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 :2007年金韬执导的战争历史剧

更新时间:2023-09-21 18:36

《井冈山》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南京军区政治部、中央纪委宣教室联合出品,金韬执导,邵钧林担任编剧,王霙潘雨辰王伍福、黄俊鹏(原名黄鹏)、宋佳伦等主演的战争历史剧。该剧为纪念建军80周年而创作,这也是首部全景式反映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道路形成的全过程的电视剧。

《井冈山》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危局,发动了南昌起义,随后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终率部上井冈山,与南昌起义余部会师,成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胜利之路的故事。

该剧于2007年7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频道首播,截至2007年9月21日,该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和央视国际网站的点击率名列榜首。该剧先后获得第20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特等奖,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第1届澳涞坞国际电视节金萱奖建党百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奖。王伍福凭借该剧获得第20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优秀演员奖,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电视剧男演员奖。潘雨辰凭借该剧提名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奖。

剧情简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王霙饰)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市退守文家市镇,率部去往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后,毛泽东针对部队人员减少及军队的性质,进行了改编,实行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扩大革命队伍,毛泽东提出争取袁文才刘鉴饰)和王佐(宋佳伦饰)的地方武装。在贺子珍(潘雨辰饰)等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得到了袁文才、王佐的支持,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立住了脚。

在开辟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的斗争中,毛泽东倡导实践调查研究,先后提出了多项建军原则,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遂川县等三个县的红色政权,并实行土地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取得蓬勃发展。但陈皓(任山饰)的叛变使毛泽东面临危机,湖南省委特派员周鲁(李健饰)贯彻中央“左”倾盲动政策,把毛泽东开除出党。不得已,毛泽东一面去中央申诉,一面出兵湖南省。结果,军队遭到惨痛的失败,也丢掉了后方的根据地。毛泽东气愤不已,再次回到井冈山帮助向井冈山靠拢的朱德(王伍福饰)和陈毅(黄俊鹏饰)部队牵制敌人,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与朱德部队会师于宁冈砻市。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后,朱德、毛泽东采取灵活的“十六字诀”作战方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粉碎了敌人的数次“会剿”,接连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等战役的胜利。根据地的建设扩大,并成立了湘赣边界人民政府。

此时,湖南省委巡视员杜修经(张页石饰)分兵向湘南进军,这项盲动政策使红29团全军覆没,袁崇全(邓钢饰)也在此时叛变,队伍濒临绝境,根据地再次惨遭浩劫,史称“八月失败”。毛泽东临危不乱,亲自迎接朱德等人上山。留守井冈山的何挺颖曹凯饰)、朱云卿洪卫饰)等带领军民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彭德怀(姚居德饰)等率领在平江起义中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也来到井冈山,使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蒋介石(沈宝平饰)亲自上阵,持续调动重兵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会剿”。面对强敌,朱毛决定留彭德怀守山,自领主力转战赣州市,以求“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但终因实力悬殊,井冈山失守。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部队中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加之留苏归来的刘安恭(金韬饰)推行“城市中心论”,攻击毛泽东,使得毛泽东在“七大”上落选,被迫离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中央的“九月来信”纠正了红四军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陈毅去往龙岩市请毛泽东回到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上。古田会议上,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红军两年多来在井冈山斗争中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集中解决了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一根本性问题。会后,针对林彪(东靖川饰)在新年贺信中提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至此,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初现雏形。

角色介绍

电视剧制作

创作背景

编剧邵钧林为了创作《井冈山》的剧本,曾9次上井冈山,39次过黄洋界,深入把握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本质,完成了其审美的转换。

该剧的制作方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江西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纪委监察部电教中心,出品方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总政治部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南京军区政治部、中央纪委宣教室。

前期筹备

进入拍摄地的第一个晚上,摄制组遵照毛泽东同志“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军原则,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支部提出“要用井冈山精神拍摄《井冈山》”的口号。随后全体演员穿着中国工农红军服装,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严格军训。

拍摄过程

《井冈山》拍摄历时148天,5家出品单位合作,依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导小组的专家,在抓好剧本的基础上,组成了319人的拍摄团队。摄制组先后转战江西井冈山、兴国县吉安市象山县、横店,广东中山,俄罗斯等地取景拍摄。剧组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有时连续工作达25小时。全组46台车,每台车在四个月里都跑了3万公里以上,不少车高达5万余公里,累计行程约120万多公里。

幕后花絮

拍摄时摄像师顾克力带病坚持工作两天,直到第三天在现场吐出了黄水被送往医院;演员潘雨辰为了不耽误拍摄,在医院拔下没有挂完的吊水就赶往拍摄现场;演员刘鉴前一天刚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犯病进医院挂水,第二天就不顾身体跳入冰冷的泥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战争组宋佳伦等演员顶着逼人的寒气,站在水里冒雨拍摄夜戏,还开玩笑说,狂欢夜成了狂拍夜;导演金韬常常根据情况现场加戏,使得文戏组接连几天出现了超额完成拍摄任务的现象。

该剧的拍摄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各级领导经常到拍摄现场为摄制组解决困难;当地老乡还经常主动地为摄制组送来茶水和红薯、南瓜等“红色食品”。永新县龙源口镇黄淇村有编织斗笠的传统,该村吴兴妹、龙汝仔、龙付兰、周学发等10多位老人加班加点一个星期,做好了300双中国工农红军鞋垫、300个红军斗笠送往《井冈山》剧组。

在摄制组去往广东中山的同时,总制片人邵钧林带领善后组留守吉安,用三天的时间处理有关文物景点的恢复、清理及落实群众纪律等后续扫尾工作。

电视剧配乐

播出与收视

播出情况

收视情况

截至2007年9月21日,该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和央视网网站的点击率名列榜首。

荣誉奖项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以上数据截至2024年7月5日

媒体评价

《井冈山》紧紧围绕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精心结构情节,着力塑造人物,较好地实现了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该剧以“井冈山精神”为审美表现的核心对象,这既抓住了关键,也符合艺术表现精神形态的一般规律。该剧一是在艺术地营造真实的历史环境和氛围上做好、做足了文章。二是在艺术地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时注重汲取党史界和军史界的对这段历史的新鲜研究成果,在学习历史、感知历史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尊重历史,“史”中觅“诗”,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三是着力塑造好活跃于这种历史环境和历史氛围中并决定着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发展走向的重要历史人物形象。《井冈山》稍嫌不足的是,由于采用了后期配音,几位领袖人物因配音时演员的语调、语气和语质缺乏能够充分体现其独特精神气质和思维特征的鲜明特点,多少有点削弱了领袖人物完整统一的“视听形象”本应具有的强大艺术魅力。(仲呈祥评)

该剧是既有文学性又充满情趣的革命斗争历史故事,编剧在确保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化创作难点为艺术亮点,构建了独特的故事框架,塑造出各具人格魅力的英雄群体。(中国中央电视台网评)

该剧以全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艺术地展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中国青年报评)

电视剧《井冈山》把井冈山斗争这段艰苦岁月的历史搬上荧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对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井冈山儿女,坚定信念,敢闯新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井冈山机关干部陈志华评)

《井冈山》这部电视连续剧取材于真实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对井冈山的斗争历史作了全面的、完整地、饱满地呈现,对下一代的革命历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部很好的历史教育片。(井冈山学校老师张青平评)

《井冈山》这部电视连续剧从艺术的角度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这段历史。这部电视剧使观众对这段历史有了更直观、更直接的理解。(井冈山旅游工作人员刘娟云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