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楼糖瓜 :以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特色美食

更新时间:2023-10-31 14:38

陈楼糖瓜是用小米、大麦经过发酵,熬制成糖稀,加工成瓜型或葫芦型的糖球。陈楼糖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这种糖瓜口感黏甜,香气四溢。祭灶神和新年之际,糖瓜成为中国人期待新年到来的象征,传递着新年的甜美期盼。如今,陈楼糖瓜不仅用于祭灶,也成为了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的佳品。

陈楼糖瓜源于陈氏先祖陈孟春,他从河北省迁至“水南村”时,将糖瓜制作工艺带到了当地。由于糖瓜口感风味极佳,生意逐渐红火。为扩大经营,他号召村民在村中建造“陈家楼”小楼,成立糖坊,专注于糖瓜制作。此后,“水南村”更名为陈家楼村,他们制作的糖瓜也被称为“陈楼糖瓜”。陈楼糖瓜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14年入选《舌尖上的新年》摄制组。

糖瓜用作祭灶神的供品,既承载了悠久的民俗文化,也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幸福的祈求。根据民间传说 ,灶神吃了糖瓜嘴甜,人们乞求它多说好话,以求福佑,正所谓“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糖瓜的另一用途,则是祭灶后给人吃,特别是给小儿吃。因为糖瓜很粘,要封小儿口,让不懂事、平日喜好乱说话的儿童在春节期间不讲不吉利的话,也是图个“ 大吉大利 ” 。

历史沿革

产生背景

糖瓜最早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相关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明朝刘伺《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二十四日以糖剂、饼、泰、枣、栗、胡桃属、沙豆祀灶神。以槽草林灶君马,谓翌日灶君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日:好多说,不好少说。”民俗以糖剂祭灶君。据康熙《天津卫志》中记载:“二十四日,相传灶君朝天,设糖果而饯之。”这是记载天津祭灶传统的史料。乾隆天津县志》记载:“二十四日,备糕、饴祀灶。”表明康熙年间天津地区已开始使用类似糖瓜的“饴”来祭灶。清朝乾隆年潘荣陛所作《帝京岁时纪时 · 市卖》中 “ 日外则卖糖瓜 、糖饼、江米竹节糕 、关东搪 、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铜神马之具也。”已出现关于糖瓜叫法的明确记载。清代张焘在光绪年间其所撰《津门杂记》中记载:“津俗到小年夜日晚间,每家送灶神升天,备粘糕饴糖,名曰糖瓜,供之。祝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使用糖瓜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传统流传至今。

起源

陈楼糖瓜,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陈楼糖瓜是陈氏先祖陈孟春所创,据说当年陈氏先祖从河北迁来时,就带来了糖瓜的制作手艺,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方式。糖瓜主要原料是麦芽糖,通过古法把小米和大燕麦中的麦芽糖提取出来,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制作而成。在清朝时候,除了供奉灶君,还要快马加鞭送到宫里进贡。陈楼糖瓜2010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陈楼村陈家福食品厂的糖瓜入选《舌尖上的新年》摄制组。

发展与演变

陈楼始糖,以黄米和麦芽为主要原料,经巧手制作,形成多种花色品种,如糖瓜、糖核桃等。这些糖果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佳品。在古历腊月二十三晚上,人们会用糖瓜来辞灶,寓意粘住灶王爷的嘴,祈求平安。如今,陈楼糖瓜不仅是营养保健品,也是赠送亲友的佳品。

制作方法

陈楼糖瓜是用小米、大麦经过发酵,熬制成糖稀,加工成瓜型或葫芦型糖球。陈楼糖瓜使用糖藕工艺,即中间32孔的圆柱形糖条,这种糖瓜更薄、更脆,一个糖瓜的重量在三四两左右。糖瓜里面是空心的,布满气孔,中间薄,两端厚,可以用拳头轻易地砸开,混合着麦芽糖和芝麻的味道。制作陈楼糖瓜,首选选用优质大麦、小米,泡麦芽、熬糖稀、炒糖,然后“拔糖”“成型”,即为把熬好的糖稀拔出来挂在木钩上,将糖拔至松软洁白后,由数人配合,来回地拉动合缝,形成“糖管子”,再把糖管截断,用筛子晃动,使其冷却、定型。最后,再把成型的糖瓜表面沾满芝麻,糖瓜做成。

风味特色

糖瓜中心是空的,皮比较薄,吃起来口感脆甜香酥。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不论形状如何,都比较粘牙,黏性很大。传统的糖瓜,不仅黏,而且硬。为了增加口感,人们将之做成中空状的糖棍,外面再撒上一层炒熟的芝麻,这样既防止糖棍互相粘连,又增加了芝麻的香味,吃起来又脆又香。由于表面有一层芝麻,不少地方将这种灶糖称为“芝麻糖”或“麻糖”。

发展现状

杨庄镇的非遗研究会会长高翔介绍,莱芜杨庄的糖瓜制作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村庄家家户户参与。但随着年轻人进城,糖瓜制作技艺面临失传风险。为保护这一传统,他们成立了非遗研究会,成功为陈楼糖瓜申请非遗,并定期举办传承培训和非遗进校园活动。这使得陈楼糖瓜的名声大振,甚至在2022年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陈楼糖瓜申遗成功后,陈楼村糖瓜销量大增,村民们热情高涨,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党支部书记刘秀敏自豪地表示,村里的糖瓜产业已经实现“卖全国”,从事糖瓜制作的手艺人超过100名,年产量50多万斤,产值达1000万元。糖瓜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甜。

陈楼糖瓜正不断创新,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除了传统糖瓜,还有无芝麻糖瓜和芝麻糖棍等多种产品。糖瓜也被制成精美礼盒,便于走亲访友。在网购平台上,这些创新和包装获得了好评如潮,月销量持续攀升。许多顾客表示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满嘴芝麻香,甜脆不粘牙,非常美味。

在陈家楼村,陈楼糖瓜已经发展成为一大产业。莱芜陈楼糖瓜已传承至第八代,每一代都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从最初的小货郎形式到个体作坊兴起,糖瓜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为了保护和传承制作工艺,2010年建立了“莱芜陈楼糖瓜产业园”,2011年成立了“莱芜糖瓜研究会”。2012年,筹资60万元成立了传习所和博物馆。近年来,陈楼糖瓜还参与纪录片和影视片的制作。

相关文化

习俗

旧时传统,小年夜要祭灶神,民间有“二十三,祭灶官”的说法,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时,一家人先在灶间摆上桌子,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主人先向灶王爷敬香、磕头,然后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祈求灶神爷向玉皇大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在这一年中避祸得福,上天庇佑。

相关文学

文学作品

《白雪遗音·马头调 》“祭灶”一项中有“俺也买不起糖瓜,俺也买不起年糕。”

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鲁迅曾有关于糖瓜的诗一首,即《庚子送灶即事》——“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老舍在《骆驼祥子》里说:“街上越来越热闹了, 祭灶的糖瓜满了街。”

民谣民谚

二十三,糖瓜粘,灶神老爷要上天

一年一个小年夜,灶王老爷上西天

相关传说

糖瓜祭灶王爷

传说灶王是一家之主,专司记录民间小事之神,因而家家户户都有灶王会供灶王像。灶王是小神,不占正厅正堂神位,仅用一块木板,钉在堂屋灶后的墙上,每天饭前上三柱香,有“灶王爷担不了大供享”的说法灶王像是双人像,带胡子的老头是灶王爷,旁边穿红挂绿的灶王奶奶,老夫妇同享香火,也是诸神中所独有的。灶王神像和灶王,每年更换一次。腊月二十三这天,把旧龛旧像请下来,付之一炬,这叫送灶王爷上天。据说灶王住在每户人家,一家人做了什么事,是善是恶,他都记在心里,到腊月二十三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仿佛灶王是一个监察者,监督着人们的善恶。为了使灶王爷上天多言好事,用糖瓜祭灶王,祈求灶王关照。糖瓜是用饸糖做成的瓜形糖球,有大有小,球中空酥,同时还有用饴糖做成的元宝,也是有大有小。有的人家还用黏面蒸制黏糕,意思是黏住灶王的嘴,让他少说坏话。因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惯,二十三这天不论多晚,也要等男主人回家祭灶。灶王龛一年要空闲六、七天,到除夕再悬上新龛新像,就叫灶王回宫了。

孙膑发明糖瓜

关于糖瓜如何被发明的,有一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孙膑庞涓在学艺接近期满时,鬼谷子想试一试二人才艺深浅,就出题测验。题目之一,就是让两人借日常五谷,制作一种食品,要求能浆上来浆上去。庞涓用黄豆做成豆腐,虽然美味可口,但成型的豆腐却回不到浆汁中去;而孙膑则选用麦芽制作的糖瓜,糖瓜遇热又可变成黏稠的糖稀,因此糖瓜可以“浆上来浆上去”,孙膑在测验中胜出。

文化影响

灶神是古代主管炊事饮食之神,民间称之为“灶王爷”。汉代兼管人间祸福寿天,晋代以后,灶神又成为天地间的督察使,专门监管百姓的日常行为。唐宋以后,每年农历小年夜晚上,送灶王爷上天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据《抱朴子内篇》记载,灶神每年上天时要汇报各家各户全年的功过善恶,上天根据报告内容决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所以民间送灶时要用“糖瓜祭灶”,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吉祥,下地报平安”,这一风俗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各地,祭灶的习俗表达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价值意义

陈楼糖瓜承载着人们对“年味”的记忆,其复杂的制作工序和精湛技艺凝聚着人们对家乡味道的怀念。这醇厚的甜味激起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因此传承它具有重要意义。负责人表示,每年都会聘请年长艺人授课,去年也举办了多场培训会,招收年轻学员300人次。同时,每年在县里中学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们从小热爱和传承非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随着新销售平台的发展,陈楼糖瓜将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人品尝这一美味,促使糖瓜制作工艺和销售模式不断创新,为其注入活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