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沙蜥 :1876年由Strauch命名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3-09-25 14:05

青海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是鬣蜥科沙蜥属的一种爬行纲。它的头体长约60毫米,尾长略短于或等于体长。头体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棱圆。四肢粗短,指、趾也很短。青海沙蜥主要生活在青海高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海拔范围在2000-4700米之间。它们栖息在杆被稀疏的干燥沙砾地带,常在砾石间、草丛、灌丛下觅食。青海沙蜥以小型鳞翅目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为食,尤其偏爱鞘翅目的小型昆虫。青海沙蜥的体色为棕黄色、桔黄色或棕色,头背面常有深色横纹和深色纵纹。腹面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咽喉部有黑色斑纹或大斑块。雄蜥尾末端下方为黑色,而雌蜥为白色或锈黄色。青海省沙蜥分布于中国的新疆、四川省、青海和甘肃省等地。此外,还有一种名为红原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的亚种,外形与青海沙蜥相似,但在颌齿数量和趾下瓣数量上有所不同。红原沙蜥分布于中国大陆四川红原县的亚高山草甸草原中的沙丘间,海拔约为3500米,植被稀疏而低矮。青海沙蜥和红原沙蜥都是中国特有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形态特征

青海沙蜥,头体长60毫米左右,尾长略短于或等于体长,少数的略长于头体长。头体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棱圆;吻棱略显,鼻孔位于其下方且略朝向两侧,在背面看不见;鼻间距较宽,等于或略小于鼻孔至眼前角间的距离;眶上方外侧成棱角边缘;眼适中,瞳孔圆形;鼓膜不显。躯干粗扁,腹部膨大。四肢粗短,指、趾亦短;后肢贴体前伸达肩部或腑部。尾基部粗扁,其余部分呈圆柱状,向后逐渐变细,末端较钝。头体背面鳞鳞片光滑。头背鳞片较体背鳞片大面凸起;眶上鳞较其邻近拭鳞片略小,仅其侧缘嘎行较大,瓦覆状排列成棱角状;鼻孔周围讹3-4枚较大鳞片,但也就是突出成纽扣状;左右鼻孔间相隔6-7行小鳞;除上、下眼睑游离缘的一排小鳞向外成水平状突出外,眼周围被以细小粒鳞;粒鳞与上唇鳞之间相隔小鳞3-4行,少数5行;部有数枚较大的鳞片;背中线鳞片较背侧拭大,略呈覆瓦状排列;背侧和体侧的鳞片略凸起呈粒状,但不起棱。咽、胸、腹部鳞片平滑;咽喉部鳞片较小,胸、腹部鳞片较大且大于脊背鳞片。四肢上面的鳞片比较背部鳞片大,略呈覆瓦状排列,多具弱棱,有的棱略翘向后上方;下面拭鳞片有时光滑,有时具弱棱。第三、四趾个肯栉状缘,尾鳞略呈覆瓦状排列,前段光滑或具棱迹,越向后鳞棱逐渐明显且末端翘向后上方;雄蜥尾基部两侧具锥状鳞。咽喉部具显著横肤褶;躯干背面拭具横肤褶,有的不甚明显,而两侧各有一波状纵肤褶,仅少数不显。生活时体棕黄或桔黄或棕色。头背面的眼盖上面常显现二深色横纹,在眶间联合或断开。背中线为绿黄或红棕色小点分隔,而这些斑中央色较边缘浅;整个背面还有分散的浅色小圆点。颌缘具深色纵纹,有的口后角至肩上方散有棕喜爱色斑点。躯干侧面的斑点较少。四肢具轮廓不清晰的深色斑或窄波纹。尾背面有类似背部的斑纹,向后逐渐呈现为斑痕。腹面灰白或黄白色,咽喉部有黑色斑纹或大斑块;胸、腹部具大黑斑。雄蜥尾末端下方黑色,雌蜥则为白色或锈黄色。

栖息环境

青海沙蜥主要生活在青海高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在黄土高原西缘的干草原带亦有之,海拔2000-4700米之间,在杆被稀疏的干燥沙砾地带是它们栖息的场所。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砾石下者。洞口及洞道横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随沙晰个体大小而异,宽1-5厘米,高0.8-1.8厘米;洞口多朝向南或东南,少数无固定方向。洞道多不分支且少弯曲,斜向地下,长短及深浅与西藏沙蜥个体大小成正比,长20-110厘米,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达80厘米。

生活习性

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砾石下者。洞口及洞道横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随沙晰个体大小而异,宽1-5厘米,高0.8-1.8厘米;洞口多朝向南或东南,少数无固定方向。洞道多不分支且少弯曲,斜向地下,长短及深浅与沙蜥个体大小成正比,长20-110厘米,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达80厘米。

青海沙蜥白昼活动。一般于4月上旬出蛰,刚出蛰的个体常在中午伏于洞口晒太阳,太阳偏西即归洞内;若天气持续转冷,出现异常则又入休眠状态。夏季睛天,变色沙蜥常在9点至14点时活动,11点至13点时为其活动高峰;阴天外出活动个体较少,且多在13点时前后活动,在其活动时,若受惊扰即迅速逃或钻入附近的洞穴内。10月中旬始入冬眠,下旬后则末见到过沙蜥。青海沙蜥在砾石间、草丛、灌丛下觅食。以小形鳞翅目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为食,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小形昆虫为主。

青海沙蜥的一生体温比较恒定,其选择的体温无显著的年龄差异。雌性为34.9℃,而在6月份的繁殖期选择体温会稍微高于雄性,它们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46.7℃,最低温度是0.5℃。温度对青海沙蜥的取食时间、摄食量和消化能力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各温度下雌雄个体活动时的停顿次数和疾跑速度有着显著的差异,雌性的停顿次数要多于雄性,并且雄性的疾跑速度大于雌性。

另外,青海沙蜥进行野外活动时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在一天的活动中它们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在7月份时的活动体温要高于5月和9月。同时,气温变化的幅度较大,通常在晴天时变化幅度大,而在阴雨天体温波动就会比较小,其变化幅度在25.8-30.2℃之间。青海沙蜥在活动期间要维持较高的体温,这与其相对较短的活动季节有一定的关联。在较短活动季节要维持高而稳定的体温,以便于迅速获得身体能量,从而满足繁殖和其他生理活动的需求,同时,也将更好地保持自身的活动功能。

分布范围

青海省沙蜥分布于青海的共和县海晏县刚察县天峻县都兰县乌兰县格尔木市、贵德、贵南县兴海县同德县泽库县、治多、杂多县玉树市玛多县河南省等县市。

繁殖方式

在海拔3000米以上获得的标本,经解剖证实,青海沙蜥为卵胎生。5月下旬至6月,在不同雌蜥的输卵管内,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怀卵或胚胎数一般2-4个,少数为1;7月下旬少数雌蜥的输卵管内,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怀卵或胚胎数一般2-4个,少数为1;7月下旬少数雌蜥开始产仔蜥,8月中旬以后可见到大量当年的沙蜥,至9月上旬尚可发现个别待产雌蜥。

亚种分化

青海沙蜥分化为指名亚种(P.vlanglaii vlangalii)

普氏亚种(P.vlangalii pylzowi)

南山亚种(P.vlangalii nanschanica),它们之间的地理分布不连续,基因交流间断,独立进化。

种群现状

据文献记载。本种沙蜥在甘肃省西北、新疆东部和南部、四川省西北部亦有分布。四川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辖曼地区的青海沙蜥种群密度非常大。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主要价值

青海沙蜥干燥全体可以入药,有滋补壮阳、解毒之功用。主治虚损、疳积寄生虫病。青海沙蜥能大量捕食危害牧草的昆虫,有益于牧业生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