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镇 :德化县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21:20

雷峰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处德化县中南部,东连南埕镇,南与浔中镇龙门滩镇毗邻,西接赤水镇国宝乡,北与上涌镇桂阳乡接壤。

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属归德场。

宋、明时期,属德化永宁乡清泰里。

清代时期,属清泰里峰魁社和肖坑社(后改为奎光社),李溪、潘祠、瑞坂属李山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编查保甲隶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撤区废联保建乡,蕉溪乡、雷峰、肖坑属西南乡,李溪、瑞坂、上寨、双芹、荐解属瑞上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设乡公所。

1950年,设德化第二区。

1956年,改为雷峰区;同年5月,改为雷峰乡

1958年,成立雷峰公社。

1984年,改为雷峰乡。

1992年,雷峰乡撤乡建镇。

据《六桂方氏族谱》载:莆田市梅峰方姓之祖原姓雷,后方姓由莆田入德化县,为纪念先人姓雷及居住地梅峰,故名雷峰。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雷峰镇地势北高南低,西北倚靠戴云山,地形多为丘陵地带,境内最高山峰为土云歧,位于上寨村,海拔1587米;最低点小溪口,位于溪美村,海拔340米。

气候

雷峰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9月平均最高气温26℃,月最低气温为7.7℃。全年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最大雨量达2673.8毫米(1975年)。

水文

雷峰镇境内河道属闽江水系。溪流有蕉溪、长基溪、双芹溪,均流向东南,汇入沪溪,流程分别为28千米、25千米、25千米,流域面积蕉溪为114平方千米,长基溪为65平方千米,双芹溪为148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雷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旱灾。洪涝、旱灾各约为7年一遇,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75年6月8日,辖区各村均因暴雨受灾,雷峰、蕉溪乡、朱紫、潘祠、溪美等村较严重。境内早中稻被洪水冲淹976亩,其中绝收的有143亩;晚稻秧种被淹没6075公斤,地瓜秧被冲428亩;民房倒塌8座、62间,受灾28户、158人;猪栏冲倒54间,压死生猪2头;水坝崩塌32座,冲毁水轮泵1台。1958年7月1日、1977年10月1日、1983年6月19日、1985年5月6—10日均有较大的洪涝灾害。春旱一般30天,夏旱一般20天,秋旱一般50天,最长76天(1964年)。

自然资源

雷峰镇境内矿藏有白陶土、无烟煤、黄铁、、泥煤、煤、银、铜等矿,储量不多,但分布广。李溪村下室的铜矿,含铜量达98%。李溪村还有无烟煤。雷峰、瑞坂、上蕉溪等村落均有黄岭土。瑞坂、蕉溪乡、前芹、格后、上蕉溪等地均有黄铁矿。瑞坂的溪头和橘树格有煤矿。金鸡山有银矿。雷峰村的后珑、横洋、东洋、瑞坂村的溪头、大堤、肖坑村、坂仔村和黑土洋均有泥煤,储量多达2万吨,少者有700吨。

2011年,雷峰镇有耕地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20.35万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雷峰镇辖14个行政村:雷峰、蕉溪、朱紫、潘祠、李溪、瑞坂、荐解、双芹、上寨、长基、肖坑、格后、溪美、坂仔,下设13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雷峰镇辖14个行政村:朱紫村、蕉溪村、潘祠村、坂仔村、雷峰村、格后村、溪美村、肖坑村、长基村、瑞坂村、李溪村、荐解村、上寨村、双芹村,镇人民政府驻雷峰村。

人口

2011年末,雷峰镇常住总人口18149人,城镇化率63.9%,另有流动人口11601人。总人口中男性9467人,占52.2%;女性8682人,占47.8%;14岁以下2675人,占14.7%,15—64岁14093人,占77.7%,65岁以上1381人,占7.6%。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18011人,占99.2%,有少数民族畲族138人,占0.8%。2011年,人口出生率12.1%,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7.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2人。

2017年末,雷峰镇常住人口为4890人。

截至2019年末,雷峰镇户籍人口为1849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雷峰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3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8506元,比上年增长9.71%。

2019年,雷峰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雷峰镇农业总产值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841吨,人均432千克。其中水稻4747吨;甘薯1514吨。马铃薯1417吨。主要经济作物油茶、茶叶、水果。2011年,种植茶叶350亩,产量5吨,种植油茶980亩,产量80吨。

雷峰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末,生猪年出栏2.2万头,年末存栏1.13万头,生产猪肉1650吨。还有牛2000头,羊2300只,家禽3.8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743.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4%。

截至2011年末,雷峰镇累计造林9.3万亩,其中防护林29728亩,经济林3781亩,竹林29146亩,森林覆盖率80.6%,活立木蓄积量达78.51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4322万亩,产量2570吨,主要品种有德化梨、柑橘、桃、李、杨梅、枇杷等。

工业

2011年,雷峰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商业外贸

2011年末,雷峰镇有商业网点17个,职工17人。全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0万元。

邮电业

2011年,雷峰镇邮政业务收入2.1万元。电信企业收入9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雷峰镇有幼儿园2个,在园幼儿24人,专任教师2人;小学2所,在校生113人,专任教师2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校1所,在校生167人,专任教师2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775.14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63.43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63.34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雷峰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文艺团体11个,会员150多人。2011年末,有36套广播电视节目。

2011年末,雷峰镇有8个村安装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雷峰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5张,固定资产总值252.7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生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6人。2011年,完成诊疗0.84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22例,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17391人,参合率95.8%;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雷峰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9户,人数355人,月支出4.193万元,比上年增长21.1%,月人均118元,比上年增长26.5%;农村中五保户分散供养55人,月支出2.09万元,比上年增长42.7%;农村医疗救助84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81人次,共支出3.11万元,比上年增长12%,农村临时救济416人次,支出7.5万元,比上年增长17.1%;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48人,紧急转移安置2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35亩,房屋倒塌11间,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救灾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5.7928万元,比上年增长1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雷峰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7千米,投递点14个,乡村通邮率达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9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0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720件,征订报纸350份,期刊150份。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350门,固定电话1350户,比上年增加2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为8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移动用户9450户,比上年增加3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65%,比上年提高2.3%。光缆线路总长达160千米,主干电缆达21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为5500户,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50个,宽带接入用户250户,比上年增加7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雷峰镇有水力发电站22个,发电1316.1469万千瓦,其中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81.3千米,用电负荷1372.0799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达1316.1469万千瓦时。

2011年末,拥有3.5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台,总容量4兆伏安,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316.1469万千瓦时。

2011年末,有公园1个,面积达3.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2.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2.2公顷,绿化覆盖率71%,人均绿地9.3平方米。

交通运输

雷峰镇已形成公路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2.1万人次,货运总量1.3万吨。有县镇级公路1条,总长17千米。

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雷峰镇入选2021年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名单。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