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河 :渭河支流泾河的支流

更新时间:2024-09-20 11:41

三水河。上游河段称马栏河,发源于马栏山区北部,即杨家洞站西北部与黄陵县分界(分水岭)的西南侧(北纬35°30′,东经109°42′),从源头向东南流,到杨家洞站后,转为北南向,从关门子又转为东北—西南向,经转角、马栏、县城,(旬邑县城位于三水河的下游,此段又称汃河)于本县丈八寺乡蔡家河滩出境流入彬县。境内河长113.5公里(全长128.6公里),为境内最长的一条河。

干流概况

旬邑县彬州市境内。发源于旬邑县马栏山区北部洪山寺梁,贯穿旬邑县全境。流经旬邑县马栏镇职田镇、城关街道、原赤道乡、旬邑县城、张洪镇土桥镇(含原排厦乡、原丈八寺乡)和彬县香庙乡、龙高镇等乡镇,在龙高镇刘家河村西南注入泾河。全长122公里(121.8 ),流域面积1323平方公里,常流量2.98立方米/秒,属常年性河流。主要支流有石底子川、杨家店子川。旬邑县城关镇以上称马栏河,因河畔有马栏镇得名。旬邑县城关镇以下至彬州市入泾处称三水河〔古名汃(bin)水〕,因有玉泉、稍泉、白马泉三泉并流入河得名。

三水河是泾河左岸一级支流,渭河二级支流,发源于旬邑县马栏山区北部,于彬县龙高镇刘家河村汇入泾河。三水河上游段称马栏河,下游段称汃河,河长128.6km,流域面积1321km,河流平均比降5.49‰。其中旬邑段长113.5km,流域面积1279.84km;彬县段长15.1km,流域面积41.16km。

在彬县,自香庙乡芦家河难和入境,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龙高镇田家河以南汇入泾河。龙高镇是周先祖公刘避桀居豳至周太王十余代人立国奠基之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周朝开创帝业、编志乘的源地,是中华民族定居农业肇始、形成、成熟的地方,在古代农业、冶铁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县内流域面积39.16平方公里。旬邑县流域面积1,279.84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1,319.00平方公里。境内河长11.00公里,比降千分之6.91,历史洪峰流量1,160立方米/秒(1960.7),总年径流量9,101.10万立方米,县内270.20万立方米。

流域受地形和水系形状的影响,呈狭长状,平均宽度10.86公里,河床平均比降5.5‰,境内流域面积1279.84平方公里(全流域1323.3平方公里)。

三水河上段穿流马栏山区,河宽一般在10~20米之间,河床比降大,约10‰~15‰,水流较急,河床切入基岩80~100米;转角以下,即中段,河道比降明显减小,只有5‰;县城以下的河道,处在黄土高原区,河流下切强烈,两岸陡峭,河道较为开阔,河宽50~100米,河床比降微有增加,达5.9‰。由于整个河段在马栏山区和黄土高原区,河谷大多狭窄,仅在转角和县城附近的纸坊街—陈家河段,因有较大支流汇入或转向,河谷较为开阔,淤积有大小不等的河漫滩

三水河上游和多数支流都源于植被覆盖好的马栏、石门山区,山地降水多,产流量大,含沙量少,据下游刘家河水文站(彬州市境内)观测,平均流量2.91立方米/秒,多年年平均径流量0.9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7.1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河水平均含沙量32.4公斤/立方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洪枯流量变化很大。在咸阳市,三水河是一条单位面积产水量丰富、水质较好的河流。

主要支流

三水河从中部横穿全境流过,沿途接纳了石底子川、杨家店子川、油坊沟、芋子沟、第家河、蚂蚁沟和苍儿沟等支流的流水,但两岸支流有明显差异。左岸支流一般多而长,右岸支流则而短,从而构成不对称的羽状水系。

水文特征

流域内先后设立了刘家河、埝里2处水文站和城关、马栏、刘家河、杨家河、党家店、坪里、职田、第界等雨量站。刘家河水文站设立于1958年,控制流域面积1310km,1989年4月上迁6km至芦村河村,定名为芦村河水文站,至泾河口距离约10km,控制流域面积1294km。埝里水文站位于三水河柏岭寺水库坝址上游约7km处,控制流域面积724km。

三水河的补给以雨水为主,因而河流的水情变化与降水的关系密切,即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空变化,制约着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及其变化。又由于是邑县的降水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即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因而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也与雨季到来的迟早密切相关。

河川径流的空间分布上,据相关分析,三水河上游山林区年均径流量6396万立方米,下游沟区年平均径流量2786万立方米,各占该河总径流量的69.7%和30.3%。

河川径流时间分布,在一年四季中,秋季(9~11月)径流量最丰富,达3524万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38.42%;夏季(6~8月)径流量次之,为2573万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28.02%;春季(3~5月)径流量居第三位,为2152万立方米,仅占年径流量23.43%;冬季(12~2月)径流量最少,只有929万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13.58%。各月中,以10月径流量最多,为1465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15.95%,1月径流量最少,仅261万立方米,10月比1月的径流量大5.6倍。表中数据也表明,三水河的汛期是7~10月,径流总量4940万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53.8%,12月至次年的3月为枯水期,径流总量1339万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14.6%。此外,5月出现一个径流量不很大的春汛,而6月则成为夏初短暂的枯水期。

三水河洪水主要由暴雨所造成,故多在6~9月出现,以7、8两个月最多。由于三水河流域狭长,又流经山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洪水汇流历时短,具有峰高量小、暴涨暴落、变化急骤的特点。

三水河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为305立方米/秒,1979年实测得最大洪峰流量达1310立方米/秒。根据洪水调查结果,三水河最大洪峰流量1960立方米/秒(1954年);三水河支流第家河马渠村洪峰流量591立方米/秒(1940年),蒲家堡洪峰流量962立方米/秒(1960年7月),蚂蚁沟崔家河洪峰流量218立方米/秒(1956年),后掌乡马家沟—蜈蚣洞间洪峰流量2530立方米/秒(1966年),石底子川中平洪峰流量26.6立方米/秒(1949年),南河滩洪峰流量1498立方米/秒(1949年7月)。洪水年际变化很大,年最大洪峰流量变差系数Cv值达1.35。

三水河的枯水期在冬季和初夏。冬季时节降水稀少,且多固体降水,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从而出现最小流量;初夏期间,在雨季到来之前,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流量大减,也会出现全年最小流量,三水河的最小流量在此期测得,为0.01立方米/秒(1966年7月2日)。

三水区河中上游为植被覆盖度大的马栏、石门山区,侵蚀模数小(100~200吨/平方公里·年),河流泥沙少,而下游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侵蚀模数剧增到2000~10000吨/平方公里·年,河流泥沙大增。但就全河而言,河流泥沙量不是很高。据刘家河水文站观测,年平均含沙量32.4公斤/立方米,输沙率90.1公斤/秒,多年平均输沙量284万吨。

输沙量的年内分配,要比径流更为集中,月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更为悬殊。一年中,7、8两月输沙量之和达231万吨,占年输沙量的81.23%,7~10月的输沙量为266.5万吨,占年输沙量的93.8%,也就是说,三水河的泥沙,基本上是由暴雨侵蚀所造成。盛夏的7月,输沙量最大,达139万吨,隆冬1月输沙量最少,只有0. 007万吨,7月比1月输沙量多19857倍。

三水河输沙量的年际变化也非常剧烈,年输沙量最大值为810万吨(1960年),而最小值仅34.2万吨,其比值达到1:23.7。

三水河沿线设置了四处监测断面,分别位于马栏镇马栏村、城关镇纸坊村、城关镇甘峪村和张洪镇菜家河村(旬邑彬县界)。三水河旬邑县城以上河段水质较好,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旬邑县城下游段,由于旬邑县污水处理厂运行时断时续,下游水质时常有不达标的现象。

流域概况

地理环境

由于桥山的桥山绵延横亘,三水河流域内整体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 斜,分东北部土石山区和西南部高原沟壑区,呈现出山塬各半的 地貌特征,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原沟壑区。三水河流经我县7 个乡镇 23 个行政村,在狭窄的河谷中流过,仅转角段及县城所处的纸房 —陈家河段川道较为开阔,淤积形成大小不等的窄长的河漫滩,河势稳定,从地貌上可分为上游山地森林区和下游高原沟壑区,上游山地森林区,地形两侧高,中间低,地面起伏较大,黄土覆 盖薄,出露的基岩砂岩页岩。但森林茂密,植被良好,面积 约为606 平方公里,是该河的主要产水区,常量稳定,水量充沛,含沙量少,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7 公斤平方米,流域内人烟稀 少,无污染源,水质良好;下游高塬沟壑区,上面覆盖有150-170 米厚的黄土层,下伏为第三系红色粘土及下白垩系北洛河沙。

三水河流域气候属暖湿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9,一月份均 4.9,七月份均温21.7,年平均降雨量606毫米,大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形成秋雨连绵的降雨特点,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 上,低温欠热,无霜期179天。年平均气温为8.9度,极端最高气温为36.3度,极端最底气温为-24.3度,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440 毫米,年平均无 霜期179 天,相对湿度为0.64,冻土层厚度为0.45。

社会经济

旬邑县位于东经 108 09`至108 52`,北纬34 37`至35 33`之间,居陕西省关中腹地,咸阳市以北,北和甘肃省正宁县毗邻,南与石门关和淳化县同脉,西与彬州市为邻,东与黄陵县、铜川耀 县接壤。县内本县属大陆性气候, 2、水资源概况全县主要河流有支党河、三水河、姜家河,均为泾河左岸支 流,主要沟道有梁渠沟、马坊沟、金池沟和柳峪沟,百米以上的 沟道56 米,均有常流水。平均沟壑密度1.19 公里平方米、

流域内总人口19.5万,其中农业人口14.24万,占流域内总人口的88.4%,城镇人口2.26万,城市化率11.6%。农村力7.1万个,人口密度149人/平方公里。

文化古迹

三水河两岸历史遗存较多,现有文化古迹6处。马栏革命旧址,位于旬邑县三水河上游马栏镇,国家AAAA及景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1日,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将马栏革命旧址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马栏革命纪念馆,位于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2007年动工,2011年7月对外开放,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关中分区革命斗争史的纪念馆,主要宣传1926年至1949年23年间,关中分区领导关中革命的光辉历史。馆内展出革命历史文物600余件、历史照片800多幅。赵家洞石窟群,在旬邑县城北部约十余公里的城关镇赵家洞村,沿三水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凿有大量做工精细的洞窟。据推断,洞群创建于南宋之前。和赵家洞一沟之隔的官家洞(飞云洞),在峭壁上凿成四层楼式叠洞,保存较完整。旬邑起义纪念馆,地处旬邑县城翠屏山,是陕西省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始建于1987年,占地7.94亩,由纪念碑、展览馆组成。旬邑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以东1.5Km处的泰山。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30.4亩,建筑面积1075m。由牌坊式门楼、大照壁、展览室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墓区组成。古豳文化博览园,位于旬邑县县城中心,占地120亩。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有古象犀牛化石馆、孔子庙旬邑泰塔、库淑兰纪念馆、民间手工艺品展馆、旬邑历史名人广场等。

治理开发

建国后,在三水河道修建8条自流引水渠道和27处低抽站,可灌农田3781亩。

三水河治理 三水河河床宽浅,主流摆动,遇洪淹没农田,冲毁村庄,沿岸人民深受其害。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九月,职田镇以及周围各村群众200多人集资在职田镇牙里河村西,对天然形成横跨汃河的“隔水卫”泄水洞进行整修,使周围村庄及路面得到保护。

1950~1967年,没有统一规划,群众自行治理,因害设防,因险护滩,汃河主流趋于稳定。1977年,本县勘测规划汃河治理方案,成立汃河指挥部,动员丈八寺、土桥、排厦、原底、张洪、赤道、城关、清塬、后掌、职田、湫坡头、太峪、郑家13个公社的2300名劳力组成专业队长期施工,采取截弯取直,缩小河床断面,稳定河槽的办法,治理自崔家河至张家河12.2公里的河道,当年5月27日基本完工。造滩地600亩,保护农田2400亩。在材料、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土方113万立方米,用水泥5300吨、钢材5吨、木材45立方米,投资116万元,筑成宽4米,高3.5米的河堤12.2公里,河床宽42~45米,最大过水量为585立方米/秒。

在“大批促大干”的形势下,工程仓促上马,边干边规划,河床断面不一致,达不到行洪标准。1979年7月31日爆发1440立方米/秒的洪水,冲毁河堤28处1.2公里、丁字坝等建筑物176座,淹没庄稼1763亩。1984年,对东关至小塔1公里长的河堤顶加宽到15米,改为堤路结合工程,现已投入运行。

从2004年以来,县上陆续5次对三水河县城段堤防工程进行了修复加固:一是2004年对在2003年洪水中汃河引线桥上下游共600米河堤进行修复加固;二是2005年实施了汃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东至东河渠出口,西至宋家沟河渠,全长1445米,共砌筑左右岸河堤1995米,修建橡胶坝工程1座;三是2009年,对翠屏山滑坡体以上至引线桥的河道进行了整治,治理河段全长2460m,并修建了3座橡胶坝;四是2011至2012年对2#橡胶坝至污水处理厂(211公路桥以下)段河道进行整治,治理河道总长度2460m,河道拓宽至堤距70m,另外修建橡胶坝3座;五是2012年对三水河姚峪沟上游段左岸416米水毁河堤进行修复。以上工程的修建使三水河县城中心段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895m/s洪水标准。

水利设施

三水河干流上建有引水工程1处,水库1座,防洪工程2段,供水工程2处,湿地公园1处,水利风景区1处,跨河桥梁11座,文化古迹6处;支流上建有水库2座。以上工程均在旬邑县境内。

铜川马栏河引水工程:位于旬邑县马栏镇下游450m处,由拦河坝、进水闸及冲沙闸组成。拦河坝总长95m,其中溢流砼坝长80m,非溢流挡水均质土坝长15m;溢流坝高3.91m,土坝高3.75m。进水闸和冲沙闸均布设河槽左岸,两闸孔净宽均为2m。1993年动工,1998年建成,设计每年向省水利厅直接管理的桃曲坡水库引水1200~1500万m。

桃曲坡水库马栏河引水工程。马栏河引水枢纽位于旬邑 县马栏镇以下约450 米处。枢纽以上控制流域内均为山地林区,面积505 平方公里,通过高2 米、长11公里的输水涵 洞送至桃曲坡水库,年引水量为1200—1500 万立方米。

旬邑县县柏岭寺水库:位于三水河中游柏岭寺村,距旬邑县城17Km,水库为小(1)型工程,总库容990万m。枢纽由大坝、泄洪排沙底孔、5孔弧形闸门和放水建筑物组成。大坝总长255m,坝高38.5m,坝顶宽9m,坝底宽39m;主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47m;副坝为土坝,坝长108m。工程概算投资2.34亿元,于2016年底试蓄水。设计多年平均供水量1465万m。该水库的建成,将解决旬邑县北部塬区和城区18万人的饮水困难及未来工业用水,缓解县城防汛压力,为旬邑县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小型引水、提水工程:以三水河为水源的小型引水、提 水工程主要分布在马栏河两岸,目前有 11 条自流引水渠、7 抽水站工程,灌溉面积0.5 万亩。年需水量50 万立方米。

三水河支流已建成水库2座。

支流第界河上建有乔儿沟水库一座,以解决人畜饮水、灌溉为主,小(2)型水库,建成于1959年。挡水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6.5m,坝长90m,总库容11万m,设计防洪标准20年。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6km,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36.8万m,年供水量4万m,灌溉面积0.1万亩。

支流苍儿沟上建有苍儿沟水库一座,以解决人畜饮水、灌溉为主,小(1)型水库,建于1958年。挡水坝为均质土坝,主坝高29.78m,坝长222m,总库容114万m。设计洪水标准30年。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9km,设计供水量595m/d,灌溉面积0.5万亩,受益人口14个行政村1.17万人。

防洪工程

旬邑县县城、马栏镇为重点,先后修建堤防工程2段、16km,治理河长11.07km。

第一段:位于上游马兰村段。工程上起回民村,下至306省道大桥;左岸为4级堤防,长1939m,防洪标准20年一遇;右岸为5级堤防,长1745m,防洪标准10年一遇。

第二段:位于旬邑县城区段,上起焦家河大桥,下至小塔村211国道大桥。左岸堤防7282m,右岸堤防5130m。工程均为4级,除“翠屏湖”段按3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外,其余工程均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

供水工程

三水河沿线共建成供水工程2处。其中:旬邑县县职田塬区供水工程,以柏岭寺水库为水源,经水库蘑菇头取水器输水至大坝上游900m处的钢筋砼取水塔,经过取水塔内安装3台流量为280T/h的潜水泵加压,提水至二级加压站后,再提水到职田镇水处理厂。设计最高日取水量1.27万m。受益范围包括旬邑、彬州市共8个镇、138个行政村、15.9万人。旬邑县城供水新建水厂工程,以柏岭寺水库为水源,采用水库蘑菇头取水器自流取水,通过沿河压力管道输水至水厂,经处理后自流向城区供水。设计最高日取水量1.55万吨,受益人口10万人。

跨河桥梁

三水河上先后修建了10座桥梁,自上而下分别为S306省道大桥、纸坊大桥、焦家河桥、汃河桥、东新桥、二八桥、211国道小塔桥、211国道鸡儿咀桥、211国道甘峪大桥、银川—百色高速公路三水河特大桥、原丈路菜家河桥。

旅游开发

旬邑县马栏河中国湿地公园:位于马栏河河谷地段,北起马栏镇石底城村,南至城关镇甘峪村,规划有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湿地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总面积20.2km,经国家林业局2011年批准试点建设,2015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汃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旬邑县城中段,以7座橡胶坝和商业水街为依托,以水文化为主题,结合历史遗存,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整个景区面积0.6km,水域面积0.28km,分为风景名胜区、沿河分景区、湖面景区三大景区。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大象犀牛化石馆、旬邑文庙、旬邑泰塔公刘雕像、二八纪念馆等;沿河分景区包括翠屏山景观,翠屏湖公园,书香公园,廊桥及两岸步行观光走廊等;湖面景区主要包括7座橡胶坝,21处亲水平台,栖亭等。

汃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旬邑县城中段,以7座橡胶坝和商业水街为依托,以水文化为主题,结合历史遗存,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改善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将周边多个景点纳入景区,统筹规划,科学分区,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整体规划。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上千年的的周秦文明汇聚于此。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和雄伟的现代水利工程,又能了解到人文古迹和历史文化。总之,汃河水利风景区是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郊湖泊型水利旅游风景区。

参考资料

三水河基本情况及管理目标.咸阳市人民政府.2019-02-0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