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3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是为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是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成立的,名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年2月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财科院以建设一流新型智库为目标,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提升集群创新和团队协同能力,坚持学科建设、理论创新、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多业并举”,支撑财政改革与学科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国际财经交流中更好地凸显中国影响。

据2017年1月财科院官网显示,财科院共有职工187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2 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79 名,在站博士后186人,在读研究生规模约为800余人;下设12个研究中心、2个学术社团秘书处,有6个学术社团挂靠;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

历史沿革

195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财政部要加强财政经济问题研究的指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1960年初,财政部科研所拥有6个研究组和办公室。同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成立6个中央局,干部外调、机构精简,财政部科研所一部分干部调到各中央局,一部分调到高等院校工作。

1964年,许毅任所长后,确定将研究部门、教学部门与财政金融系统实际工作部门“三结合”的方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财政部科研所被撤销。

1978年6月,财政部科研所正式恢复。同年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招收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0年,财政部科研所创办《财政研究》和《财政研究资料》两刊。

1982年,财政部科研所作为第一批博士生招收单位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会计电算化博士点。

2001年3月,财政部科研所设立财政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2012年,财政部科研所开展了审计硕士专业学位(MAud)教育工作。

2016年2月28日,经中国财政部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年8月12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珠心算研究院在北京揭牌。

2023年7月18日,青海省财政厅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17年1月财科院官网显示,财科院共有职工187人,其中,具备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147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苏明、刘尚希、王朝才、白景明、傅志华、杨良初、赵全厚、张学诞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苏明刘尚希王朝才赵全厚张学诞

国家万人计划:刘尚希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张学诞

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王建新

财科院学术带头人:刘尚希、王朝才、白景明、傅志华、杨照南、吕旺实、杨良初、赵全厚、韩凤芹、张学诞、文宗瑜杨小舟、李明、王建新、徐玉德、刘芹英、苏明   等

科研部门

据2017年1月财科院官网显示,财科院下设12个研究中心、2个学术社团秘书处,有6个学术社团挂靠。

院属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公共资产研究中心、金融研究中心、教科文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外国财政研究中心、财务会计研究中心、政府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珠心算研究中心

院属社团秘书处:中国财政学会秘书处、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秘书处

挂靠社团:中国财政学会(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会、外国财政研究会、旅游地区财政研究会、城镇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县级财政研究会、中国PPP专委会)、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许毅基金会、杨纪琬基金会、世界彩票研究协会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 成果概况

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科研所经过调查、研究,力主国民经济调整的观点。向财政部党组和国家领导层提交了以“调整”为主的研究报告,对国家最高层制定“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产生了重大作用。同时,完成了收集整理革命根据地财政史料这一工程,出版财政经济史资料25套,计4200万字;完成根据地财政史稿14册,约500万字。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财政部科研所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思路,针对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1992年至2000年,向财政部和中央领导上报的内部《研究报告》近300期,《内报》近100期,其中有不少为国务院、财政部领导和有关部门所重视和采纳,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财政理论体系及支持科学决策作出了贡献。

21世纪后,财政部科研所对公共政策理论、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政风险、三农问题、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公共政策、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2001至2005年,上报内部《研究报告》256期,《科研内报》72期,其中不少建议为财政部领导和国务院领导重视和采用,得到国家和中央主要领导的签批,并推动了财政政策和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 研究报告

2016年8月,财科院官网发表了29篇研究报告、4篇调研报告。

学术期刊

• 《财政研究》

财政研究》(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学会主办 的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创刊于1980年。

刊物选题范围为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财政学科建设与发展、宏观经济与政策、财政管理制度、财政体制、政府收支制度、财政与社会发展问题、重大国际财经问题等。

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

• 《财政科学》

《财政科学》(月刊)创刊于1979年2月,前身为《财政研究资料》,先后更名为《中国财经信息资料》、《财政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财经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月财科院官网显示,财科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

教学建设

• 教学概况

据2017年1月财科院官网显示,财科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52 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79 名,在站博士后186人,在读研究生规模约为800余人。

截至2015年6月,财科院共授学位总数为3292 个,其中博士学位665个、硕士学位2627个。

• 奖助体系

财科院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享有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及国家奖学金;设立了学业奖助学金制度,分为全日制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非定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各分为三等;助学金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月发放。

合作交流

改革开放后,财科院科研人员多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以色列南非埃及印度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考察、学习、参加研讨会,进行合作课题研究;派出多批中青年科研骨干赴国外培训,学习外国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多次邀请和接待世界各国的财经专家、学者来华访问,进行学术交流。

创新文化

形象标识

• 院徽

院徽呈圆形,中间为中国古代货币构成的艺术图案,象征着财政科学的研究特色。图案下方1956为财科院建院时间。

院徽由深蓝色和白色相间构成,造型古典、简洁,线条流畅。

文化活动

截至2017年1月,财科院举办了主题征文大赛、研究生迎新晚会、拓展活动、英语风采大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比赛、职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2015年10月,在全国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网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

参考资料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历史.www.thepaper.cn.2019-12-24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珠心算研究院揭牌_新浪财经_新浪网.新浪网.2020-08-12

青海省财政厅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新网.2023-07-18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科研成就.www.sohu.com.2019-12-24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www.sohu.com.2019-12-24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所创新文化.xuewen.cnki.net.2019-12-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