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

更新时间:2024-09-21 05:28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伞形科(Apiaceae)防风属(Saposhnikovia)植物,又名北防风、关防风、山芹菜、白毛草。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草原、丘陵和多砾石山坡。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等省份;在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部)亦有分布。

防风高可达80厘米;主根圆锥形,淡黄褐色;茎单生,二歧分枝,基部密被纤维状叶鞘;叶三角状卵形,二至三回羽裂;小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复伞形花序;伞辐5-9,小总苞片4-5,线形或披针形;伞形花序有4-10花;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内曲;花柱短,外曲;果窄椭圆形或椭圆形,背稍扁,有疣状突起,背棱丝状,侧棱具翅;每棱槽油管1,合生面油管2。

防风是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以干燥根入药,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的功能,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等症。防风是许多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也是中药常用的大宗药材,从中国大量销售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各国。防风的根和叶片可食用。

典籍记载

防风最早收载于中国古籍《神农本草经》,被此书列为草部上品。中国古代药学家李时珍解释“防风”名称由来:“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中国古代,防风除根部以外,花、叶、果实亦可入药。地上部分已抽花茎的根,习称“母防风”,而未抽花茎者称“公防风”。

本草考证

历代所用药材防风的主流基原植物为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其他伞形科近缘植物如华山前胡(疆前胡属 ledebourielloides,药材名陕防风)、竹节前胡(Peucedanum dielsianum,药材名川防风)、葛缕子(Carum carvi,药材名小防风)、竹叶西风芹(Seseli mairei药材名西防风)、松叶西风芹(Seseli yunnanense,药材名竹节防风)、宽萼岩风(Libanotis laticalycina,药材名水防风)等被作为地方习用品使用。

药材产地

中国古代防风的产地主要在陕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浙江省以及湖北北部。现今防风的产地则是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等省区,其中黑龙江产量最大,品质最佳。野生防风按产区可分为口防风、关防风、西北防风,口防风主产于河北、山西省及相邻内蒙古中部地区,关防风又叫北防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北防风主产于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相邻内蒙古地区,各地防风栽培品统称家防风。

形态特征

根粗壮,细长圆柱形,分歧,淡黄棕色。根头处被有纤维状叶残基及明显的环纹。

茎单生,自基部分枝较多,斜上升,与主茎近于等长,有细棱。

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厘米,宽6-8(-18)厘米,二回或近于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厘米,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厘米,宽1-2.5厘米。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小,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

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端花序梗长2-5厘米;伞辐5-7,长3-5cm,无毛;小伞形花序有花4-10;无总苞片;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先端长,长约3毫米,萼齿短三角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毫米,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

果实与种子

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6毫米,宽2-3毫米,千粒重为3-6克;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通常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坦。

物种分布

在中国,朝鲜,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部)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山东省山西省

生长习性

防风适宜生长在阳光、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常野生于砂质壤土、多石砾的向阳山坡、林边、草原,耐寒、耐旱,怕雨涝和积水。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8-9月,果期9-10月。防风开花后,主根木质化严重,果期后根部逐渐腐烂。栽培的防风大部分在第三年开花结实,后逐渐枯萎死亡。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

防风的种子特称为双悬果。一般在8-9月份采收种子,采收后将种子放置在阴凉处晾干,去除杂质,然后装在布袋内贮藏。播种后7-15天左右出苗。用过氧化氢可达到破除防风种子休眠的目的,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率。栽培的播种期,一般分春播和秋播,秋播在9-10月,春播在3-4月。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在整好的面上开沟,将种子均匀的撒播在沟内,覆土后踩压保。

根段繁殖

利用根段萌生的根状茎,早春防风苗未萌发前,截取防风的根段,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将根段均匀地放入沟内,保持一定的株距,栽后覆土,浇水保墒。

组培繁殖

叶片是诱导防风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将切成小块的叶片接到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待形成愈伤组织后,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培养,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接到MS培养基上诱导出丛生芽,当丛生苗长高后切成单株,转入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防风组培苗移栽基质为腐殖土混合蛭石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防风适宜在夏季凉爽、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区种植;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透气、含盐碱低、有机质及其他养分适中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在秋季施腐熟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磷酸氢二铵为基肥,深翻土层,在春季整平耙细,拾净杂物,作畦。

播种与移栽

种子播种至出苗期要采取抗旱保墒措施,确保播种层内有充足的土壤水分。幼苗出土后15-20天时进行间苗,生长到一个月左右时,进行移栽定苗。应在晚秋或早春移栽,且注意尽量减少吸收根的损伤。

水肥管理

在沙质土壤播种或遭遇严重干旱天气时,在定苗后适当追肥浇水。定苗时进行1次中耕;夏秋季视杂草滋生的情况,各进行1次。防风生长旺盛时期是在每年的立夏立秋期间,为避免伤根,要停止中耕。防风根部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8月份,正逢雨季,田间发生洪涝和积水时要及时排除,随后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利于根系正常生长。第二年开始,除留种外,应及早将其他植株花摘除。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白粉病常于夏、秋季发生,可在冬季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增施磷钾肥,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粉锈宁或多菌灵喷雾。根腐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初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集中销毁,病穴内撒生石灰消毒,也可用托布津或多菌灵浇灌。斑枯病一般在7月份发病,应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叶,并用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喷雾防治。

虫害

黄凤蝶幼虫咬食叶片及花蕾,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在发病初期喷敌敌畏乳油,或菊马乳油,或增效马乳油防治。黄翅茴香幼虫在花蕾上结网,咬食花和果实,用敌百虫喷雾防治,也可用杀螟松乳油或溴氰菊脂乳油。蚜虫危害防风的叶片及嫩茎,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可湿性粉剂或万安可湿性粉剂防治。

采收

移栽二年生防风在10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畦面开深沟进行采挖,去除残茎、细梢、毛须和泥土,晾晒至九成干时,捆成小捆,继续晒干或烘至全干即可。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防风是许多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也是中药常用的大宗药材。从中国大量销售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各国。

药用价值

防风以干燥根入药。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肠风下血、破伤风等症。

食用价值

防风的根富含糖和淀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通过烘烤、蒸和煮熟等,或去皮后烹调食用;防风叶片富含钾、钙、镁、磷和维生素a等,可研磨成粉调味。

相关研究

从防风中分离并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有100多种,主要包括色原类、香豆素类、有机酸、多糖类、聚炔类、甾醇类等,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抗氧化药理学作用。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