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吉亚 :古希腊哲学家 修辞学家 政治家

更新时间:2023-07-22 11:08

高尔吉亚(Gorgias,公元前约483年-公元前375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和修辞学家,著名的智者,与普罗塔哥拉同为首批诡辩学者,他用唯理论的不可知论充实了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高尔吉亚革新了修辞学,提出了paradoxologia,即矛盾的思考和命题,故被誉为“谬论之父”。在政治上,他倾向于奴隶主民主派,是奴隶主民主派政治家。著作有《论非存在或论自然》《海伦颂》和《帕拉墨得斯辩护词》,其他仅剩残篇。

高尔吉亚是西西里岛莱昂蒂尼(位于西西里岛东南,今意大利的伦蒂尼)人。早年随恩培多克勒学习修辞、论辩、自然哲学和医学。公元前427年为请求联合反对舒拉古扎而出使雅典,晚年在特萨拉亚的拉里萨居住。他主要教授修辞论辩术,以新颖的演说风格在雅典享有盛名。公元前375年,高尔吉亚于拉里萨去世。

高尔吉亚认为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并以此为事实,证实了“一切皆虚妄”。他提出了三个著名的命题,即无物存在;即使存在物存在, 也不可认识;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这些命题鲜明的体现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特征,成为晚期希腊皮浪为代表的怀疑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高尔吉亚的贡献还体现在对修辞术手法和理论的发扬与创新。对于西方修辞术的贡献在他为数不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海伦颂》与《帕拉墨得斯辩护词》中得到了体现。高尔吉亚对修辞术的深入研究大大地促进了语言学和语法的发展。

人物生平

对于高尔吉亚的生平有关记载的甚少,对于他前50年的生活更是找不到踪迹。

高尔吉亚出生于公元前约483年,是土生土长的西西里岛莱昂蒂尼人。他的父亲叫卡尔曼蒂达斯,他的兄弟赫罗迪科斯是位医师。有人认为他认识恩培多克勒,并且是他的学生。当恩培多克勒开创他的事业时,高尔吉亚正好侍奉在其左右。他与普罗塔哥拉是同时代人,但活得比普罗泰戈拉长。

公元前427年,高尔吉亚作为自己城邦的使节来到雅典,要求雅典帮他们对抗叙叙拉古扎。高尔吉亚现身雅典市集,在讲台上发言,展示着自己的雄辩术,使雅典人为之钦慕。雅典贵族青年从事政治,需要学习这一项说服他人做事的实用性技能,他获得了成功。因为自己卓越的演讲技能,高尔吉亚变得十分富有。他曾为德尔斐的神庙送去一尊真人大小的他自己的黄金雕像,以此感谢阿波罗。

高尔吉亚很长寿,享年逾百岁。公元前375年,高尔吉亚于拉里萨去世。

主要思想

高尔吉亚认为知识是主观的、相对的,并以此为事实,证实了“一切皆虚妄”。他的观点比普罗塔哥拉“一切皆为真实”的观点更为极端。他们的观点都可以归为“虚无主义”。

高尔吉亚提出了三个著名的结论,他采用与古希腊哲学家埃利亚的芝诺相似的方法——通过逻辑推论揭露别人论点中的矛盾,然而他们的目的却完全相反,芝诺的目的在维护巴门尼德本体论,高尔吉亚的目的则在批判存在论。

这三个著名的结论是无物存在;即使存在物存在, 也不可认识;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无物存在

如果有某物,那么它有三种可能:存在、非存在、即存在又非存在。

假设该物非存在,那就意味着它即存在又非存在。说同一个东西存在又非存在是荒谬的,存在与非存在是相互矛盾的。

假设某物存在,则该物或者是永恒的,或者是生成的。如果该物是永恒的,那么该物也就没有开始,因而是无限的。既是无限的,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因而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该物不是永恒的。如果该物是生成的,那么它要么是存在生成的,要么是非存在生成的。高尔吉亚认为存在如果生于存在,那么存在即是始终存在的,也就是永恒的,与他论证过的存在不是永恒相矛盾,因而存在不生于存在。而存在生于非存在是荒谬的。所以存在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生成的,更不是既永恒又生成的,所以存在不存在。

第三种情况更不可能成立,因为既然第一、二种可能情况都不成立,那由这两种情况生成的情况更不可能成立。

即使存在物存在, 也不可认识

高尔吉亚提出这一命题是为了指出,即使有物存在,它也是不可认识,是人无法想象的。高尔吉亚提出这一命题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巴门尼德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的命题。他进行了两方面论证。

首先是证明被思想的东西不一定存在。假设我们所思想的东西真实存在,那我们所想的就都存在了,但这是荒谬的。因为我们想到有一个飞行的人或一辆在海上奔驰的马车,但并不真有一个人在飞,真有一辆马车在海上奔驰。所以被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其次是证明不存在的东西也能被思想。如果被思想的东西存在,那么非存在的东西就不能被思想。显然,这是不成立的。因为女妖、狮头蛇尾羊身的吐火怪兽以及其他许多非存在物都被思想到了。所以,被思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而即使有物存在,也不可认识,不能被思想。由此否定了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

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

高尔吉亚认为认识存在靠感觉,而告诉别人靠语言。因为语言不是主体和存在物,语言与存在无法替换,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是语言,而不是存在。既然存在不能变成语言,那么即使我们认识了存在,也不能告诉别人。

普罗塔哥拉的观点不同,高尔吉亚拒绝承认任何真理的存在。他的观点如此极端,以至于他最终放弃了哲学,转向修辞学的实践与教学。他的观点鲜明的体现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特征。

主要作品

高尔吉亚的主要作品有《论非存在或论自然》,《海伦颂》与《帕拉墨得斯辩护词》,其他仅剩残篇。他的著作是通过柏拉图和其他作者记述流传至今的。

《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使高尔吉亚写作于公元前约440年的一本著作,原文已经散失。他在著作中建立了相互关联的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即使存在也不可知;第三,即使存在也不可知。现代作家从古典作家的引用中重建了这个文本,其中最著名的“无物存在,即使存在也不可知,即使存在也不可知”三句递进格言, 为此后的著作家不停引用与解释。

《海伦颂》

在《海伦颂》中,高尔吉亚展现出极强的诡辩特质,试图为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平反。《海伦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展示型演说的规则, 第二部分展示海伦值得赞美的地方, 第三部分重点反驳对海伦的责难。高尔吉亚认为,海伦走到特洛伊的原因不外乎四者之一:神的驱使、强力、被言语说服或爱欲。如果是神的安排,海伦不应被怪责。若是因为武力,则应是施加强力者被怪罪。若是言语说服她,也不能怪她,而是说服者的话语力量胁迫了她。因为“言语有能力支配人,能以小成就大,也能止息恐惧、缓和痛楚、营造喜乐、博取同情。”最后,若是受爱情的影响,罪在不她,因为“如果爱情是神圣,有神的力量,人怎能抗拒?如果爱情是人共有的弱点,这不是罪过,而只是不幸。”

《帕拉墨得斯辩护词》

帕拉墨得斯是希腊神话人物,他揭穿奥德修斯装疯卖傻逃避参战,后来被奥德修斯控以叛国罪而被处死。高尔吉亚重新构造帕拉墨得斯辩词,模拟法庭演说,意图挑战雅典人心目中作为演说术化身的奥德修斯。面对对手的叛国指控,高尔吉亚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即使我希望那样做, 也没有能力做到;即使有能力做到, 也不希望那样做。”他指出帕拉墨得斯既没有条件也没有动机去实施叛国行为,在完全纯粹推理或假设的基础上完成了论证。

思想传承

师承

高尔吉亚师承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年或490年—公元前435年或430年),古代资料表明了高尔吉亚与恩培多克勒的师承关系:“恩培多克勒是一位医生和顶尖的演说家,而莱昂蒂尼的高尔吉亚精于修辞术,的的确确曾经是他的门生。”弟子高尔吉亚(Gorgias)承继了他擅长表达的才能,成为阿提刻雄辩文体的创始人。

弟子

高尔吉亚学生众多,其中有。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或公元前459年-公元前355年)是古希腊一位艺术极其高明的医生,他曾跟德谟克里特以及高尔吉亚学习过哲学。他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就提出的体液学说,即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现在仍是主流。他被西方尊称为“医学之父”。

伊索克拉底(公元前436年-公元前338年)是高尔吉亚的学生,雅典演说家、修辞学家。幼时家庭富有,跟随高尔吉亚学习修辞术。在哲学方面,他反对当时智者学派不重视真理、弄虚作假。在修辞学方面,他认为政治演说应当重视实际政治问题。题材必须重大,思想必须崇高。在文学方面,他认为散文应该有节奏,主张采用常用词,但也强调隐喻词的重要性。他的散文风格流畅,文字精致,音调和谐,但有时过于整齐,显得单调。其风格为罗马作家马库斯·西塞罗所继承,成为后世欧洲散文的典范。亚里士多德将其伊索克拉底《泛希腊集会辞》当作希腊语标准散文。

安提丰(约公元前480-公元前411年)是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一位古希腊智者的代表人物,安提丰的哲学思想多受高尔吉亚的影响,大多体现在其著作《论真理》和《论和谐》中。他经常与普罗塔哥拉和高尔吉亚一起讨论诸如经验的本质、对立命题、命题的或然性等哲学问题。

后世传承

高尔吉亚的诡辩方法是典型的智者诡辩术,主张不相信有任何确定的或可靠的知识,成为晚期希腊皮浪为代表的怀疑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怀疑主义试图颠覆各种独断论的观点,独断论是一种主观武断的理论,比如在探讨世界本源问题时,不同哲学家采用不同的看法,互不妥协。怀疑主义就是要对这种被片面执着的某一观点产生怀疑。早期的怀疑主义者就是皮浪,其重要思想是:不做任何决定,悬置判断。

影响与贡献

影响

高尔吉亚这三个命题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它既否定了事物的存在和可知性,又否定了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论证过程繁琐、诡辩,对后期智者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是他的这三个观点引发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意见的真假,思想和想象的区别的研究,促进了希腊哲学认识论的发展。除此以外,高尔吉亚自觉提出词与物的关系问题、词的意义问题、次的指称问题。时至今日,语言学还在研究这些问题。高尔吉亚是哲学史上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之一,他的批判将哲学的关注点从客体自然界转向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他们首次把思想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并且已经开始批判性地考察思想的条件、可能性和限度。他们能够用一种非常理性的态度审视道德的评价标准,并从而为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处理伦理问题并把它纳入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哲学体系中提供了可能性。

贡献

高尔吉亚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修辞术手法和理论的发扬与创新。手法上,以诗入文,用写格律文的手法来写散文,追求谐音,押韵;将公共性散文转为文艺性散文,创作文体混融的演说;发掘各种辞格和程式:吊诡法、夸大、断隔句、入题法、一气呵成法、无连接词等;好用新异词,如生僻词和外来词;在布局和句式上也有发明;擅长使用“可能性”论证。理论上,他研究了语言修辞对情感的心里促动,影响了亚里士多德

高尔吉亚对于西方修辞术的贡献在他为数不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海伦颂》与《帕拉墨得斯辩护词》中得到了体现。

高尔吉亚对西方古典修辞术的贡献之一, 便是规定了展示型 (epideictic) 演说的基本程式与演说风格, 实践了智者发现并实践的“双重逻格斯”与“反对话语”。这在《海伦颂》中得到典型体现。《海伦颂》扩展了希腊人说服的概念。一般认为说服是修辞的技巧,而高尔吉亚却认为除了语言,神的驱力、强力与欲望(视觉的刺激产生的生理驱动)都是说服的根源。《海伦颂》中比较重要是对言辞和说服力量的分析,高尔吉亚认为语言在说服方面有巨大的威力,但也往往起到诱惑或欺骗的效果。《海伦颂》是古典修辞术的双重逻格斯 (duo logoi) 或反对话语 (antilogik) 原理的运用。双重逻格斯的意思是, 任何一个命题, 都有一个可以论证的、与之相反的命题。反对话语是说, 没有一种话语是不可以反驳的, 没有一种话语是不可以论证的。

高尔吉亚对西方古典修辞术的另一个贡献, 是根据雅典司法实践, 奠定了法庭演说的基本程式, 发明了纯粹推理的、以可能性为基础的辩护技巧。这在《帕拉墨得斯的辩护词》中得到经典体现。《帕拉墨得斯辩护词》的重要贡献之一, 是将可能性分析用于法庭论辩, 开创纯粹推理作为论据的先河。在法庭辩论中,往往依据目击证人和证据进行事实认定,而在许多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隐蔽行事导致没有目击证人,同时销毁证据,这时候依据可能性进行辩论就至关重要。

高尔吉亚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对修辞术和雄辩术都有较深入地研究,这也大大地促进了语言学和语法的发展。

轶闻轶事

惊艳亮相

高尔吉亚热衷公共事业,在公共场合表现出了非凡的演讲才能。他多次在奥林匹斯山运动会上演讲,在一次悼念伯罗奔尼撒战争阵亡者的葬礼上,他呼吁希腊人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波斯人。高尔吉亚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时候,于第88届奥林匹斯运动的第二年(公元前427年),为他的母邦派遣到雅典。高尔吉亚担任使团首席代表,要求雅典帮他们对抗叙叙拉古扎。高尔吉亚身着紫色衣袍现身于雅典市集,身旁一位名叫提西阿斯的雄辩家同伴。高尔吉亚展示了“雄辩之动力、革新之胆量、卓越之姿态、庄严之语调,恰如其分地停顿数秒,引人注目地重起话头,诗意盎然的表达和极富品味的装饰”。尽管雅典拒绝出兵援助,但他卓越的演讲技能使公民大会为之震动。高尔吉亚很快成了明星,他在剧场亮相,对堂座上的人们大喊道:“给我一个主题。”他影响了包括伯里克利在内的雅典政治家。

燕子隐喻

一日,一只燕子飞过,粪便恰好落到高尔吉亚的头上。他抬眼一瞥,恶狠狠地瞪了瞪它,责骂到:“真为你感到羞耻,菲洛梅拉(Philomela,雅典公主,被姐夫忒柔斯霸占并割掉舌头,复仇后化身一只燕子。)!”亚里士多德将这桩轶事保留下来作为运用隐喻的案例。他称高尔吉亚在这里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亵渎了死者名讳(戏剧和悲剧绝不能混为一谈),其次是假装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将粪便拉到他脑袋上的不过是一只燕子,而并非是忒柔斯的妻妹。

相关人物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80-约公元前410)与高尔吉亚都是智者学派的关键人物,他们大约是同时代人。希腊语智者Sophistai意思是“智慧之师”,智者们像漫游教师一样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向学生们传授各种技艺,尤其是论辩艺术。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是实践家。智者们都是独立地生活和讲课,并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学派,他们的观点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但他们都轻视理论知识,认为客观的认识根本不可能。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的尺度。”

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约公元前347)以“高尔吉亚”的名字命名了《高尔吉亚篇》。这篇文章写作于公元前387-公元前385年之间,《高尔吉亚篇》连续分为三个对话,苏格拉底与三位“所谓的智者”(高尔吉亚、珀洛斯、卡里克勒斯)展开辩论。这篇文章从讨论修辞学的本性和目的逐渐将议题扩大到伦理学上来。这篇文章又开启了一个延续后世的恒久问题:修辞术与哲学之争,抑或意见与真理之争。

争议

对于高尔吉亚的《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以及其中的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的严肃性存在颇多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篇挖苦哲学的模仿诗文和笑话,仅是一篇修辞学的范文,毫无哲学意义可言。有学者将它视为一篇修辞学文章,但内容是哲学的,并认为它是对爱利亚派的驳斥和否定。这些观点在科佛德的文章中皆得以体现。夏帕(Schiappa,E)中肯地认为,柏拉图将哲学对立于修辞术,希腊哲学产生了质的变化,高尔吉亚也被排除出了“哲学”;《论不存在》正是哲学和修辞术二元对立之前的前学科哲学作品。还有学者在当地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指引下重新解读这篇文章,并认为为了理解语言的功能我们应该区别词语的意义和它的指称对象。

人物评价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反对高尔吉亚的诡辩理论,这在《高尔吉亚篇》中得到集中体现。在《高尔吉亚篇》中,柏拉图试图将哲学与修辞分开,修辞直接被贬斥为“信念”的创造者,与“知识”相对立。

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评价高尔吉亚称:“他曾是一个使用演说辞格的人,非比寻常、其才智引人瞩目……但是,靠谋篇新奇而博得嘉许之处,似乎有斧凿之痕,往往看来滑稽而过于矫揉。”

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称赞高尔吉亚道:“所以智者们也是以辩证法、普遍的哲学为对象,他们都是深刻的思想家。”

历史学家查尔斯·塞加尔说:“高尔吉亚的成就在于他对修辞技巧和论辩模式的明晰,并强调运用辞格增强话语在激起受众感情中的说服力量。”

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剧本中对他点名批评,说他“靠舌头过活”,“春种秋收种葡萄,连采果子都用舌”。

名人名言

无物存在。——《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即使存在物存在, 也不可认识。——《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即使能认识存在,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