富了民族管弦乐队声部,使其音色更为饱满、雄厚。阮的琴身像满月,音色又与吉他较相似,所以外国给它起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名字——月亮吉他。20世纪70年代,中国各大音乐院校都先后设立了阮的专业学科,很多作曲家为它量身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彰显其独特审美艺术,其中代表作品有《丝路驼铃》《满江红》《云南回忆》《山韵》等。

1977年制成的双层共鸣箱中阮是在加大的琴箱内增设一张较薄的共振板,把腔体隔成前后两部分。这种际音色圆润浑厚,音量明显增大。1979年制成的电扩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传统音色,又丰富了发音的韵味。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无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区支有根音柱,由于降低了山口和缚弦的高度,琴弦距指板较近便于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较为柔和,演奏上可借鉴三弦琴琵琶和筝的抹、滑、揉、打、吟等技法,适于演奏流畅如歌的旋律,表现力极为丰高,具有动人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鸣箱和面、背板的拱度,加长了琴杆,面、背板的厚度由中央向四周逐渐减薄,面板里面粘贴“V”形音梁和周边挖“U”形槽,音孔改为对称的鸟形造型美观,发音坚实、宏亮,音色纯厚圆润,显著增强了表现力,可供独奏使用。

基本构造

阮由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主要结构

此外,阮是有四根弦的弹拨弦乐器,发声富于特色,可以用来独奏,伴奏和合奏。与琵琶和月琴相比,阮的特点是琴体上有两个开孔,在声学上有其特点。阮琴体的振动主要是面板、背板和琴体内空腔与声孔(开孔)组成的合振动。在低频,频率低于面板和背板上出现节线的振动模式频率,面板和背板作整体振动,可以看成是两个由质量、力劲和损耗组成的共振振动系统。琴体内空腔和声孔组成另一声共振系统。这样,整个琴体是由三个共振系统组成的耦合振动系统,其声等效线路图中,M1,C1,R1和M2,C2,R2分别是面和背的等效声质量声损,C是体的声,M和R分别是声孔的声质量和损耗,包括辐射声阻。

类型种类

阮的品种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音阮等,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形成一族系列乐器。

音乐特点

演奏

阮的演奏是听觉的艺术,演奏者表演的过程是对乐曲的再创造过程,因此演奏者首先要把握好作品的内涵,对演奏的每部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如在演奏《睡莲》时,要做到每个音符都充满“激情”,在演奏《火把节之夜》时,既要突出秀丽典雅的曲调,又要让人感觉置身于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在演奏《丝路驼铃》时,既要描绘出一幅充满艰辛的骆驼商队的场景,又要突出曲调的欢乐、活泼。其次,演奏者要将所理解与感受到的情感表现出来,就需要把握娴熟的技巧,使之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如林吉良创作的大阮独奏曲《山吟》描绘了山的古朴与神秘的意境,演奏时,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乐曲的意境中,通过勾弦、滑音、泛音带弦、止音等技巧的演奏,才能将听者带入充满灵动的大自然美妙画卷中去。

运用

民族管弦乐队中,常用的阮分为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音阮。这些乐器不仅仅在音区上覆盖了大面积的音域,从而成为弹拨乐器组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在音响方面,这四种阮也不尽相同,风格各异。小阮属于高音乐器,它发音清脆明亮,在乐队中经常担任演奏曲调。中阮属于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在合奏中常担任演奏旋律,具有沁人心脾的效果;担任伴奏时,节奏的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在乐队中采用两个以上中阮分声部演奏和声学,会使弹拨乐器组的中音声部更加丰满。大阮属于次中音乐器,比中阮低五度,发音坚实雄厚,在乐队中演奏旋律时,常与中阮作八度结合,用于加强中阮效果,流畅的轮奏能映衬抒情的旋律;而演奏单音或和弦时,能加强节奏并烘托出乐曲的大气豪迈的效果。低音阮属于低音乐器,发音深沉而低厚,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低音阮基本只用于演奏简化的曲调或是和声的节奏。某些乐队还将它作为低音弓弦乐器使用。阮为乐队众多音色中带来自己独特的音色,已经成为乐队不容忽视的乐器之一。

形制

小阮

小阮属于高音乐器,发音清脆而明亮,音色介乎原柳琴月琴之间。柳琴音色较单薄,高音虽明亮但不够结实,而月琴音色浑厚但较蒙高音区的演奏不方便。相较而言,小阮比柳琴的音量大,音色结实饱满,尤其在高音区更见突出,也因而很好地弥补了柳琴与月琴音色方面的不足。

中阮

中阮属中音乐器,音色恬静,富有诗意,音域与琵琶接近,但音色不同,它所特有的醇厚、柔润的中音乐器的音色正好弥补了琵琶的不足,在合奏中用于演奏旋律与描句,具有动人的效果;担任伴奏时,丰富的节奏变化能突出乐曲的特点。

大阮

大阮属于次中音乐器,发音坚实、雄厚而有力,低音区浑厚、低沉,中音区响亮。其与西洋乐器大提琴相似,流畅的琶音最适宜映衬抒情的旋律,演奏单音或和弦时,能加强节奏,烘托出乐曲热烈奔放的效果。在乐队中演奏旋律时,常与中阮作八度结合,以加强中阮效果。在使演奏的乐曲更有层次地向前推进,音色的调配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低音阮

低音阮本身具有低音类乐器发音绵长浑厚的特点,而独特的演奏方式又具有弹拨乐器明快跳跃的特点,使它能在各类乐曲中演奏。低沉厚重的副旋律和声最适宜表现优美抒情的旋律,从而更好地衬托出主旋律的表现力。在进行单音或和弦演奏时,其弹拨乐器独有的明亮欢快的特点更能烘托出乐曲奔放热烈的效果,也加强了节奏的韵律感。

演奏技巧

演奏姿势

演奏阮时,身体应坐正,双腿放平,将琴底部放于两腿之间,琴身向左约30到45度倾斜,琴背板与前胸及腹部之间呈三角形,这样既利于演奏,又利于琴板的振动与琴箱的共鸣。右手以拨片为演奏工具,打开虎口,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大指第一、第二关节放平或略微凸起,以大指指肚前端,轻按在食指第一关节前侧面,形成大指指肚与食指第一关节前侧部位持拨片的姿势,着力点应在大指指尖与食指第一关节除。左手持琴姿势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拇指托琴,优点在于便于换把;另种为虎口托琴,优点在于音色更为扎实浓厚。按弦时各指关节自然弯曲,用指尖部位按弦。

左手演奏

左手演奏技巧是在基本按弦基础上,变化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声音效果的演奏技巧,多为表现不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如推拉弦、滑弦、揉弦、吟弦、颤吟、打弦、带弦等。

推拉弦和滑弦都是产生滑音的效果,不同点在于推拉弦是在同一品位置用手指推弦或拉弦的方法改变音高,滑弦是用手指在多品位滑动,两者都追求流畅、圆滑的声音效果。揉弦是右手弹奏的司时左手手指按音并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推拉,或以指尖为原点进行“画圆”方式的滚动,使其对所弹音起到润色效果。吟弦和颤吟的方法同揉弦相近,不同之处在于幅度、频率、速度及想表现出的音响效果。打弦与带弦在乐曲中常一同使用,演奏方法分别为用食指击打琴弦和用手指拨动琴弦。这两种技巧在演奏时都只是用左手,右手不进行弹奏,因而与其他右手正常弹奏时发出的音产生鲜明对比。

右手演奏

右手技巧与左手技巧相比数量较少,但在乐曲的演奏过程中.右手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对整首乐曲的表达有着决定性作用。右手的技巧包括弹挑、轮奏、扫拂弦、划音等。

弹挑是右手技巧的基础,更是阮演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弹是用拨片向下弹弦,挑是在弹动作完成之后,拨片向回拨弦。在弹与挑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轮奏、双弹、双挑、双音轮等一系列演奏技巧。连续而快速的弹挑动作形成轮奏,可进一步细化为长轮、短轮、四音轮等,多用于乐曲的慢板,起到抒情歌唱的作用。在两根弦上同时弹或者挑被称为双弹或双挑,同样,在两根弦上进行轮奏称为双音轮。这几种渲泰技巧可以为乐曲增添和声色彩,使旋律更加饱满,富有感染力。扫弦的演奏方法与弹相似,扫弦是以弹的动作从四弦至一弦弹奏,目的是使四根弦均衡振动,琴体产生共鸣,给人以震撼人心的效果。拂弦与扫弦带给人的感受相同,不过其演奏方法是扫弦的反方向。划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依次演奏四根弦的一种技巧,可分为上划和下划,类似于甚音,可用来表现分解和弦

代表人物

阮咸

阮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人物是众多阮音乐家中最为著名的阮咸,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擅弹此乐器创作阮独奏作品、写书籍、对乐器进行改革四方面。据史料记载、唐朝时,行冲曰:“此阮咸所作乐器也。命易以木,弦之、其声亮雅、乐家谓之阮咸。”可见,阮咸不仅秦琵琶演奏技艺超群、创作乐曲、编写著作,而且改革秦琵琶的形制和构造的突出贡献被人认可,大大推动了阮的发展,为阮之后的辉煌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所以将其名与乐器浑然一体,称为“阮咸”甚至直呼为“阮”纵览所有中原地区民族乐器,阮咸是唯一以古代贤士之名命名的乐器。

林吉良

林吉良,阮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美国西南国际大学音乐博士,现任大连艺术学院民俗音乐教授。兼任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大连市歌舞团音乐创编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会长。他是阮专业的主要开创人之一。在阮的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现在:一是他创作了《草原抒怀》《游泰山》等数十首阮独奏曲,结束了阮只能做为伴奏乐器的历史;二是极大地丰富了阮的演奏技巧,开拓了阮独奏的新领域,三是培养了一大批阮独奏演员,从而延续了阮独奏历史。

冯满天

冯满天,中国著名音乐人,阮咸大师。中央民族乐团中阮、月琴演奏家,阮乐器改良与制造师。4岁始跟随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巴赫耶夫学习小提琴,6岁时随父学习月琴演奏。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后任乐团中阮席兼独奏至今,精通众多民族弹拨乐器,是该团“工龄”最长的演奏家。1987年,冯满天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白天使”并担任吉他手。早在1985年就出版了他的第一张吉他弹唱专辑《再会1981》。2006年 研发“无品中阮以及演奏法”并首创中阮弹唱。2009年成功研制“仿唐隐孔中阮”,30年来致力于中阮及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化的海外推广及普及。

徐阳

徐阳,著名阮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庞玉璋、林吉良、宁勇。1976年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1981年毕业并留校工作;1983年调入河南省歌舞团工作,1985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1989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98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成为我院首位阮专业专职教师。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理事、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考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阮族室内乐团艺术总监等。曾多次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化部文华奖、教育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及CCTV电视大奖赛评委。

经典作品

价值与影响

阮由于其独特的音域、音色表现力,还可以演奏一些西方风格的节奏型的音乐,听起来效果很好。比如著名的中阮演奏家冯满天,他曾经在德国汉堡音乐节上,和钢琴家玛雅共同演奏了一首西方布鲁斯的经典代表作,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惊呼。因此,阮的演奏变化可以囊括古今中外,适应许多不同类型的音乐,这个特点,在现代文化当中,更加难得,因此可以从中不断挖掘这种可能性,让阮的演奏变化更加丰富,成为中国民族器乐的骄傲。

中国许多民俗音乐作品当中也经常见到阮的演奏,与其他类型作品相比,一些作品里的阮演奏更有特点,表现形式更加独特。阮的音乐演奏艺术特点很鲜明,内容情感表达也很丰富,常常被作为民间器乐的代表。尤其是现代,经过许多人的推崇,阮既可以独奏,又可以结合其他民族器乐进行合奏,这种艺术特点更加明确,弹奏出来的内容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特征。

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当中占据一席之地,与它特殊的民族性分不开。民族器乐扎根于民间,汲取民间的养料,吸收民间的文化,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民族特性,可以说是民族的一颗活化石。无论是音色还是韵味,都能够体现民族之中包涵的特殊魅力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阮器乐的音色、艺术内涵也可以让音乐作品的演奏更加完美,同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那就是顺乎自然。

传承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阮这件乐器在演奏技巧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左右手的技巧共有40多种,包括弹挑、扫拂、扫轮、泛音、弹打带、推拉、吟弦,击弦等等。中阮属于中低音乐器,音色圆润柔和,中性不张扬。阮这件乐器有着历史悠久,可是却在近代却逐渐受到冷落,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只能作为普通的伴奏乐器出现,地位一直不高。一直不被重视以至于没有留下好的作品和影音资料。起初阮一直作为伴奏乐器,没有主奏的曲子与机会,一直到了解放后阮的价值才重新被慢慢发现,相继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它进行改良、作曲家为它创作新作品、发展新的演奏技法,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努力与探索,这件有着古老气息的乐器又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用其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现在的阮在音区、音色、表现力等多方面已取得大幅度的进步,并在海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整个民族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经过众多仁人志士的开拓进取,阮乐事业在乐器改革、演奏技艺、乐曲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历史上丰富的阮谱文献大部分都损坏或遗失,阮乐艺术重新完善,除了需要在乐器改革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之外,阮曲作品的编创也成为一项具有分量且刻不容缓的工作。在这方面,最早做到这点并且颇有造诣的要数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王仲丙先生,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继创编了《山歌》《拉萨舞曲》《秋思忆甲子》等大阮独奏曲,这使历史上曾经一度没落的阮乐艺术首次以大阮独奏的方式重新面向大众,为阮的发展与繁荣开启了新的篇章。而后,在阮乐的创作、改编、教学、科研等领域,都出现了非常优秀的人才。如林吉亮先生的《满江红》《侗歌》、宁勇教授的《丝路驼铃》《蓝关雪》等作品,在与民族管弦乐队合作时,都得到了人们非常高的赞扬,为阮乐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理论体系和宝贵的乐队实践曲目资料。

阮从重新起步至今,仅走过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和其他发展成熟的民族乐器相比,无论在普及还是提高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光是阮的普及问题,各个年龄段习阮者数量仍然很低,大众的辨识度并不是很高。其次是阮的教材问题,在阮的发展过理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教材,这休现了既乐发展的多样化,同时也局限了既的发展。再次是在阮的发展过程中,各大院校师资力量仍然稀少,拥有较高影响力的演奏人才与学术成果并不多,这不仅影响了阮乐的发展,也使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极不平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