鮸鱼 :石首鱼科鮸属下的唯一物种

更新时间:2022-09-05 21:07

鮸[miǎn]鱼(学名:Miichthys miiuy),鲈形目石首鱼科鱼类,别名鮸仔、鳘鱼[mǐn yú]。其身体较长,背、腹部为弧形,吻短而钝尖,无须。眼在头的前半部,眼间距宽,眼睛较小。口大,前位。头部为圆鳞,身体为栉鳞[zhì lín],背鳍和臀鳍基部有鳞鞘。背鳍呈连续状;胸鳍较短,鳍条数为约为15条;尾鳍呈楔型,约为17~19条;腹鳍的长度接近于胸鳍。体色呈较暗的灰褐色带部分紫绿色,腹部为灰白色,体表无明显条纹。

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北部湾,以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南部海域分布较多。

鮸鱼的肉质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鱼肉可加工成鱼丸、敲鱼面等,鱼鳞可做成鳞胶,内脏和鱼骨可做成鱼粉鱼油等。其“耳石”和“鱼鳔”作为两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鮸鱼身体较长,约为137~458毫米,体重可达2~5千克。形状侧扁,背部和腹部呈浅弧形;头中等大;吻不突出,短而钝尖,吻上有3个孔,吻缘有5个孔;无须;颏[kē]部有4个呈弧形排列的孔,无颏须。眼处于上侧位,较小,在头的前半部,眼间距宽;眼睛前方有2个鼻孔,分别为圆形和半月形;口大,前位,口斜裂较大,两颌约等长。鱼唇较薄,口腔内为淡灰色,口腔中的外行牙呈犬牙状且较为突出,上颌牙呈圆锥形,内行牙则较为细小,有两行下颌牙,内行牙排列稀疏,形状为较大的锥状;犁、腭骨无牙。吻到鳃盖部蒙圆鳞,向后蒙栉鳞;鳃孔大,鳃盖膜互联,但不与峡部相连,其中有假鳃,鳃腔为灰黑色,鳃耙呈细长形,上鳃耙6枚,下鳃耙9~11枚。

鮸鱼的头部覆盖着圆鳞,身体覆盖的是栉鳞,背鳍和臀鳍基部具有1~2行小圆鳞组成的鳞鞘。背鳍从胸鳍的后上方开始,呈连续状,在鳍棘部和鳍条中间有一处凹陷;胸鳍较短,鳍条数为约为15条;尾鳍呈楔型,尾鳍的条数约为17~19条;腹鳍的长度接近于胸鳍,鳍条数约为6条。侧线略呈弧形。体色呈较暗的灰褐色带部分紫绿色,腹部为灰白色,体表没有明显的条纹。第一背鳍上缘呈黑色,后背鳍的下面有一条色黑纵纹,其它鳍为灰褐色,基部呈现淡黄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北部湾,包括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南部海域。在中国多分布于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台湾省以及福建省的沿海地区,其中舟山市群岛的鮸鱼产量较大。

栖息环境

鮸鱼属于近海温水性的近底层鱼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栖息于水域底层或近底层的鱼类),喜欢栖息在15~75米深且底质为泥沙或者泥的海底,是广温广盐性鱼类,以鮸鱼幼鱼为例,可适应温度范围在4~32摄氏度,盐度的范围在12.1~52.6。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鮸鱼具有垂直活动现象,白天下沉,喜欢在夜间上浮到水面上。

鮸鱼还是一种小区域性的洄游鱼类,每到产卵季节临近,鱼群才会较为集中。在中国,洄游于黄海东海渤海的鮸鱼共有三群。第一群是在春天的时候从渤海、海洲湾向济州岛的西南方越冬场洄游,在这一群中有一个分支在每年4月期间会向朝鲜半岛南岸洄游,大多为小型鱼,而另一分支的大型鱼会在每年4月和5月期间游至渤海和海洲湾;第二群则是围绕着长江口外海水域周围洄游,其越冬场位于济州岛西南方,鱼群在5月和6月之间,抵达海礁渔场附近以后便开始北上,10月份由东南方向越东场洄游;第三群在江苏省浙江省沿海,其越冬场在上海外海,南至台州列岛以南,每年2月或3月洄游到浙江沿岸,8月和9月之间经过长江口游到江苏沿岸。中国南海也有鮸鱼洄游的现象,例如分布于雷州半岛东海岸以及粤西阳江县沿海的鱼群,约每年3月分从西向东集中于海陵头至白石角一带的近海进行索饵、产卵,4月底继续向东游,直到5月鱼群才基本离去。《福建鱼类志》记载每年4~5月,鮸鱼群会从深水区向近岸作生殖洄游。在产卵后会分散开进行索饵,一部分往宁德市、浙南一带索饵洄游,一部分往深海区洄游。冬季往南,12月间游至福建牛山渔场东南外海的较深海域越冬。

觅食行为

鮸鱼属于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其摄取的食物的等级随着个体发育而增加,体重小于750克的仔鱼以摄食萼花臂尾轮虫小球藻、小型桡足类[ráo zú lèi]等,750克以上的可摄食小带鱼沙丁鱼等;而成鱼的食物主要以须鲫锤氏小沙丁鱼等以及对虾属鼓虾毛虾等。另外,由于鮸鱼长期生活在水下光线较弱的地方,视觉系统退化,但嗅觉灵敏,所以对于腥味重的食物摄食率较高。

生长繁殖

在鮸鱼繁殖季节雌性亲鱼相较于雄性亲鱼先成熟,不同地区的鮸鱼生殖期不同,分布在朝鲜沿岸的为9月~10月,长江口外海的鮸鱼群大约为7月~8月,而分布于舟山群岛附近的大约为5月~6月。全长为50~65厘米的鱼体,每次的怀卵量大约在72~216万粒,透明成熟卵的卵径大约为1.2毫米,而未成熟的卵的卵径约为0.7毫米。鮸鱼的受精卵为浮性卵,呈圆球形,无色透明,一般可见2~4个油球,最多可以看到7个,且个别受精卵除有1~2个较大的油球外还伴有许多分散状的油球颗粒。

刚孵出来的仔鱼全长2.32~2.31毫米,体长2.20~2.17毫米,身体较舒展,呈蝌蚪状。头部沿着卵黄囊前缘向下倾斜;肠位于卵黄囊后缘上方,末端纤细。背鳍膜从脑前上方开始,较窄,腹鳍膜从肛门处开始,较宽,均与呈钝圆形的尾鳍膜相连接,背部两侧黑细胞较多。在水体上层呈倒悬式活动,依靠鱼体尾部的摆动在水中窜动,常在池角和池壁附近聚集。1日龄仔鱼会有放射状弹性丝出现在腹膜内,且腹部肌节处的红色色素从增加。2日龄的仔鱼已经形成上、下颌骨,肠变弯曲且直肠加粗;胸鳍已经形成,但鳍条还未分化;鳔出现在胸鳍的中下方,即肠与肌节间。从受精卵孵化到36日龄,仔鱼是采取中上层游泳方式运动的,但是36日龄后的仔鱼逐渐转为底层游泳生活,其体色开始向淡黄色转变,并逐渐伴随着变态发育的完成而进入稚鱼期。

人工养殖

亲鱼培育鮸鱼亲鱼在海水网箱内、围塘内或者室内水泥池内均能产卵,但海水网箱产卵的上浮好卵率高于室内网箱,这是由于海区网箱与自然海域环境较为接近,驯养也较为理想。亲鱼应该选择已经达到性成熟的、体表无明显伤痕、鳞片完整的、钓钩吃钩浅的以及鱼体入水中能正常游动的个体,做消毒处理后进行驯养。对于冬季产卵的亲鱼,要保证其生活的水温大于6摄氏度,且不定时投喂饵料,增强体质,安全越冬。夏季是亲鱼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水温高,亲鱼的摄食量会相应减少,应以高蛋白、高脂肪的鲜活饵料为主。

病害防治

香鱼假单胞菌病、盾纤毛虫病以及淀粉卵甲藻病是在人工养殖鮸鱼过程中多发的几种病害。饵料腐烂变质、不新鲜是引发香鱼假单胞菌病的主要原因,患病鱼群会出现食量减少、游动缓慢以及内脏长白点的情况。患盾纤毛虫病的鮸鱼会在池中狂游、体色变黑或变红、眼球突出、鳃盖和吻端出血,需隔离病鱼后在池中泼洒药液。淀粉卵甲藻病多寄生鱼鳃上,病鱼表现为游动异常、呼吸加快,鳃盖开闭不规律以及鳃丝充血等,在亲鱼入池前就应进行检疫,发现病鱼立即采用淡水浸泡法。

主要价值

渔业价值

鮸鱼是中国沿海地区常见食用经济鱼类的一种,是沿海机轮拖网和群众渔业拖网的捕捞对象,在中国的产量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福建省浙江省等地还开展了人工养殖,其产量于2003年开始列于中国渔业统计中,为中国沿海地区的渔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价值。

食用价值

鮸鱼肌肉中含有较高的赖氨酸精氨酸β-氨基酸亮氨酸,且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蛋白质含量为18.8克,钙含量为169毫克,磷含量为168毫克。鮸鱼可直接进行加工后鲜食,还可制作罐头或加工成鮸鱼。鮸鱼的鱼肉可加工成鱼丸三丝敲鱼面等,鱼鳞可做成鳞胶,而其内脏和鱼骨还可做成鱼粉鱼油等。

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鮸鱼较为温和,有润肺、健脾、养血、止血等功效。鮸鱼的“耳石”和“鱼鳔”是两种中药材料。耳石在中国俗称“鱼头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有清热去以及通淋利尿的功能。而鱼鳔也被渔民们称为“花胶”或“鱼胶”,属于很好的滋补品。鮸鱼的肌肉及其副产物中含有比较丰富神经酸,能够有效地改善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研究价值

关于鮸鱼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鮸鱼基因的研究,为人工养殖鮸鱼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此类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养殖初期鮸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鮸鱼种质资源的评估、鉴定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关文化

中国的浙江省舟山有一句美谚为“宁可忘记亩稻,不要丢了鮸鱼脑”,鮸鱼以其肉味鲜美和较高的药用价值闻名。这句话意为鮸鱼从头到尾,全都很美味。在舟山市还有句谚语,叫做“秋季八月吃鮸鱼”,每年的七月底正值鮸鱼盛产的时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